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九十年:文学战线“普通一兵”自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灵成长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的儿童文学工作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把少年儿童一代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关系着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祖国前途、命运的大事。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始终把它放在战略地位,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少年儿童文学对于未成年人熔铸意志性格、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审美能力、提高精神素质,可以发挥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它是少年儿童精神成长、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维生素。正因为如此,中国作家协会一向把发展、繁荣少年儿童文学当做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全体作家的共同努力下,少年儿童文学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在创作、评论、出版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党领导下的一个以繁荣文学事业为己任的专业性人民团体,为促进少年儿童文学的发展也做了不少实事,采取了若干重要举措。我作为一个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始至终亲历并参与了这些工作、活动的策划、操作与运转。

三次创作会议 两个重要决议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繁荣少儿文艺的指示精神,推动我国儿童文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烟台、北京、深圳开过三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中国作协主席团曾审议通过了两个关于改进和加强儿童文学工作的决议。

1986年5月,中国作协与文化部在山东烟台联合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文学界前所未有的一次盛会。叶圣陶、冰心、严文井等前辈为会议题写了贺词,陈伯吹、叶君健、金近、任溶溶、黄庆云、徐光耀等近200位作家出席会议,可说是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儿童文学队伍的一次大会师、大检阅。这次会议是在党和国家要求广大思想文化工作者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在建设精神文明中担负特别重要的历史使命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儿童文学创作质量这个主题,着重讨论了儿童文学如何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如何塑造更多闪耀时代光彩、能鼓舞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人物形象,如何在思想、艺术上创新,如何提高儿童文学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等问题。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常务副主席王蒙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讲了儿童文学与我们的未来、为儿童提供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专心致志地创作新的作品等三个问题。我在题为《为创造更多的儿童文学精品开拓前进》的开幕词中,对新时期儿童文学的成绩和不足以及儿童文学作家面临的提高创作思想、艺术质量的任务作了估计和分析。这些看法和意见,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赞同。

在烟台会议前,内蒙古、北京等地的作协会员曾先后写信给中国作协,要求切实加强对儿童文学的领导,并提出了若干建议。烟台会议期间,又集中听取了与会者关于改进儿童文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作协第四届主席团第八次会议在听取作协书记处关于烟台会议的情况汇报后,于1986年6月14日讨论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文学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个《决议》在扼要分析了儿童文学发展现状之后,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八项措施,比如:要求作协和各地分会真正把儿童文学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加强儿童文学工作机构,设立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进一步加强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品评论工作等。儿童文学界企盼已久的创作评奖终于落到了实处,《文艺报》创办了“儿童文学评论”专版,可说是1986年作协主席团《决议》的主要成果。

2000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与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举行的,是我国儿童文学界的一次跨世纪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编辑、出版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迈向新世纪的儿童文学。代表们围绕“90年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回望与思考”“迈向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发展趋势”“理论批评、编辑出版与繁荣迈向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创作”三个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我在会上致题为《迎接儿童文学新纪元》的开幕词。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泰丰在会上讲话,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以崭新面貌陶冶21世纪接班人的现代化的儿童文学。

根据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1999年会上提出的改进儿童文学工作的初步设想和作协党组副书记陈昌本在2000年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小结中提出的作协拟尽快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国作协第五届主席团第八次会议于2001年1月13日审议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文学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决议》中提出了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发展、繁荣的十项举措,包括:中国作家协会拟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编辑出版儿童文学年度佳作选,增设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奖、新人奖,鲁迅文学院不定期地举办儿童文学作家讲习班,把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推广到小读者中去,促进科学文艺创作的发展等。从2001年初通过《决议》至今,上述这些举措已一一逐步落实。

2004年10月底11月初在广东深圳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是继1986年烟台会议、2000年北京会议之后全国儿童文学界的第三次大聚会。出席会议的有12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文学工作者。这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与提高未成年人的精神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从军给会议写来贺信。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会上作了题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文学环境,进一步发展繁荣儿童文学事业》的讲话。这个讲话要求儿童文学工作者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自觉地承担起繁荣少儿创作、建设先进文化的光荣任务。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分为三个论坛,就儿童文学与提高未成年人的精神素质,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景,如何做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推广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交流。

上述三次会议、两个决议,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思想、宣传、文艺工作和少年儿童工作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探讨儿童文学的现状、走向和前景,总结了提高儿童文学创作质量的经验,制定了改进和加强儿童文学工作的规划和措施,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在当代儿童文学史,尤其是新时期儿童文学史上,毋庸置疑应当记上重重的一笔。

七届全国评奖 佳作新人迭出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重要文学奖项之一。它创设于1987年,是根据1986年5月中国作协主席团《关于改进和加强儿童文学工作的决议》设立的。

设立这个奖项,是为鼓励优秀儿童文学创作,推动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促进新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国作协设立的这个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迄今为止已举办过七届。在评选范围、时间上,它是与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协等单位举办的首届(1949—1953)、第二届(1954—1979)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相衔接的。中国作协首届(1980—1985)、第二届(1986—1991)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的时间跨度均为六年。从第三届开始改为每三年评选一次。从第一届到第七届,作协儿童文学奖的评选范围覆盖了27年间(1980—2006)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出版的作品,可说是基本上与改革开放30年同步。

每一届评奖都是对我国当时儿童文学面貌、水平和作者队伍的一次检阅和展示。评选标准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统一,力求推出能鼓舞少年儿童奋发向上、艺术精湛、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作品。纵观七届评选结果,获奖的作品都是该奖评选时段内的上乘之作、优秀之作,基本上体现了我国当前儿童文学的发展态势、特色和在思想上、艺术上所达到的水准。在题材内容上,城市或乡村,校园或大自然,动物世界或科幻天地,现实生活或革命历史;在表现手法、风格上,写实的或幻想的,艺术的或大众的,优雅的或幽默的,抒情的或热闹的……可说是应有尽有,异彩纷呈。力求更加贴近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富有时代色泽和生活气息,是获奖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而在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语言、文体上,则显示出作者探索、追求、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曹文轩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全传》,被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协等单位联合推荐,入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的10部长篇小说之列,标志着获奖的儿童文学作品完全可以与当前优秀的成人文学平起平坐。

作协的儿童文学奖是一个门类齐全、涵盖儿童文学各种体裁、样式的奖项,它包括:小说、诗歌(含散文诗)、童话、寓言、散文、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科学文艺和幼儿文学等。从第五届起,又增设了理论批评奖和鼓励文学新人的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参评作者年龄限在40周岁以内)。七届评奖共评选出105位作家的156部(篇)作品。获奖作品中以小说为最多,共69部(篇),占总数的44%,其中长篇小说45部;其次为童话29部(篇),占总数的18%;再次为散文17部(篇)、诗歌15部(篇),分别占总数的10%左右。科学文艺、寓言、理论批评等体裁获奖的相对较少。

从获奖作者的年龄结构来看,老、中、青作家都有,而以中青年作者为主。获奖的老作家有郭风、鲁兵、田地、宗璞、柯岩、洪汛涛等。主要从事成人文学兼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如颜一烟、从维熙、严阵、苏叔阳、刘心武等也榜上有名。每一届获奖的作者绝大多数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作者。如第二届获奖的29位作者中,年龄在55岁以下的有23位,占获奖作者总数的80%,其中又有9位为40岁以下的青年作者,占总数的31%;第三届19位获奖作者中,中青年作者占总数的68%。又如第六届获奖的16位作者中,40岁以下的青年作者有8位,占总数的50%;第七届获奖的13位作者中,青年作者有8位,占总数的61%。郑春华第一次获奖时29岁,郁秀获奖时25岁,徐鲁获奖时31岁,庞敏获奖时29岁。他们生气勃勃,富有创作激情和潜力。

评奖讲究作品质量。只要符合评奖标准,达到相应的思想、艺术水平,一个参评作者可以连续或多次获奖。在这方面,没有作什么限制。因此,多年来出现了不少“三连冠”“四连冠”的作者。五次获奖的有金波、张之路、曹文轩,四次获奖的有孙幼军、秦文君、金曾豪、沈石溪、郑春华,三次获奖的有葛翠琳、常新港、董宏猷、周锐、冰波,两次获奖的有邱勋、张秋生、刘先平、高洪波、程玮、刘健屏、罗辰生、吴然、关登瀛、郑允钦、薛卫民、张品成、汤素兰、王一梅、三三。这充分说明这批作者长期执着地坚持为少年儿童写作,富有创作实力,思想上、艺术上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已成为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作协的儿童文学奖,从1987年创设到现在,已历时20多年。在评选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制定了《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试行条例》(以下简称《试行条例》)。在这个《试行条例》中,对评奖的指导思想、评选标准、评选机构、评奖程序和评奖纪律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七届评奖,我主持了其中第一、二、三、五、六、七届评委会的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严格按照《试行条例》办事,就能保证评奖工作顺利、圆满地完成。

把握导向性。评奖工作要鲜明地体现提倡什么、鼓励什么,促进儿童文学沿着有利于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有利于提高新一代道德品格、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的方向发展,力求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为广大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既要按照儿童文学的特点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防止在创作思想上、审美情趣上误导,又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儿童文学中幼儿、儿童、少年三个层次,防止在服务对象上误导,即防止过于向某个年龄段倾斜。

坚持少而精。评奖工作一定要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完全按照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来评估,选精拔萃,不受作者的知名度、所在地区、出版单位等因素的影响,不搞平衡,力戒照顾,真正做到在作品质量面前一视同仁。评奖《试行条例》规定:“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不应超过20部(篇)。”第六届获奖作品为16部(篇),第七届则只有13部(篇),这充分表明评委会坚持评奖标准,讲究质量,以质取胜,力求评出的作品在思想艺术的总体水平上不低于历届获奖作品。某种体裁、样式,确实评不出符合评奖标准的作品,宁缺毋滥。严格遵守《试行条例》中规定的“参评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三分之二票数者,方可当选”,也是保证获奖作品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规则。

认真读与议。无论是承担初选的审读小组还是负责终评的评委会,都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阅读参评作品或列入备选篇目作品的时间。认真阅读文本,是搞好评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认真阅读参评作品的基础上,初选审读小组和评委会,还要展开认真的、深入的讨论。力求做到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使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得到沟通、交流,营造一种学术探讨的气氛和民主协商的精神,以便对一些较为重要的问题逐步达成共识,为最后无记名投票产生获奖作品打好基础。

关注创作现状 组织作品研讨

关注儿童文学现状,积极组织有关儿童文学创作、理论问题和有代表性的作品研讨,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评论、推介,是中国作家协会及其儿童文学委员会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研讨作品,座谈创作问题,既是作协会员、儿童文学同行相互学习、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也是富有经验的作家帮助青年作者学习、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作家协会除了召开过三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外,还以中国作协及所属儿童文学委员会、报刊、出版社的名义,或与有关省市作家协会、党委宣传部、报刊、出版单位和高等院校,单独或联合召开过上百次创作座谈会、作品研讨会和纪念大师名家的会议。这些会议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宏观上考察、研究、分析儿童文学创作现状或某种体裁、样式、门类的总体状况。

从宏观上考察儿童文学现状的研讨会,较为重要的有:①1988年10月作协儿委会在烟台召开的儿童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位作家、评论家、编辑。会上就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的成就、特色作了分析、评价,并对儿童文学在我国整个文学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的走向、前景作了探讨。我在会上作了题为《更贴近大时代,更贴近小读者》的开幕词。②1995年8月中国作协儿委会、文艺报社在北戴河联合召开的儿童文学座谈会,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繁荣少儿文艺的指示精神。与会者就如何为新一代创作更多的儿童文学精品深入交流了意见。③2002年8月宋庆龄基金会和中国作协联合主办、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承办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来自亚洲的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和平、发展与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围绕这个主题,与会代表就本国、本地区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儿童生存现状与儿童文学,战争、和平与儿童文学,生态环境与儿童文学,传媒出版与儿童文学以及各国儿童文学交流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④2005年5月文艺报社和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研讨会。到会的有作家、评论家50多人。会上就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现状、商业化写作、原创儿童文学与出版推广的关系等热点话题作了探讨。⑤2007年“六一”前夕中宣部文艺局和中国作协儿委会联合召开的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作家、评论家40多人。会上学习贯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的重要讲话,回顾近五年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就,深入分析儿童文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共商解决的对策。

按照文学体裁、样式分门别类召开的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研讨会,有关儿童小说的有:京津地区部分儿童小说作者座谈会(1983.11)、华东地区儿童革命历史小说创作座谈会(1984.9)、当代儿童小说研讨会(2004.8)等。有关儿童诗的有:儿童诗现状座谈会(1988.12)、大港油田儿童诗会(1999.10)、太行山儿童诗会(2000.10)、当代儿童诗歌研讨会(2003.10)等。有关科学文艺的有:科学文艺创作座谈会(2000.3)、全国科普创作研讨会(2000.6)等。另外,还开过部分儿童文学报刊编辑座谈会(1982.2)、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座谈会(1990.5)、少年儿童电影观摩及研讨会(1998.5)、全国首届校园文学论坛(2005.11)、中国原创图画书论坛(2008.5)等。这类会议的参与者大多是与探讨主题有关的作家、评论家、编辑,他们熟悉、了解情况,感受、体会深刻,讨论的话题又比较集中,因此往往收效较好。

第二类是研讨某个作家的作品或一个作家群体的作品的。

作品研讨会的研讨对象大多是正处于创作旺盛期、活跃于当代儿童文苑的中青年作家。有些当今知名作家的作品不止研讨过一次。如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天棠街3号》及《秦文君文集》,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及《曹文轩文集》,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中国童话》《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张之路的《第三军团》《非法智慧》,刘先平的《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大自然探险系列》等,都曾一次又一次地被研讨过。此外,郁秀的《花季·雨季》、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谷应的《中国孩子的梦》、金曾豪的少年小说、邱勋的儿童文学创作、张品成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束沛德的《岁月风铃》等,也都在近十年间被列为研讨会的主题。

选辑多位作家作品的儿童文学创作丛书或一个地区、一个创作群体的作品系列进行研讨,先后研讨过的有《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中国当代儿童诗丛》、《花季小说》丛书、《少年教育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金太阳丛书》、《小霞客游记》丛书、《生命状态文学》丛书、江苏省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等。研讨的作品涵盖小说、诗歌、童话、纪实文学、散文、游记、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样式,其中也以小说为最多。改革开放30年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一直是儿童文学中的强项。从事儿童小说创作的作家多,出版的品种也多。在获奖作品篇目和被研讨的作家名单上,小说及其作家一直居于首位,这成为新时期儿童文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三类是纪念儿童文学大师、前辈、著名作家的座谈会、研讨会。

为了缅怀儿童文学大师、名家的人格风范、文学业绩,中国作家协会于2005年4月召开过纪念安徒生200周年诞辰座谈会。同年12月,作协儿委会还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和平出版社联合召开主题为“安徒生童话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2004年7月、8月作协儿委会与上海宝山区人民政府、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单位先后共同举办过陈伯吹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纪念陈伯吹的系列活动。2006年9月作协儿委会与北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张天翼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这之前,1986年9月曾举行过纪念张天翼逝世一周年学术讨论会。1990年10月,值金近逝世一周年之际,也曾在杭州召开过金近作品研讨会。

儿童文学老前辈冰心、严文井等逝世之后,《文艺报》《人民文学》等刊物都发表过多篇回忆与怀念的文章。

上述三类会议,无论是创作座谈会还是作品研讨会,都是一次学术讨论会,一次信息交流会,也是以文会友的同行联谊会。要开好这些会议,收到预期的效果,一是要选好题目,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大家关注的儿童文学重要现象、热门话题来探讨。认真阅读作品,是开好研讨会的关键。要组织有准备的重点发言,尽量避免即兴式的、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二是提倡、发扬科学的、实事求是而又自由、生动活泼的批评风气。对作品进行具体中肯的分析,深入探讨它的成败得失,帮助作家总结创作经验,帮助读者提高鉴赏能力。三是要从总体上了解、掌握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状况、走向、思潮,把对一部具体作品的讨论置于当下儿童文学发展的大潮流之下,力求对创作思想予以正确的引导。

培养新生力量 加强队伍建设

发现、培养文学新人,发展、壮大文学队伍,努力提高文学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学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作协恢复工作时,会员总数为865人;到2007年6月底,已发展为8129人。儿童文学队伍也有了相应的发展。1978年,从事儿童文学的中国作协会员仅为五六十人,现在已发展为近600人。30年间增长了10倍,真可说是与日俱增,人才辈出。

从目前儿童文学队伍的构成来看,如按加入中国作协的时间来划分,大体上可分为5个时段。

一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入会、至今仍笔耕不辍或继续关注儿童文学的有:郭风、任溶溶、黄庆云、袁鹰、宗璞、柯岩、徐光耀、任大星、萧平、陈子君、邱勋、沈虎根、谢璞等。

二是新时期之初,即在1979、1980年入会的有:陈模、杲向真、圣野、于之、孙毅、叶永烈、葛翠琳、海笑、李心田、赵燕翼、吴梦起、张继楼、孙幼军、金波、杨啸、王一地、聪聪、蒋风、束沛德、樊发稼、肖育轩、童恩正、金振林等。

三是20世纪80年代(1981—1990),先后入会的有:罗辰生、金涛、肖建亨、刘先平、夏有志、李凤杰、刘兴诗、谷应、张秋生、黄蓓佳、程玮、金江、张微、尹世霖、庄之明、高洪波、曹文轩、陈丽、张之路、郑渊洁、刘健屏、沈石溪、乔传藻、吴然、汪习麟、浦漫汀、张锦贻、周晓、白冰、关登瀛、郑春华、韦苇、王宜振、孙云晓、董天柚、陈丹燕、秦文君、董宏猷、周锐、金燕玉、王泉根、葛冰、刘保法、梅子涵等。

四是20世纪90年代(1991—2000),先后入会的有:薛卫民、李建树、金曾豪、刘海栖、饶远、徐康、刘丙钧、常新港、郑允钦、刘绪源、徐鲁、汤锐、徐德霞、巢扬、冰波、谢华、吴其南、孙建江、方卫平、滕毓旭、朱效文、班马、彭懿、吴岩、车培晶、庞敏、邱易东、保冬妮、杨鹏、祁智、杨红樱、张品成、殷健灵、星河、常星儿、薛涛、张洁、彭学军、曾小春、韩辉光、汤素兰、葛竞、周基亭、韦伶、左泓等。

五是进入新世纪(2001—2007),先后入会的有:张玉清、伍美珍、谭旭东、朱自强、安武林、王一梅、王巨成、孙卫卫、林彦、刘东、萧萍、韩青辰、李东华、于立极、李学斌、谢倩霓、周晴、郝月梅、郁雨君、王立春、三三等。

从上面开列的挂一漏万的名单中不难看出,中国作家协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把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特别是生气勃勃、有才华的新生力量及时吸收到会员行列中来,为文学队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如今,八九十年代加入作协的作家,已经成为儿童文学队伍的中坚群、主力军。而新世纪以来入会的青年作家,起点高,文化素质高,对文学执着追求,创作准备充分,思想、艺术上成长都比较快。他们是我国新世纪儿童文学发展繁荣的希望之所在。

提高儿童文学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要抓好加强学习和深入生活这两个重要环节。多年来,中国作协通过举办讲习班、研讨班等具体举措,帮助青年作家学习理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力。1997年、1998年,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委员会与《儿童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两期儿童文学青年作家讲习班。2005年春,作协儿委会推荐两位青年作家参加鲁迅文学院中青年文学理论评论家高级研讨班学习。2007年5月鲁迅文学院又举办了一届以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为对象的高级研讨班。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53位作者中,40岁以下的有44人,其中14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为期3个月的研讨班,课程密切联系当前形势和创作实际,适合学员特点,注重创作导向,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收效较好。研讨班除组织大型的创作问题研讨外,还开设儿童文学论坛,由学员自己主讲。通过对儿童文学特点、创作规律和当前儿童文学热门话题的探讨,起到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交流经验和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

引导儿童文学作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少年儿童,也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中国作协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儿童文学作家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体验生活,采访采风,积累创作素材。主管儿童文学工作的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曾三次带领作家团队奔赴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第一线深入采访,体验生活。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2006年、2007年先后在云南昆明和西双版纳、江苏昆山等地建立儿童文学创作基地,为儿童文学作家读书、采风、联系小读者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来,中国作协的重点作品扶持工程把儿童文学创作纳入范围之中,帮助作家落实创作资金、体验生活、联系出版单位和宣传推介等。作协组织的各种采风活动以及在各地建立的生活基地都注意吸收儿童文学作家参加。儿委会宣传、推广优秀儿童文学读物的工作中,也有计划地组织作家走进校园,加强与小读者的联系。

精心选优拔萃 展示创作成果

努力办好少年儿童文学报刊,编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作家协会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集中介绍文学短篇创作的新成果,以便更好地把它们推广到广大读者群众中去,并便于文学工作者的研究,中国作家协会在20世纪50年代就按文学体裁编选年度作品选,儿童文学也在编选之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协继承了这个传统。80年代中国作协编选过一本《1980—1985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从2000年起,作协儿委会与漓江出版社合作,每年编选一本儿童文学佳作选、一本童话佳作选。迄今为止,已连续编选出版达8年之久。收入年度选的作品是从全国主要儿童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作品中精心遴选出来的。编选的原则是:力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少年儿童特点鲜明,并能反映当前我国儿童文学所达到的思想艺术高度和最新的艺术探索。入选作者有富有经验的知名作家,更多的是崭露头角的文学新秀。漓江出版社还出版了近几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叶子是树的羽毛》等。从2005年起,作协儿委会还与接力出版社合作,负责审定推荐每年出版的中国幼儿文学精品彩绘版《快乐童话》《快乐儿歌》《快乐故事》各一本。这也是从当年发表在幼儿报刊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它既是一套精粹的幼儿文学年度选本,也是一套适合亲子共读的优秀图书。

中国作家协会在国庆50周年之际,为了集中展示中国作家半个世纪的创作成就和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儿童文学也是其中的一卷,由严文井任主编,束沛德任副主编。这本选集收入两万字以内的诗歌、童话、寓言、小说、散文120多篇,大体反映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儿童文学短篇创作的成果。近年来,中国作协儿委会负责人和部分成员还参与编选了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新世纪出版社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代表作金品30部》等大型书系。这些书系不仅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了优秀的原创儿童文学读物,而且为研究我国儿童文学留下了系统、完整、弥足珍贵的史料,可说是存史价值很高的文化积累的传承工程。

出版一本《中国儿童文学年鉴》,是文学界、学术界特别是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的朋友企盼已久的一个心愿。在新世纪之初,这件事终于落到实处。作协儿委会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从2001年起编选《中国儿童文学年鉴》,迄今已出版了6本。年鉴尽可能全面汇集当年有关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评论、研究、编辑、出版、译介等方面的情况、信息、资料,力求使之成为一本于儿童文学工作者、爱好者均有所裨益的参考书、工具书。年鉴的内容分为:《文件·报告·会议》《创作·评论·出版概况》《论文选辑》《论著简介》《年度纪事》《资料》等板块,从中可大致了解当年我国儿童文学的概貌。

为了加强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品评论工作,《文艺报》从1987年1月起创办了“儿童文学评论”专版。该专版从问世至今,20年间已出版了200期。它已逐步成为观察、了解当前儿童文学发展趋势的窗口,联结、沟通作者与读者心灵的桥梁,培育、扶植儿童文学评论幼芽的苗圃。为专版撰写文章的作者,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所发文章,既有对儿童文学创作、评论现状的宏观扫描和考察,对名家佳作、新人新作的微观研究和评析,也有对儿童文苑热点问题、重要现象的讨论、争鸣。它对活跃评论,树立科学说理的批评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儿童文学》杂志1963年创刊时,原系共青团中央与中国作协合办。进入新时期后,该刊改由团中央主管。但作协及儿委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这本刊物的编辑方针、发展状况。该刊编委会成员13人中,有5位是编制在作协的作家、评论家、编辑家。上海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从2000年10月起由中国作协儿委会和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该刊编委会成员18人中,有11位是作协儿委会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国校园文学》,近年来也加强了与儿委会的联系。《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都不定期地选发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文艺报》于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还出版过28期《少儿文艺》专刊。作家出版社也注重出版儿童文学读物。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如秦文君的《小鬼鲁智深》《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杨红樱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均为该社出版。所有这些报刊、出版社,对促进儿童文学创作,为未成年人提供精神食粮,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聚团队力量 齐心办好实事

儿童文学委员会是中国作家协会下设的由作家、评论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之一。它既是作协主席团在儿童文学方面的参谋、咨询机构,又是协助作协书记处开展儿童文学创作、评论、评奖、学习、采风和联谊等活动的工作机构。

1978年作协恢复工作以后,于1979年12月建立了儿童文学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是严文井,副主任委员是金近、贺宜。从1979年至今,儿委会成员几经调整,束沛德、高洪波、樊发稼曾长期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现任主任委员为高洪波,副主任委员为张之路、王泉根、曹文轩。儿委会的成员大多年富力强,活跃在创作、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第一线,在儿童文学界有一定声望和影响。

30年来,作协儿委会在开展作品和创作、理论问题的研讨,组织创作评奖,举办青年作者讲习班,组织作家参观访问、采风,编选优秀作品和理论批评文章,加强作家与小读者的联系,推荐新会员,提出改进和加强作协儿童文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切实有效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作协儿委会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从1997年起,10年来坚持每年开一次年会。年会的议题开头侧重于对当年儿委会工作的回顾、小结和对下个年度的展望,制订工作计划要点。近些年,对年会的内容、方式逐步作了改进,力求围绕儿童文学创作、评论、出版现状,每年选择一两个热门话题或重要现象,作有准备的、深入的讨论,尽可能做到每年年会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比如,2002北京年会着重研究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儿童文学,坚持创新,大力推动原创儿童文学的问题。又如,2003浙江青田年会着重讨论儿童文学如何在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的文化空间上发挥独特作用的问题。会议发出《全社会关注儿童文学学科建设与素质教育的呼吁书》。再如,2005南京、扬州年会着重探讨了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问题,介绍、观摩了扬州举办班级读书会的经验。

回顾30年来中国作协及其儿委会的工作,之所以能办成一些实事,取得一些成绩,下列几点是值得重视和汲取的。

一是要有大局意识。

儿童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队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队。开展儿童文学工作,也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胸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大目标。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作家、繁荣创作。儿委会的工作也要按照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紧紧围绕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来下功夫。广泛团结老、中、青作家,充分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未来一代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二是要有团队精神。

儿委会的成员分布在创作、编辑、出版、研究和教学等岗位上,各自都有一份本职工作。参与儿委会的工作,对委员个人来说,是业余的社会工作,可说是当义工。如果没有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爱心、责任心,就不会有当义工的满腔热忱和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儿委会的成员都热爱儿童文学,乐于为发展儿童文学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儿委会能办成几件实事,主要是依靠凝聚力很强的团队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和经验,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做组织领导工作的,遇事同大家商量,既分工又合作,相互支持和配合。

三是要有务实作风。

作协领导班子和儿委会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评论、队伍现状,力求每年扎扎实实地做一两件或两三件有利于儿童文学发展、繁荣的实事、好事。制订计划一般都量力而为,切实可行,不好高骛远,不放空炮,力求落到实处。中央的指示精神和作协主席团、书记处通过的关于儿童文学工作的决议、条例,使作协儿童文学工作有了规章和准绳。作协和儿委会按照这些指示、决议、条例的精神,结合发展、变化的新情况,适时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从上面叙述的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工作概况中,可以清晰地看出,30年来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都是为给下一代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添砖加瓦,为点燃孩子心底希望的明灯充电加油。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成长、心灵成长。

200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