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追寻本真原味 正山小种
东经117°,北纬27°,中国茶叶最具标志性的原产地之一,武夷山桐木村。参天大树,苔藓毛竹,让这里成为自然保护区。因为自然环境受到保护,这里近乎原始状态,参天大树和低矮灌木相映成趣,水流之上,木桥的两侧布满苔藓,毛竹林躲在雾中,若隐若现。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蛇的王国”,但真正为桐木村带来盛名的,却是茶叶。
作为茶的源头,桐木村颇具盛名。这里是全世界第一款红茶——正山小种的唯一原产地。而海拔1500的麻粟是桐木村高点上的最高点,原产地中的原产地。独特的原产地,孕育独特的茶树,也孕育独特的人与物。
* 桐木村采茶
* 桐木村小溪流水
麻粟,1200亩茶山,有60多口人,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缓慢而悠远。茶人陈必芳从小生活在这片原产地中。简单的早餐之后,陈必芳打算进入大山深处去寻找一种特殊的木材——油松,那是制作正山小种的独门秘籍。
油松,属松科针叶常绿乔木。拔地而起30米,相当于现代居住楼房十层的高度,传统正山小种独一无二的口感,就隐藏其中。在茶人的眼中,这种松木是制作传统工艺正山小种必不可少的一道独门秘籍。正山小种最具代表性的松烟香,就藏在这样的木材中,想要做出最为精到的好茶,成就最一流的口感,油松不可或缺。但桐木村已经被划为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区内的松树禁止砍伐。曾经的伐木取材,逐渐被世人淡忘。用来熏制传统正山小种的松木,一律要从保护区外运来。
* 新芽
* 正山小种茶园
然而讲究的老茶人对熏制正山小种的松柴挑选极为讲究,大多选用本地所产的含松脂较多的松树心或者根部。他们坚信,只有这样的木材,才能让茶叶呈现出珍贵的松脂香,同时再包含一丝沁人的蜜香。那种正宗的味道,犹如与生俱来的贵族血统,绝非单纯的松烟香可比。
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山场的规定,让陈必芳必须走到山场的更深处去寻找一些枯死的松木。多年的山中生活,让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但要找到品质最好,最为适合的油松,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深山中,枯残朽木的遗骸零星散落,陈必芳和儿子犹如探宝寻参。刀口削去枯死的树皮,除去腐烂的部分,留下完好的部分。陈必芳和儿子看着眼前的松木,这是他们一整天的收获。面对即将到来的茶季,他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
原始劳作的画面,仿佛一辈辈先人们身影的重现。无论外界对正山小种有着怎样的区域划分。在当地人看来,唯有桐木村所产,用传统工艺制作出的,具备“松烟香,桂圆味”的红茶,才能被称作为“正山小种”。而那些在桐木之外,武夷山其它范围内所产的无烟红茶,则被叫作“小种红茶”。至于那些更远的,在武夷山地区以外的红茶,仅被称作“工夫红茶”。
琥珀色,松烟香,桂圆味,这是判断一流正山小种的唯一标准。只有出自这一片原产地,用传统工艺制作出的红茶,才能被称作真正的“正山小种”。这份大自然偏心的礼物,是桐木村专属的味道。“正山”的名号,代表着原产地的权威性。
曾经的伐木取材,逐渐被世人淡忘。而正宗的口感,是一种高贵的血统。
渴望最好的茶树,最好的松木,陈必芳寻找的身影,从未停歇。麻粟的植被,由阔叶与毛竹组成。野放生长的老树,是正山小种一流口感的原材料。乱石泥土,散落根生,这是老茶树生长的环境,正契合了《茶经》中“上者生烂石”的说法。
正山小种的鲜叶采摘极为讲究,一芽两叶或三叶是正山小种的标准。不同的鲜叶,是不同口感的雏形。有了珍贵的松木,也一定要配上,最珍贵的茶青,一切皆来自地孕天养。在陈必芳看来,这是他一年之中做出完美口感唯一的机会。
最珍贵的松木,配上最珍贵的鲜叶,在一个茶人的眼里,是制作出正山小种绝妙口感的必需条件。
* 正山小种的制作视频
麻粟山中的茶青开始萎凋,一年一次的制茶,是陈必芳最全神贯注的时刻。尽管拥有了一流松木和一流鲜叶,但能否做出松烟香,桂圆味的正山小种?一切,仍是未知数。
这是火的艺术。松木燃烧中,低温高温间的完美控制来自于茶人多年经验。这是木和火的较量,更是人与茶的涅槃。热气与松烟,顺着楼层的砖缝中喷薄而出,烘烤着架子上层层水筛里的茶叶。要成为具备松烟香,桂圆味的正山小种,必须经历如此的蜕变,茶青体内的味道才能彻底激活。这过程如同八卦炉内巽风之位,茶叶经历了烟熏火燎,这样灾难性的劫数却练就出正山小种的火眼金睛。
归拢茶青,挥发40%水分,这是最佳的揉捻时间。鲜叶绿色逐渐变暗,叶脉即便扭曲,却也完好。与手工揉捻相比,机器让条索更为紧结均匀。也正因如此,正山小种的传统工艺,唯独这一个环节,被机器替代。
独一无二的工艺造就独一无二的口感。独特的松烟香,桂圆味正是来自于烟气中的长叶烯成分,配合茶叶自身极好的吸附性,味觉体验才能达到极致。
人与茶,脱胎临界,木与火,灿烂涅槃。茶人坚守传统,毕生敬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