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权臣李鸿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氏,庐郡望族

按照传统习俗,过了阴历年初一,初五便是新春里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人们一年的财运似乎都是由“财神”决定的。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元1823年2月15日,正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欢庆“财神”生日的时候,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东乡(现属合肥瑶海区)磨店乡,一个小小的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位在“财神”诞辰日降临人世的婴儿,就是后来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烜赫一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先世本姓许,自江右湖口迁至合肥。合肥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在美丽富饶的巢湖北岸,属于巢芜盆地,土地广沃,溏水停注,旱涝保收,“民物殷富,俗尚勤俭而崇节义”。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请求收养迎溪次子慎所为嗣,迎溪慨然允诺,慎所遂改袭李姓。

李家“世耕读以为业”,初“清贫无田”,至李鸿章高祖时,以所谓“勤俭成家,有田二顷”。

从“清贫无田”到拥有二百亩土地,表明李家已经发展成为新兴地主。但因李家有钱无势,缺少政治靠山,“乡曲豪强屡见欺凌,数起讼端”。李鸿章曾祖李椿“和众能言,不畏强御,申辩得直,然后安居焉”。

李鸿章祖父名殿华,字庆庵,“肆武游痒”,两应乡试落第后,便放弃了猎取功名的念头,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足不入城市几近五十年,“男耕妇织,督课勿懈”。李殿华凭借祖先余荫,虽然继承了一些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家大业小,在析居分爨时,殿华一支“推多受寡”,分得的土地财产不多。所以在现存文献中,往往有李殿华役使佃户、雇工和家境穷困的似相抵牾的记载。

李殿华生育四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

长子文煜,字晴岚,库生。据说他“居家孝友,博学能文……名望重于士林,早有经师宿儒之誉”。他因家贫就馆于外者六年,之后“闭门收徒,兼课子弟”,对李氏宗族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沈葆桢说:“李氏书香之盛,英才之多,位业之隆,门闾之大,谓非由公一人创兴而起者欤!”

四子文安,即是李鸿章父亲,本名文玕,字式和,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生于公元1801年。

李文安从小身体就很弱,别人家的孩子四岁就开蒙了,他到八岁时才受业于李龙桥,和兄长们一起读书。为此,李殿华“时亲督课,每作文脱稿”,“必先阅,指其瑕疵”。文安兄弟每当“早起问安及夜读归卧”,殿华“或为讲书史懿训,或为述失曾祖暨先祖盛德”。

虽然李文安读书很刻苦,但因“师有家务”,而自身“少又多病,至年十二仅读四子书及毛诗,而未能成诵”。

李殿华看着李文安忧心如焚,就让他回家跟着长兄李文煜读书。文煜教授自己的兄弟,自然严格认真,每年从正月初三开学,直至除夕始辍。文安也自知“资性中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长进,因而摆脱家务,遏制邪欲,专心攻读。

他在《寄弟书》中追忆说:

仆少本慵愚,惟耽章句。米盐烦碎,七字未亲。声色繁华,四魔早却(吃喝嫖赌,仆尝谓之四魔)。虽得天之独厚,家督自有担承。实所见之尚超,细务慨从推脱。是以毕志读书,专攻进取……

李文安除了就学于其兄外,还曾先后拜童培山、杨静闲、汪子庄等为师。庐阳书院山长杨静闲,擅长制艺,文安说自己“制艺得力于师者最多”。制艺当时指的是学习八股文。

李殿华督促文安兄弟潜心攻读,企图使他们通过科举途径出人头地,攫取功名。李家兄弟虽然多次应试,但直到公元1834年,李文安才考中举人,榜名李文玕。于公元1838年进京会试,中试,四月正大光明殿复试二等,殿试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朝考二等,授官刑部正八品笔帖士,正式改名李文安。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在封建社会里,“权”能转化为“钱”,政治上得势,同经济上致富是密不可分的。一向以“力田习武”为业的李氏宗族,由于文安“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城里、乡下都有宅院,还有近百亩的田产,李家日子过得很红火。

李文安是一位遵循儒家道德和治略的官僚士大夫。据说他“内行尤笃,事亲至孝……为人刚方厚重,然诺不欺,所至皆敬慕之”。在刑部任职十八年,审理案件认真负责,公正不阿,“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因“倔强不苟合”,得不到上司赏识和提拔。

他在掌管提牢厅期间,严禁吏卒虐待囚犯,“捐置衣被药饵,夏席冬粥,躬自监视,狱无瘐毙”。著有《贯垣纪事诗》一卷,后为“刑官刊布之以为法”。

李文安有六子两女,六子依次为瀚章、鸿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除了李鸿章外,每个人日后也都是非富即贵。

长子瀚章本名章锐,号筱荃,生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李文安说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因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挑起家庭重担,侍奉祖父,照顾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训,专攻举业。他虽然“斐流自成章,所富在多文”,怎奈科场不顺,乡试受挫。直到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获得拔贡,朝考一等,以知县分发湖南。据说,湖广总督裕泰一见李瀚章,“奇之,曰:‘他日继吾位业必李令也。’”后来,李瀚章果然把官做到了两广总督的位子。

鹤章排行第三,本名章谈,号季荃,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生。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有意在科举仕途上与两位兄长一比高低。然而,他屡应乡试不第,遂放弃举业,专心“研磨经世致用之学,锐意奋于功名”。太平乱起从父兄治本籍团练,屡出战有功,以知州用,加四品衔。后病归不出。

蕴章排行第四,本名章钧,号和荃,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生。他“年十二病目已而盲”,被迫放弃通过科举门径登上仕途的打算。据说,他“性孝友”,能够“先意承志”,深得双亲的欢心。他以残废之身留在家中,照料一切,免除了做官在外的兄弟们的内顾之忧。当然,他因“好谈经世务善理财”,也曾外出作过瀚章、鸿章的帮手。

凤章排行第五,本名章铨,号稚荃,资质中人,个性倔强,落笔潦草,曾随其父入京读书,弱冠南旋应试不果。他“究心于经世有用之书”,帮助其父办过团练,总理过霆军营务,还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他后来“以诸兄并列封疆,家门鼎盛,力戒盈满。乞假引退,居芜湖”。专心经营土地、商业和高利贷事业,成为李鸿章兄弟中的首富。

昭庆排行第六,本名章钊,号幼荃,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生。监生出身。据说,他“少通经史,博学能文,持躬端正,文字得雄直气”,但在科举仕途上却不甚得意,只好花钱买了个员外郎头衔,以求进身。他后因投靠曾国藩镇压捻军,官至记名盐运使,赠太常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