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壤福地
——聚落
中国版图的中心,有一条流淌了 200 万年的河流——渭河。渭河,古名渭水、禹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它从甘肃渭源鸟鼠山发源,一路向东,在黄土高原与莽莽秦岭之间,冲荡出一片 3.6 万平方千米的肥沃土地——渭河平原,这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115 万年前,蓝田猿人在这里点燃火把,照亮人类进化的前程;20 万年前,大荔人在这里打制石器,敲响史前文明的钟声;6000 多年前,半坡人与同时代的仰韶文化先民们也在这里拓荒耕种,繁衍生息,开启了远古文化灿烂的一页。我们不禁疑问:这个面积仅是东北平原十分之一的“小”地方,为何能够成为中国最早的人类起源地和最重要的古文明中心区呢?
◎渭河平原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
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存续时间大约从距今约 7000 年起至距今约 5000 年止,持续时长 2000 年左右,以渭、汾、洛等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1921 年,仰韶文化遗存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按照考古惯例,此类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秦岭望秦川,秦岭巍峨绵延的身躯,以略带弧形的走势把渭河平原揽于怀抱。据陕西省林业局 2019 年统计数据,秦岭山林之中植物有 3800 多种,兽类动物 140 多种,鸟类 330 多种,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滋养哺育了秦岭左近渭河平原的万千生灵。
渭河平原的土壤有渭河及其支流携带的泥沙填充淤埋其中,也有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其间,历经千万年时间才得以形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学者们分析认为,渭河平原的古土壤结构均匀,疏松透水,含有较高的腐殖质和碳质微粒,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据战国时代成书的地理文献《尚书·夏书·禹贡第一》中记载,“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渭河平原的沃土是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启蒙的先决条件。
距今 1 万多年前的全新世之初,中、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世界性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全球气候由寒转暖,北纬 34 度附近的渭河平原更是温暖而湿润,年平均气温较之现在高出 4 摄氏度左右。适宜的气候环境下,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人类更是得天之利,不断发展、进步,慢慢拉开文明时代的序幕。
渭河平原不拘细水流长,通关河、清姜河、千河、漆水河、黑河、涝河、沣河、泾河、灞河、零河、洛河等众多河流如枝杈般分布,不仅润泽了这方土地,还切割形成多级高度不等的阶地,也就是中国北方人们俗称的“塬”。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渭河平原上这些大大小小、看似毫不起眼的土原,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宜居宜耕的风水宝地。
时光流转,6000 多年前,半坡人来到渭河平原的白鹿原下,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搭建房屋,聚集成村。这里是一片开阔平坦的黄土地带,土质松软兼具直立性能,适于建房造屋;这里距离浐河 800 米左右,又高于河床 9 米。水能滋育万物,水源对于人类来讲,更是不可或缺。居址如若过分近水,则阴冷潮湿,易受水患侵扰。于是,这块距水源不远不近、高低适中的二级阶地便成为半坡人最理想的家园。
最初的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他们相互陪伴,彼此分享着陪伴带来的安全和欢乐。大约在 1 万年前,人类终于结束了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迁徙生活,创造出了聚族定居的文明。
◎浐河东岸二级阶地示意图
浐河是“长安八水”之一灞河的支流,源出秦岭北麓,全长60千米。阶地,地理学名词,指河流侵蚀、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沿河谷两岸伸展且高于水位的阶梯状地形。离河面最近的为一级阶地,依次往上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以此类推
当考古学家将半坡人的建筑基址发掘揭露之后,我们发现,这座 6000 多年前的村落布局严谨、井然有序,体现出强烈的规划意识。
半坡村总面积约 5 万平方米,以一条环状围沟为界,主要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部分。居住区是整个聚落的主体与核心。制陶区则是半坡人炼土为胎、烧制生活用具——陶器的场所,它位于围沟外侧东部,既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火,又距离居住区不远,人们往来行走十分方便。墓葬区在围沟之外、居住区以北,这使得生与死有了明确界线。半坡人把死者按照生前聚居的方式集中一区埋葬,意识形态上反映出原始先民对“灵魂”的信仰,同时又是一项符合卫生要求的重大进步。日常生活的居住区、烧制生产的制陶区和埋葬死者的墓葬区,在半坡聚落中既密切联系成为一体,又有范围和功能的规划,这无疑是半坡人心智进步和发展的结果。
◎半坡遗址平面示意图
◎半坡聚落复原模型
半坡村中方方圆圆、大大小小的房屋,并非杂乱、随意地建造,其布局更多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建筑思想。位于居住区中心的长方形房屋,面积达 160 平方米,是半坡村庄中最大的一座。据考古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一处公共建筑,供给人们集体活动使用。居住区内其他小型房屋,如同众星拱月般围绕中心房屋呈环形分布。
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一时期,很多聚落都采用这种内聚式的环形布局。与半坡村相距不远的临潼姜寨,100 多座房屋形成 5 组拥有各自中心房屋的建筑群落,但所有房屋的门都朝向 5 组群落共同圈围出的中心广场。宝鸡北首岭遗址居住区内的房屋也是围绕中心广场环形布置而成。不仅在中国,国外也有类似的例子。如乌克兰的特里波列文化聚落遗址,39 座房屋分内、外两层环绕在中心房屋周围。为了将房门朝向中心广场,有的甚至把房门开在山墙上。又如刚果(金)基伍湖畔的村庄遗址中,所有房屋无一不是环绕中央广场。由此可见,聚落房屋的这种环形布局,不是偶然出现,也不是随意为之的,它是民族聚落的典型规划。这一时期,尽管生产力有了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但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生活;相反,人们被血缘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依赖氏族而生存,在共产制经济基础上集体生活、共同劳动,每一个人都为氏族的繁荣和发展洒下辛勤的汗水。先民们的思想又是原始的、纯朴的,他们认为聚居一处就是一个团结而不可分割的集体,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统一领导。被众多房屋围绕的中心房屋和中心广场代表着公共利益和最高权力,让聚落中所有房门都朝向这里,是每个人的衷心愿望,能与氏族血脉相连,个人的精神才能有所寄托和皈依。这种象征性极强的环形聚落布局,让我们深深感叹:作为个体生命的人是渺小的,但当人类认识到团结凝聚能够产生更加强大的力量时,人类生命又是伟大的。
◎姜寨聚落复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