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劳动力陷阱——为何一部分人会过得如此穷忙?
在厦门,大多数出租车司机都是外地人。笔者经常与出租车司机聊天,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这些外地人来厦门的时间不短,少则五六年,多则二三十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厦门生活了30年的“外地人”,迄今也仍然没有在厦门定居,每年过年的时候仍然会回老家。因为房子是户口迁入、子女读书及其他绝大多数社会关系的关键,所以,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没买房就不算是定居,也不算是本地人。
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市场改革,由原来的“单位分房”改为“市场开发、自由交易”。这个改革措施极大地造福了中国老百姓,甚至可以这样评论,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的改革,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就是空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为30.4%,至2016年,我们的常住人口[1]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7.35%,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则为41.2%。
根据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1976年“文革”结束后至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大约20年里,年均竣工的住宅面积为8200万平方米,按照人均30平方米计算,每年解决270万人的居住问题。从1999年至2015年,年均竣工的住宅面积为5亿平方米,同样按照人均30平方米计算,每年解决了1600万人的住房问题,16年间累计解决了2.5亿人的住房问题。这样的住房建设规模是自人类诞生以来最大的,堪称“世界奇迹”。
请注意,城镇化率的两个口径统计有16.15百分点的差异,这个差异中的群体在中国总计有2.23亿人,前文提及的出租车司机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1998年至2016年这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仍然有这么多人没有按照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安家落户在城市?
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收入来衡量1998年的房价,认为那时候买房是件很轻松的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5.1元,消费支出为4331.6元,储蓄为1093.5元,即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月储蓄91.13元。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的统计数据,199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1854元/米2。两者的比值,即房价储蓄比为20.34,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劳动力需要20.34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买1平方米的房子。我们把时间轴推移至201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3079元,人均储蓄为10537元,2016年的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2]为7202元,则房价储蓄比为8.2。从全国平均值来看,我们的储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房价上涨速度。由于房地产市场大规模地建设住宅,买房的难度在降低。
司机师傅列举的没买房的原因:一是凑首付很困难,二是当时贷款很困难。于是,这个群体就错过了从1998年至2017年这将近20年时间的财富大升值浪潮,这期间全国的房价年均涨幅为7.4%,部分城市的特定地区,比如厦门瑞景新村的房价[3]的年均涨幅约为20%。
鉴于上述的情况,我们假设有甲、乙两个人,两者在1998年的收入相同,支出相同,储蓄也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甲在1998年以借贷的方式购买了住房,每年的收入用来偿还借款。乙无负债,并将以后每年的储蓄用来投资银行存款。我们利用1998年至2017年的全国平均商品房价格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来模拟两个人的财富增长,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甲、乙财富对比
最初的几年里,甲的财富余额一直为负值,生活的确很难过。但几年后,甲的财富余额开始迅速超过乙。这就是笔者所指的劳动力陷阱,劳动力陷阱指的是:一个家庭仅仅靠劳动力而不依靠财产权来获取收入。如果我们不跨越劳动力陷阱,财富增值的速度就会非常缓慢,应对家庭风险的能力就比较低。那如何才能脱离劳动力陷阱,避免陷入穷忙的一生?在社会稳定、产权制度受到法律保护的大前提下,要解决这个难题,总计有三个步骤需要执行。
第一步,储蓄。积累财产非常之重要,尽量在每个月的收入中结余资金。这个是基石,如果没有储蓄,接下来的都是空谈。
第二步,找到一种让资本增值的方式。房地产、股票、债券、股权、黄金、古玩、艺术品,这些都是资产增值的方式。并且要能够理解你选择的那种增值方式,看得透,看得准。
第三步,执行。看准后就要下大注,并且坚定不移地长期执行。
在本书中,我们主要谈的是第二步中的股票。基于对主要投资品市场[4]的研究,在中国城市化率近60%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的价格增速在未来30年内不会继续维持高速增长[5]。但这里所指的是均价,不排除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房价仍然有继续高速增长的可能。而全球各国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一直是跑输股票市场的[6],因此债券市场也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的游戏乐园。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银行)可以利用低成本杠杆增加收益。
对于个人投资者,最为可行的方式是利用股票市场跨越劳动力陷阱。炒股一直被认为是“赌博”“不务正业”的代名词,但我们需要避免陷入偏见,引用芒格的一段话,即“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锤子,你会认为任何问题都是钉子”。
笔者认为,炒股总计有四大支柱:
第一支柱,获得客观知识的方法。这个支柱是在方法论层面,最关键的核心点在于,用什么方法能够使得我们获得可靠的、客观的规律。我们要清楚,一个部落内的首席大巫师可能认为摸鼻子跟下雨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可靠的,而在封闭经济体内货币发行量与通胀呈现的因果关系是可靠的。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未来是可以预测的,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比如天气系统虽然是一个复杂系统,但是仍然可以对天气进行短期的预测。对金融泡沫或政治事件而言,预测会改变事件的进程,所以这个是二阶复杂系统,是无法进行预测的。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第二支柱,市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支柱的核心问题在于解答股票价格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个问题是国内外金融学界研究得最多的,目前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模型,认为股票价格不可预测。我们需要研究清楚股票价格究竟是否像大多数学者认为的这样。
第三支柱,商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支柱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能够长期维持高额利润,并且能够不断地抵抗入侵者,最终给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这个问题的一个衍生问题是商业和人性的关系,即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够触及消费者的心灵。
第四支柱,风险控制。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我们要有逆向思维。我们要知道采用何种商业模型的企业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我们也要总结出一个负面清单,一旦企业在这个清单之列,我们就知道它是不可能伟大的。第二,我们要知道你该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支付多少价格。我们知道,支付高价格是毁灭投资回报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伟大的企业有很多,但伟大的企业出现诱人价格的机会却不多。第三,我们要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卖出股票。
本书中所提及的大部分案例都是对历史的挖掘,试图去寻找这些具有优秀投资回报率的公司背后的逻辑。部分案例是对于未来的展望,这些展望是建立在大量的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会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本书的任何案例都不构成投资建议。
衷心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女儿,没有你们的支持,本书不可能完成。也衷心感谢母校西南财经大学,她给了我方法论、知识和家庭。
希望各位读者指出本书的不足之处,欢迎来信交流,我的邮箱是huiyujij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