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演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07/40793507/b_40793507.jpg)
第114章 灵帝驾崩
其实呢,西凉军的统帅刚开始只有韩遂,而马腾是后来才加进去的。有的人可能要问:马腾,又是凭什么后来而居上。
很简单,马腾他说自己和伏波将军马援有点关系。这里我们就要谈一个问题:为什么后来曹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说当时呢,其实百姓对汉王朝是比较失望,但是百姓又希望有一个刘氏的厉害人物出来。就是说他们非常尊敬这个刘氏皇权,但是他们又不喜爱目前的刘家。马援作为一代功臣,他后代自然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那么回到正题,在群臣的一力撺掇下,灵帝最终还是决定要收拾收拾这个不听话的西凉。
不过西凉也不是这么好打的。司空张温去了之后竟然被韩遂给打败了。后来朝廷重新启用董卓,董卓和另一位将领合力才逼退了韩遂。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内部又闹矛盾了。董卓不听张温的话。
董卓肯定是这么想的:你个张温又打不过韩遂,听你的,那不是找死吗?你还有资格跟我说?
董卓呢,也对这个张温表现的很不满意。
但是大家要知道,在军队里,上级永远高于下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其结果就是军纪涣散,军队战斗力迅速丧失。再加上董卓这个人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时候后来的一个主角孙坚就和张温建议了。与其留下这个人,不如早除后患。我们干脆以他不守规矩为理由,把他给杀了。张温却不打算杀了董卓。
张温:你当爷,不想杀了他?问题是这个董卓在西凉还是有点势力的,更何况现在我们还需要打败西凉,现在还不是除去董卓的时候。
可以说张温的这个看法,虽然在短期内是非常正确,但是从长期来看他为汉王朝埋下了最大的祸害。
不过更戏剧性的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张温并没有能讨平西凉。
那么你既然干不了就被免。
也就是说张温虽然是从跑平西凉的角度而留下了董卓,但是实际上他留下了董卓,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而董卓呢,不久之后和皇甫嵩一起征讨另一支叛军,还闹了点矛盾。
当时呢,对方逃跑,董卓认为不能追,觉得会把自己的命送了,但是皇甫嵩不这么认为,原因在于皇甫嵩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来懈怠对方的军心,
而且现在对方的军队极其混乱,一击可破。
果然皇甫嵩大破敌军,董卓虽然跟着他后面捡了个便宜,但是二人的矛盾也越来越深,这一点我们在后来可以看。
而此时想要杀了董卓的孙坚在干什么?湖南长沙那里呢,有一些反贼,孙坚就趁着这个机会把他们讨平了。
在乱世谁能战胜别人,谁就有优越条件。
现在呢?很多官员请求做州牧。为什么要做州牧呢?因为在东汉末年州牧可以说总揽一州大权,而你如果想要在乱世出人头地,你自己必须要有一块地。
荆州是刘表的。辽东是公孙瓒很多官员请求做周末的。东川是张家的。南方则是孙家的,西凉自然就是马腾和韩遂的。
而那个刘焉。听手下说这个益州有天子之气,就向皇帝请求做益州州牧。当然,益州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西川。
而在朝廷内部出现了以袁绍为首的西园八校尉。都由蹇硕统率,蹇硕这个人是一个宦官,自然就是和宦官集团进行斗争的主要份子。
不久之后,蹇硕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要求调集袁绍兵马来讨平西凉。
何进这个人非常清楚他的意思:我不让你打你还能打?
他不准袁绍出兵,并且故意的延误军机。
蹇硕那是个火呀。
就在这时又出了一件大事情:汉灵帝他死了。
那么在这种时刻,双方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被推到顶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那么这两个集团到底谁会更胜一筹?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