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北京工艺美术发展历程
一、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艺美术
(一)我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分类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规范,特制定本分类标准。本分类标准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监测和评价提供科学、统一的范围与定义。
(1)本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基础上,规定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适用于统计及政策管理中对文化创意相关活动的分类。
(2)本分类标准规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几大类。
本课题讨论的“北京工艺美术产业”属于文化艺术大类和艺术品交易大类,以及文化艺术类中“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文物保护服务、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在艺术品交易大类中属于工艺品销售,具体内容有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
(二)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艺美术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将它转变为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北京经济、文化未来的发展目标,这一决策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划时代的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文化为主题,以创意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最终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让老百姓共享文化成果。客观地讲,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尚处于起步、培育和扶植阶段,我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所具有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是显而易见的。市委、市政府将这一产业的发展列入规划当中,表明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从工艺美术的历史与现状来看,丰富的人文题材,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极高,文化创意丰富。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工艺美术就是这种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北京工艺美术源远流长、门类齐全、技艺精湛、规模庞大、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特征,既代表了皇家艺术的最高水准,也代表了北京民间艺术的人文特色,它通过作品的创造,将丰厚的文化内涵赋予其中,传情达意,言志抒怀,表达了一种精神、文化的追求,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艺术观赏性与收藏性。
工艺美术作为展示中国和北京传统文化的载体,可以充分展示北京的古都风貌,充实北京的整体形象,是注意力经济,是形象产业,为北京经济发展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人们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要经营文化、创造文化。文化享受、文化休闲、文化娱乐、文化投资、文化收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市场看,盛世收藏,盛世兴业。文化与经济始终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温饱,人吃饱了肚子,才会有文化消费,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的消费将逐渐高于生活品的消费。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便会出现文化消费“喷发式”的增长浪潮。北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工艺美术作为“三闲”产品(闲人、闲钱、闲地方)见证了历史,见证了辉煌,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的衰落开始走向振兴、发展之路。
二、工艺美术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的历史分期
(一)工艺美术的发展脉络
1.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精神。
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当代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陶器的活动,如河北徐水县南庄头发现的陶器残片,距今约10800~9700年左右;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出土的陶片同样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瓷器是在陶器工艺和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陶器烧造工艺的发展,从粗陶到精致的白陶、印纹硬陶到原始青瓷,再到瓷器。东汉时期在印纹硬陶的产地浙江余姚、上虞等地就已经烧造成功了青瓷,至魏晋时“南青北白”的烧瓷局面业已形成,唐代则形成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窑系和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窑系。宋代瓷业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前所未有的庞大瓷业系统产生出了定、汝、官、哥、钧等官窑名品以及一大批优秀的民窑,开创了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元代以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
中国的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
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期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
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和艺术心智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真实存续,要好好传承和保护。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的发展
工艺美术自新中国成立迄今六十九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这一时期,在政府的重视下,传统工艺美术生产逐渐恢复,技艺得以传承和保留,经过生产体制等的改造,形成了以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为主体、城乡结合、专业生产与副业加工结合的生产体系。据统计,1952年全国工艺美术从业人数近44万人,产值9895万元,出口值3322万元,换汇900万美元。至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企业数达1100余个,职工近20万人,产值突破1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近8亿元,换汇2亿多美元。工艺美术产品70%以上是外销产品,成为当时国家出口换汇的重要产品和优势行业。以工艺美术大省江苏为例,1948年全省工艺美术产值为558万元,至1957年,全省成立工艺美术生产组织96个,从业人员8千余人,产值达7500万元。1973年,国务院以国发(1973)46号文件批转轻工业部、外贸部《关于发展工艺美术生产问题的报告》,要求各地加强对工艺美术工作的领导,促进工艺美术生产和出口的大幅度增长,由此拉开了工艺美术发展的新序幕,当年全国工艺美术企业比1972年增加一倍以上,达2000余家,产值达15亿元以上,出口值14亿元。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开放至经济体制改革,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出口量倍增,行业发展迅速。全行业产值从1975年的20亿元到1978年突破至30亿元,1980年已达47亿多元,出口34亿元,换汇13亿美元,比1952年增长近47倍。1981年,产值达53亿元,换汇突破15亿美元。至1983年产值达53.4亿元,出口仍然是生产的主要导向。以传统工艺美术生产重要基地的北京为例,专业生产厂家已达40个,商贸企业8个,合资企业4个,职工总数已近3万人,其中有6家企业职工总数在1500人以上。产品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北京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同为传统工艺美术生产重要基地的上海,1989年的行业总产值达到4.72亿元,从1979年至1989年10年间出口创汇5亿美元,累计利税达8亿元人民币。1990年,全市二轻系统的工艺美术企业共42家,职工16567人,产值达到6.56亿元,其中出口2.2亿元。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由于产量和生产企业的迅速扩张,出口竞争加剧,以及国内经济和需求的增长,国内市场开始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对象;另一方面,随着生产体制等改革的深入进行,大多数工艺美术企业进入一个转制转型的高速发展期,民营、个体企业逐步成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主体,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生产的一个新格局,其产量、品种、企业数量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南、四川等仍然是工艺美术生产的重点省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艺美术行业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一方面是传统型企业转制后,一些集体企业甚至国有工艺美术企业转制成了民营企业,有的企业人员流散后,不少技术工人重新创业,由此产生了一批批新型的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以福建为例,莆田是我国木雕工艺的重要产地,现有上千家民营、个体的企业从事木雕工艺生产,从业人员达10万人,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20多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余家,其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为原莆田雕刻厂。惠安县是著名的石雕艺术之乡,2005年石雕产品产值70多亿元,全县有大小石雕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形成园林石雕、建筑构件、碑石、器具、工艺品等五大类3000多个品种的大产业,产品全部出口至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达192家,其技术源流是原集体所有制的县石雕工艺厂。工艺石雕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石材机械制造、交通、服务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现在惠安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青石雕、花岗岩、进口石料雕刻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大的石材制品集散地。德化是全国工艺美术瓷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全县8万人从事工艺瓷生产,年产值55亿元。江苏省苏州市的镇湖镇,在原先为苏绣研究所加工散活的基础上,于90年代起逐步形成远近闻名的“刺绣乡”,全镇现有300余家刺绣企业,号称有8000名绣娘,年产值超过2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镇一半以上人口与刺绣工艺生产相关,人均刺绣收入4000余元。其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源自苏州刺绣研究所。一些传统工艺产区,如陶瓷传统产区景德镇,这十几年来也迈上了发展的快速路,陶瓷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05年陶瓷总产值近25亿元,比2000年增长90%,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类似的情况在各工艺美术产区都可以见到,从工艺美术企业数量和工艺美术产值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工艺美术行业随着体制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盛期。
(二)工艺美术文化内涵的历史分期
中国工艺美术学大师王家树教授认为: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其文化内涵大体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这是由工艺美术自身本质特征表现出来的发展阶段。
童年时期:以彩陶为代表所体现的“天之道”,彩陶大量的几何纹饰(点、圆、涡线、波状线、三角、方形)及少数的具象事物(人面鱼纹、蜥蜴纹、舞蹈纹),代表了原始先民对天的探索。
古典时期:以商周青铜礼器为代表所体现的“生命之道”,商周青铜礼器所表现的超越时空的美感,时间上通达古今,空间上涵盖全人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幽深而难见的隐秘(龙凤纹、饕餮纹),表达了对生命的探索,对生命的崇拜。
人文前期:战国秦汉工艺设计“重返生活”的“人之道”,在工艺美术品上大量出现了人的形象和人类生活的社会场景(渔猎、农桑、宴会、舞乐、攻战),而且在器物上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的情感和人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颂歌。
人文后期:隋唐以后工艺领域中“花”成为“天命人合一”的载体,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花”的形象占据主体,花是植物生命的最高形态,开花结果,延续生命,而且以“花”喻人,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尽随人意而人格化,成为人的情感观念的载体。
三、北京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价值在近现代的发展
(一)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
中国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产生于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满足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因而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观赏把玩价值,推崇精雕细刻、矫饰巧夺。同时,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对汉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洲工艺,加以模仿、吸收、消化,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输入了新的血液。
(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
晚晴至民国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几千年来的宫廷艺术流落民间,融合了民间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蜕变,西方工业文化涌入,仿古或仿洋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仿造技术的提高和新装饰风格的产生,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和匠师,并在诸多国际博览会上获奖。整体地看,艺术风格日趋粗简,艺术价值日渐低微,承继模仿与创新进取、衰退滞缓与兴盛发展构成中国近代工艺美术的基本态势。
(三)新中国成立30年期间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治需要,工艺美术设计形成社会主义风格,作品多反映革命的需要。虽然经历30年,但实际上工艺美术的艺术创作、技术创作仍停滞在晚清至民国时期,虽有进步但杯水车薪,也就是说其文化传承仍是以宫廷艺术为主导,兼容民间艺术。
由此可见,工艺美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遭遇,其影响不仅是工艺美术本身内部,更多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异,是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