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兄弟姐妹 (三)姐姐
哥哥最近几年常说,我们姐弟三个,姐姐是最有福气的人。我想,姐姐的福气主要来源有二,一个是生了两个女儿。在当今社会,人们开玩笑说,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这个意思一目了然,就是生儿子,父母要花钱,而且要花很多的钱,生女儿则可能会给父母挣钱。当然,这种说法,可能更适用于农村,农村的父母要给自己的儿子娶妻买房,这都是巨大的投入。而在城市里,培养儿子,培养女儿一样要花很多的钱,独生女的父母也最终会把财产留给女儿女婿。姐姐和姐夫如果生的是两个儿子,光在省会买两套房子,可能就会让他俩累掉两层皮。因为是两个女儿,姐姐和姐夫省了太多的心,在经济上也没有任何负担。姐姐福气的来源之二,我想,那就是时代的变化,以及命运对于老实人的赐予。姐姐嫁的高牛本来是我们县最偏、最穷的地方,号称本县的西伯利亚。可是,最近十年之内,因为它离合肥近,竟然被并到了省会,姐姐摇身一变,竟然成了省会市民了。加上她和姐夫家地多房多,老房子还没拆,十几亩地还没征,就搞了两套安置房子。这都是我和哥哥羡慕她的地方。
时间过的好快啊,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姐姐从嫁到高牛到如今变成四个小孩的外婆,已经有35年了。35年前,我家雇了辆三轮车,我和哥哥一路护送,一路颠簸,把姐姐送到高牛的。当时,小庙到高牛的路赖的不得了,等到了高牛,我们的屁股都被颠散了。高牛当时穷的一大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交通不好,路不好。据说,曾经有投资商来考察高牛,拟搞一个白鹅大市场,可是,开车跑了一趟后,车子被颠坏了,直接就放弃了。姐夫当时花了两千元在高牛北街买了一小块地,然后盖了两间房子,这就算是他们的婚房了。我家当时没找姐夫要任何彩礼,为给姐姐陪嫁还送了一套家具。
姐夫其实相当于个孤儿,他的母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了,他跟着爸爸到十几岁的时候爸爸也去世了,他一个人独自住着两间四面漏风的房子,有时,大哥大嫂也照顾他,大哥大嫂比姐夫大了将近30岁。但姐夫是土生土长的高牛人,有一帮本地的同学朋友。他最初在高牛青山一家电子仪器厂工作,这家厂专门生产电热毯,他在供销、保卫都干过,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但因为是孤儿,穷,一直没找到对象。后来经过他家一个亲戚的亲戚汪志堂介绍,认识了我家。我爸我姐看他还算憨厚殷勤,就答应了。姐夫认识我姐的那时候,真的非常殷勤,经常转了好多的车到我家来。我们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他,到我家来一趟,是多么的不容易。应该是先坐三轮车从青山到高牛,再坐三轮车从高牛到小庙,然后再在小庙等合肥到我们老家的中巴。就一趟中巴,常常挤的密不透风。坐到刘老圩后,再下车扛着一麻袋的电热毯毯头布料步行到我家来。那时候,姐夫到我家来,每次都带礼物,带的最多的,就是厂里不用的毯头布料。我老家的房子,到现在可能还有这些东西。当时姐姐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经历了两段失败的恋爱后,也接受了姐夫。我妈妈对姐夫也好,给我们做鞋子的时候,也给姐夫做。姐夫生平穿的第一双棉鞋就是我妈妈做的,记得当时他就哭了。他小时候都是拣别人扔掉的鞋子穿的。后来姐夫就介绍姐姐到电子仪器厂工作,厂里当时在BJ和天津的商场里设有柜台,就让姐姐去做营业员。那两年,是姐姐的高光时刻,进入了大城市,见识了大场面。姐姐还给我买了件皮夹克,给我们带来了天津的大麻花。吃天津大麻花的时候,我好像正读初二,当时觉得是真香、真好吃。后来厂子慢慢的不怎么景气了,姐夫就和我爸商量,准备和我姐结婚后,开个汽车修理铺。我爸也同意了,并且又给了姐夫500元让他去买地皮盖房子。但我爸爸后来一直后悔的是,当时没在高牛的南街去买,因为南街那块地后面有坟。但南街后来热闹啊,可以说是高牛的闹市。相比于冷清的北街,生意和人气不知要好多少倍了。特别是后来小庙到高牛的柏油路修好,高牛到小庙到合肥必经南街;而北街,向北到河东到长岗,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当然,三十年风水轮流转,又后来,新桥机场启用后,周边开发,又修了机场高速,高牛北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如今,高牛人回合肥,没有几个再从南街从小庙去走了,全部从北街再上机场高速,20分钟就能到达HF市区。这些,都是老实人,用时间等来的福利,也是国家不断开发建设发展的一种结果。就好像我老家一个叫张守财的人,一辈子守着一个叫张家庄的山岗,房子竟然能被拆迁了两次。先是某苗圃的要拆他的房子,给了他一笔钱。他就到山岗的东南方向又建了房。后来,纪念馆又征迁他的房子,他又得了一大笔钱。他又跑到山岗东边的山坡上去建房。后,本县一把手看到他的房子,觉得跟纪念馆不协调,让人去找他商量拆掉。当时说的补偿条件非常可观,可以说,不比城市拆迁差。可惜的是,后来一把手调走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老张新盖的房子,以及房子的位置和风水还是非常非常好的。
我们姐弟三个,我姐的文化要略低一些,只是初中毕业。我和哥哥都是先上的中专,后来又深造。姐姐考中专也考了两年,每次都差十几分。据说,是因为当时她有朦胧的恋情,分了心了。姐姐考中专的时候,我还小,大概只有小学二、三年级这个样子,不怎么知道那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我能意识到很重要,因为每次考之前,我都看到妈妈神神秘秘的抛硬币,然后闭着眼睛祈祷。姐姐偶尔从学校回来,就给我和哥哥讲故事,姐姐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她还讲了某王中学的许多鬼故事,把我和哥哥听的心惊肉跳。姐姐考两年没继续复读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哥哥和我。因为家里三个孩子上学,负担太重了。爸爸考虑了很久,决定不再让姐姐去复读了。对此,姐姐是一直持保留意见的。我大伯家,二伯家以及我父亲,兄弟三个,除了我姐外,家里都是男孩。可以说,我姐是弟兄三个家里,唯一的女孩。但那时候,对女孩看的不重,要是现在,可不得了。但我姐是知道的。她对自己作为唯一的一个女孩,却没能继续上学还是耿耿于怀的。也难怪,那时候,考上中专,和在农村务农,差别真是太大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姐姐后来无奈的接受了现实,爸爸也在开始考虑她以后的出路。先是让她学绣花,后来,姐姐又在老圩子部队开的装配作坊干了一段时间,但大部分的时间,她都是在帮助家里务农的。当然,那时候,家里还有一群羊,我上初中后,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再放羊,姐姐就早晚帮着放。我也常常在放假以及星期天的时候,跟着姐姐后面干活。姐姐当时买了一个收音机,大家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听收音机,王刚主播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就是在那个时候让我入迷的。姐姐还从本家老爹那搞来了很多本《大众电影》,让我从那个时候就知道了很多影星,像斯琴高娃,刘晓庆,张瑜,陈冲等等。姐姐还撕了一些,贴在家里的土墙上。姐姐还经常给我和哥哥讲电影里的故事。我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夏天晚上的凉床上,她给我和哥哥讲电影《知音》和《小街》,还给我们唱《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在那样的一个晚上,在姐姐的歌声里,我和哥哥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着,闪烁着。
姐姐结婚后,高牛成了我和哥哥去的最多的地方。哥哥本来毕业后就工作在场镇,离高牛不远,上级单位也在高牛。我经常去,则纯粹是走亲戚,因为除了哥哥,我也没有别的更好的亲戚可走。上中专的时候,每年寒暑假,我都到姐姐家过几天。姐姐家对门有小伙伴,小勇和小青。我和哥哥以及小勇,曾经在春节的时候,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到家住长岗的中专同学启敏家去喝酒。当天还把启敏的弟弟喝多了。小勇的妹妹小玉,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我没事就往小勇家溜其实就是为了看小玉。我还在夏天的晚上,一个人坐在姐姐家门前的凉床上,拿着把吉他乱弹琴,目的也是想吸引小玉的注意。但小玉那时候是害羞的,她对我到底有没有意思,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在中专的时候,搞了一个小诗会,曾经为小玉写了一首,但我没好意思拿出来让同学们读。后来听说小玉出了一点事,然后,我很多很多年都没再见到她,我为她写的那首诗也遗失不见了,就让曾经的情愫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吧。
姐姐结婚第二年,生了丽丽,后来又生了文文。生文文是在我家里生的,生下来后姐姐便把文文送给我妈妈抚养,一直喂养到将近两岁。文文小时候非常可爱,长的像个外国小孩。又聪明又胆大。后来姐姐过来接回文文的时候,妈妈哭了好多天。所以,文文对我妈妈和爸爸的感情是很深的,她知道自己是由外公外婆用奶粉,用稀饭,一口一口喂出来的。文文长大后,不仅仅人长的漂亮,性格也泼辣,像个男孩,不怕人,按照老家的说法,叫头生。2000年,我曾经带着她到南京的一个亲戚家住了几天,亲戚一家都喜欢她。可是文文最大的短板,就是学习。小时候还好,越大成绩越差。高考的时候,300分都没有考到。当时我和哥哥帮助姐姐商量文文以后的出路,我和哥哥建议文文去读个职业学院,学个电脑啥的,先混个大专的文凭。以文文的性格,以后也能混出一片天地。可是,姐姐、姐夫后来让文文走弯路了,他们竟然让她去上了一个汽车集团的什么学校,中技,学出来干嘛呢?在集团内部餐厅做服务员。我是一年多后才知道的,知道后,狠狠的讲了姐姐一顿。后来,这个学也就不了了之。文文又到位于芜湖的一个汽车玻璃公司打工,当时干的还可以,不久被调到位于天津的分部。那时候的文文,还参加了成人函授考试,明显在走上进的路子。可是,不久,姐姐又非要她回来,因为听说一个天津本地的男孩在追求她,姐姐不想她嫁的那么远。文文回合肥后,这个工作干干,那个工作干干,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的。典型的一个“油混”。可是,文文的婚姻却是出奇的顺利。姐姐的二女婿老六一眼就相中了文文。老六老爸老好是高牛有名的养鹅大户,老六却没有子承父业,反而在武汉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后来老六还开了武馆。两人恋爱一年后结婚。文文生孩子也很争气,头胎生的就是男孩,二胎老好一家想要个女孩,结果文文生了一对双胞胎千金,超额完成任务。让性格豪放的老好乐的合不拢嘴,逢人便吹。虽然平时老好累的像狗一样,但是他觉得值,幸福。如今,老六在武汉买了大房子,还买了一家武馆,文文则相夫教子,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一到节假日,他们便开车返回高牛。这时候,姐姐家的院子便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家的孩子,热闹非凡。
姐姐的大女儿丽丽的性格和文文不同,在我们一家人的眼中,丽丽一直是个好孩子。丽丽的性格稳重懂事,很少让家长烦神。在丽丽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带一些英文歌曲磁带给她听,后来她果然学了英语。丽丽在某西学院上学时,虽然是大专,但她不仅拿了一等奖学金,还入了党。但丽丽最大的失误是没听我的话,没去上本校的三加二,专本连读。丽丽为了给家里省钱,决定在上学的同时,参加自考,去拿到本科。自考过的人,才知道自考的不容易。考了七年自考的我,之所以建议丽丽读三加二拿本科,一个是自然升学,不难;第二,毕业后能算全日制本科,对找工作有好处。丽丽自考,一开始很猛,大专毕业后,自考本科也快考完了。但就剩一门日语,让丽丽考了十年没过,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也刷新了我的认知。当年我自考英语本科,考了四次,也终于通过了呀。丽丽的工作也算顺利,一毕业就到寿县的一个乡村小学任教,有编。虽然说是寿县,其实离姐姐家很近。丽丽一开始都是骑电瓶车到学校去上班的。丽丽从一开始上班,到后来结婚生子,一直没有放弃考回省会的念头,但每次都是功亏一篑。有一次,考高牛小学,就差两分失败了。那一次如果考过了,丽丽上班的学校和姐姐家就只隔了一条马路。成功和便利似乎触手可及,却终难企及。丽丽的工作虽然没有更进一步,但丽丽的婚姻也是非常幸福,一点弯路都没有走。姐姐大女婿涛涛是个做计算机的项目经理,爱家庭,爱孩子,和丽丽两个妇唱夫随。丽丽是个非常有头脑的人,知书达理,婆婆和涛涛都听她的话。而且,丽丽生孩子也是那么争气,一胎生个儿子,公公一家人开心的要死。本不想再生了,但架不住公公、婆婆以及涛涛的软磨硬缠,因为他们都还想再要个女孩。生就生吧,就如你们所愿,生一个女儿。这简直有点神奇。我有时想想姐姐的两个女儿,我都惭愧的不行。相比于我婚姻的坎坷和挫折,她们两个简直是太顺利了,一点弯路都没走。这真是上天的眷顾呀。姐夫自小孤苦伶仃,没想到如今儿孙满堂,真是傻人有傻福。现在,两个外甥的生活都超过他们的这个老舅了,住的房子比我好,开的车子也比我好。这也是我和哥哥羡慕姐姐的地方之一。
姐姐虽然性格有点急躁,但是个非常能干的人。手脚麻利,快人快语。2000年,在我的帮助下,姐夫家翻建楼房,姐姐不仅要做饭,还要负责指挥协调,那种能力和风度,丝毫不亚于一个男人。哥哥在广东肇庆公司的时候,姐姐也去打过一段时间的工,很快的便被升为班组长。厂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马大姐”。姐姐离开工厂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念她,并觉得可惜。他们都说,马大姐如果继续干下去,肯定会和我哥石总一样,前途无量。但姐姐终究还是要回去照顾两个女儿,姐夫一个在老家搞不定。姐姐回高牛后,为了生活,又开始经营卤菜。她做的卤菜,虽然颜色不是很鲜艳,但绝对是卫生可口。我见过多次她和姐夫做卤菜的过程,每天,光中药配料,都有十几种。姐夫搞汽车维修,生意也不是太好,加上后来身体在走下坡路,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就落到了姐姐头上。但做卤菜,不仅很辛苦,后来又多了几家竞争对手。做了几年后,姐姐便在一个堂哥的介绍下,到省城的一家种子公司打工,在车间里包装种子。先是打零工,季节工,后来便扎根了,常年累月地干。因为姐姐的速度无人能够替代。老家很多亲戚朋友通过姐姐介绍也有不少人去干过,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坚持长久。渐渐的,姐姐在公司里也小有名气,车间主任很信任她。姐姐在这家公司一干就是十几年,也给家庭贡献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一段时间,姐姐凭着关系,把公司淘汰的种子廉价卖给亲家公老好喂鹅,老好对此,是相当佩服和感激我姐的。前两年,当姐姐得知我也是劳动仲裁员后,就问我,她在这个公司干了十几年了,公司从没签过劳动合同,也没给她们交过社保,该怎么办最好?我说这个复杂了,可能要写一篇文章才能讲清楚,但最为关键的点是能否认定为劳动关系,这个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牛鼻子。分析姐姐和那个公司是否能认定为劳动关系还要分50岁之前和50岁之后,因为姐姐是40多岁就在那个公司干的,一直干到现在将近60了。一般,女工人岗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周岁。在50岁之前,只要姐姐能够举证证明她和这个公司符合劳动关系的几个条件,那就应该认定为劳动关系。根据原劳社部的文件,这几个条件分别是,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第一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姐姐无疑是符合的,对姐姐至关重要的就是第二个条件,那就是要证明,在用工期间,姐姐接受了单位的劳动管理。还是根据原劳社部的这个文件,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有权机关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而且,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姐姐如果要证明曾经接受了公司的劳动管理,就要从这些证据入手。姐姐也曾多次说过,公司说她们是季节工。但季节工也不一定就不是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要符合事实劳动关系,干活超过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要承担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季节工干活不一定就不符合事实劳动关系。
再来分析姐姐在50岁之后的劳动关系。姐姐在50岁之后,基本上常年累月的在这个公司工作,而且,每年也有不少假期。我国法律法规对于女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去务工,以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务工但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工关系,规定较为一致,都认为劳务关系。省里一份文件也规定,已经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劳动者与现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已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初次到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其与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但对于女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继续在原单位用工,却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照何种用工关系?各地分歧较大。有的主张按照《劳动合同法》以及最高法司法解释的意思,按劳动关系处理。有的主张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劳务关系处理。我则认为,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按字面意思只是说原劳动合同终止,并不是非要排斥双方继续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而JS省却在一份文件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双方之间用工情形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应按照劳动关系特殊情形处理。即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有的待遇,比如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职业危害防护等能够享受,有的待遇,比如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除了工伤保险之外的社会保险等不能享受。最近,最高法在一份征求意见稿中,基本采纳江苏的观点。回到我姐姐的情况,那么,她在50岁之后,在该公司继续工作而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就符合上述劳动关系的特殊情形,个人认为按照JS省以及最高法意见稿的观点处理是最正确的。安徽省在2019年,也在一份会议纪要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仍继续为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应当认定为双方劳动关系延续。安徽省还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有单方终止劳动关系的的权利。用人单位单方终止劳动关系的,如果因为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的。像我姐的情况,她长期在这个单位劳动,但是单位从来没有给她缴纳养老保险,导致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要和她终止劳动关系,按照安徽省的观点,是要按照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但姐姐工作的单位又有变化,好好一个上市公司,不知道什么原因,又被BJ的一个大公司合并了,并把合肥车间的大部分业务迁到了江西。姐姐如果想留在合肥,公司就说要和她们签订一年的劳务合同。这不知道又是什么幺蛾子。干了那么多年,也没签过,为何现在要签呢?姐姐不知道是好是坏,又来问我。姐姐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也到江西去,跟着原来车间的大部人人马。但江西比较远,姐姐又不太想去。而且如果去了江西了,原来在合肥的劳动权益还要不要再去争取呢?和到江西去工作有没有冲突呢?她到江西去,能不能按照最高法的一个司法解释,在主张经济补偿金的时候,合并计算工龄呢?这可能符合这个司法解释中的一条情形就是“因为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的”。生活就是一团乱麻,有时很难理清。法海茫茫,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但我建议姐姐先到江西去干干试试,干不下来,再不干就是了。姐姐在这个公司的收入还可以,这么多年也挣了不少钱,养老的钱也够了。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一切应该以自己的身体为重。
回想这一生,姐姐和我在一起愉快玩耍的时间其实很短暂。我很小的时候,姐姐就上了初中。等到姐姐初中毕业,后来我又初中,她又在外地工作几年。等到姐姐完整的一年呆在家里的时候,我恰逢初三,住校,学习最紧张的时候。后来我又中专,姐姐也结婚了。成年了以后,更难有长段的时间聚在一起。有时好憧憬,能够再次回到小时候,姐弟三个一起厮守,大家都不上学,一起劳动,一起玩耍。姐姐住老屋的北屋,我和哥哥住老屋的南屋。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如今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却都在步入老年。我想我们还是应该保持着一颗童心,永远不忘老家,不忘过去的生活。同时永远保持率真。我们姐弟三人,情比金坚,任何世俗的泥淖和虚伪的浮云都遮不住这手足情的灿烂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