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阅读:英国爸爸的读书养成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如何读书

读书没有“为时尚早”一说,哪怕孩子还未出生。研究显示,母亲在孕期坚持阅读(尤其是孕期第三阶段(3))不仅能够达到放松的效果,还能对孩子早期的语言学习有所帮助。但是,也别一门心思想着生一个天才宝宝出来,因为这只是一种刺激脑部发育的行为——就像听音乐也是一个好选择,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能确保孩子长大后能去音乐学院写歌剧。

孩子降生后,你就可以从简单的韵律和故事开始讲起了。很显然,孩子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他会享受你的声音,也会欣赏你给他看的书里面的图画。他还学到了书是怎么用的,也一定会想自己把书抓着玩玩看——尤其是当他咿呀学语或者开始模仿之后——他甚至可能会把书放到嘴里尝一尝。

下面谈谈如何读书。

一起说

经常跟孩子说说话,这对他们的听、说以及词汇积累都很有好处。之前跟孩子一起逛超市的时候,我总会对购买的东西发表两句评论,比如,今天的橙子品相是好是坏,豆子的价格是高是低,等等。聊天的方式确实不错,但调查显示,读书在提升孩子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方面效果更好——聊天,就是在为他们学会自己阅读打基础。某项研究甚至认为,图画书中出现不常用词汇的概率可能是聊天的三倍。

一起读

在开始阅读前,确认房间里没有其他的干扰,例如收音机、电视或者其他的屏幕设备。你要确保这是一段纯粹的阅读时间,而不是敷衍了事,或者在阅读时轻易就被短信和邮件等打断。这些事都可以等读完书之后再处理。

无论你多么期待能早点把《柳林风声》读给孩子听,但对六个月大的宝宝来说,读这本书还是早了一点。在我家第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会读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4)的一些日记来哄他睡觉,虽然他之后也并没有成为佩皮斯作品的狂热粉丝。

最好从纸板书开始:这是一种用布或者结实的硬纸板做的无字书。最早的纸板书大多有六到七页,画着彩色或者黑白的图案和形状,上面挂着一些小部件供孩子们拉扯或者摩擦,可以制造出一些声音。我的三个孩子曾经都很爱这种纸板书。同时,这种书也能很好地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你陪他们看书,给他们讲解的时候,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记得加上一些音效,比如模仿动物的声音,这样能把你们都逗笑——这也是你在与孩子阅读时应该一直坚持做的事,让书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别太心急

孩子长大一点后,比起一头扎进书的内容里,从书名和封面开始读可能会更好。不用担心在读的时候出现的停顿,比如对内容做一些评论,或者仔细分析某张图——图跟文字一样都能生动地呈现故事。理查德·斯凯瑞(Richard Scarry)的书就是很好的选择,他的书里有非常多值得琢磨的图。阅读作家(同时也是插画家)罗伯·比达尔夫(Rob Biddulph)的书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他的书不但插图精美、内容丰富,而且文字富有韵律,故事充满互动性,给人提供了很多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机会。他的处女作《吹跑啦!》(Blown Away)就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作品。

事实上,对3——5岁的孩子开展的调查表明,慢慢读的确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合适的停顿能够给孩子提供思考“接下来会出现什么词”的时间。比如,读到某个词后停顿一下,让孩子有时间思考,这样就能加深孩子对这个词的记忆,并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这个词。

即使有时候你手边没有合适的书,也可以通过跟孩子一起唱歌和学童谣来帮助他们掌握发声和记忆的技巧。在引导读书的初期,要尽量挑一些能让他们边玩边学的书,在愉快的玩耍中接触词和发音。书里反复出现的这些词和互动的内容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都有极大帮助。

怎样把书大声读出来

即使书中的故事里有很多角色,每种角色发出的声音不同,你也要尽量配合,感情丰富地把内容读出来。我喜欢给我的孩子们读J.R.R.托尔金(J.R.R.Tolkien)的《霍比特人》(The Hobbit),读的时候我发现,要给不同的角色配不同的音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霍比特人的口音被我用从约克郡腔到得克萨斯州腔胡乱配了一通。回头想想,角色太多的书可能确实不太适合拿来入门,可以从角色少一点的故事书开始。比如,角色较少、故事又非常受我的孩子们喜爱的有《大象和坏小子》(The Elephant and the Bad Baby),这是由埃尔弗里达·维蓬特(Elfrida Vipont)创作、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配插画的作品,需要三种配音;《老鼠蒂姆》(Tim Mouse),这是由朱迪·布鲁克(Judy Brook)创作及配插画的作品,需要四种配音,其中一种是刺猬;还有《兔先生与可爱的礼物》(Mr Rabbit and the Lovely Present),这是由夏洛特·佐罗托创作、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配精美插画的作品,需要两种配音。

如果你对计划要读的书不是很熟悉,碰巧在开始读之前还有些准备时间,那么在正式开始读之前快速看一遍甚至挑一些段落大声读出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专业的有声书朗读者绝不会毫无准备、在没有提前读过文本内容的情况下就直接跑去录音。当然,你朗读的东西并没有拿去商用的打算,但为了呈现一个好的效果,还是需要你对故事的章节长短以及角色出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不小心读错了,也不要太担心:读书,归根结底是一件有趣的事。你也不是一个机器人,难免有出纰漏的时候。就算你读错了或者把某些角色的声音读混了,你的孩子还是会照样享受这个故事。

通常来说,你在公共场合讲话时,为了让自己能表达清楚,往往要放慢语速,不会说得太快;阅读也是同样。聊天时的语速比有声书的语速要更快一些,所以在阅读时,你应该参照后者的状态。尤其在你刚开始读,对角色和情节还不是很熟的情况下。当然,有时你会想通过加快速度来让故事听上去更加刺激,或者在另一些适当的时候放慢语速、渲染气氛。你也可以调整角色的语速,当你已经没有其他口音可用时,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总而言之,当你觉得自己读得有点慢的时候,或许此时的速度刚刚好。

放慢语速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那些不常见或者相对久远的词以及一些复杂的段落。曾几何时,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在写作时要以读者的视角来想问题。同样,当你把故事读出来时,也需要以聆听者的视角来判断——你的孩子不会想听到一段没有感情的“语音播报”。当你在读书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很多互动的机会,并且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在“和他们一起做这件事”而不是“让他们做这件事”时,他们会快乐得多。

多久读一次

试着每天都跟你的孩子一起读书,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好习惯。近年来,会每天为孩子读书的家长已经越来越少了。尼尔森图书研究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2013年时,英国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能听到别人给他们读书,但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就已经降到1/2。在0——13岁的儿童中,只有不到1/3的儿童每天都能听到别人给他们读书。

一旦你的孩子开始期待睡前读书环节,你就知道,他们已经“上钩了”。就像之前提过的,你不需要担心自己读很长时间的书,只要他们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或者脸上泛出无聊的表情时,你就可以停止,然后开展下一项活动。不过,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其实吊着他们的胃口是比一直读下去更好的选择——所以你也得考虑在故事的某个高潮或转折之后让他们体会一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

试着每天至少读10分钟(如果你偶尔遗漏了一天或者读不了这么长时间的书也不必太过苛责自己)。如果你能读更长时间,那当然好;不过最好先从一个可达成的目标开始,让自己养成习惯,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慢慢进阶。每天读10分钟意味着每周读书时间能超过1小时。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晚上读书后入睡的习惯,你就能随之发现其实孩子入睡前后的整个过程都会变得更容易调控。图书信托基金会也认可了这一点,并且在官方网页上围绕孩子的洗澡→读书→睡觉流程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

如果你在读一本很厚的书,不要计算自己每天要读多少页以及要多久才能读完,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你跟孩子都丧失读下去的兴趣。有些书你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完(甚至还可能一口气反复读上两三遍),但有些书要花上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读完。还有一点,并不是一次只能读一本书,你可以一次读好几本薄一点的书,或者一本薄一点的书加一本比较厚的书的其中一段——任何你喜欢的组合方式都行。

等到孩子上学以后,你需要帮他在假期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暑假学习能力退步”或者“暑假滑坡”现象的出现,毕竟阅读技能确实有可能会生疏,甚至会丧失。

读一遍,再读一遍

让孩子参与到阅读中是一个好选择。当你重读一本孩子喜欢的书时,可以让他聊聊自己的想法;在读到他还有印象的片段时,让他参与进来,或者你们一起把某些段落演出来。给儿子们读朱莉娅·唐纳森(Julia Donaldson)写的《咕噜牛》(The Gruffalo)时,我会时不时地停下来,让他们来完成接下来的部分,比如我会读:“你要去哪呀,棕色小老鼠?来我的……”他们会接着说:“……地下小屋一起吃顿午饭吧!”我们一起反复读了艾伦·阿尔贝格(Allan Ahlberg)的《桃子、李子和梅子》(Each Peach Pear Plum),让它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翻动书页,他们对相应的内容都已烂熟于心,并且能够张口就来。有时候我会故意把顺序打乱,让他们来质疑和纠正我。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用铅笔在《巴兹熊去露营》里增添的内容——巴兹说“那边有些树”——没有在晚上读完之后就被擦除,而是一次次地被融入到讲述里。

究竟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书?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像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供着。如果你的孩子想给一本书增加点内容,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其实也意味着你的孩子已经跟书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关系。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孩子手握蜡笔跃跃欲试,那我一定会把那些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亚瑟·拉克姆(Arthur Rackham)的初版书藏起来。

反复阅读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在一个月里第三百次要求你读《大象和坏小子》时,你的心态可能就会彻底崩溃。这完全可以理解。我非常喜欢尼克·沙拉特(Nick Sharratt)创作的《公园里有鲨鱼》(Shark in the Park),我也诚心诚意地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除非我的孙子孙女们要听,否则我真的不想再多读一遍这个故事了。

但是,一定要记住,孩子要求重读是因为他们乐在其中,所以你得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要把不耐烦和“想换本新书来读”的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如果你对书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那他们也会对书更有热情。他们喜欢“任何东西都没有变”的那种稳定感,试试在重读的时候漏掉某些信息,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是行不通的。你的孩子想要听的是分毫不差、完完整整的故事!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萨拉·加兰(Sarah Garland)的很多书,在她的《去购物》(Going Shopping)这本书里有一个超市里的场景:里面摆放着许多水果和蔬菜。我们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就把它们一个个都认了一遍。这还挺有趣的——某些水果蔬菜长得比另一些更好区分。对我的孩子们来说,有些东西是他们之前完全没见过的。可是在读了这本书好几遍之后,对我来说,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话实在是有点无聊,我试着加快速度跳过这几页。可孩子们完全不让。我们只能把这些内容完整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下去。

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表明,比起快速开始读新书的孩子们,那些要求父母一遍遍反复读同一本书的孩子在记住和理解新词的能力上更强。同时,研究还显示,当孩子们重读一本书时,随着他们对书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谈论书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笑着坚持下去吧。即使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之后你们终于可以去读点什么新内容了,也还是要记得为孩子保留一点对这本书的兴趣和喜爱哦,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的孩子会想把那本书翻出来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