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创富理念系统
第3章 财富思想的演进
分析了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后,对于财富的认识和创造,笔者大致将它分为八个阶段。
一、重农主义财富思想
这个阶段的财富思想认为,土地和农业生产是财富之本。最为典型的是我国农耕文明时代的财富思想“农本工商末”。战国末年,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将“末业”扩展到了整个工商业,之后形成了“农本工商末”的完整概念。中国古代的农本工商末的思想认为土地和农业生产是财富之本,在有流通之前必须先有生产,要获取财富,就必须发展农业。在农业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财富产生的速度很慢,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西方,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针对法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先后实行牺牲农业发展工商业的重商政策,使农业遭到了破坏而陷入困境,导致国家财政枯竭、经济衰败的问题,提出主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重农主义经济思想。他同样认为土地生产是各国收入即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在《诗经》的《国风·魏风·伐檀》里面,劳动人民就唱到:“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意思是说,统治阶级,既不播种又不收割,为什么拿走三百家的庄稼?不出狩又不打猎,为什么院子里挂着獾猪?那些“君子”呀,可不白吃饭哪!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生产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统治阶级。
二、重商主义财富思想
重商主义的发展在西方分为早期和晚期,历经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经济学家托马斯·孟(代表作有1664年《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等认为:①金银货币是唯一真实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围绕财富的积累来进行,增加财富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积累更多的贵金属;②财富或利润来源于流通领域;③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才能变得更加富有;④要想让金银能更多地流入国内,而尽量少地流到国外,就必须由国家出面进行干预,实现对外贸易的顺差。所以当时西方各国,都拼命地对外扩张贸易,出口产品,获取顺差,将大量的金银财宝运回国内。这个时期的财富创造也是为少数统治阶层和贵族服务,他们不惜压低奴隶和本国人民的工资,以提高出口能力和竞争力。当时的财富思想想达成的目的不是用一种能够最大化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的方式配置稀缺资源,而是获得并保持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总财富和实力上的优势,从而在战争爆发时能够获得战争胜利;或者通过拥有能够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大量财富来制衡敌人。囤积黄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理想方式。但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实践表明,财富像潮水一样地涌来,又像潮水一样地退去。重商主义财富思想带来的问题是这种金银财富的积累带来了国内通货膨胀,使国家及企业失去了竞争力。
三、古典经济学财富思想
古典经济学财富思想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系统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财富思想:“任何一个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书中明确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将财富从流通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并且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亚当·斯密认为,财富是商品和服务,而不只是黄金,财富是由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商品和服务构成的。这里提到的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人,而不是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思想所指的统治阶级和贵族等少数人。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贫穷悲惨,那么这个社会就谈不上繁荣幸福。重商主义关心的是财富转移,而亚当·斯密关心的是财富创造。亚当·斯密的财富思想比重商主义财富思想大为进步和高尚。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的第一部“圣经”,他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国富论》的发表开启了财富创造新时代。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格,供给决定价格。从劳动价值论来看,价值取决于客观的、凝结在产品之中的劳动。但是不同年份、品牌的酒,不同的知名度的画家的作品的价格相差非常大,这其中显然还有其他因素决定着价值和价格。价格不仅仅是由劳动决定的,就比如一般人会说,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大量的劳动,我们付出了劳动就应该要有更高的收入。但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还需要市场的接受才行。没有市场需求,产品在库房堆积如山,这样的劳动,本质上是无效劳动。为此边际主义财富思想应时而生。
四、边际主义财富思想
1871—1874年,经济学出现了边际革命,以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为代表的“边际三杰”提出了边际效用论。边际效用论是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它认为价值的决定不是客观的,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评价,因此这是一种主观价值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客观事实,同样的一件东西,有人认为它很值钱,但有的人认为它一文不值。边际效用论实际上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强调需求和消费对价格的决定作用,而劳动价值论则是强调生产和供给。边际量是总量的一阶导数,边际效用论的提出把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当中,使经济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边际主义财富思想推动了从供给决定价格到需求决定价格,从总量分析到增量分析的飞跃。这使得企业家在提供产品的时候,开始关注需求。但问题是供求市场不能仅仅考虑供给,也不能仅仅考虑需求,而是要考虑供求的均衡和有机统一。
五、新古典主义财富思想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将两个对立的理论折中到一起,变对立为互补,并将均衡的观念引入经济学之中。经济中对立、变动的力量是买与卖、生产与消费、需求与供给。边际效用价值论研究的是买方,即人们如何决定对某种商品是否要购买以及愿意以什么价格去购买。客观的劳动价值论则肯定了生产者的作为,即厂商如何决定是否进行生产、生产多少以及产品以什么价格进行出售。显然当买卖双方力量相等时,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上,有人愿意买,也有人愿意卖,且数量相等,这就形成了均衡的价格。这样就把原本对立的价值观点综合起来了。新古典主义财富思想告诉我们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马歇尔被称为微观经济学之父。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使得西方国家遭受严重的打击,国民收入下降近一半,失业率高达25%,并且这种萧条持续了近10年的时间。古典主义财富思想对此无法给予理论上的解释,面对市场失灵和经济的外部性,新古典主义财富思想也面临巨大挑战。
六、凯恩斯主义财富思想
在财富创造过程之中,原有财富思想不能保证财富持续稳定增长。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国民收入的大幅下滑,面对财富创造的困惑,财富创造需要有新的思想。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又一“圣经”,凯恩斯也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他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想。凯恩斯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革命者的姿态出现的,他推翻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前提假定,并否认了最终结论。凯恩斯认为人是不理性的,尤其在大萧条时期,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羊群心理”;同时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价格刚性,即价格是僵化的。这样,就得到了“市场是不均衡的”这一结论,即市场均衡是偶然的、不稳定的,偏离均衡是常态;而且一旦偏离均衡,它不可能自动回复,这时必须有外力来帮助,这个外力就是国家政策。由此就引出了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也就是说单靠经济本身,是无法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问题的,必须由国家进行政策干预。凯恩斯理论的提出适应了当时西方社会的需要。凯恩斯理论针对当时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因而在西方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并对整个西方经济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财富创造,政府也可以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直到今天,我们看到,新古典主义财富思想和凯恩斯主义财富思想在同时发挥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发挥的作用,共同推动着财富的创造。
七、新古典综合财富思想
1948年,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出版了其著作中在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他研究了两种理论思想的适用条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经济中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大于5%),这时就适用凯恩斯理论;如果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这时就适用新古典经济理论,即国家不需要再对经济进行干预了。他同样把原本对立的经济理论变为互补的理论,即在凯恩斯理论的某种特殊情况下,新古典理论是适用的,这样就产生了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主义思想。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将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视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视为研究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并顺次安排在一起,从而奠定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该理论表明,在社会财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用无形的市场之手和有形的政府干预之手所形成的两只手来推动财富的持续创造,实现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收支平衡的四大基本目标。
八、知识经济财富思想
我们已经进入以知识运营助推经济增长、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特别是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给财富的内容带来了变革和完善。现在财富的内容包括产品、服务、数字经济三大类,形成了产品经济、服务经济、数字经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态势;并且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为我们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财富创造方向和领域。
九、财富思想的变迁
财富思想的演进见图3-1。财富的内容在不断地演进,从农业生产、土地,演变到注重金银等贵金属,到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到现在的产品、服务和数字三大方面。财富的价格决定方式由供给决定,发展为需求决定,再发展为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财富创造服务的对象从少数统治阶级发展到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财富的来源从注重土地生产、贸易顺差变为生产、贸易、数字的综合体。财富的创造由市场决定发展为由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共同决定。
图3-1 财富思想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