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的特征
民间舞蹈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些民间舞蹈素材,经加工后既可以编写成民间舞教材进行教学,或创作新的舞台节目;民间舞蹈又经常被戏曲、杂技等其他艺术形式所吸收,扩展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
在舞蹈艺术中,民间舞蹈、民间舞节目、民间舞教材与教学三者,它们之间互为影响,又有各自的艺术规律。是继承与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步骤。
1.民间舞节目
民间舞蹈经过加工整理被搬上舞台,就成为独立的舞台艺术,它和民间舞蹈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应称为“民间舞节目”。民间舞蹈是群众自由参加,观众与表演者融为一体,尽情发挥,皆大欢喜。民间舞节目在舞台上演出,使观众与演员相隔,演员可以运用舞台的特殊效果,使表演更为精湛,引人入胜。在舞台上,即便是民间艺人的表演,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记得在50年代初期的一次民间会演中,东北秧歌老艺人李文清表演“捕蝴蝶”这一传统节目时,非要把他所住饭店的那大盆花搬上舞台不可。这无非是想以花创造一个既非广场,又适于舞台上表演的意境,以便增强表演的艺术效果。
2.民间舞教材
民间舞教材是为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在目的与性质上与民间舞蹈已有不同。它是以民间舞蹈为原始素材,根据教学需要提炼基本动律、基本形态以及各类训练性、表演性组合,成为规范化的系统教材。一些优秀的民间舞蹈的表演片段,有时也可以纳入训练范围,但必须与整个教材系统相协调一致。为使民间舞教材不仅训练性强又能反映出这一民族(或地区)的审美心理,保存民间舞蹈原有的表演规律与文化特征,舞蹈教师要对这种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及诸多的文化因素,作全面、细致的研究,并将亲身的体会与心得运用到民间舞教学中。
3.从民间到舞台
民间舞蹈从群众表演到舞台艺术这一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表演往往是民间舞蹈精华之所在,所以一些优秀艺人的精彩表演,经过整理使之规范化后,就可以编为民间舞的教材组合,经过艺术加工也可以搬上舞台演出。例如:北京舞校50~60年代编写的东北秧歌教材,其中的《月牙五更》、《梢头》、《过街楼》等组合,基本上是从民间艺人的表演片断中提炼而成;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金质奖章的《花鼓舞》(张毅创作,1956年于莫斯科获奖),就是继承与发展了花鼓老艺人的高招绝技,并塑造出新的农民形象而取得优异成果的。
此外,编导们深入生活精心创作的优秀节目,又会促进民间舞蹈的流传与发展。如《彩虹》(贾作光于1980年创作)演出后得到了鄂温克族群众的肯定与欢迎,于是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很快地在鄂温克族民间流传开来。又如蒙古族民间舞蹈中,过去是没有名为“马步”的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内蒙古歌舞团于50年代创作并反映现代生活的节目《马刀舞》、《牧马舞》等节目中,创作了“马步”,塑造了粗犷、剽悍又极美妙的牧民形象,于是很自然地融入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并在草原上广泛流传。这些实例,充分说明了民间舞蹈、民间舞节目、民间舞教材三者互相作用的基本规律。
4.关键在于深层文化的升华
无论是民间舞的节目创作,教材整理与教学研究,还是民间舞蹈的搜集与研究工作,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应有的升华。所谓升华,并不是一般的技术提高或单纯的文字描述,而是发掘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通过自己全身心投入后的感受与创造,使它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升华为新的文化成果。因此,升华的关键就在于舞蹈教员、编导以及研究者自身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正像韩非子“和氏之璧”的故事那样,舞蹈工作者应有卞和那种从石山中辨识璞玉的才能;那种愿使璞玉成为璧玉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中国民间舞蹈的石山与沙河中,发掘和筛淘出璞玉浑金,经过精心雕琢,使它们都成为烁烁闪光的金玉艺术精品。
本章要点
结合实例分析民间舞蹈的“六种特性”,明确由它们所概括的“民间舞蹈的概念”;分析“五种文化特征”的内容及其相互的关系,进而思考其中哪一种是最根本的特征。
复习思考题
1.民间舞蹈的概念及其特性。
2.如何理解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两者的关系。
3.民间舞蹈具有哪几种文化特征,其中哪一种是最根本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