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积累
周末,各个学科的竞赛课结束后,学生们都离开了。教室里显得空空荡荡的,但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李文还是选择留在教室,继续学习自己的数学知识。
现在的李文,学习得这么愉快、兴奋,也是因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其实,天赋和勤奋固然重要,但是前人的指引,也是竞赛学习上重要的一环。
竞赛不比高考,不是自己拿着几本书硬学,就能【莽】出一片天地的。
喜欢数学,愿意参加数学竞赛,并且天赋达标的人,在全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并不少。
相比之而言,最终能参加数学竞赛的,可能就只有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阻碍这些学生的,除了教育质量,还有信息差。
在竞赛路上,没有老师指引,就无法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适合刷什么样的题目,在学习时,有了疑惑,也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解答。
在埋头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整条路都走错了。学习搞错了侧重点,再想掉头,已经晚了。
相比这些学生,李文感到自己非常的幸运。
有经验老道的竞赛教师指引,书籍选择、专题掌握之类的困难,就被直接扫清了。
自己只用静下心来,按照老师的指点,努力的学下去,就可以了。现在,唯一能阻碍自己的,就是时间了。
.….…
李文现在正在学习【浙大一试】上的内容,这本书非常得厚,是厚到打架时可以当板砖使的那种程度。
普通的学生学习这一本大书,即使达到学习的门槛了,学完也不知道要多久。
追求速度?不可能的。
但李文不一样,他还是想逼自己一把,让自己在不跳过专题的情况下,尽快完成对这本书的学习。
毕竟,刷过《奥数教程》,李文的一试水平已经大有长进了。同时,这样做,才能给二试的准备留下一定的准备时间。
竞赛到了这样的一个时间点,有时候,李文都想直接结束一试的学习,开始学二试了。
毕竟二试实在是太重要了,一试才120分,但二试一共有180分。
二试做出两道题,分数就基本超过一试了。
同时,在数竞历史上,也出现过一试只拿了50多分,二试拿了接近满分,最后进入省队的人才。
不过,虽然有先例在,竞赛老师还是不建议李文从现在开始放弃一试学习,直接开始学习二试内容的。
首先,那个学生作为个例,那么多年,也只出现过一次,具有不可复制性。
其次,之多以要先学好一试,再学二试。并不只是因为,数学是层层递进,一试是可以为二试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数竞生而言,一试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人只要学就能学会的内容。
二试内容,就有点像小说里那种高深的【武功秘籍】,花了时间,还真不一定能学会。
当然,学好一试的内容,是对二试的【代数】大题有帮助的.….正常学习,学到最后,大家的一试成绩都差不多了,这时候才会去考虑二试的内容。
不过,浙大一试也不是只有一试,里面有一些知识是为二试作铺垫的。
这就是系统性学习的衔接性,等李文学完浙大一试和奥数教程,二试也差不多入门了。
“唉.….”接连学习了两个小时,李文摸了摸额头,感到有些头皮发麻,这本厚书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给李文足够的时间,他自信能不输给任何人。但是,复赛,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这也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摇了摇头,从胡思乱想中摆脱出来,李文继续把精力投入到了数学竞赛的学习中去。
数竞的学习,大体上能分为【理论】和【刷题】两个部分,这就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和【实战】。
之前,李文在刷题时还是走质量不走速度的,因为基础薄弱,遇到过的题型少,所以每一道都需要仔细研究。
现在,李文要更加偏重于速度一些。这不但是因为重复学习过的知识变多了,也是因为这样更加贴合复赛考试时的情景。
想要预赛取得好成绩,不但要懂得相对应的知识,还要大量做题,增加自己的熟练度,让自己在看到题目的瞬间就能作出反应。
没接触过竞赛的人,也许会认为数竞和其他的竞赛不一样,只是对数学知识学习深度的比拼。
但是,若是真想要提高数学知识的深度,还不如直接去学习大学的内容。数竞,带一个【竞】字,所以在某些方面,是和电竞、体育竞技.….一样的
数竞终归是一门要求你在限定时间内拿到分数的比赛,对一个人的反应力和体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
周日晚上,李文在教室里刷着题,渐渐得,学生们都陆陆续续得回来了。
李文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还是感到有些不安的,他打算去找数竞班的其他人了解一下,他们的进度大致是怎么样的。
叶逊、李毅军这两个数竞班里的第一第二,估计二试内容都学了不少了,李文也不想再问了。
重要的是竞赛班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好让李文作一个比较。
问了一圈下来,李文发现,他们和自己的学习历程有点不一样。
因为除了他以外的人,当初参加竞赛时学习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所以都是两本一试教材一起学的。
除了叶逊和李毅军.….开始学二试的,也就两三个人,也都没学出什么成果来。
其中学得最好的,也就勉强能做出一道大题的水平。
那些还没开始学习二试的,有些是因为二试的东西学不进去了,还有些只是单纯得学习进度慢。
对于他们,李文感觉自己只要刷完浙大一试,就能完全反超了。
“我再努把力,就能有竞赛班中上的水平了。”现在,李文对自己当前的能力,有了一个清楚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