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
子贡问为仁①。子曰:“工欲善其事②,必先利其器③。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④,友其士之仁者⑤。”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节》
词语注释
章句理解
国学启示
《论语》中几次谈到孔子的学生向孔子问仁,孔子第9章回答颜渊和本章回答子贡各有特点。颜渊对孔子学问领悟较深,所以孔子以纲领性言语回答。对子贡,孔子用具体条目性语言回答他。孔子善教,可见一斑。
本章孔子详细说明培养仁德的方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怎么样磨刀呢?需要用磨刀石磨砺刀锋,刀才能锋利。人的成长,亦需要磨炼。人如何磨炼自己呢?就是要向仁德、贤能的人亲近、学习,用他们的言行来检查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才能成长。
趣味故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小朋友,你解答题目的时候,第一步是什么呢?审题。第二步呢?找到解答题目的方法。然后,才是开始着手解答。其实,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先要尽力找到解决方法再着手去做。否则,往往就会事倍功半。
今天我们来看一个这样的故事,先开始干活的,还不如后来才开始干的人干得快。这是为什么呢?
我国古代有这么一个家庭,父亲母亲年纪大了,下面还有两个儿子。哥哥性格急躁,弟弟却善于思考。老父亲很为大儿子担心,一旦自己过世了,大儿子这副急躁的性子是会吃亏的,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这天一大早,老父亲就把两个儿子叫在一起,给了他们俩一人一把柴刀,让他们上山砍柴。哥哥性子急,二话没说抓起柴刀,拿起扁担和绳索,转身就往山上走去。
而弟弟却发现,自己和大哥的柴刀都生锈了。他找出磨刀石,开始磨刀。小半天后,刀磨好了,这才出门上山。
弟弟到了山上,看到哥哥正挥舞着锈迹斑斑的柴刀,气喘吁吁地砍柴,脚底下已经有几根木柴了。
哥哥看到弟弟,就问道:“你怎么才来?我都砍了一些了。”
弟弟笑着说:“你放心,我一定比你砍得快。”
哥哥看了看手里的柴刀,说:“算了吧,就这刀,想快也快不起来。”
不一会,弟弟就砍了两大捆木柴。弟弟捆好木柴,插上扁担,看着哥哥。
哥哥惊奇了,问弟弟:“咦,你来得晚,怎么反而砍得比我快呢?”
弟弟拿着自己的刀,递给哥哥,说:“你看看,咱俩的刀有什么不一样?”
哥哥接过弟弟的刀,这才发现,弟弟这把刀闪着寒光,刀刃的锋芒格外刺眼。哥哥挥舞着柴刀砍向一根树枝,刀起枝落。他再看看自己的刀,满是锈斑,根本没有刀锋。
“呀,你这把刀比我的锋利啊,父亲偏心了。”哥哥说。
弟弟说道:“两把刀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自己把刀磨了。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呢。”
哥哥恍然大悟,第二天砍柴的时候,他先把刀磨得锋利。
父亲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对大儿子说:“我年纪大了,最放心不下你。现在我放心了,你不仅是懂得了砍柴先要磨刀,更是懂得了向别人学习,磨砺自己的性子。”
后来,哥哥逐渐改正急躁的毛病,和弟弟一样,都生活得很好。
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