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管桓五杰之大司农宁戚(2)
主意已定,宁戚告别了陪伴他多年的牛,带着一梱梱的书和自己的伟大梦想,意气风发地踏上了向着齐国的阳光大道。
这样走了一整天,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宁戚走进一家客栈,点了些吃的后就悲哀地发现:盘缠成了现实大问题。
其实,穷困潦倒的宁戚本来便没有几个盘缠,在那个没有汽车、没有地铁的年代,宁戚就靠着自己的11路,得走很多天才能到向往中的齐国。
靠着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说走到齐国,哪怕是今天晚上的住宿,都可能是问题了。
宁戚终于体会到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后世大道理。但靠体会是没有生产力的,天上也不会真正掉下金钱来的,连馅饼也掉不下来。
宁戚同志,你真的是英雄末路了吗?
旁边的几桌正热闹,劝酒猜拳声不绝于耳。宁戚侧耳听了一下,这是一队商旅,正向齐国运送货物。
原来,齐国实施管仲的开放搞活政策,推行国际贸易自由,各国商旅纷纷都到齐国发大财,宁戚正好遇上了一队来自卫国的商队。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况自己正是处于穷困待援的老乡。宁戚便主动上前行礼。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众人见是一位读书人前来行礼问路,也很客气。
你有礼我客气,事便好办了。当众人知道宁戚也要去齐国,便邀请他同行。
宁戚便表示,商队运输主要靠牛,而自己对养牛喂牛非常在行。于是,宁戚便在商队中谋得了一个照料牛队的工作,报酬便是商队管自己的吃与住。
就这样,在商队的帮助下,宁戚终于顺利地到达了齐国。
但一没名气二没金钱的宁戚到了齐国也就只是到了齐国,你总不能在大街上叫几声“我是宁戚,我有本事,给我一个官做”便能混出模样来吧?
一般的人才到了某国想要高官得做,要么有贵人引见,就如管仲是靠鲍叔牙引见,要么你去疏通关系获得君主考察的机会,比如商鞅通过景监的关系。
或者,要么你去达官贵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表现你的非凡才华引起注意。当然,要么是你名气很大,君主渴求型人才,如后来的孙膑、吴起等人。
还有一种便是通过参军获得战功,慢慢被提拔。否则,你就一外来流动人口,最多只能算是没有入籍的新齐国人。
对于新来初到的宁戚来讲,齐国纯粹是一个陌生的美女,看着百般撩人,却无从下手。
确实,宁戚不认识任何贵人。要认识的话,最好的地方便是去齐国的妓院。齐国是全世界最早开办官营妓院的国家,那里是男人的天堂,是有钱既有势的男人的天堂。
但宁戚去不了,因为没钱。没钱也没法去疏通什么关系,宁戚啊宁戚,看来,你得再苦一段时间的心志,饿一段时间的体肤喽。
无奈之下,宁戚操起了老本行。他找到了一户需要喂养牛的人家,帮助养牛。
但这一次,他的放牛生活,是一边读书,一边考察齐国的农业生产。在宁戚的内心深处,他希望能够遇上贵人,以助自己获得求官的机会。
当时齐国的都城是临淄,他生活所在地便是临淄城外的农村,在那里,他放牛读书,并时刻为自己遇上贵人作好准备。
机会总会青睐那些时刻作好准备的人的。宁戚的准备之一,便是将一首《诗经》里的《浩浩白水》诗谱成曲来唱。
“浩浩白水,绦绦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立,从我焉如。”
他的准备之二,便是创作了一首田园曲,并填好了词,自编自唱,悠然自得。这便是著名的《饭牛歌》:
“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鲤鱼长尺半。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毂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
出东门兮厉石班,上有松柏兮青且兰。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
宁戚先生不但创作了这首著名的饭牛歌,还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一个成语典故:长夜漫漫!正是这个长夜漫漫,给人一种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凄凉情境。
关于饭牛歌,一千多年后,宋代的蒲寿宬还另外作了一首:
“新秧插遍水盈畴,童穉相呼去饭牛。极目平坡烟草细,歌声何处雨飕飕。”这个意境,便完全不同了,纯粹的是一幅田园生活图了。
宁戚的准备之三,便是将饭牛的地点,有心安排在了齐国都城临淄的东门外的峱山。他知道,总有一天,在个东门外的峱山,他会遇到贵人。
确实,当时齐桓公已然是春秋首霸了,他南征北战,匡扶王室,北定戎狄,守护中原,威名远播。齐国更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齐桓公率兵出征,或组织诸侯会盟,以及朝见天子,都是要出东门过峱山的。宁戚,就在峱山等着你齐侯。
突然令人感到这种场景非常熟悉......对了,是姜子牙,钓鱼于渭河,结果碰到了周文王。而宁戚先生显然是读史书致用了,他搞了一出放牛于峱山,在峱山等着齐桓公到来。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峱山。
峱山,就是现今的山东青州境内处于盆地中的一座山,山非名山,而名却是独特。峱山的峱,读音为挠头的náo,一般人的电脑常用字库中根本找不到这个字,打字时真是挠头百遍都没用。
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峱”字的解释是:古山名,在今山东省青州境内,靠近临淄。
可见这个字,是只为这一座山造的,而不做他用。中华文字将这么一个峱字,专用于一座山,这等待遇,何等尊贵!
而之所以尊贵,是因为这个峱山,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说,齐桓公时,临淄东门外的稷山出现了一种形状狰狞丑陋但又十分凶残的野兽。这头野兽白天躲在山坳里,夜晚出来偷吃猪羊,糟践庄稼。
齐桓公得知后,便亲自带兵捕杀。他布置了一个口袋阵,将兵士们都埋伏在农地里,静候凶兽出现。
夜半,凶兽果然出现了,并按齐桓公所料那样,直接步入了埋伏圈。结果是伏兵齐出,凶兽被一网打尽。
天亮后,大家发现稷山的南边和北边各多了一座山。北边的一座像是牛的形状,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牛山”。
南边的那座山和怪兽的形状差不多,马不像马,牛不像牛,虎不像虎,猴不像猴,样子很丑。于是有人便造了这个“峱”字,将那种凶兽叫峱,将猎杀凶兽的那将山叫峱山。
中华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但凡走过看过祖国之秀丽山河,只要有心,总能有积淀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在那里,如这座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