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三章 达斡尔族、赫哲族史学

第一节 达斡尔族史学

一、达斡尔族及其族谱

达斡尔族先世居住于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北岸的河谷地带,现居住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嫩江和新疆塔城等地。2010年人口普查为131 992人。其在历代汉文史志中有达呼尔、打虎儿、达呼里、达瑚里、达古尔、达乌里、达乌尔等不同音译。达斡尔族族源主要有蒙古分支说和契丹后裔说,后者更有影响。明朝末年,达斡尔族已经建立了许多村落和城堡,发展了农、猎、牧等各业生产,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物质文化。这一阶段,达斡尔族分为敖拉、鄂嫩、孟尔登、郭贝勒、讷迪、沃热、吴然、乌力斯、德都勒、索多尔、金奇里、苏都尔、阿尔丹、胡尔拉斯、何音、毕力扬、陶木、何斯尔、鄂尔特、卜克图二十个哈拉(氏族),每个哈拉又分化为若干莫昆(新氏族)。莫昆有共同的族谱,每隔数年,全莫昆的成年男子即集会缮修族谱。他们选举年高望重者为莫昆达,管理莫昆事务,其内部重大事件需由莫昆会议议决处理。莫昆有育林山、柳条林、草场等公共土地。每年春秋季聚族众祭敖包,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牲畜兴旺,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赛曲棍球等体育活动。

后金建立初,巴尔达奇率达斡尔各部头领四十四人投奔努尔哈赤,并献方物,受到依重。入关后,清廷将迁至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居民划为三个“扎兰”(队),分别编入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封建化的过程。

二、信仰与口传史

萨满教是达斡尔族所信仰的主体宗教,它影响着达斡尔族社会的各个方面,达斡尔族的民间故事也带有浓重的萨满教祖先及自然崇拜色彩。达斡尔族崇信的祖先神叫“霍卓尔·巴尔肯”,每一莫昆均有自己的“霍卓尔·巴尔肯”。一些因异常原因死亡的本莫昆一般成员,往往被奉为本莫昆的守护神—祖神。这些祖神来历的传说在各莫昆流传。如《满那莫昆祖神的来历》中,满那莫昆的一名男子,被迫从军,后又被俘入狱。有一天,他施法术越狱后,不吃不喝没命地跑,跑了好多天,最后死在山谷中。他的灵魂变成了粟雀,飞回家乡,成了满那莫昆的祖神“乌兰·巴尔肯”。在他的守护下,满那莫昆的人们从此生活有了保障。在达斡尔人的心目中,白那查是掌管深山老林及其丰富物种和资源的神。他仙居山林,冥冥中护佑人类,并赐给勤劳勇敢的好人以平安和猎物。所以,达斡尔人都特别崇敬他,遇到困难险阻,首先想到的是向山神白那查虔诚地祷告。进山劳作的达斡尔人在每次进餐前,都会向山神白那查行献食敬酒之礼,以求平安和狩猎有利。这些在达斡尔民间故事《外甥和舅舅》中表现得较为全面。

三、英雄史诗

《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和《绰凯莫日根》是达斡尔族两部流传很广的莫日根史诗。

《阿勒坦嘎乐布尔特》五百行左右,讲述的是:一对富有的夫妻,老而无子,祈求苍天。苍天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儿子,名叫阿勒坦嘎乐布尔特。孩子五岁就上山打死了公野猪,十岁骑上了黄色马驹子。十八岁时,他梦见白发苍苍的老人,指点他到西海,去取制作弓箭的木料。他一路闯关,取下三棵树。返回时,他用藤鞭打死了蟒蛇。但蟒蛇的毒液溅到他眼睛、嘴里,他从金黄骏上坠下死了。金黄骏日夜看守主人的尸首。苍天下凡在他鼻子上放药,救活了他。后来,西方洪水下来,九头的耶勒登给尔莽盖和十二头的哈日谢勒莽盖率领团伙扑来,阿勒坦嘎乐布尔特率领兵马,消灭了这两个莽盖团伙,老百姓因此过上了太平生活。

《绰凯莫日根》两千多行,讲述的是:绰凯莫日根丢失了七十匹白马,天神让他到西方去找纳日勒托莫日根射箭比赛,赢后娶他的漂亮姑娘安金卡托。绰凯莫日根在西行途中,被管家杀害。管家骑上斑马,冒充绰凯莫日根去参加射羚羊比赛,结果输了。安金卡托在斑马带领下找到绰凯莫日根,施法术救活了他。绰凯莫日根去城堡,赢下纳日勒托莫日根,娶了安金卡托。纳日勒托莫日根让绰凯莫日根去捉九个脑袋的耶勒登给尔莽盖和狮子,绰凯莫日根制服了它们,结拜为兄弟。纳日勒托莫日根又让绰凯莫日根试试棺材大小,结果绰凯莫日根上当,被钉上盖,丢进了海里。安金卡托骑上斑马到海边寻找,斑马掉进泥潭死去了,安金卡托体力耗尽,也死了。神仙父女俩知道后,救活绰凯莫日根、安金卡托和斑马。绰凯莫日根杀了纳日勒托莫日根和管家。安金卡托把家产分给乡亲们,和丈夫绰凯莫日根迎着太阳出发了。

上述传说中莫日根的强大本领与优秀品格是达斡尔人理想的化身,是其民族精神的象征。虽然他们的胜利往往得到超自然力量的支持,但从本质上说,莫日根是达斡尔部落英雄的化身。这些英雄史诗反映了长期流传于该民族中部落首领事迹的放大,是部落的口传历史。

四、清朝达斡尔族学者的历史著述

达斡尔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入清以后,许多在各级政权中任职的达斡尔族人学习和使用满文,儿童则进入各旗学校接受文化教育,故而达斡尔族在清代有不少精通满文满语的文人。早期著名的达斡尔族人孟额德,就曾学通满、汉、俄三种语言文字,在康熙初年中俄外交事务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此后以满文从事撰述的达斡尔族学者亦代有其人,如撰著《达斡尔索伦源流考》的华灵阿,撰著《稽古录》和《韬钤录》的恒龄,创作《额尔古纳、格尔必齐河流域》等几十首诗歌的敖拉·昌兴,撰著《奏议》二卷、《演练炮阵图说》、《楹联录》的穆腾阿,撰著《奏议》一卷的色楞额,以及监修《吉林通志》的长顺等清朝军政官员。

《达斡尔索伦源流考》作者华灵阿,布特哈正黄旗尼尔基屯人,研究和记录本族历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道光十三年(1833),华灵阿在搜集有关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传说和满文档案的基础上,用满文撰写了此书。这是清代达斡尔人写的第一本历史书籍。它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民间。

《吉林通志》为光绪间郭布罗·长顺将军(溥仪皇后婉容之曾祖父)主持编修的清代东北第一部官修的省级地方志。光绪十三年(1887),长顺接任吉林将军,他有感于“三百年来省志未立,无以恢宏神谟,润色鸿业”,遂借朝廷会典馆要求各地移送相关材料之机,根据吉林分巡道的建议,从组织、经费、采访、课程等各方面制定章程,正式设立“总理吉林志书局”“广搜群书,延聘学问优裕之人入局纂辑”,开始工作。后于光绪十七年(1891)上奏朝廷,奉朱批,他正式从事《吉林通志》的撰修。经过长顺、李桂林、顾云等人的近十年努力,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吉林通志》正式“成书,装订进呈”。[148]该书一百二十卷,包括圣训、天章、大事、沿革、舆地、食货、经制、学校、武备、职官、人物、金石、志余等十三目,时间上至格矢之通,下迄光绪中期,内容丰富,考订精详,将诸史志中有关东北各少数民族的各种资料汇于一编,是一部极为宝贵的、质量上乘的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