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物与空间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局限于旧物艺术和空间材料设计两大类型。
例如,在旧物艺术中,艺术家用旧物材料进行装置艺术的创作,比如徐冰的《凤凰》、陈箴的《仓促的分娩》、宋冬的《穷人的智慧—与鸽共生》、尹秀珍的《系列:发动机》、林天苗的《自行车》(系列:无系列作品)等,艺术家借助旧物进行的艺术创作,主要是利用旧物本身的源自过往生活的特质,旧物身上携带着艺术家本人的个人经历或记忆,并且和时代紧密关联。因此,艺术家喜欢借助旧物,集中表达艺术家本人或关于艺术家个体的或关于社会的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对日常性知觉和意识被提升到公众集体的对日常性的知觉和意识。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装置与空间中的观看的关系或者与空间体验的关系。若是以实体为主的旧物装置艺术多是以在空间中不同的观看角度为主,若是以虚体为主的装置,多强调旧物装置本身与空间体验的关系,艺术家创作的重点在于作品观念性的表达。
相关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强调日常物品或者现成品方面,很少集中在旧物方面的研究。如金善珍在《日常生活用品成为艺术品的创作性研究》中,认为日常生活用品中很多都会被演变成旧物或垃圾,用把它们变成艺术品的方法,去拯救环境的想法。戴玲丽、高洁在《变废为宝——浅析哈诺·皮文拼贴艺术特点》中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适当的解构、重组,将旧物转化成艺术品。比如被国际媒体誉为“以色列最好的混合媒体艺术家”——哈诺·皮文(Hanoch Piven,1963—)通过思考艺术形式与生活的关系,将旧物运用拼贴的形式创作艺术品。泮凯在《废旧物品转型——新型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审美表现》中认为可以从旧物中发现新材料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通过对废旧物品中可以运用到壁画创作中的新型材料语言的应用进行分析,揭示材料之美,强调在壁画创作中,从废旧物品中发现新型材料去思索也是一条重要的创作思路。郎曼在《城市印象——以实物和影像尝试对混合空间的表达》中,提出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所构成的混合空间里进行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中,艺术家运用的旧物材料比较丰富,他们往往对旧物的认知有独特的视角,对旧物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这些都对我们从室内设计的维度进行旧物创作的思考以有益的启示。
少部分研究从设计师的维度进行思考,通过将旧物装置艺术用于室内设计的陈设案例,提升空间艺术性氛围。李进在《室内设计中现成品材料的运用研究》中主张,从运用旧物塑造顶面、墙面、隔断的造型,从而进行界面的情感表达,进而达到强化空间氛围的作用,并总结了运用旧物进行空间表现的艺术化手段,比如旧物形态、色彩、肌理的重组,材料表面的二次处理等,提出了“创新界面”的研究理论。陈鹏在《装置艺术表现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认为,装置艺术与室内设计结合,有利于反映出设计师对于空间的感受,提出可操作性的办法来提升室内设计的水平。刘洋洋在《探析装置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转换与应用》中认为,应该运用装置艺术创作的思维进行室内设计的实践。其中,李进的“创新界面”的理论曾经给笔者启发,但是笔者认为“界面”的设计又不能单独被孤立地提出来,笔者认为,装置艺术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的呈现不是单摆浮搁的,它的呈现方式既有“面”又有“体”,二者是有机相关的,共同塑造整个室内空间的精神性。这一点,是和普通的装置艺术显著不同的地方之一。
关于旧物改造、再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使用功能方面的。但是真正融入室内设计当中,用来成功塑造空间场所精神的案例不多,提法多见于旧物的再设计、旧物改造。如伍星、潘娇、沈明杰在《浅谈旧物改造的艺术价值和时代精神》认为,旧物具有艺术价值和时代精神,而旧物改造又赋予新的艺术价值和时代精神。李恒在《基于绿色设计下的旧物再利用研究——以家居产品设计为例》中,提出了旧物改造的方法如翻新法、新旧组合法、叠加法、模压法,并总结出了整体性原则、匹配性原则、使用性原则、环保性原则等旧物再利用的设计原则。刘杨在《废旧物的艺术再设计》中,提出了将旧物改造成商品再利用的想法。赵囡囡在《室内空间中新旧共生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新的环境改造中,新旧共生的思想。孟祥文在《废旧物品再生设计应用与艺术表现探索中》认为,旧物再生有功能再生、精神再生、艺术再生等形式。苏会杰在《论旧物改造创新性设计的研究》中,提出对旧物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设计,使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发挥现有物品的艺术性的想法。李炘昊在《旧物改造——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再生》中认为旧物改造是低碳环保的一种新理解。王峰在《当今建筑空间改造中“新旧”共生设计理念研究》中认为从文化重塑、文脉延伸、空间重构、功能转换、氛围营造、语言传承等角度出发,在新老建筑中寻找共生的平衡点。旧物的再设计,有很多种方式方法,不只是局限在它原有的功能中,还有很多艺术的手法,使旧物具有象征性,和文化、文脉发生很密切的关联,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旧物身上所凝聚的时代精神、艺术价值。
从知网的调研发现,现存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从绿色设计的角度阐释如何看待、处理旧物的问题,多止于设计阶段,没能很好地进入艺术层面。虽然李进的文章是关于运用旧物进行室内设计的,但是,主要是从现成品材料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创新界面的观点,关注空间界面形式感的探索,从空间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是关于旧物艺术的切入点,没有上升到场所精神塑造的层面。到目前笔者没有发现具体如何运用旧物艺术塑造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文章。
在著作方面,多是关于装置艺术的地域分类的装置艺术历史,或者按照装置艺术的分类进行研究的。如2002年徐淦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装置艺术》、2008年贺万里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史》、2002年姚瑞中编著,木马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台湾装置艺术》、2009年杨华、任炳忠、高明武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2011年曹倩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实验互动装置艺术》、2011年石莹著,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新景观:景观装置艺术》、2013年马晓翔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装置艺术》。
目前,我国旧物艺术介入室内设计塑造空间的场所精神方面,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缺乏对有关旧物材料艺术的系统化研究
由于当代艺术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于运用旧物材料艺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较少,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仍然较为空缺。
2.缺乏对旧物材料艺术如何置入室内空间场所的系统化研究
目前,对于旧物材料艺术在空间中的应用,多局限在旧木、旧纸板、旧砖石这种方便回收的材料之上。对和人们原来生活方式联系紧密的旧物,还都没有很好的利用方式。
3.目前对塑造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意识还不足
目前的设计,设计师们多以追求单纯的视觉冲击力为主,还没有提升到对室内空间的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