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朴方
就通常而言,一个重视自己足迹的人,大抵是善于在总结中提高的人。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项事业也是这样。
这是因为,“足迹”不仅仅是既往时光的记录,“昨日”的累积,它还蕴涵着孕育未来、引发未来的规律,由此可以产生指导未来的蓝图。
岁月倥偬,新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已历经近半个世纪。它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足迹斑斑,犹如散落在迂回道路上的簇簇星火,昭然可见。把这“足迹”收集并且有序地编排起来,给关心和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在追忆往事时提供些方便,并尽力从中发掘些什么、探求些什么,以便今后的路走得更准、更稳,这就是编纂这部《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的主旨和用心所在。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证,怎样对待残疾人和残疾人的事情,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什么时候社会文明全面、深刻地展现,什么时候这项事业发展得就比较好,什么时候社会文明出现偏颇以至倒退,什么时候这件事情就遇挫、受损。因为,说到底,这是测试和完善人性的事业,是使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不断得到升华的事业。
这项事业与社会主体的关系是“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的关系,从几十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脉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是,这不是说,经济、社会发展了,这项事业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前者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一个条件,这就是把“一切为了人,包括残疾人”的观念放在心上,把社会上的弱者特别是残疾人的平等充分参与,放在心上——放在公众的心上,更放在决策人和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人的心上。有了这个条件,更多地理解了这项事业,才能将它融于国家整体,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
应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致力于帮助残疾人进入社会,使残疾人在事实上得到各种合法权益。只是限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使这项事业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区分出“收养救济”与“平等参与”这些阶段罢了。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并引入大量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益的新观念,对这项事业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正是这些新观念使我们得以对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予以重新审视。我国正在按照既容纳健全人,也容纳残疾人这种新观念来重新设计、改造现实社会和现实社会生活。这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它带来的是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在那里,所有社会群体包括残疾人群体,都能够平等劳作生息,共创共享,而不是只容纳健全人而把残疾人阻隔在社会的一隅。我们知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人共享”的社会。我们有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到这一点,并且,比别的国家做得更好,因为,这个目标不但与我国的优良传统相一致,而且为我党“人类解放”的根本宗旨所包容,更不要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了。
我们不应、不能,也不会辜负这一历史的重托。
从《年鉴》中可以发掘的感想还有很多,这里不过是作抛砖之谈罢了。在即将结束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只想强调一点,面对近50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业绩,我们将更加坚定一个信念:为创建“人人共享”的社会不遗余力地贡献我们的一生。
《年鉴》是历史的记录、信息的总汇。我更希望它是一种启迪、一种呼唤,启迪人们从中认识历史的规律,沿着这个规律推动残疾人事业前进;呼唤人们美好的心灵和良知,在推进残疾人事业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中,使人性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199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