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内容
1.1.1 课题研究背景
墙体改革的最大目的是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我国耕地资源紧缺,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国农村每年新增住宅约8亿m2 ,主要以砖混结构建筑为主。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黏土砖仍然占主导地位,耗用大量耕地。国发办33号文件提出:“限制生产、使用实心黏土砖,并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明文规定了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城市,逐步淘汰黏土制品,并向郊区城镇延伸;其他城市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期分批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并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
2007年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明确了新型墙体材料非黏土化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了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由城市向农村推进,禁止在全省生产和使用实心黏土砖。《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56号)中提出积极推进墙体革新,并提出“鼓励其他建筑工程和农村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并鼓励发展“以工业废渣、粉煤灰、建筑渣土、煤矸石和江河湖海泥等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积极开发各种砌块、轻质板材和高效保温材料,推行复合墙体和屋面技术,改善墙体保温和屋面保温的防水技术性能。积极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
在新农村建设兴起的背景下,浙江农村住房建设量非常大。在2001—2014年间,浙江农村新建住房16.38万户,建房面积11819.09万m2 ,占全省房屋建设总量的50.81%,年均建房面积2954.77万m2。农村居民建房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人均居住面积从2000年的46.4m2扩大到2005年末的55m2 ,2012年已经达到61.51m2。
浙江省在“十五”期间,在一些乡镇建设一批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新农居和高山移民搬迁下山居住区试点示范建筑,取得了巨大成功,带动了周边乡村农居建设选用新型墙材。如绍兴东湖镇龙山村、临安杨岭乡、建德市莲花镇应用混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砖建造农居面积分别达到30多万平方米、3万多平方米和5万多平方米。实践证明,新型墙体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应用是可行的。浙江省富阳市于2014年完成320户,5.24万m2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补助,为农村全面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发挥了示范与带动作用。
1.1.2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通过对浙江农村建筑基本情况、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村民意识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农村现有自然村落、新型农村社区建筑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介绍适宜浙江农村建筑使用的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等建筑产品类型和性能,以及相关厂家的产品信息。
(3)介绍适宜浙江农村建筑使用的墙体保温隔热系统、适用条件及相关规范。
(4)根据我国现行农村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并根据我省农村建筑的建造特点,列出了浙江省农村节能建筑墙体选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