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全球视野看中国经济如何构建发展新格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数字化的力量

我从事中国经济研究有近30年时间,起于欧洲,辗转于芬兰央行、经合组织、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多年时间里在赫尔辛基、巴黎、法兰克福、华盛顿等地关注中国经济的腾飞。2007年,我回到香港,先后加入中金公司和瑞穗证券亚洲公司,在这个背靠祖国内地、放眼全球的地方,近距离看中国和研究中国经济,从指导投资的角度向海外主要机构投资者、跨国公司负责人介绍和预判中国经济运行趋势。

2018年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尝试。此前一年,一家科技公司高管找到我,向我描绘了“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精准、实时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大势”的远景。这个提议直击我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经济学研究少有理论性突破,一些经济学原理也很难解释当下的经济现象,比如中国经济崛起、负利率的蔓延和影响等。也许,利用大数据及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做宏观研究,可以打破传统经济学的瓶颈,而这一点,只有大型科技企业能做到。于是,我离开了国际投行,成为中国第一位科技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科技公司的工作模式和研究方法均和以往有很大差别,所幸我很快组建了团队,摸索新的宏观研究思路,并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数字化的力量,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踏浪前行,实现了年均超9%的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随着工业体系逐步完善,生产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又从工业化迈入信息数字化,人口红利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凸显、环境污染成本上升、资本投资回报率下滑、出口份额达到顶峰,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的拉动已显疲态。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经济增速低于8%。2016年以后,经济增速下降到“6”时代,进入新常态。

在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数据”增列为第七大生产要素,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大幅提升了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导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未来科技的力量将加倍释放。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经济影响巨大,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降6.8%,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但数字经济展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突出体现在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助力社会生产有序恢复等各领域,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比如,大数据分析支撑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5G应用加快落地,5G+红外测温、5G+送货机器人、5G+清洁机器人等已活跃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效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等。此外,疫情催生居民生活消费习惯出现较大改变,云办公、云课堂、云视频、云商贸、云签约、云医疗、云游戏等新消费需求释放巨大潜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由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引发了新的博弈和矛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思潮抬头。面对外部挑战,一方面我们应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中国数字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柱。未来在新一轮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有望“弯道超车”。

大数据创新宏观经济研究范式

大数据驱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恰恰让我们对经济学到底是什么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自2002年瓦里安加入谷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后,如何将大数据和经济学研究整合,已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课题。2013年,克拉克奖得主、哈佛经济系哈吉·柴提(Raj Chetty)教授专门开设了“用大数据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课程,深入探讨如何从大数据视角分析社会流动性、税收、教育、创新、气候变化、种族歧视等议题。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研究经济与社会问题有两大优势,一个是数据聚合带来的信息优势,另一个则是方法论发展提升了信息提取能力。大数据拥有比传统问卷小样本调研更可靠的数据,全样本的覆盖能精准观察细分领域,甚至能近似模拟出自然科学的实验。

此前,在投行做经济研究时,我一直遵循“对一手数据量化分析,不看二手报告”的原则。虽然这导致工作更加烦杂,但基于原始数据和素材做出的判断,能让我减少外部干扰,做出更加精确的判断和投资建议。

科技平台上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大数据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再结合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打破了原来的宏观研究范式,拓宽了研究视野和边界。我们以此为素材,结合世界经济、中国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链数据,针对重大经济问题,融合经典经济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法,持续向社会输出了以下几方面研究成果:

第一,实现精细化研究,助力宏观经济研判。比如,疫情冲击下,国内消费恢复缓慢,我们基于大数据识别城市返工情况,基于“工作/闲暇时段订单数量”识别工作饱和程度,发现疫情之后低收入人群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存在“隐形失业”,高收入群体线上化程度高,受影响小,而低收入群体受到疫情冲击更为强烈,这些因素都制约消费复苏。对此,我们提出了加大“三保”政策支持力度、挖掘新型消费潜力等建议。

第二,创新编制指数,为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比如,我们编制了大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不同于传统调查问卷,大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基于微观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既体现了经济学理论的逻辑性,也突出了大数据时代的指数编制特点。再如,编制线上消费品价格指数,与传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相比,线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具有获取成本低、数据准,篮子商品品类多、覆盖全,宏观监测实时性好、频率高等诸多优势。

第三,聚合多渠道数据,利用AI技术创新研究框架。我们把AI技术和经典计量经济学建模深入融合应用到经济分析中,包括AI识别经济图表、自动报告生成、经济语义分析、创新指数等。比如,我们在做产业链研究时,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海关总署数据查询平台等海量数据,将中国进出口的8000多种商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下制造业31个行业逐一映射,透视真实的产业链关系。

目前,我们还在积极推进“AI经济学家”产品实践,集“数据+技术”合力,形成更多高质量、可视化、智能化的研究成果,推动宏观研究领域迈入更加广阔的空间。

科技创新的蓬勃之势,让我对未来中国经济满怀期待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经济治理框架的深层次转变,即从实现小康社会阶段的“增长优先”转向共同富裕阶段的“兼顾增长和公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债务难题、碳中和目标、老龄化加剧、贸易摩擦、产业链重构等,尤其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将考验中国发展和应变的智慧。

但科技变革的力量,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优化分配方式和效率,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外,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促进生态环境宜居,有助于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和知识产出大国,其创新产出对世界来说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蓝图,即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创新呈现蓬勃之势,技术的力量将推动社会治理、生产、生活方式向数字化转型,既促进中国经济内生性动力的培育,又推动长期视角下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我把近年的研究心得重新整理,汇集到《中国经济的韧性》这本书中,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多角度剖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希望借此书搭建和业内沟通交流的桥梁,共同探索宏观研究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框架。

文末,衷心感谢李剑阁、李扬、吴晓灵、杨伟民4位领导和前辈对本书内容的肯定及推荐。感谢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感谢本书编辑李姗姗、钱晓曦,以及同事朱太辉、张明明、杨芳的辛勤工作和协助。当然,本书中的观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的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沈建光

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