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进食法(BLW),是否比传统喂养方式更好?
自主进食法(Baby-Led Weaning,简称BLW)这个在西方家庭里日渐盛行的喂养方式,被提倡者鼓吹为颠覆传统喂养方式,不少国内的妈妈也采用这种喂养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更加“科学”的喂养方法来给宝宝添加辅食。但自主进食法真的有所说的那么好吗?是否比传统的“先用勺子喂,先吃辅食泥”更适合宝宝呢?
自主进食法(BLW)到底是指什么?
事实上,自主进食法虽然很火,但定义一直很模糊。一些家长认为自主进食法应该包含辅食泥和勺子喂养,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必须自主进食法只能提供手指食物。
其实,自主进食法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本来就有的喂养现象。一些西方的研究发现,很多家长其实是为了自己方便,或者是宝宝拒绝接受喂食,才让宝宝自己吃。不过是把“宝宝自己吃”这种行为变得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罢了。自主进食法提倡给宝宝吃家庭食物,鼓励和家人一同进餐,这既减少了为宝宝单独准备饭菜的麻烦,又经济节约,自然受到不少人的欢迎。
学者们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这些一开始就接受家庭食物的宝宝,并不会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因为更早接触了固体食物,反而在生理发育上具备了优势。自主进食法也就顺应发展成一门“理论”。
自主进食法真的有那么好吗?
自主进食法和传统喂养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宝宝只吃手指食物,不吃泥蓉状辅食,也不用勺子喂。这种自主进食法可以让宝宝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更早地参与到家庭餐桌,以及培养出更好的饮食习惯。
自主进食法虽然可以让宝宝自行决定吃多少和吃多快,但每一餐吃什么,和传统喂养法一样,仍然要由喂养者决定。因为自主进食法只能提供手指食物,各种汤羹,以及富含铁,锌的各种辅食泥、辅食粥,自然没有办法给宝宝吃。
主张自主进食法的人还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鼓励宝宝更快地接受不同性状的食物和口味,从而吃到更“健康”的食物,比如未经加工的蔬果和肉类。不过,这并不是自主进食法的“特权”。
传统喂养方式所主张的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原则,从稀到稠,从泥蓉逐步过渡到固体,反而有机会让宝宝接触到不同的食物形状。至于食物处理上,辅食只需要简单的“粗加工”,并不会对营养造成多少损失。使用搅拌机或许会使食材的营养成分被破坏,但除了在刚开始添加辅食的阶段,基本上能用到的机会并不多,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只要遵循好这些辅食添加原则,传统喂养方式丝毫不会比自主进食法差。
而在精细化运动方面,虽然BLW的支持者坚持认为这种方法会让宝宝更快、更好的锻炼眼手口协调能力并促进发育,但我们也可以在宝宝对叉勺感兴趣时,让宝宝试着自己去抓握餐具和把玩食物。这和传统喂养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更多的是考验喂养者自身的喂养素质和耐心。
自主进食法所面临的问题
6~7个月的宝宝,正是开始需要通过补充喂养,来补足各种所需营养和热量的时期。如果一开始就食用固体食物,对于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抓住食物、送到嘴里、咀嚼、吞咽”一系列动作的宝宝来说,事实上真正能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很少。如果不食用高铁米粉做成的各类辅食泥,很有可能会造成营养上的缺失,特别是铁摄入不足。
如果喂养者的喂养知识不足和态度存在偏差,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就让宝宝自主进食,让宝宝有可能被呛到。这也是许多西方健康专家所担忧的。
另外,对于发育迟缓、还不能很好地将食物放入嘴里、还不能安全地咀嚼和吞咽的宝宝,以及早产儿、宝宝生病期间或者属于易致敏体质的宝宝,到底该不该采用自主进食法,也是这个理论需要讨论的问题。
拾爸碎碎念
自主进食法作为顺应喂养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宝宝在进食时感受到饿和饱,逐步学会怎么有规律地调整能量摄入,让宝宝更早地学会自主进食,这也是自主进食法最有价值的地方。但顺应喂养更多的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是具体的喂养方式,在这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建议就显得科学、合理得多。
指南里指出,在婴幼儿整个喂养期间,根据宝宝营养需求的变化和生理发育的阶段,顺应宝宝的需要进行喂养。由他们自主决定吃什么和吃多少,及时感知他们发出的饥饿或饱足信号,鼓励但不强迫喂养,帮助他们逐步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
因此,不论是传统喂养方式,还是主张自主进食法的喂养方式,都应当在这个原则上,帮助宝宝逐步的学会自主进食。和方式方法相比,“人”,即喂养者所起的作用,就显得重要得多了。
参考资料
http://www.mdpi.com/2072-6643/4/11/1575/htm
http://tribecanutrition.com/2015/01/baby-led-weaning-pros-cons-2/
http://bmjopen.bmj.com/content/2/6/e001542.full.pdf
http://www.who.int/nutrition/topics/complementary_feeding/zh/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