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略战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攻其不守

  【原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孙子兵法·上卷·虚实篇》)

  【译文大意】出击敌人来不及急救的地方,奔赴敌人意料不到的去处。千里行军而队伍不疲惫的,是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设防的地域。而进攻就一定能夺取的,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防御必能坚固的,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没有计划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人,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么进攻。微妙而又微妙,以至于看不出任何形迹;神奇而又神奇,以至于听不到任何风声。这样就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进攻而使敌人不能防御的,在于攻击敌人的空虚薄弱之处。撤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在于动作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军若想求战,而敌军虽坚守在城堡高大、护沟深宽的坚固防御中,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应战,是因为我军攻击了敌人必定要救援的地方。我军若不想交战,即使简易地画地而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作战,是因为我们诱使敌人对所要攻击的地方产生了疑惑,而改变了他们行动的方向。

  【阐释】要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做敌人命运的主宰,就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计谋,战争中虚实结合,以实击虚、以虚待实、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以己长克敌短、以己短避敌长。这就深刻地体现了战争的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主要方面,即把消灭敌人放在了第一位。古今一切战争,不论强者或弱者,也不论进攻或防御,只有消灭了敌人,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率蜀军主力6万出祁山进军陇右。开始时蜀军节节胜利,整个关中大震,曹魏朝内一片惶恐。魏明帝急派右将张邻率步骑5万,西拒诸葛亮。张邻没有同蜀军主力正面相交,而是直插其侧翼空虚之处,一战夺取了街亭。街亭失守后,蜀军侧后受到威胁,诸葛亮被迫全军撤退,陇右地区得而复失。而魏军则因选对了攻击方向,“攻其所不守”,所以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