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家业的卓贤
一
在塘栖卓氏中最善于经营的人是卓贤。他个子不高,外形消瘦,面相清癯,飘飘然如神仙模样。他做事十分干练,喜欢健步快行,常常边走路边吃饭,好像有做不完的事。自从他与母亲去山东料理父亲的后事之后,家境一下子困顿起来,日常开支也很拮据。
这时,街坊上的周婆婆来为他做媒,说:“男大当婚,你已经二十岁,该找个女人治家了。”母亲也催他早点办婚事。周婆婆说:“女方姓朱,大名顺秀,小名葆贞,是镇上开酒店的大户人家。”这户朱家的祖上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原是江西婺源人。朱熹的次子朱野,封迪功郎,后来迁到德清县掌管酒业。到明代初年,朱野的子孙迁到塘栖。现在是朱顺秀的父亲朱恒在掌管家业。周婆婆见卓贤有应允之意,便去朱家说媒。朱恒听说男方是卓家的子孙,就说:“卓家现在衰落了,我女儿是不能嫁到贫穷人家去的。”周婆婆说:“卓贤这个人人品好,又很能干。前几天,有个西域来的和尚在镇上遇到卓贤,为他看相,说他这个人将来大富大贵,有当年卓王孙那样的豪富,而且人也长寿,与你们朱家是很匹配的。”朱恒这才答应将女儿嫁给卓贤。
朱顺秀是个很贤惠的妻子,她比卓贤小一岁。成婚后,帮助丈夫管家理财,服侍婆婆也很周到。卓贤要做生意缺少本钱,朱顺秀就把自己的玉簪、银镯子等首饰卖了,把钱交给丈夫。就这样相敬相爱地过了十来年,顺秀发觉自己一直未能怀上身孕,而年纪又快到三十岁了,心里十分焦急。她对丈夫说:“我怕是不能生育了,而卓家总不能后继无人,你再娶一房小妾吧。”卓贤不肯答应,朱顺秀私下去物色了一位宜子多男的农村姑娘邵氏,又在院子中将一间厢房收拾干净,装饰一新,选择吉日让他们办了喜事。一年后,邵氏生下一子,取名文卿。到了第二年,朱顺秀也怀孕了,生下一子,即是明卿。邻居说:“这是上天的庇佑呀,好心人总有好报。”
据《唐栖志》的记载,对卓文卿的评价甚高,说他“十三解畅经书子史大义,促笔为文,琅琅有致,塾师为之谢去。”卓文卿是卓贤的长子,邵氏所生,少年时就很有智慧,功课成绩在全班学生之上,只是体质衰弱,忧郁多病。他读私塾时,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塾师说:“文卿多才,我已无法胜任授课了。”甚至面谢辞职。卓文卿又擅长绘画,所作的青绿山水最为人赏识,他曾经留下一幅芳杜洲的作品,留传后世。卓文卿二十七岁赴杭州乡试,一举而中,获第六名。《唐栖志》的记载是“浙榜亚魁”。亚魁是第二名举人。不管是第六还是第二,反正说他的才学是出类拔萃的。第二年,他赴南京去参加会试。在南京租下住屋,朝夕不废地苦读,生活上有仆人照料。可惜会试落第,暂时失去了中进士的机会,未免给他精神上一个很大的打击。回到塘栖,他忧愁而得病。四年后病入膏肓,不治而死。去世时才三十二岁。
文卿的去世,使卓贤和邵氏极度悲伤,夫妇俩相对而泣,尤其是邵氏竟一病不起,几个月后也撒手人寰。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卓贤难于自持,几乎无心处理家事,更没有精力去照顾开设的店铺。一些关心他的亲戚朋友天天上门来安慰他,劝他赶快续弦。经过热心人的牵线搭桥,卓贤先后娶了两位小妾。几年工夫,生下四个儿子,分别是立卿、达卿、显卿、顺卿。现在明卿居长,四个弟弟均年幼,比他小二三十岁。于是明卿成了父亲事业上主要帮手,这也耽误了他走上仕途的前程。
二
卓贤所处的年代正是嘉靖、隆庆年间,是明朝社会稳定、经济走向繁荣的时期,可以说生逢其时。同时,他又有坚强的性格,从来没有在逆境中低头。他在生意场上是经营的高手,对经商之道有很高的悟性。
家庭经济实力雄厚了,卓贤开始改善自家的居住环境了。原先住在圣堂漾南岸的庄园已经嫌小了。那片土地自从卓氏恢复本姓之后,后人都把这块墩地叫做卓墩,这实际上也有纪念始祖卓敦的意思。前几代在这里住了一百多年,卓贤虽有恋旧之情,总觉得地段偏僻,没有大户人家的气派。再加上家庭人口日益增多,子孙繁衍,僮仆无数,他需要有一个更大规模的楼宅园林。他与儿子明卿在镇上走了一圈,看中了东小河一带的地块,这里是全镇的东端,地势平坦开阔,前有东小河和翠芷湖的清波绿水,远处有超山、龟山、马鞍山的重重峦影,于是就在冯家弄之侧买地建屋。只用了一二年时间,一幢两层木结构楼屋建出来了,取名大空楼。大空楼宽敞宏伟,又有走廊露台。四周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设计假山鱼池。大楼两侧,又建梅花楼、茶癖轩、众白堂,左右花木交荫,阑楯周接。又请名家书写楼堂匾额和绘制壁画。这座园林地处镇之东,所以名为东园,也有人唤它卓园。园之侧有一条卓家弄,一直传到今天。
卓贤与全家大小在东园住了十多年,过着神仙般悠闲快乐的生活。因为卓家的名声远播,各地的生意人慕名而来,文人墨客、高官显宦也陆续不绝。他们到塘栖来游山玩水,交朋聚友,多数会住到卓家的东园来。这样客人多了,房舍又感到不够用了。卓贤想,东园以后就作为接待客人的场所,自己再建一个住宅楼,安度晚年。于是又想方设法寻找适当的地段。许多有识之士为他出主意,应当在市中心建屋,显示卓家的豪气。几经选择,卓贤看中了市河东岸的黄金地段,这里原有一些贫民棚屋,有碍观瞻,经过动员将他们迁走,然后,利用手中雄厚的资金,再建豪宅。大约在明朝隆庆年间,卓贤六十多岁,明卿也有三十来岁,这座宅第开始建造,估计用了二三年时间,宅第建成。起初不称太史第,而是称卓府。太史第的称呼是几十年后,卓氏九世,即卓贤的玄孙卓彝官居翰林院编修兼秘书院侍读,人称太史,于是所居的宅第也称作太史第。现在,我们姑且以太史第来介绍吧。
太史第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它坐东朝西,面向市河。进门是一座砖雕青石门楼,雕凿人物花卉和“基厚履祥”四字。走过青石板平铺的天井,和两侧的厢屋,就看见一座三开间的楼厅,雕梁画栋,镂花门窗。过楼厅及后厢房,见到第二个石库台门,上首也有砖雕,镌着“兰明瞻如”四字。第三个台门上有砖雕“慎乃俭德”。第四进的石库门上是“绳其祖武”四字。走完四进楼厅,出后门是一个偌大的花园,奇花异木,假山池塘,是一家人休闲游玩之处。出花园后门就看见宽阔的大运河了。整座大楼深约三十余丈,楼的北侧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避弄,有几扇边门,与各个楼厅相通,使各厅人员进出互不干扰。每当喜庆大事来临,四进楼厅的台门一齐打开,于是各厅的锦帷绣帘、云屏玉器都一一入目,完全显露出卓家的富贵豪华来了。
卓家因家境饶富,子孙又在乡间建造别墅,作为读书或休闲的场所。卓明卿买下翠芷湖东首的小岛建造芳杜洲,洲上有夕阳明半楼、介如堂、灵籁馆、月波楼。其长子卓尔康,在界河村建造竹里馆、榴阁。次子卓尔昌在东小河建崧斋,内有石禅庵。卓显卿在石目港建水一方,内有相于阁、三李斋,还有万卷藏书楼。次子卓远条建花林草堂。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卓显卿的水一方,其中一间厅屋是课堂,上悬匾额,题“传经”二字,卓显卿立志要将自己平生所学的明经传授后生。卓显卿是一位研究明经的专家。明经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他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当时,万历皇帝下诏求贤,杭州府署极力推荐卓显卿为拔贡。他在塘栖开设书塾,设帐授徒,除本镇学子可以走读之外,外地学生可以住宿。对贫家子弟免收食宿费用。因此几年之后,在浙东一带都有影响。许多年轻人从几百里外赶来求学。清代大学者李邺嗣称颂卓显卿“经行笃备,号为大儒”。他的经学传统一直传到清朝末年。坐落在塘栖镇第二中学内的栖溪讲舍碑上有一句话:“其三世明经声溢宇内者,复有卓氏之传经堂,流风余韵,至今不衰。”
三
卓贤是明朝中期塘栖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他所做的公益事业众所瞩目。嘉靖末年,塘栖一带遇到灾荒,农村的饥民大量逃向镇上来乞讨。卓贤将家中储藏的大米开仓救济,或者煮粥施舍,连续一个多月,帮助农人度过灾荒。他看见路边的饿殍,立刻买棺材代为安葬。有人不理解,问他:“你储备这么多粮食,白白送出去,岂不太可惜了?”卓贤回答说:“我做生意赚了这么多钱,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是乡亲邻里对我的照顾。我把一年的收获献出来,与大家共享,并不是我傻,而是做人要有良心,不能贪得无厌。”他开设义学,让穷苦人家的子弟也能读书,他帮助穷人解决婚丧贫病之类的难处,总是有求必应,几十年中几乎没有一年不这样做的。如果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他就将借券当着借债人的面烧了,劝借债人不要挂在心上。镇上有什么徭役任务摊派下来,卓贤抢先承担。别的乡绅要推脱,卓贤就劝他们说:“皇上代表天,是至高无上的,皇上要征收赋税,要征集徭役,因为国家有困难,我作为老百姓,应当尽心尽力。当然,我可以找借口,想办法免去赋税徭役,但这是违背良心的。天是不可欺骗的,如果我欺骗了,我的后代就不会昌盛。”卓贤既能光明正大地赚钱,又能心甘情愿地散财,受到乡亲们的敬重。万历六年,皇室遇到喜庆之事,朝廷按例实行恩典,从各地荐拔有德望者加官。塘栖推荐卓贤,经仁和县、杭州府逐级评举,朝廷批复下来,赠卓贤“光禄典簿”的官衔,并授予冠带。卓贤再三推辞不成。典簿只是八品小官,他在受礼时穿戴了一次冠带,回家把冠带藏在竹箱内,从此不再穿戴,因为他是一个不愿炫耀风光的人。但是,邻里有了纠纷,依旧要来找他,说:“你是个大侠啊,你说一句公正的话,有谁会不听啊。”
卓贤的好品质传给了第四个儿子卓达卿。卓达卿不但跟着父亲学会了做生意,而且也学会了帮助穷人。万历三十六年五月,塘栖遭遇特大洪水,农村的低洼田一片汪洋,万亩稻禾淹没,庄稼颗粒无收,四乡饥民成群结队地涌到镇上来。卓达卿心生怜悯,从家中拿出一百石大米、二万斤柴草供应灾民。他找到资庆院的太虚大师和觉庵大师,说:“饥民太多了,能否借寺庙前的空地,开设粥棚,煮粥供应?”两位大师完全赞同,说:“卓施主出钱出粮,寺庙也愿意做这样的善事。”寺庙中的和尚全部发动起来,县里的公差也赶来维持秩序,其他的乡绅也跟着出薪出米,众多百姓也来帮忙,在寺庙前搭起十几个竹棚,砌起炉灶,借来大铁锅,煮粥施食,每天能救活饥民二三千人。卓达卿的义行传开了,民众报请县衙要给卓达卿授奖。县衙又报请市府、省署。官府下文例授卓达卿“鸿胪寺序班加鸣赞”的官职。鸿胪寺是执掌礼仪司宾的衙门,序班和鸣赞是地方上负责礼仪的官员,位在知县之下,八品衔。《唐栖志》上的“义行”一栏,对卓达卿的事迹也有记载。
卓贤作为全镇的最大富翁,扶助公益事业是义不容辞的,他每次出手都是承担镇上举足轻重的大项目。明嘉靖三十五年,浙江督抚胡宗宪、巡按御史周斯盛呈请朝廷同意,在塘栖设置水利通判厅,任务是治水和捕盗。塘栖那时有否设镇?有否镇一级的管理机构,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因此这个通判厅作为杭州府特派机构是起着地方政府的作用。厅署原在里仁桥以北、期堂庵以东,恐怕是当今崇裕丝厂一带的地方。隆庆二年八月,新任通判罗星来上任了。罗星是湖北黄冈人,他到此任职,看到衙门处在偏僻又废墟墓草之间,颇为不满。他把镇上的乡绅召去,说了自己的意见,众乡绅立即领会长官的意思,都说应当建造一所新署,使长官能够居住在与民亲近的地方。经过一番商议,选择水北街中段的地段最好,罗通判也表示同意。于是由举人沈佩和国子监生卓明卿领衔向杭州府提出呈文。呈文中乡绅们表示建署资金全部由本地父老乡亲解决,不用府、县一分一毫的钱。资助工程的乡绅有一百零五人,其中卓氏家族三人列名在前。以卓贤最为热心。呈文上报之后,很快得到府台同意。工程于八月十七日开工,到次年二月十五日竣工。
第二年,卓贤到水北街办事,无意中路过广济桥西侧三里处的大善寺废址,见到一片断墙残垣,心中不免恻恻。他知道大善寺是塘栖昔日的古寺,原先规模不小,嘉靖年间被倭寇烧毁,现在十多年过去,这里依旧是一片荒芜,叫人心痛不已。他将居住在民房中的寺僧法仁、宗福、广岩等人找来,说:“我愿意出钱修复寺院,请三位大和尚具体操办,不知有何难处?”法仁说:“我等早有此心,也找建筑匠合计过,大约要五百两白银。施主既然能慷慨解囊,我等理当全力以赴。”事情说定之后,寺僧雇来一批工匠,平整场地,构画图样,采购大木和砖瓦,及早动工。仅用了二年时间,大雄宝殿重新建成,周围的围墙和山门、僧房也都建起来了。初具规模,引来一批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每天早晚也听见晨钟暮鼓的佛声了。卓贤一生行善,功德无量,于万历十一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几年后,几位寺僧又来到卓家,说是大善寺的佛像太少,佛殿也太少,山门朝西不规范,应该朝南,等等,总之希望将寺院进一步扩大。这时,卓家由卓明卿当家。他听了这些要求,一一答应下来,于是追加投资,在如来佛像两旁再塑文殊、普贤两尊佛像,对寺中的香积(食堂)、禅堂等加以修缮。再建一座净业楼,是接待僧侣的住宅楼,共有九间,分别为独树斋、翠云斋、碧澄斋、清秀斋、修身斋、安隐斋、栖云斋、善觉斋、远尘斋。又将山门由西向改迁南向,并扩大三楹,更见气派。但山门朝南,离运河太近,堤塘恐怕不够稳固,又决定重砌寺前的运河堤岸,加宽加固。这一番工程下来,大善寺的规模更加宏敞,香火也更加旺盛了。大善寺的重建,两期工程经历了十六个年头,受到卓贤、卓明卿两代人的努力,到万历十一年,大善寺已是杭嘉湖一带很有影响的大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