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龙门古镇的人文环境——孙氏宗族聚集地
第一节 龙门古镇历史概述
东汉初年,政事初平,社会趋稳,光武帝刘秀踌躇满志,登上龙位。然而他的同窗好友、谏议大夫严光(字子陵),却毅然辞官归隐,遍访名山大川,最后回到老家浙江,饱览富春山水。当他登上富阳东南的崇山峻岭,不禁为眼前秀丽景色所倾倒,拊掌叹曰:“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至此,这块灵秀之地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龙门”。
早在严子陵来龙门之前,此地就有村民居住,但几百年间一直没有很大的起色。直到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东吴大帝孙权后裔一族由富春江南侧的东梓关迁徙龙门,此地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图2-1)。
龙门古镇因位于浙西、徽州诸镇与浙东、江南各处相连的陆路交通咽喉之地,自古以来即是商贸重镇。明嘉靖——清康乾年间,由于陆路交通不甚发达,徽商运粮必须通过龙门而达上官再至绍兴、苏州等地,如今的老街在当时就是一条商贸极为繁盛的交通要道。这也是龙门古镇最为繁盛的时期。龙门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以手工农业为主的乡村。除了农业的生产经营之外,这里还兼营造纸业,主要生产坑边纸、毛边纸、手纸、迷信纸,等等。龙门当年的很多富户都是通过发展粮食、稻谷、纸品等而发家致富。
图2-1 龙门村景
(孙德锋摄)
历史上这里曾出现了众多读书人和仕宦者,使龙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厚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形在明嘉靖至清康熙时达到了极盛,有“半列儒林,咸饶富有”之称。现在遗存的众多文化遗迹无不显示了那个时期枝繁叶茂的盛况,其中家谱中就有专项列出“儒林”“宦林”者,蔚为大观。
太平天国时期,古镇遭到战火之灾。由于战乱,许多厅堂被烧毁,村民弃村而逃,直到太平军走后,才慢慢迁回,收拾战场。古镇的社会经济受到较大的破坏。到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富阳县志》已载,清代龙门古镇所属的龙门镇辖区为正南区庆善十二庄。民国时期为龙门镇。1949年5月解放。1950年建政时,沿称龙门镇,1956年下半年,龙门与环山乡合并为友谊乡。1958年10月,友谊乡建立友谊公社。1959年11月,友谊公社并入场口大公社。1961年初,场口大公社撤销,友谊公社恢复。1962年3月,友谊公社一分为二,辖区始成立龙门公社,以龙门村得名,现又改为龙门镇。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关系,龙门古镇开始衰落了。在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虽有起色,但在富阳仍居贫困村镇之列。然而,也正因为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龙门古镇奇迹般地保留了这里传统的建筑群和独特的宗族文化传统。其中,宗族社会的精神力量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