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题解〕看到“大道废”,大道被人为损毁,就要想方法解决。解决的方法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断绝圣善,丢弃智慧,民众的利益会增加百倍;断绝仁,丢弃义,民众会恢复孝与慈;断绝奇巧,丢弃利好,强盗和贼不会再有。这三种绝弃的情况,仅靠以上告诫仍显得不足。所以要让人们有所归属:不仅要推行俭朴,而且要保持朴实,私心要少,欲望要小。
〔解析〕这一章老子要弃绝圣、智、仁、义、巧、利,因为“大道废”,需要恢复大道。在老子看来,要恢复大道,就要从根本上恢复。首先要回到朴实,朴实最接近根本,只有弃绝圣、智、仁、义、巧、利,使民众恢复朴实,才能恢复大道。老子认为,春秋末期的道德仁义都是“大伪”,现实是民众被剥夺,孝慈不再,盗贼横行,所以要有所弃绝。
老子对圣、智、仁、义、利的彻底否定,来自他对现实的看法。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社会急剧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急剧变化。旧的秩序正在瓦解,旧的道德观念被打破。老子没有看到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经来到,而是看到“大道废”,人们所崇尚的圣、智、仁、义、巧、利不符合道,也无益于民众保持朴实,必须加以反对。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可以看出,老子认为当时的社会是不朴素也不朴实的,而是私心重、欲望多。老子试图改变这种状况。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老子要弃绝的圣善与他在《道德经》中所推崇的圣人无关。“绝圣”是要弃绝别的学派所推崇的圣人,老子认为这种圣人并不是真正的圣人,所以要“绝圣”;弃智是要弃绝以智治国,老子认为“以智治国,国之贼”,所以要“弃智”。“绝圣弃智”后,就可以推行无为而治,民众的利益会增长百倍。“弃智”的另一个含义是要摈弃百家之智。百家争鸣都在显示自己的智慧,老子认为这种智会对民众产生诱惑,摈弃这种智,民众的利益会增长百倍。
“绝圣弃智”,郭店出土的竹简本写作“绝圣弃辩”。以此来说,老子应是对当时的百家争鸣很有看法,“绝圣”是要弃绝那些自以为是圣人的学派领头人,这些人自命不凡,都在以圣人自居;“弃辩”是弃绝辩论,在老子看来,学派之间的辩论只是在逞口舌之快,弃绝之后对民众有百倍的好处,可以使民众避免被诱惑而走上歧途。《周易》也反对逞口舌之快的辩论。讼卦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上九是说,没有功绩,靠口齿伶俐与人争讼,得到君王赏赐的绶带,因此遭到群臣的质疑,三次授予,三次被收回,最终被剥夺。象传说,靠争讼得到绶带,即使不被剥夺,也不会让人敬佩。老子赞成《周易》讼卦的看法。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大道废”之后,会有仁义产生。老子认为,这种没有道德基础的仁义是个人的慈善行为,仁义者只对自己所关心的施与仁义,不会关注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能力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大道废”所殃及的首先是老人和儿童,仁义解决不了老人缺乏赡养、儿童缺乏关爱的问题。“绝仁弃义”之后会显现出“六亲不和”的真相,民众在寻找“和”的过程中会恢复孝与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弃绝巧会没有奇物,弃绝利就不会引发贪欲;没有奇物,没有贪欲,就没有盗贼。《周易》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是说用惩罚的手段来教育蒙昧者,使蒙昧者认识到以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对自己不利,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防止蒙昧者因蒙昧而变成强盗。老子认为,上九“击蒙”不如“弃利”,因为利使人有蒙;能“弃利”就不会有蒙,也就不会去做强盗。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认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说得还不够透彻,因为现实中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服人们自觉去弃绝的。所以老子要人们加强修养,养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习惯,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三绝三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