孩童立志
尽管,在我的躯体内留有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但家人良好的教育没有让我心理留下残疾。我从不因自己的疾病而自卑,也不相信“宿命论”,这不是天性使然,也不是我天生就有多么高尚的志向,而是家人从小就把我当作健康孩子来看,全面培养,使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依稀中,我知道自己应该自强不息;感觉里,我是一个四肢健全的健全人。
——王向明心语
1957年王向明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时任云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的父亲与时任云南省文化厅电影处处长的母亲同时被错划成右派,母亲被下放到云南弥勒县的东风农场,父亲被下放到元江县的红光农场。只有三个月大的他只好由祖母接到老家建水县抚养。1959年,也就是小向明未满两周岁的一天夜里,奶奶发现小向明高烧不退,就匆匆忙忙地将他送往当地的一家医院,值班医生见其高烧,就当普通感冒诊断,开药后让奶奶带着小向明回家。谁知这场高烧退后,小向明却再也站不起来了,一时不知所措的奶奶只好求助县城代写书信的店铺帮其写信向远在昆明的姥爷、姥姥求助。当姥爷、姥姥接到求助信后,意识到小向明是被当地流行的小儿麻痹症所感染,于是立即发电报让奶奶将小向明送往昆明,他们担心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当祖母将小向明送到昆明时,虽经多方积极治疗,小向明仍然不可挽回地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
远望仍在农场接受“改造”的女儿、女婿,近看眼前仍不站立的小向明,同样被划成右派的姥爷心都碎了,痛定思痛后,与姥姥商量,只要有一丝希望,也要让小向明站起来!
在一位业内人士的引荐下,姥姥带着小向明来到了昆明市的一家中医医院,老中医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用针灸、汤药、按摩等手段开始为小向明诊治,一年三百六十天,姥姥天天背着小向明朝这家医院走去,小向明记不清他幼小的身躯有多少个针灸的针眼,也记不清姥姥是如何背着他常年奔走在通往医院的小路,只知道,经过一年的积极治疗后,他的右下肢肌肉慢慢地有了弹性、活力。一天,小向明扎完针灸后竟奇迹般地在诊室走动起来,尽管仍不能像健全人一样走得那么利索,但一瘸一拐的行走姿态不仅使医生惊讶,也感动得姥姥老泪纵横。用医生的话说,这不是医学上的奇迹,而是这孩子求生欲望太强所致,是他每天坚持功能性锻炼所致,是他的毅力感动了上帝。
经过长达两年的治疗后,他终于能够站立走路了,但右下肢萎缩乏力,走起路来不得不一瘸一拐。一次在与邻居小伙伴玩耍时,邻居的孩子骂他是瘸子,尽管小向明此时还不清楚瘸子对他的将来意味着什么?但他从小伙伴的骂声中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话,伤心哭泣着回到家里。姥爷和姥姥却并不急于安慰小向明。姥爷问,是不是小伙伴欺负你了。小向明擦着眼泪点了点头。姥爷接着说,你与他们相比差什么?差的是比赛跑步,仅此而已。他们有头脑,你也有,他们有双手你也有,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你完全能够做到,要想不被别人欺负,就要自强。虽然此时的小向明还不能真正理解“自强”的含义,但他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只要同类事情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别人就不敢对自己说三道四。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小向明把自己的残疾扔在脑后,别的小朋友爬树,他也要试一试,别的小朋友打乒乓球,他同样试着打,用他的话说就是:别人能做的事,我照样做。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上,我没有把自己当残疾人,故也就无视别人对我的看法。就说跑步吧,我也曾尝试着跑过许多回,只不过是不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