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特大型工程,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本建设项目。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其中线干渠线路和东线大运河段连接着夏商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文物工作的影响范围之大、涉及文物遗存内涵之丰富远超之前的其他建设工程。根据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专题报告,该工程共涉及文物点710处 (中线609处、东线101处),包括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价值重大。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曾多次对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专门批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文物局通力合作,积极协调,及时确立了文物保护先行的思路,成立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先后召开5次协调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经协调小组协商决定,将保护工作量大、保护方案复杂、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工期构成制约的少数文物保护项目列为“控制性项目”,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总体可研批复前先行实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共实施了三批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既确保了文物安全,又保证了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印发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工作制定的专门的规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规划》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文物调查及保护专题报告》,成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依据。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各省文物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统筹做好项目管理,有效确保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3年6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2005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郑州市召开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国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的文物考古专业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全力支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自此,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展开。至2012年年底,文物保护项目的田野阶段全部完成,陆续进入后期室内整理和报告出版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全国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的考古科研单位和设置考古专业的高等院校等共计60余家,专业人员共计8000余人全面参与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共搬迁地面文物47处,完成考古勘探1575万m2,考古发掘168万m2,其中新发现文物点74处,考古发掘和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据统计,河南鹤壁刘庄遗址、河南安阳固岸北朝墓地、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河南新郑胡庄墓地、河南新郑唐户遗址、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等9个南水北调考古项目,陆续入选当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新郑胡庄墓地、河南新郑唐户遗址、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河南淅川沟湾遗址、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等5个项目还荣获了当时的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在课题研究方面,山东寿光双王城库区的盐业考古研究,被列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试点研究“早期盐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子课题和教育部重大项目“鲁北沿海地区先秦盐业考古研究”课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启动了先商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与周边地区先商时期文化遗存比较研究课题。湖北省文物局启动14项科研课题,内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充分体现了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文明工程。在今天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编撰《文物保护卷》,既是对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忠实记录,也是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文物保护卷》真实记录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回顾文物保护工作历程,详细记述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成果,系统总结文物保护工作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规划及论证过程、实施情况及成果概述、学术成果综述、总体评价等。该卷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为人们系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的工作全貌、突出成果、独特经验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准确、翔实的资料参考,也为大型工程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借鉴。
《文物保护卷》编撰工作始于2012年,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国家文物局的精心组织下,北京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积极配合,协助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档案资料,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全书的整理、统稿、校核等工作。在此,向以上单位和同志一并表示感谢。
鉴于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时间跨度较长,有些资料难以查齐,加之认识水平及总结能力有限,不足之处难免存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