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第三版)(原水利水能规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其他水利部门

除了防洪、治涝、灌溉和水力发电之外,尚有内河航运、城市和工业供水、水利环境保护、淡水水产养殖等水利部门。

一、内河航运

内河航运是指利用天然河湖、水库或运河等陆地内的水域进行船、筏浮运,它既是交通运输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利事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作为交通运输来说,内河航运由内河水道、河港与码头、船舶三部分组成一个内河航运系统,在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三者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特别是在决定其主要参数的方案经济比较中,常常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评价。但是,将它作为一项水利部门来看时,我们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内河水道,因为它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至于船舶,通常只将其最大船队的主要尺寸作为设计内河水道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对于河港和码头,则只看作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因为它们与水资源利用和水利计算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这里我们将只简要介绍有关内河水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工程措施,而不介绍船舶与码头。

一般来说,内河航运只利用内河水道中水体的浮载能力,并不消耗水量。利用河、湖航运,需要一条连续而通畅的航道,它一般只是河流整个过水断面中较深的一部分。它应具有必需的基本尺寸,即在枯水期的最小深度和最小宽度、洪水期的桥孔水上最小净高和最小净宽等。并且,还要具有必需的转弯半径,以及允许的最大流速。这些数据取决于计划通航的最大船筏的类型、尺寸及设计通航水位,可查阅内河水道工程方面的资料。天然航道除了必须具备上述尺寸和流速外,还要求河床相对稳定和尽可能全年通航。有些河流只能季节性通航,例如,有些多沙河流以及平原河流,常存在不断的冲淤交替变化,因而河床不稳定,造成枯水期航行困难;有些山区河流在枯水期河水可能过浅,甚至干涸,而在洪水期又可能因山洪暴发而流速过大;还有些北方河流,冬季封冻,春季漂凌流冰。这些都可能造成季节性的断航。

如果必须利用为航道的天然河流不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就需要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改善,这就是水道工程的任务。其工程措施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疏浚与整治工程

对航运来说,疏浚与整治工程是为了修改天然河道枯水河槽的平面轮廓,疏浚险滩,清除障碍物,以保证枯水航道的必需尺寸,并维持航道相对稳定。但这主要适用于平原河流。整治建筑物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疏浚与整治工程的布置最好通过模型试验决定。

2.渠化工程与径流调节

这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措施。渠化工程是沿河分段筑闸坝,以逐段升高河水水位,保证闸坝上游枯水期航道必需的基本尺寸,使天然河流运河化(渠化)。渠化工程主要适用于山丘区河流。平原河流,由于防洪、淹没等原因,常不适于渠化。径流调节是利用湖泊、水库等蓄洪,以补充枯水期河水之不足,因而可提高湖泊、水库下游河流的枯水期水位。改善通航条件。

3.运河工程

这是人工开凿的航道,用以沟通相邻河湖或海洋。我国主要河流多半横贯东西,因此开凿南北方向的大运河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运河可兼作灌溉、发电等的渠道。运河跨越高地时,需要修建船闸,并要拥有补给水源,以经常保持必要的航深。运河所需补给水量,主要靠河湖和水库等来补给。

在渠化工程和运河工程中,船筏通过船闸时,要耗用一定的水量。尽管这些水量仍可供下游水利部门使用,但对于取水处的河段、水库、湖泊来说,是一种水量支出。船闸耗水量的计算方法可参阅内河水道工程方面的书籍。由于各月逐旬船筏过闸次数有变化,因而船闸月耗水量及月平均流量也有一定变化。通常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求出船闸月平均耗水流量过程线,或近似地取一固定流量,供水利计算作依据。此外,用径流调节措施来保证下游枯水期通航水位时,可根据下游河段的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求出通航需水流量过程线,或枯水期最小保证流量,作为调节计算的依据。

二、水利环境保护

水利环境保护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包括:防治水域污染、生态保护及与水利有关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地球上的天然水中,经常含有各种溶解的或悬浮的物质,其中有些物质对人或生物有害。尽管人和生物对有害物质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天然水体本身又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即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有害物质稀释、转化),但水体自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侵入天然水体的有害物质,其种类和浓度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并且超过了人或生物的耐受能力(包括长期积蓄量),就会使水质恶化到危害人或生物的健康与生存的程度,这称为水域污染。污染天然水域的物质,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大体上见表2-5。

表2-5 污染水域的主要物质及其危害

img

续表

img

防治水域污染的关键在于废水、污水的净化处理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使有害物质尽量不侵入天然水域。为此,必须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对水域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制止污染源继续污染水域。经过净化处理的废水、污水中,可能仍含有低浓度的有害物质,为防止其积累富集,应使排水口尽可能分散在较大范围中,以利于稀释、分解、转化。

对于已经污染的水域,为促进和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要采取一定人工措施。如:保证被污染的河段有足够的清水流量和流速,以促进污染物质的稀释、氧化;引取经过处理的污水灌溉,促使污水氧化、分解并转化为肥料(但不能使有毒元素进入农田)等等。在采取某种措施前,应进行周密的研究与试验,以免导致相反效果或产生更大的危害。目前,比较困难的是水库和湖泊污染的治理,因为其流速很小,污染物质容易积累,水体自净作用很弱。特别是库底、湖底沉积的淤泥中,积累的无机毒物较难清除。

在第一节中已初步谈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常会涉及到生态平衡、改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这类问题面广而复杂。例如,因某些原因破坏了森林、草地,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常会导致水土流失,而水土保持工作就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又如,修水库除主要实现水利目标外,还可美化风景和调节局部气候;引水灌溉沙漠,既可使林、农、牧增产,又可以改造沙漠为绿洲。再如,河网地区重新修整灌溉与排水渠系,可以兼顾消灭钉螺,防治血吸虫病;排水改造沼泽地,也可同时消灭蚊蝇滋生场所,防治疟疾等。但在水利建设中,也应注意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例如,在多沙河流上建造水库要注意避免因水库淤积而引起上游两岸额外的淹没和浸没,以及下游河床被清水冲刷而失去相对稳定;抽取地下水时要注意地层可能下沉,应采取季节性的回灌措施;建造水利工程,要尽量不破坏名胜古迹等等。这类问题性质各不相同,应具体分析研究,采取合理措施。总之,在水利水电建设中,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将其作为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城市和工业供水

城市和工业供水的水源大体上有:水库、河湖、井泉等。例如,密云水库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保证北京市的供水。在综合利用水资源时,对供水要求,必须优先考虑,即使水资源量不足,也一定要保证优先满足供水。这是因为居民生活用水决不允许长时间中断,而工业用水若匮缺超过一定限度,也将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一般说来,供水所需流量不大,只要不是极度干旱年份,往往不难满足。通常,在编制河流综合利用规划时,可将供水流量取为常数,或通过调查作出需水流量过程线备用。

供水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生活用水及某些工业用水(如食品、医药、纺织印染及产品纯度较高的化学工业等)。在选择水源时,应对水质进行仔细的检验。供水虽属耗水部门,但很大一部分用过的水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出。废水与污水必须净化处理后,才允许排入天然水域,以免污染环境引起公害。

四、淡水水产养殖(或称渔业)

这是指在水利建设中如何发展水产养殖。修建水库可以形成良好的深水养鱼场所,但是拦河筑坝妨碍洄游性的鱼类繁殖。所以,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一定要考虑渔业的特殊要求。为了使水库渔场便于捕捞,在蓄水前应做好库底清理工作,特别要清除树木、墙垣等障碍物。还要防止水库的污染,并保证在枯水期水库里留有必需的最小水深和水库面积,以利鱼类生长。也应特别注意河湖的水质和最小水深。

特别要重视的是洄游性野生鱼类的繁殖问题。有些鱼类需要在河湖淡水中甚至山溪浅水急流中产卵孵化,却在河口或浅海育肥成长;另一些鱼类则要在河口或近海产卵孵化,却上溯到河湖中育肥成长。这些鱼类称为洄游性鱼类,其中有不少名贵品种,例如鲥鱼、刀鱼等。水利建设中常需拦河筑坝、闸,以致截断了洄游性鱼类的通路,使它们有绝迹的危险。因鱼类洄游往往有季节性,故采取的必要措施大体如下。

(1)在闸、坝旁修筑永久性的鱼梯(鱼道),供鱼类自行过坝,其型式、尺寸及布置,常需通过试验确定,否则难以收效。

(2)在洄游季节,间断地开闸,让鱼类通行,此法效果尚好,但只适用于上下游水位差较小的情况。

(3)利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捞取孕卵活亲鱼或活鱼苗,运送过坝,此法效果较好,但工作量大。

利用鱼梯过鱼或开闸放鱼等措施,需耗用一定水量,在水利水能规划中应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