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意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论

一、关于酒的文化内涵

酒文化是以酒为载体所表现出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也是商品经济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酒”的文化阐释

从“酒”字的认识开始。“酒”的造字法,应该是会意,三点水是液体,酉字像一个罐,水的液体装进罐里发酵,就是酒。

《说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黍酒。

以上《说文解字》的释义,既从造字法说明了“酒”是形声字,又从“酒”字的读音引申出它的文化意义,说明酒能映照人性的善恶,善饮为吉,恶饮为凶;并引古人大禹为鉴。

我们还可从酒的别名看酒的文化内涵。

酒又不叫酒,在民间、在文人雅士口中,酒有许多别名,这也充分说明酒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酒的很多别名如:

欢伯:汉代焦延寿《易林·坎之兑》就有:“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宋朝杨万里有“贫难聘欢伯”的诗句。这个别名,说明了酒具有使人兴奋、欢乐,而忘记忧愁的功能。

忘忧物:晋代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写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曹操也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饮酒能让人忘记忧愁,远离尘世,除去人间烦恼。

曲生、曲秀才:明朝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清朝北轩主人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明朝已经有通过曲药发酵的蒸馏酒了,以曲代酒,而以酒作为清居相伴、旅途相伴的好友,慰藉孤独与劳累。此外,还有曲道士、曲居士的别称。

醍醐:白居易《将归一绝》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流霞: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仙人辄饮我流霞一杯,数月不饥。”李白《豳歌行》写道:“孤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天禄:《汉书·食货志》:“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皇帝赏赐,往往用酒,所以是天子所赐之禄。

狂药:唐朝李群玉《索曲送酒》:“帘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饮酒可乱性,使人迷狂,所以借酒发狂、发疯,就使人忘掉烦恼忧愁。

酒兵:古人云:酒犹兵也。唐朝张彦谦《无题》:“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酒可敌兵,《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就是以酒当兵的实例。

迷魂汤:民间对酒的称谓,意为喝醉了就要乱性,变得糊里糊涂,做傻事,做错事。

此外,酒又称作杯中物、钓诗钩、春、浆、玉液、绿蚁、绿醹、白堕、壶觞、清圣等几十种称谓。

(二)从酒的功能看酒的文化内涵

酒被称为“灵性之物”。酒是水之形、火之神。老子说,上善若水,所以水作为上善之物,其性柔,可以以柔克刚,可以载舟覆舟,可以令大地一片汪洋;其形弱,可以随势赋形,千变万化,却可以冲决江岸堤坝;其质贱,但却是生命之水,万物之源。酒之热烈,又有火的本质,所以古希腊就有了酒神,古希腊人就推崇酒神精神。古希腊的酒神是狄俄尼索斯,古罗马的酒神是巴克斯。

狄俄尼索斯是酒神,他是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当他的妈妈被宙斯的璀璨之焰烧死时,他还只是个孤弱的婴儿。他的父亲将他寄托在山中仙子们那里,仙子们精心地哺育他长大。在森林之神西莱娜斯的辅导下,他掌握了有关自然的所有秘密以及酒的历史。他乘坐着他那辆由野兽驾驶的四轮马车到处游荡。据说他曾到过印度和埃塞俄比亚。他走到哪儿,乐声、歌声、狂饮就跟到哪儿。他的侍从们,被称为酒神的信徒。他在漫游的旅途中,教授当地的土著民酿酒的方法,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所以被人们尊为酒神。

在古罗马,还有专为巴克斯举行的“酒神节”,这个节日从意大利南部传入罗马后,起初秘密举行,且只有女子参加,后来男子也被允许参加,举行的次数多达一个月5次。节日期间,信徒们除了狂饮外,还跳起狂欢的酒神节之舞。这种成了狂欢酒宴的节日使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186年发布命令,在全意大利禁止酒神节。但多年来这一节日在意大利南部却没有被取缔。

酒神精神,是哲学家尼采倡导的,他认为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起源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酒神狄俄尼索斯带给人类的是欢乐、热情如火和狂放,所以酒神精神就是追求欢乐、奔放和热情的精神。

中国的酒神相传是仪狄和杜康。

中国的酒神精神,以道家学说为精髓。庄子在《渔父》篇中就说过:“饮酒则欢乐。饮酒以乐为主,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以贵真也。”中国人饮酒,追求一种真性情的自由流露。欢乐时要饮酒,苦闷抑郁纠结时更要饮酒,这就和古希腊的酒神精神有所不同。这就是文化的冲突,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不禁酒,但是儒家文化对饮酒是节制的、有规范有约束的。孔子就说过:“饮酒无量,不及乱。”而在道家文化里,往往是借酒消愁,只有在醉酒的状态,才是真性情、真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狂放状态。

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个个都是酒徒,在文学史上,他们放浪形骸、蔑视权贵、张扬个性、行为狂放。究其原因,他们都是不满司马氏的残酷统治,而逃避山林,以酒浇愁。相传竹林七贤的老大阮籍,有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儿,司马昭听说后,想纳为儿媳,几次登门求亲,阮籍都未答应。他内心里蔑视司马昭,根本不愿意通婚,但如果不答应,得罪司马昭全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天天醉酒,媒人一来他就烂醉如泥,根本不能说正事,一连60多天他都没有醒酒,司马昭见状只好作罢。

有一首词,对酒说得好,《双调蟾宫曲·酒》:“酒能消闷海愁山。酒到心头,春满人间。这酒痛饮忘形,微饮忘忧,好饮忘餐。一个烦恼人乞惆似阿难,才吃了两三杯可戏如潘安。止渴消烦,透节通关,注血活颜,解暑温寒。这酒则是汉钟离的葫芦,葫芦里救命的金丹。”

关于酒的功用,宋代朱翼中《北山酒经》说得好:“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乡射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序。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父樵夫,无一可缺也。”

酒可以通天地。酒的灵气,可以通天地之灵气。自古以来,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祭天祭地,祈求天地福佑,都离不了酒作为祭礼。《史记·秦始皇本纪》就记载:“二十八年……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封禅实际上是祭天,张宴在《集解》中说,“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在泰山上积土堆,用于祭天的祭坛,意味更接近天。祭天,就要用酒、祭品等来履行仪式。

酒可以通鬼神。祭神祭鬼,也要用酒。

酒可以通人脉。祭祖先、结拜兄弟、通义气、交朋友,都离不开酒。

酒可以通婚姻。酒在婚姻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不可少的媒介。相亲要有酒,送彩礼订婚要有酒,婚礼上更离不开酒。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意味着心口合一、百年和好。

酒通政治。两国交好、政通人和、国家大典等国家大事要用酒庆贺。而国破家亡、吏治腐败也往往是酒惹的祸。

酒通经济。酒的繁荣,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兴旺相关;酒自身也会给社会创造经济财富,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酒通军事。战士出征要喝壮行酒,胜利归来要喝庆功酒。军事上的计谋胜败,也往往用酒设计。

酒通文学。文人墨客,往往以酒为伴。李白等斗酒诗百篇,就是文人们趁着酒兴而文思泉涌的写照。

当然,酒也是邪恶之物。明朝末年的顾炎武在《日知录·酒禁》中说:“水为地险,酒为人险……水懦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酒之祸烈如火,而其亲人甚于水。有以人世尽夭于酒而不觉也。”

所以,酒也水也,风情万种时,酒也就是柔情的水;然而也是让人沉溺于其中,慢性窒息的水。干柴烈火时,就并非水,而是燃油,是一触即爆的气体。酒的热烈,可以燃烧你的理智;酒的乙醇,可以让你糊涂至极。喝酒一朝成为酒鬼,就是人人恐怖的了。所以,酒随时张着它吐着火焰的血盆大口,把你,把一个民族,把一个国家,吸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前面说到,夏禹喝了美酒,立即警觉到滥酒可能亡国,于是下令禁酒,并告诫后人,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果不其然,夏朝的桀、商朝的纣王,都是因酒亡国的君王。商纣王好酒淫乐,为讨妲己的欢颜,“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被周武王打败,自焚于鹿台。几千年来,酒的文化就像美丽的蝴蝶翅膀,翩翩起舞时,绚丽多彩,夺人眼目;而一旦触发,就如在太平洋的某个焦点,蝴蝶的翅膀就可能卷起摧枯拉朽的飓风。所以,酒可以丧权辱国,可以乱性误事,可以糊涂度日。

(三)从酒的生产看酒的文化内涵

酒的起源和酒产业的发展,可以反映出社会历史和生产力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

酒发源于新石器时期,酿酒技术的产生,说明尧舜禹时代的粮食生产和发酵技术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到了夏、商时期,有了曲蘖发酵,酒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汉朝有了专门的制曲技术,发明了多次投曲的酿酒技术,酒的规模化生产开始出现。唐宋以来,各种特色的酒有几十个品种。元代以来,蒸馏技术用于酿酒,有了高度白酒。清末以来,葡萄酒、啤酒工业也开始发展。今天,中国的酒类生产空前繁荣,酒的种类、品种堪称世界之最。

从酒的饮具和包装,可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程。

最早的酒具可能是树叶、树皮或竹筒。人工制作酒具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彩陶文化时期,就有了盛酒、煮酒、储酒和饮酒的工具,如发掘出来的陶缸、陶盏、陶碗等酒具。

瓷酒具出现在商代,瓷器代表着中国生产技术的发展,而这和贵族们的饮酒相关,所以历代的瓷酒具都越做越精美。

夏朝时期,还出现了青铜酒具。这显然是奴隶主和贵族们才拥有的奢侈品,这也反映了当时铸造和冶炼技术的发达。这一时期还发现了玉石酒具,而玉石酒具更成为历代贵族的奢侈品,各种雕刻制作的精美的玉石酒具,也反映出当时手工业技术的发达。

玻璃酒具,汉代以后就有了,到今天是最普通最普及的酒具。

酒包装从天然的竹筒、皮筒,到陶器、瓷器、青铜器、玻璃瓶等,也是一个生产技术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

(四)从名酒的特色看酒的文化内涵

五粮液

五粮液产于四川宜宾市五粮液酒厂,因以五种粮食(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而得名。水取自岷江江心,质地纯净,发酵剂用纯小麦制的“包包曲”,香气独特。五粮液酒液清澈透明,开瓶时喷香突起,浓郁扑鼻。饮后余香不尽,属浓香型酒。柔和甘美,酒味醇厚、香醇甜净、风格独特。

国内评酒专家对五粮液酒的评价是:香气悠久,酒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五粮液的前身名叫“杂粮酒”,它之所以鹊起于名酒之上,成为市场占有量较大的国内的名酒,在于它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五粮液独特的品质,在于它的天地人和、酿造工艺和原粮材料的特殊。为什么五粮液的创始人要用五种粮食来酿成“杂粮酒”?按照习惯,白酒尤其是四川的白酒多用一种粮食酿造,主要是高粱。杂粮酒的创始人不是一个简单的糟坊小老板或工匠,他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而指导他创新的文化正是儒家的中庸、中和文化。我们知道,元代以后,蒸馏技术普及,很多种粮食都可以用来酿酒。但是粮食品种不同,酒的色香味和品质就有不同。既然如此,何不取其之精华,酿成与众不同的美酒佳酿呢?他的文化理想是实现了,今天的五粮液:“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虽酩酊大醉,但不刺喉、不上头,熏熏然如坐云端。

茅台

茅台尊为中国国酒,以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茅台酒一般52°~54°,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因产地而得名。该厂位于赤水河畔,有300余年的历史。相传公元1704年,有一贾姓山西盐商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酿酒大师在茅台镇酿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制法,高粱作料,小麦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酿的醇香美酒风味却与汾酒不同,故称“华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设立的荣和酒坊,后为贵州财阀赖永初所有,是为“赖茅”。

全国评酒会对贵州茅台酒的风格做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概括。它的香气成分达110多种,饮后的空杯,长时间余香不散。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在调配时,从不加入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因此酒度低而不淡,纯洁、微黄、晶莹,柔绵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头,饮后令人愉快舒畅,荡气回肠,且有舒筋活血、促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功效。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侨胞把茅台酒作为馈送亲友的佳品,将它视为“国酒”“外交酒”和礼品酒。

茅台以独特的酱香型的香味和口感,不同于其他名酒。为什么同样的粮食,茅台会是与众不同的口感?这就在于仁怀地区独特的土壤、空气和赤水河的水,以及它独特的窖藏工艺。茅台的特色,就有文化内涵了。

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汾酒的原料,用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与传统的酿造工艺,使汾酒具有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虽为60°高度酒,却无强烈刺激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为我国清香型酒的典范。

每种名酒,都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的汾酒,在杏花村的招牌已经很响亮,“饮而不醉,醉而不晕”。一天,一个叫贺鲁的将军骑着马来到杏花村,接连喝了大半坛汾酒,并叫人把酒给马当水饮,人喝醉了,马也喝醉了,但是将军非要骑马走。众人拦不住,将军上马一挥鞭,酒醉的马顿时奋蹄狂奔,才跑到村边,只见马失前蹄,把将军摔下马来。士兵们把将军扶起,并无大碍,但马的前蹄已经深深陷进泥土里,将军在马匹身上挥了三鞭,马儿一声嘶鸣,猛地抽出前蹄,一股泉水也随着喷涌而出。这水清澈无比,甘甜沁脾,人们把它称为“神泉水”,有了神泉水,汾酒更清更香了。汾酒是白酒型香味和口感,但它的清香和爽口,是其他老白干无法比的。这个传说中提到的“神泉水”,也就构成了它的文化内涵。

泸州老窖特曲

泸州老窖特曲产于四川泸州,明末清初以“温永盛”和“天成生”两家酒厂最为著名。“温永盛”创于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筑窖时对泥质要求必须是黏性好,磷、氮丰富的肥沃土壤,适宜细菌的繁殖。窖越老,菌越多,采用老窖发酵续糟配料因酒香很浓。泸州老窖特曲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特色,饮后回香,心神愉快,已成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喝时无辛辣感,只觉回肠转气、香沁肌骨。所以,泸州老窖特曲的特色文化内涵,就在于它悠久的历史。

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现产于江苏省泗洋县洋河镇洋河酒厂。清初已闻名于世。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入水,游鱼得味成龙;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洋河大曲酒度分64°、62°和55°。酒液无色透明,醇香浓郁,余味爽净,回味悠长,是浓香型大曲酒,有“色、香、鲜、浓、醇”的独特风格。

据说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途中,曾为洋河酒特地在附近的宿迁宫停留。他品尝洋河大曲,赞不绝口,竟为此一住七天之久,留下御笔:“洋河大曲,酒味香醇,真佳酒也”,并指定其为向皇室的贡品。洋河大曲的文化内涵,就是它的皇家品质,贡酒的身份。

剑南春

剑南春现产于四川省绵竹县酒厂,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名酒之一。唐代以“春”命酒,绵竹是当年剑南道上一大县,由此得名。相传唐代李白曾在绵竹“解貂续酒”,有“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谷物为原料,经精心酿制而成,属浓香型。酒度有62°和52°两种。特点为芳香浓郁,醇和回甜,清洌净爽,余香悠长。剑南春的文化品质,就是它的文化内涵,它是文人骚客喜爱的杯中物。

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产于安徽亳县古井贡酒厂。厂内一口古井已有1400年历史。当地多盐碱,水味苦涩。独此井之水清澈甜美,用以酿酒,酒香浓郁,甘美醇和,该井被称为“天下名井”。自明万历年间就为进贡之酒。古井贡酒酒液清澈透明,香如幽兰,黏稠挂杯,余香悠长。属浓香型酒。其酒度为60°~62°。

二、酒的起源

(一)9000年说

酿酒起于9000年以前,是美国科学家帕特里克·麦戈文提出来的,2004年12月8日中国《参考消息》转载了美联社7日的消息:美国科学家用现代科技研究发现,中国人在9000年前就开始酿酒。研究小组从中国河南省舞阳贾湖村新石器时代的16件陶器的残留物中发现,距今9000年前,这些陶器就装过米酒和果酒之类的东西。

(二)7000年说

这是关于炎帝造酒的说法。《淮南子》上记载有:“清盎之美,始于耒耜。”意思是说杯中清洌的美酒,是从农耕时代开始的。史书记载,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他带领人们制作农具(耒耜),开始了农业的耕种生活。最有说服力的是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和前5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发现了烤酒的陶器和堆积的粮食。

(三)5000年说

5000年说指的是黄帝造酒。在《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黄帝问岐伯:“为五谷汤液醪醴奈何?”岐伯回答:“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同时,从发掘的大汶口文化的酒具和酿酒的器具,从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的酒具,证明这些酒具在5000年前到6000年前之间就有了。

(四)4000年说

4000年说指的是仪狄、杜康造酒。仪狄,夏禹时的人,有的说是男性,就是当时负责造酒的官;有的说是女性,是为禹做饭的厨娘。仪狄造酒的说法,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世本》和《战国策》。《世本》上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而《战国策》中的说法就更有文化意蕴了:“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禹是清醒明白之人,不像当今,只要你哄得领导高兴,便受重用。禹不但没有表扬仪狄,喝了仪狄做的美酒之后,立刻警醒了,把仪狄作为小人而疏远了,并禁止造酒,还告诫后世喝酒亡国。遥想当年的禹,不过是部落的首领,可能还披着麻布,嚼着野果,却不受美酒的引诱,境界是何等的高。杜康造酒,源于曹操的《短歌行》:“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实有其人,其村庄叫康家卫,村边有一条大沟,后人称之为杜康沟,沟里有一眼泉水,叫杜康泉,杜康就是取此水造酒。其实据考证,在仪狄和杜康之前,就有造酒和饮酒的记载了,看来他们也不是酒的发明者,而只是酒的生产者。

(五)酒的发现说

我赞同一些人的说法,酒不是发明的,而是发现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酒就是偶然发现的天然饮品。果酒是猿猴发现的,一些杂记上有“猿猴造酒说”,猿猴不仅善饮酒,还会造酒。清代文人李调元在笔记小说中写道:“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明代文人李日华也写过:“黄山多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益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这些杂说正说明了果酒的发现者是猿猴,然后是进入深山的樵夫。山林的野果熟了,纷纷掉落在洼地里,堆积发酵,成为果酒,猿猴们闻了酒香,纷纷前去饮用。猎户樵夫们发现了,学而酿制,于是造出果酒。粮食酒来自于“剩饭说”,我们喝的米酒,就是由剩饭发酵而偶得的。晋朝人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其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某位主妇舍不得把剩饭倒掉,于是盛放起来,没想第二天忘了吃掉,多过几天便发出醇香,把发酵出的汁水一喝,味道醇甘,米酒就这样产生了,也没有什么奥妙秘方。至于利用酒曲发酵,蒸馏而得到的白酒,大约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这又是一个话题了。

(六)白酒(蒸馏酒)的出现

米酒发酵,成白色,也称为白酒。我们这里专指的是用蒸馏法生产的高度酒。

高度蒸馏白酒的出现,多数的说法是在元代,《中国大百科全书·酿酒科技文化》上说:“元明清时期,固态蒸馏工艺广泛应用于酿酒,蒸馏酒生产遍及全国,新工艺不断被研究和应用。”理由是,由于元军的入主中原,从欧亚带来了蒸馏技术,于是蒸馏酒开始出现。具体的案例是,现在的几大名酒,其历史由来都在明清时期。泸州老窖特曲,其品牌“1573”,号称酒窖就建于1573年,距今400多年,明朝后期。五粮液的前身称为杂粮酒,其老窖也是在明朝后期,另一说宜宾的酒窖在600多年前就有了,宜宾现存有一块比黄金还贵的泥巴,这块泥巴就是有643年的窖泥。邓子均、杨惠泉等改名称为五粮液是在1909年。茅台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叫贾富的山西商人,带着山西汾酒的酿酒师到贵州仁怀酿制的。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另有一种说法,高度白酒在唐代就有了。四川的剑南春汉代以前称为绵竹大曲,到唐代称为“剑南烧春”,在李肇的《唐国史补》中有记载,《新唐书·德宗本纪》也记载唐大历十四年,剑南烧春被定为皇室的贡酒。从“烧”可以看出,是蒸馏法酿出的高度酒。唐代起源说,有白居易“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至今有实物为证者是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用汉代蒸馏器蒸酒试验所得的酒,最高酒度为26.6%vol,最低为14.7%vol,平均为20%vol左右,而且“酒香、味甚佳”。由此可见,该酒当属超低度白酒系列,这可能是在中国白酒(蒸馏酒)初始阶段受蒸馏器具(设备)、蒸馏技术的限制所生产而成的。

烧酒也称“溜酒”。“溜酒”之名,早已见于唐诗。唐诗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入长安”之句,“溜”和蒸馏是否有关系,还有待考证,但说明了唐代已经有了度数较高的酒了。

以上两点,说明酒的生产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酒酝酿出丰富的文化意义,酒的功能也在人类的生活中,不断散发出它巨大而奇妙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