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仁者安仁,知(zhì)者利仁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③。”
——《论语·里仁篇·第二节》
词语注释
章句理解
国学启示
仁是人的灵魂,没有仁,人就会心神不定,穷困的时候总幻想一夜暴富,富有的时候则会穷奢极欲,这都不是建设性的做法。幻想一夜暴富会让人难以脚踏实地,受不住诱惑而做错事;穷奢极欲则会性情骄横,破家败身。这都是内心缺失仁的缘故。
所以,孟子说人穷困的时候,也不要丧失心中的大义;发达的时候,也不要离经叛道。
趣味故事
故事一:人穷志不短的小六子
小六子很小的时候,爹娘就没了,他和另一个小伙伴以乞讨为生。
冬天来了,呼呼吹着西北风,下着大雪。小六子两人冻得浑身发抖。
小伙伴对小六子说:“天这么冷,你看街边有很多家染坊,晾晒的布都快干了,我们去偷两块披在身上吧。”
小六子说:“我不偷,你也别偷。”
小伙伴说:“那怎么办啊?实在太冷了。”
小六子说:“实在冷了,我们就钻到草垛里面取暖。偷了人家的东西,我们就是贼了。”
小伙伴又看到有人在墙上晒着棉鞋,他悄悄对小六子说:“现在没人看见,我们拿了棉鞋穿上吧,脚就不冷了。”
小六子跺着脚说:“棉鞋再暖和,那也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东西,怎么能去拿呢?”
小六子带着小伙伴整天在染坊里溜达,小伙伴问他:“你又不让偷东西,来这个地方干吗?”
小六子说:“我们总不能当一辈子乞丐吧,我们得学点本领,以后好养活自己。”
后来一家染坊的老板看小六子人很正直,又聪明好学,就收留了他们俩在染坊照顾生意。小六子为人正派,不坑蒙顾客,在他的打理下,这家染坊做成了当地最大的染坊。
小六子在最穷困的时候,依然坚守做人的原则,宁可做乞丐也不做贼,这是他天性仁德,做到了“久处约”啊。
故事二:石崇斗富
东晋时期,有两个超级土豪,一个叫石崇,一个叫王恺(kǎi)。两个人都炫耀自己富有,互相攀比。
王恺家里涮洗锅子用的都是糖水。石崇家里烧火做饭的时候,用蜡烛当柴火。王恺斗不过石崇,心里很恼火。当时的皇帝晋武帝是他的外甥。
晋武帝对王恺说:“舅舅不要怕他,皇宫的仓库里有一株两尺高的珊瑚树,那可是价值连城。你拿了去,跟石崇比比,一定能赢了他!”
王恺顿时牛气了起来,有皇帝赠送给我的宝贝,我还怕你石崇吗?王恺邀请石崇和很多人来家里看,他得意扬扬地对石崇说:“你看看这个宝贝,你家有吗?”
没想到,石崇拿起一个铁如意,只听见哗啦哗啦几声,珊瑚树被石崇砸碎了。
王恺大怒,气得脸都红了,说道:“你竟敢打碎我的宝贝,你这是妒忌!”
石崇却笑着说:“这也值得生气,我赔给你就是了。”说完就让佣人从家里抬来好几株珊瑚树,而且高的都有三四尺高,比王恺的那株高得多。
石崇又赢了。
石崇富可敌国,却只会糟蹋财富,把财富用来炫耀,而不是把财富用到该用的地方。这就是“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啊。
后来,石崇死于非命。东晋这个王朝,短短一百年就亡国了。没有仁德的人,即使拥有了财富也难以善终,国家也是如此。
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