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过,爱是一门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艺术。[49]他在书中按不同的爱的对象做了定义和讨论,我们也来分别看看。
先从两情相悦的爱谈起。当下流行的择偶观,是一些“三字经”,如“高富帅”和它的衍生品“白富美”“甜素纯”等。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合乎对美的追求吗?你看,“高帅白美甜”都是审美呀。其实不然。维特根斯坦说过:“漂亮的东西可能不是美的。”[50]“高富帅”,不就是“潘驴邓”的一个改头换面的描述吗?[51]这是《水浒传》中王婆和潘金莲一般市侩的见识,历史上最符合标准的正是西门大官人。也许可以辩说西门庆是中国的卡萨诺瓦,但是他泡妞撩妹的套路在30年前的中国叫调戏,毕竟不是爱呀。
康德说:“只按照那样一个准则去行动,凭借这个准则,你同时能够要它成为普遍规律。或者说,如此去行动:俨然你的行为准则会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自然律似的。”[52]换句话说,我要把选择“高富帅”作为准则,那就要所有人把选择“高富帅”作为普遍规律也能成立。但是,人有高、矮、不高不矮;富、穷、不富不穷。假设各占三分之一。考虑到高、富、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正相关,“高富帅”也不会超过五分之一。如果选择“高富帅”成了普遍自然规律,那么剩下五分之四的朋友们怎么办呢?
显然,我们关于爱的定义在康德面前就不会有相似的问题。特别注意,说的是领略、守护和成就她独有的美。重点在于独有,而“高帅白美甜”的筛查只能算作一种刻板印象。只要我们相信美的阳光普照人类,包括《巴黎圣母院》里驼背、独眼、跛脚的敲钟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独有的美,而且总有另一双眼睛和另一个灵魂可以领略这份美。
西方心理学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第二个成分是激情(passion),其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激情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都可以归入此类;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是忠诚(commitment),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53]
比较一下这个爱情三角理论中的亲密、激情、忠诚,和我们爱的定义中的三点要素,即领略、守护、成就她独有的美。忠诚基本对应守护。激情有点像领略。激情里面包含的欲念更多一些,领略的审美成分更多一些。如果把这差别的程度放大,有点像《爱莲说》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亵玩和远观的区别。亲密相比彼此成就,感觉上还稍微差了点意思。亲密包括理解、沟通、支持、分享,但还是少了点丰富(enrichment)的意思。成就她的美,则是希望能促进她拥有丰富、幸福、值得的生活。
有个说法,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像你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这句话非常贴切。当真切地感受到被爱的时候,应该是一种被唤醒的感觉。当然不是被闹钟吵醒的感觉,而是从慵懒混沌中醒来,整个世界一下子变得明媚了。
*
继续看《爱的艺术》中讨论的其他几种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领略子女的美、守护子女的美,是本能。成就子女的美的过程就是教育。
关于自爱。领略自己的美,是自信。守护自己的美,是自尊。成就自己的美,是自强。自爱是义,义就是自信、自尊、自强。
性爱是在身体层面上两个人相互成就美的终极仪式。孕育是终极成就。而婚姻是两个人相互守护美的终极誓言。
关于博爱。《论语》中讲到,仁者爱人。仁是爱人,义是爱己。爱人如己,就是仁义。世人往往理解为以己度人和推己及人,有明确的先后之别,其实并不够。爱人和爱己本来就是同样地去领略美、守护和成就美,只是美的阳光在不同对象上的反射,类似花和叶一样的不同而已。仁是基于同理心的逻辑,而仅有同理心是不够的。[54]正如孔子说,仁者不过是推己及人,而如果真能做到博爱,那何止是仁,就是圣人呀![55]
作为无神论者,关于弗洛姆讲的最后一点:神爱,我不想评述太多。如果说世界上有神,那么它就是绝对的美、真。所有被人格化的神都不是真神。罗素在《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中举过一个《圣经》中的无花果树的例子:“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56]
和罗素一样,我也觉得耶稣在这件事上不够仁义。按照前述领略、守护、成就美的理解,如果一定要施展神迹,本可以成就这无花果树,让它果实累累,何必要让它枯干呢?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57],济人利物是春秋大义。再想想人类这些年来对自然的破坏,又何止千万棵无花果树,不仁不义,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