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及供水危机应急管理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干旱与干旱灾害

第一节 干旱

第二节 干旱灾害

第三节 广东省干旱灾害

干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目前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有120个国家(地区)每年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威胁,干旱灾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并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致使水资源日益短缺,人类社会将面临日趋严重的干旱化威胁,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我国干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7%,高于全球比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在全国境内局地性或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气象灾害之一,所造成的损失占气象灾害总损失的50%。自古以来,干旱一直是导致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严重而频繁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每年都发生某种程度的区域性干旱,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一直受到干旱的困扰。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干旱年均粮食损失高达278亿kg,因干旱年均工业损失超过2000亿元,因干旱年均饮水困难人口达2746万。同时,干旱灾害还导致了部分河道断流、湖泊萎缩以及土壤沙化等。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防御干旱,减少灾害损失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兴建了都江堰、引漳十二渠等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形成了较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提高了抗旱减灾的能力。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日渐增多,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旱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城乡居民用水安全乃至生态安全均构成了严重威胁,干旱带来的灾害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抗旱减灾应急管理水平,增强抗旱减灾能力,促进人水和谐,是重大战略问题。

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给我国带来了严重影响和经济损失。

2009年秋季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损失十分严重。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一遇以上;贵州省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100年一遇。截至2010年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灾人口6130.6万,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km2,绝收面积111.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麦区发生严重干旱。2011年2月上旬旱情高峰期,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有746.67万hm2耕地受旱,有246万人、10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2011年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出现了严重旱情。6月初旱情高峰时5省耕地受旱面积达379.67万hm2,有383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受干旱影响,鄱阳湖、洞庭湖5月初的水域面积一度只有301km2和652km2,较多年同期分别偏小85%和24%。

2011年夏秋季节,西南大部降雨持续偏少,江河来水不断减少,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发生了严重的伏秋旱。9月上中旬旱情高峰时,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受旱面积341.20万hm2,有1405万人、68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贵州和云南旱情尤为严重,两省耕地受旱面积为246.73万hm2,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和大牲畜分别达977万和436万。

2012年全国耕地受旱面积400.67万hm2,仅云南、四川、河北三省就有268.53万hm2耕地受旱,占全国的67%。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782万,仅云南、四川、内蒙古3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有630万人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占全国的81%,西南部分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时间已长达半年以上。

2013年6月下旬以来,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特别广,温度异常高。江南大部、华南北部有些气象站的极端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超过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南方地区38℃以上的酷热天气日数为近50年来之最,并出现连续超过40℃的酷暑天气。高温少雨天气使得中国南方地区旱情发展迅速。数据显示,高温区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2.6%,其中贵州、湖南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而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最少。另据气象卫星遥感监测,2013年7月鄱阳湖水体面积比前一年同期减少25%、洞庭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34%。高温干旱对一季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所造成的危害已无法挽回。据统计,高温干旱造成南方湖南、贵州、重庆、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等7省(直辖市)农作物受灾802.1万hm2、绝收112.3万hm2

2014年全国多地遭63年来最严重干旱。据中国新闻网2014年8月26日报道:“7月以来,辽宁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从7月下旬开始,全省干旱快速发展。8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象干旱监测表明,辽宁省干旱面积和中旱、重旱规模已列全国之首。今年已经成为辽宁省自1951年以来旱情最严重的年份,严重旱灾给辽宁省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4日,全省总面积6275万亩(418.33万hm2)农作物受灾面积2927.5万亩(195.17万hm2),干枯和重旱面积1870.5万亩(124.70万hm2),其中干枯面积707万亩(47.13万hm2)。辽西及大连北部地区灾情最为严重,坡耕地作物已基本绝收。根据当前的旱情,农业部门汇总分析预测,预计今年辽宁全省粮食因灾减产100亿斤(50亿kg)左右。辽宁省近日的降水过程,没能缓解当地持续加重的旱情。由于此轮降雨过后,该省将继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干旱地区可能会遭遇‘夏秋连旱’。据悉,旱情较重的朝阳、阜新、大连等地的农作物大多遭遇‘掐脖旱’,庄稼产量减半甚至绝收已既成事实。而在辽宁省新民市、辽中县等地,更有十万余亩农作物因高温干旱而遭遇虫害。”

“2014年7月,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全省多地供水告急。8月25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由于各地积极抗旱浇地,加之近期陆续迎来降雨,河南省旱情得到缓解,受旱面积已降至411万亩(27.40万hm2)。由于2014年汛期以来,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持续发展等原因,造成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据悉,河南省高峰期秋粮受旱面积达2700多万亩(180多万公顷),山丘区有70多万人、10多万头大牲畜存在临时性吃水困难问题。其中,平顶山市旱情尤其严重,城市百万人口供水告急。今年以来,平顶山市遭受了建市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全市143座水库有98座干涸,49条河道有44条断流。”

“2014年7月下旬以来,吉林降雨持续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4mm,比常年同期少65%,居历史同期少雨第二位。降水偏少导致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截至8月13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833万亩(122.20万hm2),绝收面积121万亩(8.07万hm2)。预计未来数天,干旱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旱情程度继续加重。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吉林省多个产粮大县干旱严重,其中长岭、农安、公主岭等10个产粮大县降水量创1951年以来最少,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2014年4月份以来,受异常天气影响,新疆部分地区特别是伊犁河谷持续干旱少雨,多个县市不同程度遭受严重旱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截至目前,旱情已导致全区牧民定居区近72万亩(4.80万hm2)草料地减产60%以上,50多万亩(3.33多万公顷)草料地基本绝收。”

第一节 干旱

一、干旱的概念

干旱是指由于天然降水异常引起的水分短缺的自然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区域的任何季节。干旱是临时性现象,是大气环流和主要天气系统持续异常的直接反映,与季风的强弱、来临和撤退的迟早以及季风期内季风中断时间的长短也有直接关系。

旱情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降水少、河流及其他水资源短缺,土壤含水量降低,对农作物某一生长阶段的供水量少于其需水量,从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使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受影响的那部分面积称受旱面积。表达旱情严重程度的四项指标是降水量、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以及地下水埋深,因而在生产实践中,旱情监测内容就是对雨情、土壤墒情、作物苗情以及地下水埋深的测定。

二、干旱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降水不足的气候成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二是局地下沉气流;三是缺乏气压扰动;四是缺乏潮湿气流。

从人的因素方面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二是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加上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三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四是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它们都会直接影响水源储备条件以及汇水区的水文响应,对水资源的需求压力增加,也使得对干旱的抵御更为脆弱。

三、干旱的类型

干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1.气象干旱

气象干旱也称大气干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常见单要素有降水量指数、降水标准差指数、降水Z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等。常见多要素指数有干燥度、湿润度、德马顿干旱指数、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帕默尔干旱指数等。

2.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指作物生长过程中因水分不足而阻碍作物正常生长而发生的水量供需不平衡现象。可分为土壤干旱和作物干旱。常用指标有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旱情指数和综合性旱情指数四种。

3.水文干旱

水文干旱指由降水量和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利用年(月)径流量、河流日流量、水位等要素作为指标。常用有水文干湿指数、最大供需比指数、水资源总量短缺指数等作指标。

4.社会经济干旱

社会经济干旱指自然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而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现象。通常拟用损失系数法、水分供需平衡模式等来做指标。

四、干旱等级划分

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无旱

无旱的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

2.轻旱

轻旱的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

中旱的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

重旱的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

特旱的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节 干旱灾害

一、干旱灾害的概念

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降水减少导致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干旱灾害是因长时间的缺水逐渐孕育而造成的一种渐进性灾害。从气候角度讲,主要表现为长时期的降水偏少;从水文角度讲,主要反映为地表水匮乏、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干旱灾害是渐变发展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影响效应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难以准确判定。与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不同,干旱灾害一般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直接的人员伤亡以及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毁坏,但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损失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干旱灾害的形成

根据灾害成灾机理,形成干旱灾害必须具备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在干旱灾害的形成过程中缺一不可,只是对灾情程度起到的作用不同。

(1)干旱灾害致灾因子是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是指造成干旱灾害的自然变异因素及其异常程度,如天然降水异常偏少或气温异常偏高的程度等,其危险指数一般由干旱强度和发生概率共同决定。

(2)干旱灾害承灾体,是指可能受到干旱缺水威胁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农业、牧业、工业、城市、人类和生态环境等。一个地区承灾体的价值密度越高,可能遭受的损失就越大,风险也就越高。

(3)干旱孕灾环境包括自然孕育环境和社会经济孕育环境,自然孕育环境有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等,社会经济孕育环境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基础灌溉设施建设、防旱抗旱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人们防旱抗旱意识等。在相同的致灾强度下,灾情会因设防能力、经济水平和人类对干旱灾害的反应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三、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

1.干旱灾害面积广,但分布不均匀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田受旱涝灾害的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27%左右,而其中60%左右是旱灾,这说明全国受旱灾面积是很广的。但我国干旱分布不均匀,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多旱灾的地区,这两个地区就占了全国受旱灾总面积的60%以上。

2.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受季风气候影响,在全国境内,局地性或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例如,据研究,在1979—1991年这13年间,其中有8年是在华北、东北及华南地区出现干旱,2年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出现干旱,2年出现了全国性干旱,1年为长江流域干旱。在华北地区,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有12年,中等范围的干旱11年,其余7年出现了范围较小的干旱,而这时期长江流域也有28年出现了范围不同的干旱。

从干旱持续时间看,许多地区会出现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有时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例如,华北地区干旱的持续时间一般在1~2个月或4~5个月左右,有些年份干旱持续时间特长,如1957年、1965年、1968年、1972年和1986年,长达5~7个月;又如长江流域常会出现伏旱,但有的年份有的地区会出现连续干旱,例如1988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伏旱,而其中有些地区,如湖南、湖北、上海、江苏、安徽、贵州等省(直辖市)出现了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持续时间一般在40天以上,部分地区达50~70天。1994年6—8月江淮地区出现了严重伏旱,安徽、江苏、湖北等省伏旱持续时间达40~50天,长的达2个月以上,这一年在全国不少地区还出现了春旱,秋旱范围更广,主要分布在江南、华南、华北和西北东部等地。

3.干旱常伴随着高温同时出现

许多干旱灾害出现的同时,往往同时出现高温,致使旱情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伏旱期更明显,例如1985年出现了夏伏连旱,6—8月久晴少雨,温度很高,天气燥热,日平均温度都在30℃以上,鄂西北、鄂东南及三峡河谷地区极端最高温度达38~40℃。

四、干旱与干旱灾害的区别

干旱与干旱灾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形成机制上。干旱主要是由降雨偏少或气温偏高等气象因素异常所导致,属于自然现象;而干旱灾害则是由于干旱这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耦合的特定产物。干旱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灾害,只有当干旱对人类社会或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才演变成干旱灾害。干旱只是起因,不是干旱灾害形成的唯一条件;干旱灾害是结果,其成因还与区域社会经济基础、抗旱减灾能力等多种因素相关。在相同的干旱强度下,灾情会因抗御能力、经济水平和人类对干旱的反应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

研究干旱,侧重于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开展,包括干旱的物理形成机制、气候驱动机制与模式、干旱的识别技术及预测技术等。研究干旱灾害,侧重于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开展,涉及水利、气象、农业、物理和社会等多个学科,包括干旱灾害成灾机理、时空演变、风险评估、影响评价、趋势预测以及防灾减灾措施等。

干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没有能力去控制它的发生,更不可能消灭它,所以干旱发生后,人类只能设法去适应它。干旱灾害由于与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且人类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放大或缩小干旱灾害的影响作用,因此人类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

第三节 广东省干旱灾害

一、广东省的干旱情况

广东省地处祖国南疆,北依南岭、东北为武夷山,南临南海,东面有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全省陆地面积17.8万km2,海岸线长4114km,为全国之冠,沿海港湾众多,岛屿罗列。北回归线经过南澳岛、从化、封开,横贯省境中部,基本上是亚热带地区,雷州半岛一带则为热带地区。世界上的回归线附近地区,由于终年受热带高压系统和干燥信风带的控制,多为干旱的荒漠。广东则面向海洋,海陆影响明显,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盛行偏北气流,但冷空气因长途跋涉后变性增温而强度大为减弱,虽低温干燥,天气晴朗而并无严寒;夏季分别受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影响,盛行偏南气流,由于海洋的调节,虽高温、湿润、多雨而并无酷暑;海洋性气候显著而且维持时间长,年内干季和雨季十分明显。广东省虽地处亚热带,属我国多雨地区之一,但受季风气候和地理、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也常受干旱困扰。

广东省地势大体北高南低,但境内山川纵横交错,中等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变化复杂。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因此整个地势向南部、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约占62%,台地、平原约占38%。主要山地有粤北山地、粤东山地和粤西山地。真正的平原不多,除主要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鉴江平原外,滨海有小块平原,河流两岸和山区有河谷平原和盆地。主要山脉如莲花山、罗浮山、九连山、青云山、滑石山、天露山、云雾山、云开大山多为东北至西南的华夏式走向,并与海岸线平行。山脉走向与偏南暖湿气流成直交和斜交,气流遇阻抬升,迎风坡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均大于背风坡;还有不少向南开口的喇叭口地形,南来的水汽进入容易辐合,使降水量加大。这就使降水、径流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少雨地区常易发生干旱。

每年9月以后,副热带高压南移,大气环流开始向冬季特征转变,东亚夏季风逐渐减弱,东北季风开始建立和加强,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和强盛,广东的降雨也随后汛期的结束而减少。这期间,如果东亚季风减弱较早;或热带气旋活动偏少和结束较早;或者副热带高压强盛,使广东长期处在副热带高压干热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就会造成广东的秋旱。

冬季,副热带高压已东退到西太平洋上,东北季风盛行,冷空气活跃,广东降雨较少,强度较弱。到了初春,通常东北季风强度减弱,静止锋在华南徘徊,广东春雨连绵。但如果这期间东北季风仍然较强、广东主要受冷高压控制,或东北季风很弱、副热带高压偏强、过早地控制广东地区,则使降雨偏少,容易造成春旱。

1981—2010年广东省平均旱日频率统计见表1-1。

表1-1 1981—2010年广东省平均旱日频率统计

二、广东省的干旱灾害情况

广东省主要旱灾有农业干旱、城市缺水及农村饮水困难三种类型。

因广东省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占粮食总产的80%以上),农业用水量大,全省耕地总面积238.95万hm2(其中水田166.58万hm2、旱地36.03万hm2),有24%的耕地易旱。农业干旱是农作物长时期缺水影响正常生长,导致减产或失收。广东主要农作物是双季水稻,故干旱有春旱和秋旱。一般当汛期来得较迟,影响早稻春耕便形成春旱;汛期提早结束,影响晚作用水,便形成秋旱。广东春旱发生机会较多,秋旱次之。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地方把冬种当作一作,因此也出现冬旱问题。如自上一年9月至次年5月连续缺雨少雨,形成秋冬春连旱,则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地形、土壤、耕作制度及水源、水利设施等条件不同,在相同旱情下,对农业的影响并不相同。

城市缺水和农村饮水困难实质上都是水资源问题,遇到干旱年份则更加突出。城市缺水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工业高度集中,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及生活用水量增长迅猛,因供水不足而出现的用水匮乏现象。农村饮水困难是历史遗留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干旱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变化而有所增长。饮水困难,不仅指取水困难,还包括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据史料记载,广东的旱灾记载开始于公元473年(南朝元徽元年),到1949年,共记有旱灾339年。从记载相对完整的16世纪起到1949年的450年中,发生旱灾303年,占67%。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记载完整性的提高,干旱灾害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每年受旱面积近50万hm2,其中1991年秋-冬-春连旱更导致受旱面积达224万hm2。2001—2005年春,广东全省连续5年遭遇了罕见的秋-冬-春连旱,直接农业经济损失30多亿。以下为广东省干旱灾害的典型案例:

1.1955年秋-冬-春连旱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严重春旱年,旱情自1954年秋至1955年5月,全省许多地方久旱无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无水播种插秧。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少50%以上,旱情以粤西沿海雷州半岛最为严重。据统计,全省旱情最严重的4月受旱面积达122.8万hm2,其中水稻严重受旱89.8万hm2,占全省水稻40%。

2.1963年秋-冬-春连旱

1963年春旱遍及全省,多数地方是冬春连旱,旱期长,有些县甚至是从1962年秋季即开始抗旱。全省旱情以粤东及粤中沿海地带出现较早,粤西自1962年末及1963年初开始干旱,而以粤北一部分山区县出现的较晚。6月上旬后,除粤北以外全省均已普遍降雨,旱象解除。据统计,4月全省受旱面积80万hm2,5月增加到114.93万hm2,到6月中旬降雨前最高受旱面积达133.93万hm2,占全省早稻插秧面积的46%。

3.1977年秋-冬-春连旱

旱情从1976年11月起,冬、春、夏连续干旱,持续时间长。据统计,早稻插秧季节3月和4月,雨量奇缺,历史罕见。据计算分析,这次干旱,梅县地区为100年一遇;惠阳地区是90年一遇,其余地区是40~70年一遇。5月上旬,全省受旱面积达134.67万hm2,其中水稻受旱83.53万hm2,过了立夏(5月5日)尚有6.33万hm2水稻插不下去,已插的水稻旱死约1.87万hm2

4.1991年秋-冬-春连旱

全省从1990年秋至1991年6月受旱,部分地区持续到10月。受旱时间长、范围广、旱情严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严重大旱,全省受灾面积达223.80万hm2,其中成灾面积75.53万hm2、绝收面积2万hm2。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5.2005年秋-冬-春连旱

2004年9月下旬至2005年3月,全省降水严重偏少,严重干旱一直持续到4月进入前汛期后才基本得到缓解或解除。徐闻县自2004年9月24日至2005年5月29日连续248天没下过“透雨”,打破了1902年以来曾有记载连续228天无“透雨”的历史记录,全县80%以上的水库干涸和没水出涵,农作物受灾面积达0.04万hm2

6.2011年秋-冬-春连旱

2011年4月15日新华网报道:“自2010年10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06.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多,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2个少雨年,全省五分之一县市破历史同期最少降水记录。其中粤东地区降水偏少更严重,雨量仅为100~2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六至八成。”“受此影响,广东86市县出现干旱,其中粤东和珠三角地区出现气候重旱到特旱。气象部门预计4月旱情将继续扩大,可能影响早稻种植。”

“3月份是广东春播春种主要季节,是用水高峰期,由于降水持续偏少,粤东、粤北、粤西局部地区出现旱情。从气候干旱标准看,目前全省86个市(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粤东和珠三角大部分地区重旱到特旱,其余地区轻旱到中旱。据广东三防部门统计,截至4月12日,广东全省作物受旱面积达25.35万亩(1.60万hm2),主要为山坡田等。由于去年后汛期水库增加了蓄水量,春耕用水暂时未出现大面积供应不足情况,旱情尚不是特别严重。”

“据广东气象部门预测,4月中下旬广东旱区范围将逐步扩大,旱情继续加重,局部地方会缺水拌田,早稻移栽受到影响。”

三、广东省干旱灾害的特点

广东干旱灾害除了在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强度等方面的随机性,和可以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的连锁性等普遍的特点外,由于广东所处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还具有以下特点。

1.发生频率高,受灾范围广

前已述及,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450年,广东旱灾年份占67%。广东省的水旱风灾害有“十年九涝、三年两旱、两年三次台灾”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多数大旱年份,基本是全省范围发生干旱。由于广东省前汛期降雨带由北向南推移,后汛期主要是台风降水,因而在地区分布上,春旱自北向南逐渐加重,以雷州半岛最为突出;秋旱则正好相反,北重于南。

2.出现灾害时期长

渐进性的干旱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旱年出现具有连续性,重春旱往往与上一年的冬旱,甚至秋冬连旱相连接,如1955年、1963年和1977年,严重时甚至延续到夏季,如1991年。从气候上讲,秋、春两季是环流形势变化的过渡季节,广东省一般在9月是台风盛期之末,台风带来雨量大小,不仅影响晚作水稻用水最多的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的需水,还影响水库汛后蓄水的多寡,甚至影响来春的江河枯水流量,与来春农田用水有很大关系。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插秧,正常情况,4月已进入汛期,5月已是前汛期的多雨月份,但遇天气反常,4月、5月雨量偏少,形成严重干旱,此时水库塘坝蓄水多已放窄,无法插秧,而插秧至迟不宜超过5月上旬,往往导致严重减产,甚至失收。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一般降雨量小,作物需水较多,来用水矛盾较大。秋冬春连旱中,尤以春旱旱情最为严重,秋冬连旱之后,继续发生春旱,则早作从整田插秧至拔节、孕穗均感缺水,早作水稻的保种、保苗、保收都成问题。

3.成灾强度大

1943年全省大旱,东部和中部地区及电白等地旱情最为严重,全省有80%耕地受旱减产。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当年受旱地区因逃荒和饿死而减少的人口达300万,约相当当时广东全省人口的10%。新中国成立以来,1955年、1963年和1977年秋、冬、春连旱,1986年秋旱和1988年春夏秋连旱受旱农田均超过100万hm2,1991年秋、冬、春、夏连旱受旱面积更高达223.81万hm2。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发展,抗灾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有水利工程不能适应,短期间内也不易改善。“三高”农业发展,除水稻等粮食作物外,广种蔬菜、水果、饲养塘鱼。水稻生产采取降低地下水,晒田等增产措施,需水量大大增加,蔬菜用水量更多。因而与过去单纯以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相比,对干旱的敏感性大大增强。

4.城市洪涝和城市缺水日益突出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很快,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更加迅猛,其面积仅占全省15%,城市化使人口、资产高度密集于灾害高风险区。由于城市化进程迅猛,工业高度集中、城市急剧增加和扩大、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猛增,由于原有供水设施不能适应,新的供水工程跟不上,出现供水匮乏,遇到干旱年份问题更加突出。加之人们环境意识差,工业、生活废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大量排放江河,污染水质,又减少了合用水源。此外,合理用水和高效率用水的节水措施不力,使用水更趋紧张。

5.群发性显著

灾害群发性是指年内水、旱、风灾害交替肆虐,有时洪涝和干旱都很突出,或出现规模不同的此旱彼涝,或干旱之后再并发台风暴雨和风暴潮。灾害的发生先后顺序可能相反,时间、地区各异,组合方式多样。一般情况,同一年份大体有涝重则旱轻或旱重则涝轻的趋势,但有的年份旱涝都很突出。1955年和1977年均为大旱之年,前者全省秋、冬、春连旱,7月绥江下游却出现特大洪水,连江、东江也发生约5年一遇的洪水;后者全省也为秋、冬、春连旱,5月末惠来、陆丰3天暴雨超过700mm,受淹农田2.8万hm2,与此同时,粤西仍在苦旱中。1986年更是旱涝都十分突出,前汛期4次洪涝灾害,后汛期5次台风袭击;8—10月全省严重秋旱,受旱农田119.65万hm2,8607号强热带风暴却造成粤东沿海诸小河的首位或次位洪水,8616号台风则使湛江地区出现历史上第3次大暴潮,当年洪涝、台风、暴潮受灾面积111.17万hm2。1991年大旱中涝,全省继1990年秋冬干旱之后,春夏持续干旱,受旱农田高达223.81万hm2,有5个热带气旋(其中4个达台风级)登陆袭击,形成洪涝暴潮灾害。与此相反,1994年大涝中旱,9403号强热带风暴使粤西九洲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并在珠江三角洲的南海市和广州市白云区伴发严重的龙卷风灾,6—7月西北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和大洪水,农田受灾面积达151.54万hm2,粤东、粤西却发生春旱和秋旱。此外,同年内出现中等程度的干旱和洪涝、台风灾害的共有9年,其中1960年和1981年,韩江、漠阳江分别发生大洪水;1980年8007号台风使雷州湾南渡站发生全国增水最大的风暴潮;1989年8908号台风使珠江口沿海部分站的高潮位突破纪录,除春旱、秋旱灾害外,还发生洪涝、台风、暴潮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