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脾的认识
什么是脾
脾与胃同居中焦,《素问·五藏别论》中记载,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位于腹腔上部,膈之下,与胃以膜相连,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是一个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医学入门》中形容脾的形状是“扁似马蹄”; 《医贯》中说脾“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 《医纲总枢》中记载脾“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扁似马蹄”是指脾,“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脾主运化
运,有运输、布散之意,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化,有变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等。脾主运化就是将水谷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各脏腑组织。这些功能需与胃和小肠等配合,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脾运化水谷
所谓水谷,泛指各种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脾运化水谷的过程为饮食水谷进入胃中,经过胃的受纳和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以及脾的磨谷消食作用,其中的精微物质游溢出来,在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下上输于肺,由肺脏将这些精微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饮食水谷是人出生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只有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即“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气血的化生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食欲缺乏、便溏,甚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脾运化水湿
所谓运化水湿即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脏腑及组织,以起到滋养濡润的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再经过肾气的气化作用,将其中的清者重新吸收并加以利用,而将其浊者转化为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这也是脾虚生湿和脾虚水肿的发病机理。
总之,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的失常可导致另一种功能的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脾主生血
《景岳全书·血证》中指出:“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而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相反,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闭经,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症状。
脾主统血
《古今名医汇粹》说:“脾统诸经之血。”《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记载:“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是指脾有统摄全身血液,使之在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而脾统血的功能又是通过气摄血的作用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证论·藏腑病机论》中说:“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若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便会气血亏虚,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导致出血。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证,尤以下部出血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因此,不会出现血液逸出脉外的现象。
总之,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正如《金匮翼·卷二》中所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升,是指上升和输布;清,是指精微物质。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因而说“脾主升清”,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以说“脾气主升”。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是相对而言的。另外,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才能生机盎然。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果脾气不能升清,水谷就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至内脏下垂等症状。
脾喜燥恶湿
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这与胃的喜润恶燥刚好相反。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有关。脾和胃在五行中都属土,但按阴阳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脾气健旺,则运化水液功能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的停聚。若脾气虚衰,运化水液的功能障碍,痰饮水湿内生,即所谓“脾生湿”;水湿过盛反过来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脾阳不振,称为“湿困脾”。外在湿邪侵入人体,困遏脾气,致脾气不升,也称为“湿困脾”。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故脾欲求干燥清爽,即所谓“脾喜燥而恶湿”。
临床上,对脾生湿、湿困脾的病症,一般是健脾与利湿同治,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温馨提醒
脾虚不运则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易困脾。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症状为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黏不渴等。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为“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症。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脾气与长夏相应
“长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特定节气,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中医学认为,长夏与脾相应,也就是说,这一节气与脾的关系密切,适宜养脾。
四季应五脏
中医学认为,长夏属土,而脾也属土;长夏的气候特点是暑湿,而脾恰是一个喜燥恶湿的脏腑,因而其运化功能在此时易受到伤害,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长夏主化,是人体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的良好时期,因此长夏时宜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小米、白萝卜、番茄等。一般人在长夏喜欢吃冷饮和冷藏的瓜果,而实际上夏天宜吃热饮熟食,以免寒凉食物损伤脾阳,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如果此时需要吃汤药,大夫也常在药方中加入芳香化湿的药物,如藿香、佩兰等。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宜多吃一些豆类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适宜夏天吃的豆类包括绿豆、四季豆、赤小豆、白扁豆、荷兰豆、青豆、黑豆等。
温馨提醒
长夏天气湿热,易使人心情烦躁,因此养脾还要保持好心情。所谓“心静自然凉”。喜悦轻松的心情对脾有益,嫉妒、忧虑、多思则对脾不利。
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为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灵枢·本神》中记载:“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中医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之说。思,虽为脾之志,又与心有关。正常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没有不良影响的,可是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则会造成气结,影响气的正常运行,因此,《素问·举痛论》中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常,则气血生化乏源,易不耐思虑,而思虑太过又易伤脾,由此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即伤脾。
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脾为涎”的说法,认为涎出于脾而溢于胃。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但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如小儿经常睡觉流口水就与脾虚有关,故说脾在液为涎。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或瘦削和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素问·痿论》中记载:“脾主身之肌肉。”这是因为人体的四肢、肌肉都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使肌肉丰满、健壮有力。如果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养,则可致肌肉瘦削或萎软、倦怠无力,甚至不用。四肢是人体之末,为人体肌肉丰厚之处,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方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清阳的升腾与宣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实四肢。”脾主运化与升清,若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布散无力,清阳不升,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四肢可出现倦怠无力,甚则萎废不用。
人体肌肉分布图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口即口腔,为消化道的最上端,人的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直接相关。只有脾气健运,人的饮食、口味才能正常,就像《灵枢·脉度》中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则会出现食欲缺乏的症状,还可出现口味异常,如口淡无味、口腻、口甜等症状。人的口唇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由于口唇的肌肉由脾所主,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仅能反映全身的气血状况,而且能反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故《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则可见口唇色淡无华,甚则萎黄不泽。
脾气虚损
脾气虚损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失养、情志失和所致。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脘腹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肢体倦怠,形体消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轻度水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这些症状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脾脏运化功能的减弱,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故纳少腹胀,便溏;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水肿。
●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温馨提醒
脾气虚损在不同年龄段中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婴幼儿见脾气虚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见脾气虚者,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身体重着、倦怠嗜卧、形体消瘦、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等。
脾阳虚
脾阳虚又称脾阳不振。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由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脘腹冷痛、胃痛而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水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水湿中阻
湿即水湿,分内湿和外湿两种。水湿中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致使运化功能减弱的证候,皆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内湿是指湿生于内,由于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消化不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等,皆会加重脏腑负担,使位于中焦的脾胃受损,且脾易受湿困。脾不能正常运化进而使机体“水湿内停”造成内湿,因而说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外湿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湿邪束缚体表,致脾运化功能受阻或脾运不健,水湿滞留,湿从内生。
《黄帝内经》中的脾胃养生法
中医学认为,“脾旺于四时”,调养脾胃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并且一年四季都不能忽视对脾胃的调养。冬季天气寒冷,人的胃口大增,可是经过夏秋季节,人们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的情况,若是急于大量进食补品,就会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负担,造成“虚不受补”。因此,调理脾胃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清淡为主
养脾胃应以清淡为主。“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勿进肥浓、羹肤、酥油酪饮等”,这些都是唐代医家孙思邈的主张。
2 饮食宜洁
“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禽兽鱼虫禁忌》中也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
3 甘咸勿过
现代科学证明,盐的摄入过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尤为使人易患高血压,使人夭折短寿。糖吃得过多会害脾生痰损齿,容易患消渴(糖尿病)。《素问·奇病论》中说:“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4 适温而食
《灵枢·师传》中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腹鸣飧泄。”食物过热过烫会对消化道造成物理性伤害,久之会引起病变。而食物过寒又伤脾胃,所以即便是在炎炎酷暑,我们也不能随意地吃冷饮。
5 饥饱适中
很多养生学家都主张饮食应该节量,并且这里所说的“节量”是相对于饱食,而不是过饥,过饥会导致饮食摄入不足,使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宋代文豪苏东坡也认为“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他认为这样可以“宽胃以养气”,且饥饱适宜是长寿的基本条件。
6 怒后勿食
进食的时候应该心平气和,排除所有不良的情绪,才有利于胃的消化。古人有云:“食后不可动怒,怒后不可进食。”
7 谨和五味
全面膳食,饮食多样化,食材广泛,各类食物合理搭配具有重要意义。《素问·生气通天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8 餐后养生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则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说:“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龄不败,口香。”
9 食宜缓细
咀嚼是食物消化之始,是脾胃消化的基础。《养病庸言》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曰:“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10 饮食有时
饮食必须要定时、有规律,才能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千金要方》亦云:“饮食以时。”
温馨提醒
调养脾胃不能依赖药物,有些人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少,坚持用中药调养,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工作张弛有度,便可调养脾胃。调养脾胃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好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