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鑾新曲(王文治)
王文治(一七三〇—一八〇二),字禹卿,號夢樓,別署無餘、西湖長,室名杮葉山房,丹徒(今屬江蘇)人。乾隆十八年癸酉(一七五三)拔貢。二十一年,隨翰林院侍講全魁(?—一七九一)等,出使琉球。二十五年庚辰(一七六〇)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擢侍讀。二十九年,除雲南臨安知府,三十二年罷歸。三十六年,主講杭州崇文書院。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秋,爲迎接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撰“承應戲”九種,總稱《迎鑾新曲》。著有《夢樓詩集》、《賞雨軒題跋》、《海天遊集》、《快雪時晴帖》等。傳見《清史稿》卷五〇三、《清史列傳》卷七二等。
《迎鑾新曲》,一名《迎鑾樂府》,《今樂考證》著錄,現存道光間刻《藤花亭十五種》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六三冊據以影印)。
迎鑾新曲雜劇跋[1]
梁森[2]
森副鹺兩浙,恭際南巡盛典,總局檄辦戲差。適王君夢樓(文治)罷歸,邀致署中,撰曲九齣,純用浙中故事。送鑾後,屬幕友錄付之梓,俾溥海臣庶共知聖天子省方觀民之盛,有以洽人心而形之歌頌,爲近古以來所未有也。
梁森謹志。
(《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六三冊影印清道光間刻《藤花亭十五種》本《迎鑾新曲雜劇》卷末)
(迎鑾樂府)跋
梁廷枏[3]
族父掞庭先生[4],副鹺兩浙,恭遇南巡盛典,承辦戲差。時丹徒王夢樓太守(文治)自臨安罷歸,延入幕中,撰新曲九齣,皆用浙中故實,音節和平,頌揚有體。
太守少精音律,其友葉君懷庭,作《納書楹曲譜》,多資商榷。顧或者病葉氏所收曲文,不分出正儭,謂貽誤後人不少。蓋率爾操觚之士,拘守譜內字數,葫蘆依樣。於是按之《宮譜》,有一曲而驟多數語,一語而驟多數字,且平仄乖謬者。儭字不清,則句讀不明,襲陋沿訛,殊堪噴飯。曾不知葉譜止爲伶人歌唱而設,重腔拍,不重格式,可無正儭,與《宮譜》各明一義。此自門外漢不諳曲律所爲,於葉氏無與,於太守更無與也。
此本當時署中錄存,亦不能明分儭字,疑鈔胥混寫,非太守底本如此。觀其序葉書,必以《九宮大成譜》爲宗,可以知之矣。今姑仍之,而具論如右。
道光五年展重陽,順德梁廷枏謹校書後。
(清道光間刻《浙江迎鑾樂府》卷末)
浙西迎鑾樂府跋[5]
梁廷枏
先太守掞庭伯父,副鹺兩浙,恭遇南巡盛典,大吏檄辦梨園雅樂。時丹徒王夢樓先生文治,自臨安守罷歸輦,重幣延至幕中,撰新曲九齣,皆浙中故實,音節和平,頌揚有體。
先生少精樂律,其友葉君懷庭作《納書楹曲譜》,多資商榷。顧或者病葉氏所收曲文,未能分出正儭,不免貽誤後來。蓋近時有率爾操觚之士,拘守葉譜字數,模山範水。於是按之宮譜,有一曲而驟多數語,一語而驟多數字,且陰陽平仄,兩形乖謬者。儭字不清,則句讀不明,襲陋沿訛,實資笑柄。曾不知葉譜止爲伶人歌唱而設,重腔拍,不重格式,可無正儭,與《宮譜》各明一義。如誤拘葉譜以撰曲,徒爲此道門外漢,葉氏不任受過,先生更不任受過也。
此本當時署中錄存,亦不能明分儭字,底本未必如此,當緣鈔胥傳寫之誤。觀先生之序葉書,必競競奉《九宮大成譜》爲宗,可以知之矣。今姑仍之,而具論如右。因以見不諳曲例者之以妄作貽人口實,爲可慨也。
(清刻本《藤花亭散體文初集》卷三)
[1] 底本無題名。
[2] 梁森:字掞庭,順德(今屬廣東佛山)人。乾隆間,曾副鹺兩浙。
[3] 梁廷枏:生平詳見本書卷八《江梅夢》條解題。
[4] 掞庭先生:卽梁森。
[5] 此文與前文相較,文字頗有出入,故全文迻錄,以資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