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史上最强太子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变法

杨素平叛连战连捷,再加上阴葵派的帮助,不出一个月,就平定了汉王杨谅的叛乱。

杨素立了这样的功劳,杨昭让自己老爹杨广亲手起草了一个诏书,充分发挥他的文采,褒奖杨素的丰功伟业。并且,命令杨素把杨谅押回长安,进行定罪。

曹正淳向着一堆奏折回道,“陛下,太上圣皇想要见您,您见还是不见?”

“我见,还是不见,那都得看我心情。”杨昭厌恶的扒拉翻挡住自己头的奏折,露出自己的脸。

好吧,虽然他已经做了皇帝,但是,个头着实不怎么威武。所以,一出大事,朝臣门的奏折都会把他淹没,这让他很不爽。

“那到底见,还是不见?”

曹正淳继续征求意见。

“当然不见。这是朕的手书,转交给太上圣皇。”

曹正淳接过来扫了一眼,怀疑的问,“陛下,您是不是拿错了?”

这一通鬼画符是什么?

太上圣皇都老眼昏花了,您能考虑点他老人家眼睛不好使吗?

“这是草书呀!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出乎王羲之,混合了钟繇的笔意,当然还吸收了草圣张旭和半颠怀素的一点特点,是朕所创的一种杨昭体草书。哎,你这什么眼神?”

杨昭正自得意,却看到了曹正淳便秘的脸。

“陛下,草书老臣还是识得的,你忘了,老臣是从明朝穿越来的?不过,您这……”

杨昭垂头丧气。好吧,朕再写一幅就是了。

杨昭站起身子,拿起笔,无奈的看着曹正淳,“给朕腾个地儿呀!”

这一桌子满满当当的。让朕在哪儿写字?

曹正淳一挥手,那些奏折都落到了旁边。

杨昭羡慕,“老曹,行呀!”然后,挥笔写了几个正楷,交给曹正淳。

曹正淳只见上面五个大字,“饶汉王不死”,心中了然。

杨昭道,“我爹和他这兄弟们关系不好,那都是我皇爷爷的教育出了问题。如果朕有这几个儿子,一定不会让他们这样。朕又不是暴君,汉王虽然犯了发错,关起来就行了。”

“陛下仁慈。”

“蜀王何时能来到长安?”杨昭想着,只要蜀王一到,他就可以开始干大事了。

“这就这三五天的功夫了。”

“好,就这几天,朕等得起。”

杨昭顺手签完七天签到领大奖的最后一签,然后说出自己想要的智囊团的名字。

心想,有了这些各有所长的人才,有大隋何愁不万世永昌,朕何愁大事不成?

“请选择三个。”系统提示。

“为什么只能选三个?”杨昭觉得,这大大的让他失望了。不是大奖吗?

“长城不是一日修成的,陛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忘了你老爹在历史上是如何灭亡的吗?还不是太急于求成,还不是好大喜功?陛下,你要引以为戒呀!”系统好心提示。

杨昭冷静一下,然后说出了他现在最需要的三个智囊团人才,“商鞅,玄奘和毕昇。”

然后,随即他的宫殿里就出现三个人,一个老点,一个中年,一个小点。

老年人首先自我介绍,“在下公孙鞅,可助陛下变法强国。”

中年人说,“在下毕昇,可改良印刷术,即刻可以为陛下展示活字印书术。”

“不急不急,朕相信你。”杨昭急忙阻止性急的毕昇。

那个大概只有二十上下的人自我介绍道,“在下陈御弟。可帮助陛下前往西方,求得如来真经。”

杨昭对这个陈御弟非常有好感,十分满意。毕竟,这是一个美男子。

杨昭道,“三位,我大隋的繁荣富强,文治武功,就暂时仰仗三位了。”

三个人有点迷糊,暂时?不过他们很快就忘记了这个“暂时,”愉快的向杨昭表忠心,“臣一定会尽心竭力,辅佐陛下。”

汉王被押解到长安那一天,早朝上人议沸腾,纷纷要求把汉王处死,以明政典刑。

群臣别看都是男子汉大丈夫,吵吵起来,也和菜市场差不多,再加上这些人都是北方大汉,嗓门特别大,一激动,声音特别大,还不自知,杨昭让曹正淳给自己拿一团棉花过来,塞住了耳朵,这才觉得刚合适。

“诸位爱卿,别激动,且安静一点。朕且问你们,汉王谋反的根源在哪里?诸爱卿可曾想过吗?以前没有考虑过,现在想也来得及。朕不急。我们今天早朝就讨论一下,这汉王究竟为何谋反。”

杨昭说完,群臣一下子都陷入苦思冥想。

其实,他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陛下,汉王谋反的根源,可能是您先造了反,抢了皇位。

但是,这话群臣都心知肚明,恐怕上面的那位也心知肚明。他明知事情真相,和特意为难群臣,自然是不想听这个。

两柱香后,杨昭道,“诸爱卿,且不妨各抒己见。”

礼部尚书说道,“陛下,汉王此人不学无术,又野心勃勃,是故谋反。”

兵部尚书说,“陛下,汉王是恃宠而骄。他仗着自己得太上圣皇和太上圣后宠爱,得了许多封地,所以,越来越娇纵,胃口也做来越大。”

薛道衡道,“陛下,此应是制度的过错。我朝实行分封诸王的措施,这本就是一个不好的举措。”

杨昭拍手称善,“看来还是薛大人有见识呀!诸位,这就是饱读诗书的结果。”

“陛下谬赞了。”薛道衡又谦虚一下。

杨昭道,“我大隋,甚至整个关陇贵族集团,都崇拜武力,但是,我朝很多贵族子弟已经没有一点上战场打仗的本事。汉王手下那些人为什么跟着汉王谋反?是因为他们在朕这儿,得不到任何升迁的机会。因为我朝,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庶。多少人,从北魏的祖先那里继承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什么都不做,就能够拿着朝廷的俸禄,吃喝不愁,吹不着淋不着。而那些征战沙场,为我大隋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兵,却奋斗一辈子都比不上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他们能不反吗?大隋立朝不过十几年,朕也初登基,难道就任由这谋反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

“当然不能。”忠臣异口同声。

“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杨昭又问。

没有人回答他。总不能为了迎合皇上的喜好,革自己的命吧?那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杨昭冷笑,“变法改革。”

“陛下,万万不行呀!我大隋刚刚得了天下,根基还不稳,理应休养生息,经不得变法的折腾呀!”

“是呀,陛下,不能变法呀!”

“不变法,那以后朕怎么调动那些普通士兵?不变法,谁为朕守江山?你们吗?兵部尚书,你每次带兵,都会带一群姬妾,恨不得把全长安漂亮的姑娘都带去。仗没有打赢过,儿子倒是添了许多。还有你,刑部尚书,你是主管审案的官员,却让牢里的犯人帮你把事情给干了,朕要你何用?你们这一个个,哪一个对得起,自己拿的高官俸禄?”

杨昭想到这些大臣干的好事,就怒从心头起。

“臣惶恐,臣惶恐。”群臣都跪了下去。

“你们不用惶恐,真正该惶恐的不是你们,是朕。丢了江山,是朕被写入昏君之列,是朕被万世唾骂。你们呢?你们谁能代替朕?”

杨昭越想越生气。

“臣不敢,臣不敢。”

“朕宣布,即日起,由公孙鞅大人任变革司管事,来施行变法。胆敢阻碍变法者,朕必诛之。”

公孙鞅在大殿下微微向众臣僚行了一个见面礼,然后就和杨昭一起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