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为政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①为政以德: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为政,即行政、管理、统治;以,用。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通“拱”,环绕、环抱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必须实行德政。道德的教化就像北极星那样,居于它自己的方位上,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引注】朱熹曰:“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又曰:“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

程子曰:“为政以德,然后无为。”

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

【解说】在这一章里,孔子用“北辰”作比喻,以说明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政治管理生活中的凝聚作用。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在孔子看来,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才能使百姓心甘情愿地归附,才能实现国泰民安。

2-2 子曰:“诗①三百,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注释】①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三百零五篇,说《诗》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而言。②蔽:概括的意思。③思无邪:语出《诗经·鲁颂·駉》,意思是说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所蕴涵的微言大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引注】朱熹曰:“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

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解说】这一章孔子举《诗经》证明“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诗经》的奥秘。三百零五篇诗的结集——《诗经》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那种真实质朴的情思,没有伪饰,没有邪妄。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其实,孔子的暗含之意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说话,都应该去恶为善,去伪存真,去邪扶正。这样才符合“思无邪”的精神境界。

2-3 子曰:“道①之以政②,齐③之以刑,民免④而无耻⑤。道之以德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⑦。”

【注释】①道:引导、教导。②政:法制、政治。③齐:整齐、约束。④免:避免、躲避。⑤耻:羞耻之心。⑥德:道德、德教、德育。⑦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后者较为贴切。

【译文】孔子说:“用法令去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服正。”

【引注】朱熹曰:“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比较了两种管理制度、方法及效果,即“政治制度、法治方法”和“德治制度、礼教方法”。孔子认为,用政治管理国家,用法制来约束百姓,其政治效果只能达到百姓尽其所能不触犯法律的程度,但百姓仍旧没有是非、好坏、廉耻之心;用德治制度(为政以德)来管理国家,用礼教方法来教化民众,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为政以德”,其首先要修身养德,尊重爱护百姓,遵从周礼。

2-4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①有:通“又”。古文中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如“十有五”,即十五。②志于学:立志于学习。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⑤耳顺: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逾矩:逾越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社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顺应天道因循之理;六十岁能分辨言论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顺乎本心天性而不超越礼规。”

【引注】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又曰:“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如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

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盖心即体,欲即用,体即道,用即义,声为律而身为度矣。”又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

朱熹曰:“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是其日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欲学者以是为则而自勉,非心实自圣而姑为是退托也。后凡言谦辞之属,意皆放此。”

【解说】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处时代社会化的进程是漫长的,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他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说话做事就能立于礼的社会化程度;四十岁时就掌握了各种知识,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五十岁便能知晓天道人事相通的道理,这也是他立于社会的关键阶段;六十岁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即一听到别人的言语,就能判明是非;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但又能保证任何念头都不逾越礼的界限。孔子的这一漫长的道德修养过程正是告诉人们,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要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再者,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不可操之过急。

2-5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其父临终时,嘱咐他向孔子学礼。②无违:不要违背。③樊迟:孔子的弟子,姓樊,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曾与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④御:驾驭马车。⑤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求问为孝之道。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问:“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的要求埋葬他们,并按照礼的要求祭祀他们。”

【引注】朱熹曰:“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

胡氏曰:“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

【解说】孔子通过这一章教育自己的弟子要以礼尽孝。孝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将孝道简单概括为“无违”,即不要违背礼的准则。他要求人们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应该善事父母;当父母辞世后,应该按照礼节好好安葬父母,并按照礼节祭祀他们。由此可见,尽孝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

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②之忧。”

【注释】①孟武伯:名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谥号。他也曾向孔子请教施行孝道的方法。②其疾:孝子患疾病。其,代词,指孝子。疾,病。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对子女,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引注】朱熹曰:“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

【解说】这里孔子所说“父母惟其疾之忧”,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孝子为父母的疾病而担忧;一种意见认为孝子不应生病,因为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一旦子女的身体出现异样,就会引起父母的担忧和无尽的牵挂。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

2-7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②犬马,皆能有养③;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①子游: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比孔子小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②至于:即使,就连,对于。③养:喂养。

【译文】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子,只是能够赡养父母而已。对于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养而不敬,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引注】朱熹曰:“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胡氏曰:“世俗事亲,能养足矣。狎恩恃爱,而不知其渐流于不敬,则非小失也。子游圣门高弟,未必至此,圣人直恐其爱逾于敬,故以是深警发之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主要是对当时人们对孝道的简单理解进行了批判。在他看来,孝道不仅仅是养活父母而已,还应该具备一颗孝敬父母之心,要尽到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到从内心真正地关爱父母。如果孝顺父母缺乏“敬心”,只是从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而忽视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则与牲畜无异。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⑤是以为孝乎?”

【注释】①色难:儿女侍奉父母很难做到和颜悦色。色,脸色。难,不容易。②服其劳:服侍。③先生:指长者或父母。④馔(zhuàn):饮食、吃喝。⑤曾:竟然。

【译文】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很难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只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给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就算是尽孝了吗?”

【引注】朱熹曰:“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旧说,承顺父母之色为难,亦通。”

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解说】以上四章谈论的都是有关“孝”的问题。通过讨论,孔子提出了尽孝的原则,即不失礼、不辱亲、敬亲、爱亲。这一章,孔子主要指出,孝顺父母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发乎内心,做到和气可亲、笑脸相迎、喜悦相从、婉容相待。

2-9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注释】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又称颜渊,生于公元前521年,鲁国人,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岁。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疑问。朱熹曰:“不违者,意不相背,有所受而无问难也。”③退而省其私:颜回离开夫子后燕居独处深省察他的钻研。省,审察,引申为省察、研究。④发:发挥。

【译文】孔子说:“我与颜回讲学论经,他始终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和疑问,一副迟钝愚笨的样子。等他回去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

【引注】朱熹曰:“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发,谓发明所言之理。愚闻之师曰,‘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对颜回燕居独处、默而识道以及探赜索隐的学习技巧和高尚美德进行了极高的表扬。颜回虽然在与孔子研讨学识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和疑难问题,看上去十分愚钝,但颜回在离开夫子后,他都会独自深入研究。长此以往,他便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因此,他才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令孔子刮目相看。其实,像颜回这样的学生才是具有才识的学生,他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高明、最值得人们借鉴的学习方法。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④廋⑤哉?人焉廋哉?”

【注释】①以:行为。杨伯峻说:“‘以’字可以当‘用’讲,也可以当‘与’讲,如果解释为‘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复,因此我把它解释为‘与’,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谁以易之’的‘以’同义。”②由:经历。③安:心理活动,自审的心理活动,即一种安的心境。④焉:怎么。⑤廋(sōu):隐藏、藏匿。孔安国说:“廋,匿也。言观人之终始,安有所匿其情也。”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考察他的经历,了解他做事时的心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引注】朱熹曰:“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又曰:“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又曰:“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

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解说】本章中孔子指出,了解一个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用观看的方法考察他的行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用观察的方法考察他的经历;用审察的方法考察他做事时的心理状态。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看透对方的内心和目的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只要通过孔子提供的这个方法,从对方的行为、经历和内心着手,全面观察对方,就能由外而内正确地认识对方。

2-11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②,可以为师矣。”

【注释】①温故:复习已学的知识。故,已经学过的知识。②知新:学习新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悟出新的道理,有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引注】朱熹曰:“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这也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孔子看来,时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是收获新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以为人师了。孔子言外之意是,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新知识,而且还要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2-12 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释】①不器:不局限于一才一艺。器:器具、器皿,不同的器皿有不同的用处。包咸说:“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引注】朱熹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程子曰:“君子不器,无所不施也。若一才一艺则器也。”

南轩张氏曰:“人之可以器言者,拘于才之有限者也。若君子则进于德。进于德则气质变化而才有不器者矣。”

勉斋黄氏曰:“各适其用,不能相通。”

云峰胡氏曰:“士君子之心虚,有以具众理,是其体本无不具也。其心之灵,足以应万事,是其用可以无不周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有以充此心之体,而扩此心之用,所以不器。凡局于器者,气质之分量小;士君子之不器者,学问之功效大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指出,君子应该是通才,要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而不是只精通某一方面的专才。孔子认为,一国之君只有具备多种才能,才能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才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时至今日,孔子的这一思想仍有可取之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只有精通各种行业的技能,具备多种生存的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帮助自己达成梦想。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①,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①行:实践,实行。

【译文】子贡问孔子怎样的人才配称君子。孔子说:“一个人要说的话,先去实行了,然后再说出来(这样的人就可以算得上君子了)。”

【引注】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

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

南轩张氏曰:“君子主于行而非以言为先也,故其言之所发乃其力行所至而言随之也。夫主于行而后言者为君子,则夫易于言而行不践者是小人之归矣。”

庆源辅氏曰:“行之于未言之前则其行专而力,言之于既行之后则其言实而信,正君子进德修业之道也。”

【解说】在这一章中,孔子对君子的言行提出了要求——先行而后言。孔子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要说的话,先去实行了然后再说出来,这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君子。其实,孔子在这里阐述了一个观点: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博学多识的君子,要认清知与行的先后关系。说话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知的一种方式,真正的君子定能做到知行一致,他懂得行重于言的道理,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2-14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注释】①周:有原则地团结众人,意为合群。②比:无原则地拉拢人,意为勾结。③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是有原则团结众人而不与人勾结,小人则是无原则地拉拢人而不团结。”

【引注】朱熹曰:“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君子小人所为不同,如阴阳昼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故圣人于周比、和同、骄泰之属,常对举而互言之,欲学者察乎两闲,而审其取舍之几也。”

【解说】孔子在这一章中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本质区别:君子胸怀广阔,能够有原则地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而小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只是不择手段,毫无原则拉拢他人,这样的人自然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孔子的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2-15 子曰:“学而不思①则罔②,思而不学则殆③。”

【注释】①思:思考,思索。②罔:迷惑、糊涂。③殆:疑惑、危险。《说文》:“殆,危也。”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有可能受蒙蔽。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引注】朱熹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荀子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杨雄曰:“学以聚之,思以精之。是思以学而后得,学以思而后精。二者谓其可偏废乎哉!”

【解说】孔子在这一章中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更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在求知中的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将学与思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而养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做到学而思,这样才能避免糊涂,远离疑惑。

2-16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注释】①攻:从事某事。②异端:不正确的意见。③斯:这样。④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孔子说:“学习异端邪说,这是一种祸害啊!”

【引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

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所以其害为尤甚。学者当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

【解说】这一章孔子指出,做任何事都不能执其一端,尤其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了钻研异端邪说上,否则后患无穷。钱穆曰:“此盖孔子教人为学,不当专向一偏,戒人勿专在反对之两端坚执其一也。所谓异途而同归,学问当知全体,务求相通,否则道术将为天下裂,而歧途亡羊,危害无穷矣。”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③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齐国人,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小孔子九岁,长期追随孔子。仲由为人刚烈耿直,性情专执。②诲女:教诲你。女通“汝”,你。③知:通“智”,智慧。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求知’的道理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引注】朱熹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汝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解说】这一章孔子指出了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因为他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能明确“知”与“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但是,很多人却总是不知以为知,不懂装懂,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是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的。其实,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为人处世,都需要具备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虚心向学、不耻下问、谦逊有礼的道德修养,是获取广博知识和好人缘的前提条件。

2-18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八岁。②干禄:追求官职俸禄。干,求。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③阙:保留。④疑:怀疑。⑤寡尤:少错。寡,少的意思。尤,过错。⑥寡悔:少恨。悔,悔恨。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各种言论,对于有所怀疑之处,加以保留;其余有把握的地方,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注意观察客观情势,对于有所怀疑之处,加以保留;其余有把握的地方,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言语方面少有过失,做事少生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引注】朱熹曰:“多闻见者学之博,阙疑殆者择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约。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言此以救子张之失而进之也。”

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内出者也。”又曰:“修天爵则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谨,得禄之道也。子张学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者,孔子盖曰耕也馁在其中,惟理可为者为之而已矣。”

【解说】在本章中,孔子向子张传授了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孔子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不打诳语,言之有道,行之有理,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多做好事,多干实事,这样就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可以说,孔子的这番见解不仅仅是一个“干禄”(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②直③错④诸枉⑤,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①哀公:即鲁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的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②举:任用,选拔。③直:正直、公平。④错:通“措”,放置。⑤枉:不正直。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如果任用正直无私的人,让他们位于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自然服从了。如果任用不正直的人,让他们位于正直无私的人之上,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信服。”

【引注】程子曰:“举错得义,则人心服。”

谢氏曰:“好直而恶枉,天下之至情也。顺之则服,逆之则去,必然之理也。然或无道以照之,则以直为枉,以枉为直者多矣,是以君子大居敬而贵穷理也。”

康有为曰:“夫国者,合民而为之,国固民之国也,民服则民心固结而国立,民不服则人心散乱而国危。”

【解说】孔子在这一章中论述了国君的用人之道和顺民原则——“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孔子认为,一个君主如果选贤与能任用正直无私的人去管理邪恶自私的人,那么百姓自然顺服,国家也就昌盛太平了;如果一个君主不能明辨“直”与“枉”,只是重用邪恶自私的人,并让他们位于正直无私的人之上,那么百姓定会不服,国家就会衰败。因为“枉”者只是贪图权位和钱财,他们往往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甚至损害百姓的利益,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当百姓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就会揭竿而起,反抗暴政。所以,对于统治者、执政者、管理者而言,一定要做到荐举贤才、选贤任能,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和支持,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管理好一个企业。

2-20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②以:连词,相当于“和”。③劝:勉励。④临:对待。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勤勉,如何才能做到呢?”孔子说:“居于上位者要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百姓就会尊敬你;对父母有孝行,百姓就会忠诚于你;选用善良的人,教导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

【引注】朱熹曰:“临民以庄,则民敬于己。孝于亲,慈于众,则民忠于己。善者举之而不能者教之,则民有所劝而乐于为善。”

张敬夫曰:“此皆在我所当为,非为欲使民敬忠以劝而为之也。然能如是,则其应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解说】孔子在本章中阐明了使百姓恭敬、忠诚、勤勉的原则和方法。鲁哀公时,鲁国的宰相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使百姓尊重自己、忠于自己,并能在自己的领导下能够相互勉励、不断进步。孔子分别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他的这一问题,孔子认为,当政者要以身作则,做到庄重严谨、孝顺慈祥、善良友善,这样自然会得到百姓的尊敬,令百姓心甘情愿为你效忠。这符合孔子的“礼治”和“德治”原则。

2-21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①或:有人。或有一人,不记其姓名。不定代词。②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何”。③《书》:指《尚书》。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取官位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道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应用于政治上。’这就是从事政治了,又何必一定要做官才算从政呢?”

【引注】朱熹曰:“《书》言君陈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孔子引之,言如此,则是亦为政矣,何必居位乃为为政乎?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解说】这一章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他认为,参与政治活动并非一定要做官,只要把自己的孝悌理论用于政治生活之中,这本身就是参与政治活动了。换言之,在孔子看来,齐家就是为政,治家就是治国。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只有遵从孝悌之道,管理好家庭的人,才能入仕为官治理天下。孔子的“德治”的思想极具进步意义,我们应该细心领悟。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①輗(ní):古代牛拉的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即套车的关键一环。大车,指牛车。②軏(yuè):古代马拉的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小车,指马车。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这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那怎么行走呢?”

【引注】朱熹曰:“輗,五兮反。軏,音月。大车,谓平地任载之车。輗,辕端横木,缚轭以驾牛者。小车,谓田车、兵车、乘车。軏,辕端上曲,钩衡以驾马者。车无此二者,则不可以行,人而无信,亦犹是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指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它也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在《论语》一书中,信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另一种是对别人讲信用。一个守信用、办实事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

2-23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世,朝代。②因:因袭、沿用、继承。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批判、废除和发展的部分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发展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即使是百世之事,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引注】朱熹曰:“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则自今以往,或有继周而王者,虽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岂但十世而已乎!圣人所以知来者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之学也。”

胡氏曰:“子张之问,盖欲知来,而圣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不可一日而无礼。天叙天秩,人所共由,礼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谓天地之常经也。若乃制度文为,或太过则当损,或不足则当益,益之损之。与时宜之,而所因者不坏,是古今之通义也。因往推来,虽百世之远,不过如此而已矣。”

马氏曰:“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

【解说】在本章中,孔子通过对过去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因”、“损”、“益”,即对前代的规章制度和礼仪规范,有继承沿袭,有批判改革,有发展变通。由此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发展。所以,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不能一味地继承和沿袭,而要有针对性地变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受益无穷。

2-24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①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阿谀。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祀的魂灵,你却去祭祀他,这就是阿谀奉承。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胆怯懦弱的表现。”

【引注】郑玄曰:“非其祖考而祭之,媚求淫祀之福。见君亲有危难之事,不能舍身受命,是怕死,勇决不足也。”

【解说】这一章孔子指出了两种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义”和“勇”。义,就是指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勇,就是勇敢。在孔子看来,“勇”是实行“仁”的前提,但施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的规范,否则就是“乱”。这里,孔子意在告诫人们:遇到应该伸张正义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做你应该做的事,如果此时退却了,就是懦弱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道德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