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黑暗料理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疯马

奥多抬起头来,一张红棕肤色的面庞出现在自己眼前,标准的拉丁美洲移民,二十岁左右,很帅气的同时又有种沧桑的感觉,相信为这家咖啡馆吸引了大量女士以及少数男士。

他注视着奥多手中的画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起来是被吸引住了。

“有什么意见吗?”奥多有些好奇的问道。

“哦,不,没什么,”对方随即反应了过来,有些紧张的为他倒满了咖啡,“抱歉,如果打扰到你的话我道歉好吗,请不要……投诉我。”

奥多失笑着摇了摇头:“我不会的,不过,你看得懂我的画?”

“是的,先生,”对方点了点头,“虽然线条简单,但我看得出你是在画电影分镜头。”

没料到对方真看得出来的奥多顿时露出吃惊的表情,青年随即解释了起来:“我在一些电影里演过几个小角色,所以大致能看懂。”

奥多更吃惊了,同时也来了兴趣:“那你看出什么来了?”

“抱歉,我只是因为你的分镜头想起了一些往事,而不是看出了什么。”对方老老实实的说道,“我还没达到能通过如此简单的分镜头看出一部电影的好坏的地步。”

“一些往事?不介意的话……”奥多看了看他的胸牌,“疯马先生,可以说说吗?”

“没什么好说的,先生,我四年前十六岁的时候带着明星梦来到这个城市来,四年后却只能在咖啡馆里打工为生。”疯马的语气里充满了萧索的感觉。

奥多随即露出恍然的神色,好莱坞这个名利场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那些渴望一夜成名的男男女女投身其中。

可惜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称为签约演员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多的却是想眼前这位疯马先生一样美梦破灭之后以打工度日。

不过,以疯马的素质应该很容易获得青睐才对啊?

奥多忽然眯了眯眼睛。

疯马不算特别帅,但是棱角分明颇有种性格小生的味道。可塑性很强,尤其是他现在才20岁,如果要用确实的人来形容的话,和布拉德皮特有些类似。

可惜了,他的混血血统中印第安的成分有点高,这从他红棕色皮肤中可以推断出。

北美和中南美洲对于原住民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疯马先生对于美国梦有点过于乐观。

奥多暗自摇了摇头,或许是出于好奇又或者根本是在开玩笑,他脱口问道:“我正在筹备我的第一部电影,需要一个有演出经验的人担任角色,有兴趣试试吗?”

收拾着东西的疯马顿时停了下来,看了奥多半晌后随即点了点头:“没问题。”

奥多惊讶的挑了挑眉:“你就不担心我是骗子?”

“你不像个骗子,先生,”他说着耸了耸肩,“就算是那又怎么样呢?反正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你又不是gay。”

这个家伙……还好奥多没有把咖啡送进嘴里,不过这样一来他对疯马的兴趣更大了:“那就这么说定了,这是我的名片。另外,把你的电话给我,相信很快就会打给你。”

他说着打了个响指,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你走运了,小子。从现在开始,只要我想,可以把任何一个人捧成天皇巨星!”

“当然,前提是你要吃一份我做的料理。”

“你做的料理?”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斯盖图市。

30岁里德·哈庭斯和32岁的马克·伦道夫共同经营着一家专门生产软件开发工具的公司。

他们是同事,也是好友,每天一起去公司上班,轮流开车。

伦道夫满脑子创意,激情澎湃,富于感染力。

哈庭斯则像《星际迷航》里的斯波克,逻辑严密、理性严肃,做起业务分析来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

伦道夫想创业,探索利用互联网赚钱的新方法,哈庭斯也是如此。

但事实上,他们的想法并没有什么特别,当时有成千上万像他们一样的人,都在寻找正确的角度、正确的产品、正确的方式来利用这种全新的媒介。

在他们面前,是互联网之初一片开阔的绿色田野,没有被犁过,也没有种过任何庄稼,他们觉得自己是伟大的拓荒者。

除了想要创业,想要在网上卖东西,伦道夫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而每一次共同开车的旅程,最后都变成了伦道夫向哈庭斯兜售商业计划的尝试。

有一次伦道夫说:“我有个新想法——定制棒球棒。”

“用户可以在网上填写信息,然后我们按照他们填写的规格,比如长度、手柄厚度和球棒的切面直径,用电脑控制的铣床精确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棒球棒。所有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者你可以完全复制其他人的球棒。”

哈斯廷飞快地利弊评估、火速地成本效益分析,瞬间建立对潜在风险和扩展性预测的模型。

大约半小时后,哈斯廷转过身来,说:“那永远不会成功。”

定制棒球棒、个性化冲浪板,为宠物狗量身定制的狗粮......

这些都是伦道夫曾经提出的想法,它们不切实际,毫无创意,永远不会成功。

哈庭斯提出:“伦道夫,我们需要的是可以规模化生产的东西,卖出一打和卖出一个所付出的努力完全相等。这样,一旦获取一个客户,就可以一次又一次把产品卖给他。”

伦道夫把目光转向了VHS录像带,让用户在网上租录像带,然后直接寄给他们,将实体店的服务网络化。

但是,录像带有些笨重,没法装运,而且没有办法保证用户会把看过的录像带寄回来,还极有可能在运输途中受损。

比如,花80美元买一盘录像带,租金定为4美元。除去邮费、包装费和手续费,每笔租金到最后大概只能剩下1美元。所以,必须把这盘录像带租出去80次才刚好收支平衡。

而同一部新电影,音像店一个月可以租出去25次,因为它不用等邮政服务。它的租期可以仅限24个小时。另外,因为不需要支付包装或运输费用,每租出去一次,它赚的钱就更多。

最重要的是,录像带很贵,当时一盘录像带的定价就在75~80美元,而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配备足够多的录像带库存,从而吸引音像店的客户。

更重要的是,谈到录像带,就不得不提一家很强势的业内霸主——百视达。在美国,几乎每一个潜在租客附近10~15分钟的路程内就有一家百视达的门店。

面对百视达这样的巨人,伦道夫把目光投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