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水利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利新篇章

陈 雷

一、充分肯定2017年水利工作成效,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治水兴水管水经验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推动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新进展。在防汛抗旱减灾方面,有效应对了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多次洪水过程,成功防御了洞庭湖水系罕见大洪水和汉江严重秋汛,科学防范了密集登陆的台风袭击以及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灾害损失大幅减少,因灾死亡失踪人数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新开工16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年度任务。年度中央水利投资计划完成率达94%,其中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计划完成率95.2%,面上工程投资计划完成率92.9%。在民生水利发展方面,加快推进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65万亩,超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6万km2。在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实施,水资源消耗双控、全民节水、水污染防治等行动和举措落实有力,完成18条跨省重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3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通过验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在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方面,全面推行河长制取得重大进展,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出台,6项配套制度基本建立,设立乡级以上河长32万名、村级河长62万名,湖长制全面启动实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17年落实水利投资717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展开,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扩大,水权水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水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水利系统党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监督执纪问责,狠抓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实现水利部直属单位巡视全覆盖。

2017年水利工作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改革发展成就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治水兴水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大计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兴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新思路,就水安全保障、水网络建设、防灾减灾救灾、江河湖泊保护、水库安全监管等作出重大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两次深入国家防总、水利部考察指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水利工作,就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水资源节约保护、水利改革创新等提出明确要求。张高丽副总理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汪洋副总理多次专题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农田水利、水利改革等工作,就水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治水兴水高潮迭起,水利工作亮点纷呈,谱写了我国水利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五年来,我们深入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切实履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职责使命,防汛抗旱防台风取得全面胜利。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用水安全摆在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首要位置,超前部署、周密组织、精准调度,全面战胜东北三江大水、长江流域大水、太湖流域特大洪水和海河暴雨洪水,有效应对36个台风强台风登陆袭击,科学防御局部严重洪涝、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成功抗御西南和北方冬麦区等地严重干旱,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2000年以来相比,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倒塌房屋分别减少26%、34%、57%、67%,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

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首要位置,部署开展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国水利部门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西江大藤峡、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等122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在建投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江西峡江、广东乐昌峡、甘肃引洮一期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规模开展民生水利建设,人民群众从水利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普惠共享、保障有力的民生水利发展格局。在超额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惠及9000万农村人口。完成4.6万多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164条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和4300多条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加快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300多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多亩,为粮食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统筹做好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和老区建设等水利工作,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

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三条红线”约束作用不断显现,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向受水区供水130多亿m3,黄河、黑河、塔里木河等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开展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因地制宜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强化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38万km2、整治坡耕地1980万亩,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400多条。全国年用水总量6040亿m3,明显低于6350亿m3的年度控制指标;2012—201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5.3%和26.6%;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9.9%。

五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蹄疾步稳推进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水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河长制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河湖管理难题,不少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中央确定的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任务有望提前完成。水利“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水利部行政审批事项减少6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覆盖全国797个县、5200余万亩灌溉农田。水利投融资改革不断深化,2013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64万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水利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水权水市场建设、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中国水权交易所挂牌运营,水资源税、水生态保护补偿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一批标志性重大水利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水法治建设和水利科技创新步伐,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创新意识,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深入实施水利科技创新战略。水利关键领域立法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6部水法律法规完成部分条款修改,《农田水利条例》《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等水行政法规颁布施行。开展河湖保护、采砂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专项执法行动,维护了良好水事秩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管,健全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完善预算管理“三项机制”,预算执行服务保障有力,水利资金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健全,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等印发实施。水文监测预报能力大幅提高,水利信息化加快推进。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水利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中国水利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利系统党风政风行风呈现崭新面貌。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层层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落实党组织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监督责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等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以及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社团、水利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大力推动水利行业作风转变。坚持挺纪在前,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水利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水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最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好、水利改革攻坚力度最大、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来的成绩,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担当负责,也得益于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真抓实干。五年的成绩必将载入新中国水利史册,五年的经验需要在新时代治水兴水征程中继续弘扬。

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是学习领会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治水实践,全面落实中央兴水惠民决策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第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进一步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节水治水管水兴水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水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各项水利工作中着力抓好贯彻落实。在战略定位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水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统一兴盛至关重要,要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我们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充分认识水利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准确把握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全力保障国家水安全。在治水方针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这是全面审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科学把握治水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切实把这一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到水利工作实践之中。在治水思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强调治水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用系统论的方法看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发问题,着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在发展理念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价值取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明确提出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的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不断拓展民生水利内涵,使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发展布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利工程建设要通盘考虑,把握好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既要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动脉”,也要重视农田水利这样的“毛细血管”;要从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的高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强化质量、有序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我们要坚持保护开发统一、大中小微并举、建设管理并重,加快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牢牢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科学谋划水利改革发展新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特点出发,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准确把握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紧紧抓住人民在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防治水灾害中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紧紧围绕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加快实施“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推动防汛抗旱减灾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生态文明与河湖健康保障格局基本形成,水利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要紧紧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推动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节水型社会全面建立,水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改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建成,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水治理体系。要紧紧围绕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通过坚持不懈努力,把我国建成现代化水利强国,国家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人水和谐发展格局健全完善,全面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满足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大力开展国家节水行动,切实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标志着节水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我们要牢固树立在水资源利用上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快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全面建设节水型国家。要加强全过程严格管理。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严格取水许可和用水计划管理,健全用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强化节水指标考核,坚决守住水资源管控红线。要构建全覆盖节水格局。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抓好输水配水灌水用水全过程节水。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加强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循环用水,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减少“跑冒滴漏”。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大生活节水力度。要强化全方位政策支持。加大节水资金投入,全面实施阶梯水价,建立健全节水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和合同节水管理,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节水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节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要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完善行业取水定额、产品水效标识,推广节水产品认证,健全强制性节水标准。鼓励节水技术研发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开发适合国情质优价廉的节水设备。加快节水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专业化节水服务体系。要凝聚全社会节水合力。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使爱护水、节约水、珍惜水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建设。

第四,紧紧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有效投资合理增长,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改革。水利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要把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和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统筹推进防洪体系、供水体系、生态空间体系建设,科学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构建循环通畅、调控自如的现代水网,增强重要城市群和经济区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把发挥骨干工程辐射带动作用作为重点任务,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拉动作用、经济支撑功能和生态环境效应,着力扩大水利优质增量供给。要把补齐防灾减灾短板作为关键环节,针对近年来防汛抗旱暴露的突出问题,集中抓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消除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增强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农村基层防汛抢险救灾预警体系,提升流域区域防洪排涝抗旱减灾能力。

第五,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标志,水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美丽家园。要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护,合理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河流湖泊、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各类涉水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长江等水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强化和发挥水利风景区的生态保护功能,积极开展退田还湖、退耕还湿、退养还滩,促进河流湖泊休养生息。要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科学确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完善生态水量监测预警机制,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水工程调度,严控水资源开发强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水量下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要开展流域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健全水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大力推进生态河湖建设,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着力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加快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严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和强度,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要加强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城乡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相均衡,打造水系完整、水流通畅、水质良好的现代水生态格局,更好满足人民亲水近水爱水等方面需求,让良好水生态环境成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新的增长点。

第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水利基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水是民生之本、农业之基、乡村之魂,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支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农村水问题。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要按照把农田水利搞上去的要求,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达标提质,完善运行管护机制,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水利基础。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要加大乡村资源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东北黑土区、南方崩岗区和黄土高原区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整治、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农村水环境治理,着力解决部分农村水系紊乱、河塘淤积、水质恶化及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保护好乡村风貌、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乡村。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要以解决贫困地区吃水、灌溉、用电等难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田水利、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着力抓好水利扶贫政策举措落地、项目资金倾斜、人才技术帮扶等工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进程。

第七,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攻坚,着力构建水利现代化体制机制。水利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坚定改革信心,加大改革力度,勇担改革责任,加大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谋划推出一批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着力增强水利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定水利改革方向。充分考虑水利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特点和水流自然资源资产特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一方面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利“放管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举措,把政府该管的管严管好;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水权水市场、水利工程产权、水利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抓实抓好重点水利改革任务,对河长制、湖长制等中央有明确时限要求的,要跟踪督办、节点控制,确保按期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需要较长时期完成的,要周密组织安排,加强分类指导,不断巩固扩大改革成果;对水资源税、水流产权确权改革等处于试点阶段的,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改革举措,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把中央要求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新水利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推动水利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要及时提炼,并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使水利发展的生机活力不断迸发。要注重强化法治保障。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结合改革实践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制定、修改、废止法律法规建议,加快地下水管理、节约用水、长江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进程,强化涉水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第八,全面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水利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水利改革发展的动力和引擎。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为水利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要围绕数字中国建设,积极开展智慧水利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全国江河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的网络大平台,国家流域区域相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大数据,以及集成业务支撑、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的大系统,全面提升感知、分析、预测和风险防范能力,以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水利现代化。要聚焦重大水利需求,加强全球气候变化、水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粮食与能源安全、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破解影响我国水安全的科技难题,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要夯实科技发展基础,加强水利重点领域学科建设,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完善国家、流域、地方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水利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带动水利科技创新全面跃升。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要任务,切实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一,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切实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和推动工作,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水利系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以提升政治领导力为统领、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第二,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固本培元、凝心聚魂,对照检视思想言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厚植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第三,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水利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引导干部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要从严从紧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引导干部严要求、讲规矩、守纪律,真正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第四,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风建设事关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完善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工作。要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以钉钉子精神抓牢抓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驰而不息推动水利系统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五,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全面加强水利系统党的纪律建设。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广泛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宣传教育,督促党员干部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要深化政治巡视,加强对巡视巡察工作的领导和整体谋划,建立健全巡视巡察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标本兼治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各类腐败问题。

第六,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新时代党的建设之中,扎牢织密从严管党治党制度笼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中。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党中央出台的党内法规制度,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建章立制修规,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建制度体系。要树立问题导向,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案件暴露的问题、审计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水利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基层水利单位、社团法人、水利企业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要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完善党建管理考核机制,切实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四、扎实做好2018年水利工作,不断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新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着力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升防汛抗旱防台风减灾水平,着力健全现代水治理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第一,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扎实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防强台,全面落实以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明确江河重要堤防、水库水电站、重要设施防汛责任人,组织开展新任领导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强化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尽快修复各类水毁灾损水利设施,抓紧完善重要江河防洪预案方案、水量调度方案和应急响应机制,落实巡查力量、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突出抓好汛前检查、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和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认真做好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台风灾害防御以及城市防洪排涝、北方河流防凌等工作,确保大江大河大湖、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做好枯水期补水和水量调度等工作,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第二,启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促进各领域各行业节水增效。制定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明确国家节水行动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和责任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和任务分解,着力抓好启动实施工作。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2017年度考核工作。按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将相关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县级行政区,做好县级行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加快推进剩余21条跨省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完善高耗水行业取水定额国家标准体系,严格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台账监管,加快节水产业发展。大力推广高效农业节水技术,着力抓好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

第三,新开工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大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新疆玉龙喀什、四川大桥水库灌区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力度,深化黄河古贤等工程前期论证,新开工一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做好已完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力争早日发挥工程效益。大力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重点推进汉江、湖南四水、江西五河、闽江等115条主要支流治理,实施1.2万km中小河流治理和3380多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和农村基层防洪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中型水库、蓄滞洪区、重点海堤、抗旱水源建设。

第四,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着力夯实“三农”工作水利基础。深入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搞好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河塘清淤整治,力争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完成10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基本完成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做好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抓好绿色小水电站创建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再实施一批农村水电扶贫工程建设。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加大水利支持力度,抓好水利行业扶贫、定点扶贫、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对口支援和援疆援藏援青等工作。

第五,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建成一批河湖水系连通生态示范工程。制定出台保障江河湖泊生态水量的指导性意见,开展黄河、淮河生态流量试点工作。出台河湖健康评估指南,推动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常态化。强化水源涵养、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增5.4万k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按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强化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监督管理,组织做好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以及安全达标建设,开展全国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规范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好长江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改工作,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

第六,全面完成河长制湖长制改革任务,加快解决河湖管护突出问题。要按照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的要求,加大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力度。已经建立河长制的23个省份,要根据中期评估情况抓好巩固提升、健全长效机制。其他省份要加快进度,确保6月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要遵循湖泊的生态功能和特性,抓好湖长制实施工作。已经实施湖长制的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以完善,尚未实施的要逐湖明确湖长,细化实化湖长职责,落实湖泊管理单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年底前全面建立湖长制。要健全河湖名录,完善河湖档案,建立河湖管理信息系统。要因河施策、因湖施策,逐河逐湖制定目标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让河湖面貌和河湖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第七,持续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更好激发水利生机活力。着力抓好宁夏、甘肃疏勒河、湖北宜都等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流产权制度。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抓好水资源税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农业节水增效。抓好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中央加大水利投入和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运营。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预算执行管理,提高水利资金使用绩效。强化水利资产监管,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

第八,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着力增强水利管理能力。加快水利重点领域立法进程,推动出台地下水管理条例,抓紧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协调。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深入开展河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加强水利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严格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强化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成果运用,进一步治理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管护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水平,确保水利工程长期持续发挥效益。全面排查水库大坝安全隐患,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降等报废工作,确保水库运行安全。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水利安全生产检查巡查、重点稽察和专项整治,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第九,进一步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不断强化水利基础工作。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搞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积极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水安全保障工作,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水利规划实施。开展重大水利科技攻关,实施好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推广普及水利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重点做好水资源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加强水文水资源基础工作,推进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等水利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水利国际交流,加强“一带一路”水利合作,发挥澜湄、中欧等水资源合作机制作用,用好第八届世界水论坛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水治理。深入实施水利人才战略,大力培养高素质水利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加大中西部水利人才培训力度,充实基层水利技术力量。扎实做好离退休干部、水利社团管理、水利信访、后勤保障等工作。

第十,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统筹抓好干部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等形式,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强化对水利行业特别是基层水利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加强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实完善部党组巡视机构,启动新一轮政治巡视全覆盖工作,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干部管理监督和日常考核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广大水利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广泛开展水文化建设和行业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加强水利宣传教育、新闻出版工作。

(编者注:本文选自水利部陈雷部长2018年1月2日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