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帝尧之世,击壤而歌
击壤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游戏,起源于传说中的帝尧时代。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引《尚书》记载:帝尧时,“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意思是说:尧的时候,有老者在田间的路上击壤。看热闹的人说:“真好哇!如果没有尧的恩德,老人家哪有闲暇玩击壤呢?”老者听了这番议论,很不高兴,冲着他大声说:“我太阳出来去耕作,直干到很晚才休息,吃水靠自己凿井,吃粮靠自己耕种,尧与我们有什么相干?”这首《击壤歌》是我国古代民谣的代表作,歌颂了尧时代的太平盛世,展现了远古先民原始简朴的安闲与快乐。尧是我国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部落的首领,他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人民丰衣足食,被后世誉为圣贤。击壤源于古代农业生产,是农民在田间闲暇时利用身边的土块发明的游戏。《说文解字》上说:“壤,柔土也。”所以东汉刘熙《释名》曰:“击壤,野老之戏,盖击块壤之具,因此为戏也。”击壤是中国早期投掷类游艺的典型代表,游戏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将土块置于远处,人们手拿另一块土块去击打远方的土块,以击中为胜。这种击壤游戏一直流传至今,现今许多地区都有类似“打瓦”“拽包”之类的儿童游戏,其起源便是击壤。
击壤的起源说明游艺是在人们衣食丰足,出现闲暇时间以后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凭借自己创造的简陋生产工具,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当人们处在茹毛饮血的时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根本无暇于娱乐游艺。
随着人类生活资料逐步丰富,人们在得到温饱之后,才有了闲暇时间,有了获得精神享受的要求。于是,那些曾是训练生产技能的活动便以娱乐游艺的形式再现出来,追逐演变成赛跑,攀登转变为秋千、爬绳,投射发展成为击壤、投壶等游戏活动,人们生产劳动中的工具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便成为最早的玩具。尧时代的击壤游戏最初采用的用具不过是最普通的土块,随着历史的发展,击壤的用具演变成木制或石制等材质,规则也更加完备。
《击壤图》,明代王圻、王思义辑《三才图会》插图
击壤不仅是最早的投掷技能类游戏,也是最早的节令游。节令游戏的出现源于历法的完善,农耕时代,历法节令保障了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运作,人们才有了真正意义的闲暇时间。《庄子·让王》中说:“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反映的正是古代农民依节令进行耕种和休息。《尚书·尧典》说,帝尧时创制完善了历法,划分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民众提供了时间秩序的法则。击壤游戏流传到后世,依旧多在冬春的农闲时间进行。明代文献中记载,江南地区流行的打棒壤游戏“即古之击壤”,是冬天儿童们玩的游戏。童谣唱道:“杨柳青,放风筝;杨柳黄,击棒壤。”
清代焦秉贞《春园游戏图册》打瓦,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社会生产的发展带来两个积极的结果,一是社会财富的增加,二是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有了比过去多得多的闲暇时间,充实人们闲暇生活的游艺活动便迅速地发展起来。原来简单的游艺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娱乐形式,或演变成新的游艺种类。击壤在三国和两晋时已相当流行。晋朝的盛彦写了一篇《击壤赋》,认为击壤是众多游戏中最有趣味的游戏,“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这时的“壤”演变为专门的用具,一种长一尺四寸、宽三寸、前宽后窄、形状如屐(古代的一种木鞋)的木制品。宋代以后,击壤进一步演变为多种游戏形式,称作抛堶、飞石、掷砖、打柭柭、打瓦等。
中国游艺的产生源于人们追求内心愉悦的精神需求,从产生的那一刻起便具有文化属性。击壤是上古原生态的田间娱乐活动,后人将其演绎为对太平盛世的赞扬,对闲适农耕社会生活的向往。南朝诗人谢灵运《初去郡》诗中说:“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羲唐”是伏羲氏和尧的并称,击壤是上古羲唐太平盛世的象征物。唐代诗人薛存诚《闻击壤》诗云:“尧年听野老,击壤复何云。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赞美了太平盛世人们发自内心的欢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击壤游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伊川击壤集》,唐代画家韩滉,宋代李嵩、勾龙爽,元代赵孟頫,明代崔子忠等都画过《尧民击壤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