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米俗解码
汉民族的米食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数量可观、异彩纷呈的米食俗语。反过来,这些米食俗语像化石一样记载和呈现了汉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粮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米食生活习俗和行为习惯,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具有人文性、社会性、历史性、地域性、多元性的米食文化传统。“引成辞”“举人事”,米熟语在行文中或说话中被引用,和其他六件事一样,也是古人较为普遍的一种言说方式。
(一)历史典故
古人喜欢用典型的词语或用某个故事、某个传说中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来表示这个典故。米食文化在汉民族的文化领域中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汉语形成了“不食周粟”“不为五斗米折腰”“百里负米”“尺布斗粟”“粥炉燎须”等记载反映汉民族特有米食文化历史的米食事典词语。
1.不食周粟
《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了伯夷、叔齐的事迹:“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商朝末年,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西投周地。待到周境,姬昌已死,见其子周武王姬发正载文王灵柩,统兵东伐商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周武王不听,最终灭商建周。伯夷、叔齐以归顺西周为耻,义不食周粟,不作周臣,隐居首阳山,采野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坚持自己的立场,至死不渝,气节高尚,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
2.不为五斗米折腰
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句名言:“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后来,这句话简化为一句妇孺皆知的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源出唐代房玄龄《晋书·陶潜传》:“(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义熙元年(405),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遇浔阳郡派遣督邮刘云检查公务。县吏提醒陶渊明穿戴官服,备好礼品,恭迎督邮。陶渊明愤然叹道:“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演化为“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这一典故在宋代王钦若《册府元龟》、明代蒋一葵笔记《尧山堂外纪》、清代方浚师笔记《蕉轩随录》等多部文献中均有记载。
3.百里负米
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中记载:“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讲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百里负米奉双亲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简化为“百里负米”,也作“负米百里”“子路负米”。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也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典故的传播与流布,体现的是中华传统孝文化的传承。
4.尺布斗粟
“尺布斗粟”指兄弟因利害关系冲突而不能和睦相处。典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的兄弟淮南王刘长谋反失败,在押送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作歌谣讽刺他们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意思是说,一尺布还可以缝一缝一起穿,一斗米也还可以舂一下来一起吃,为什么帝王家能够胸怀天下,却不能包容自己的兄弟呢?
5.粥炉燎须
燎,指烧、烫。须,指胡须。“粥炉燎须”形容兄弟姐妹之间情意深厚,关怀照顾无微不至。典出《新唐书·李绩传》:唐代李绩为人友爱,姐姐有病,他虽身居高位,但亲自为她熬粥,不慎将胡须烧着。其姐不让他再熬,他说:“姐姐多病,我也老了,即使想经常给姐姐熬粥,又能有几回呢?”明代徐渭《读张君叔学所作姊氏状》诗:“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粥炉燎须”也省作“燎须”。宋代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之二:“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二)民间传说与笑话
民间传说与笑话反映了汉民族米食的来源以及具有鲜活特性的米食生活故事。
1.八仙造米
江苏民间流传“八仙造米”的故事。
古时,人间还没有米。吃的东西很少,饿死的人无数。于是,玉皇大帝就派八仙下凡造米。八仙中,铁拐李是个瘸子,跑不快,其余七个仙人都早早到了人间。他们等了好久,仍不见铁拐李的踪影。等得不耐烦了,七个仙人一商量,决定先造起米来,留一份等铁拐李来后补上。七个仙人把缺了角的米造好后,铁拐李才一瘸一拐地来了。他看到七个仙人把米造得差不多了,只留一份给他,便不服气了。他想:玉皇大帝派八仙造米,你们却七仙造米。好,我一个人造一粒米给你们看看!哪知他造的米,就是现在的稗草籽。后来的人间种稻必有稗草同在,而米呢?也总是缺一个角,米就是这么来的。44
2.麻姑掷米
麻姑,五代后赵麻秋之女也。《神仙传·王远传》记载了麻姑得道成仙后为新产的蔡经弟妇“掷米”除秽之事。《四库全书》本《神仙传》内容如下:
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侄,时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至得米,便以撒地,谓以米祛其秽也,视米皆成真珠。方平笑曰:“姑故少年也,吾老矣,不喜复作此曹辈狡狯变化也。”45
后来,人们将麻姑的行为进行美化,称为“掷米成珠”,分给贫苦百姓。在魏晋及以后,这个故事的流传范围非常广。“麻姑掷米”反映了我国奉米为神、以米驱除邪病的巫文化。也作“掷米成珠”“掷米成丹”。
3.和尚分粥
“和尚分粥”说的是庙里有七个和尚,早餐只有一桶粥,最早的分配方式是自由打粥,你争我抢浪费多不说,且严重分配不均。于是,方丈决定定人分粥。
起初,让一个小和尚分粥,结果小和尚给自己分得又多又稠。换了一个老和尚后,结果又是老和尚及身边人分得的粥又多又稠。方丈只好改变方法,决定轮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主管分粥的和尚碗里的粥总是最多最稠,每个和尚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吃得好,其余六天都饥饿难耐。
方丈只得再次修改方法,在轮流分粥方法的基础上,规定主管分粥的和尚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每次的七碗粥几乎都像用仪器量过一样均匀。
和尚分粥故事的背后有什么奥秘呢?那就是制度建设至关重要。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
4.讨饭
清代石成金《笑得好》中讲了一个富翁“讨饭”的笑话:
一富翁有米数仓,遇荒年,乡人出加一加二重利,俱嫌利少不借。有人献计曰:“翁可将此数仓米都煮成粥借与人,每粥一桶,期约半年还饭二桶。若到丰收熟年,翁主的子孙又多,近则老翁自己去讨饭。若或远些,子孙去讨饭,一些不错。”46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倾向是“重义轻利”。借出一桶粥,到半年还饭两桶,可谓高利贷了,可以说是利欲熏心。此笑话用“讨饭”一词来喻指收“高利贷”,对富翁重利薄义进行了巧妙的讥讽。
5.米珠
清代黄图珌《看山阁闲笔》记有一“米珠”的故事:
歉岁米贵若珠,一富翁饱餐而骄贫士曰:“字不疗饥,徒有满胸锦绣。”士答曰:“学不求饱,愧无一袋珠玑。”盖言其酒囊饭袋耳。47
一个吃饱了饭的富翁炫富,用“满胸锦绣”讥讽贫士饥贫,而贫士毫不退让,用“学不求饱,愧无一袋珠玑”反讽富翁,说他只是一个酒囊饭袋。
6.少米少床
《笑得好》中亦有一笑话《少米少床》:
贫人对众客自夸曰:“我家虽不大富,然而器物件件不少。”乃屈指曰:“所少者只是龙车凤辇。饮食样样俱有。”乃屈指曰:“所无的只是龙心凤肝。”旁边有小哥愁眉曰:“夜里床也没得,睡地下困草铺。今日晚饭米一粒也没得了,还在人面前说大话。”其人仰头想一想,曰:“是极是极,我也忘了,我家里到底件件俱有,所少的不过是凤肝龙心晚饭米,龙车凤辇夜里床。”48
吃饭没有米,睡觉睡草铺,居然还说只缺“龙车凤辇”,真是大言不惭。
7.索米
《笑林广记》中有一“索米”的故事:
一家请客,酒甚淡。客曰:“肴馔只此足矣,倒是米求得一撮出来。”主曰:“要他何用?”答曰:“此酒想是不曾下得米,倒要放几颗。”49
主人请客酒没味想必是寡酒,实为吝啬小气。客人不好明言就拐弯说:“如果有米请给我拿出一撮儿来,下到酒里。”讥讽主人吝啬。
汉语反映米食风尚和米食习俗的谚语较多,如反映农业生产习俗的有“稻耘三遍谷满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颗粒归仓”,反映生活消费习俗的有“堆金不如积谷”“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宁省囤尖,勿省囤底”“糠菜半年粮”“柴米夫妻”“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粥”“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插无钱用,女人一插米满仓”,反映饮食文化习俗的有“腊八粥与八宝粥”“及第粥”“百家米与百家饭”“粽子与端午节”,反映社会历史习俗的有“送祝米”“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苏湖熟,天下足”“吃皇粮”“开仓放粮”。这些谚语既反映了汉民族粮食生产的历史进程和生活经验,蕴含着汉民族米食文化的丰富智慧,同时又具有非常强的传承性,这些民俗惯制一经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上千年不变。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词语,我们可以寻觅粮食文化血脉,可以复活我们的粮食文化传统,可以解密一个古老农耕民族代代相传的米食生活习惯。
1.稻耘三遍谷满仓
这句说的就是水稻插秧种下以后,耘田是田间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农民要赤脚弯腰蹲在水稻田里,挨着稻根一株一株、一排一排地摸过去,见有插得不正的稻秧要扶正,见有杂草如稗草等便要拔去,如此等等都是耘田工作的内容。水稻在成熟之前,经过三遍耘田后茁壮成长,到收割时就能获得一个好收成。“谷满仓”之说就是这个意思。
2.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古代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历代农民千百年来对千变万化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总结,揭示了“天变于上物候于下”的内在联系,而将之运用于农业生产以掌握农时。民间很多物候学和二十四节气谚语反映了种米种稻的知识。这方面的谚语有:“惊蛰闻雷米似泥”“处暑下雨,仓里满米”“到了立秋节,锄苗不敢歇”“到了芒种节,亲家有话田里说”“霜降见霜,米烂陈仓”。
“惊蛰闻雷米似泥”语出《清嘉录》卷二:“二月,惊蛰闻雷:土俗以惊蛰节日闻雷,主岁有秋。谚云:‘惊蛰闻雷米似泥。’若雷动于未交惊蛰之前,则主岁歉。谚云:‘未蛰先雷,人吃狗食。’”
“处暑下雨,仓里满米”,指处暑时雨量充沛,稻子就会丰收。也作“处暑有雨,中稻粒粒米”“处暑有雨,庄稼粒粒都是米”“处暑雨,滴滴都是米”“处暑雨,粒粒皆是米”。
“到了立秋节,锄苗不敢歇”,指到了立秋时节,要抓紧锄苗。
“到了芒种节,亲家有话田里说。”亲家指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本句是指芒种前后正是农忙时节,亲家有话也要边干活边说。
“霜降见霜,米烂陈仓”,霜降日见霜,主来岁丰稔。
汉语中关于种米种稻的物候谚语也有不少,如“南风吹我面,有米也不贱;北风吹我背,无米也不贵”“秋霹雳,损晚谷”。
不同作物的播种期和收获期也不一样,这和作物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有关。“南风吹我面,有米也不贱;北风吹我背,无米也不贵”,语出清代金埴《不下带编》卷六:“凡天下丛林,三门之内,必有佛大肚笑容,曰:‘弥勒尊者。’其佛面南背北,甚灵应。南方俗传十一月十七日佛生日,农人每岁于是日至十八、十九三日之内占风以定米直之低昂。流传佛语四句云:‘南风吹我面,有米也不贱;北风吹我背,无米也不贵。’验之皆信。”
“秋霹雳,损晚谷”,语出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事·占候》:“(七月)有雷损晚稻。谚云:‘秋霹雳,损晚谷。’大抵秋后雷多,晚稻少收。”
3.颗粒归仓
“颗粒归仓”是指把每一颗每一粒粮食都收进仓库里。它体现的是一种节约精神,并且是非常严苛的尽量追求完满的节约精神。把每一颗粮食都收到仓内,也比喻做事周全。颗粒归仓的同义语有“涓滴归公”。《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涓滴指的是小水滴,用来比喻非常细致且微小的事物。水在中国文化中也被用来表示金钱财物,意思是要公私分明,不可以将公家的钱财收入囊中。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粮食文化极其重视节俭,重视节约粮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一粒米入地,万粒米归仓”“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一粒粮食一粒金,颗粒还家要当心”“一粒米也有九斤四两力”“一粒千金休暴殄,饱时应记饿时难”。这些谚语都是优秀的中华粮食道德文化观的概括表述,都劝诫人们要爱惜粮食,即使是―粒也不能浪费。
4.堆金不如积谷
这句的意思是堆积金子,不如储存粮食,指饥荒时粮食比金子更珍贵。
粮本性、粮安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本思想。与“堆金不如积谷”类似的表达还有:“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积谷防饥,养子防老”,说的都是粮食的重要性。“长久以来,中国都是凭借农业来立国、强国,处处都体现着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几千年来,粮食都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发展进步的基础。”《周礼·地官·廪人》提到:“廪人,掌九谷之数……以治年之凶丰。”同书“仓人”也提到:“仓人掌粟之入藏……以待邦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储藏以待凶荒,这是自古以来的社会共识。”50“堆金不如积谷”是汉民族的一种文化习俗。
5.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一滴滴水积聚起来,可以成为一条河;一粒粒米集积起来,可以积聚成为一大箩。这句也即“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意思。同样的说法还有“一天捡把米,一年一石几”“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朱德《勤俭持家》:“这样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俗话说得好:‘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6.宁省囤尖,勿省囤底
消费观念在人们消费时具有指导作用。中国老百姓有万事万物有余裕的思想观念。“量入为出,食陈储新”是我国独特的粮食消费文化观,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宁省囤尖,勿省囤底”是说尽管仓库中的粮食已经多到冒尖了,我们宁愿在这个时候节省一点,也不要在仓库中粮食见底的时候,才醒悟要节约粮食。“宁省囤尖,勿省囤底”也说成“囤尖上不打算盘,囤底上打算盘”“大处不省小处省,囤尖不省囤底省”。
7.糠菜半年粮
把糠、青菜视作半年的主粮,这是旧时资养匮乏的一种生活写照。
民国时期,河南《续安阳县志》卷三记载:“土人摘取熟柿,和以糠秕杂粮,碾糅成块,晒干,入冬碾面蒸食,名曰柿糠,甘美可口,不嫌粗糙,谚谓糠菜半年粮。即东乡之菜,西乡之糠,均为农户必备之佐食品,视作半年之粮食也。”晋、冀、豫太行山内外地区,都有此谚。
8.柴米夫妻
“柴米夫妻”即为谋生计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又作“米面夫妻”“钱米夫妻”“扊扅(门闩)夫妻”。
“柴”是传统烹饪所需要的燃料,“米”是主要的粮食种类,有柴无米难为炊,有米无柴是生饭,二者连用泛指日常必需的生活资料。谚语有云:“有柴有米是夫妻,没柴没米两分离”“有米有面好夫妻,没米没面两分离”“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是别人的”。男女相配结合为夫妻,组成家庭,就是要一起过日子。作为传统农耕社会形成的生活观,过日子主要指经营家庭生活,开展饮食起居,“柴米”就成了过日子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夫妻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靠感情来维系的,如果缺少了过日子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日子就无法正常过下去,这种关系就很难维持,故谓“有米有面好夫妻,没米没面打搁起”“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两分离”“有米有面好夫妻,没米没面受恶气”。“柴米夫妻”反映了旧时夫妻关系常依赖于相应的物质基础的文化背景。当然,汉语也有“米面夫妻不到头”的谚语,指靠物质维持的夫妻关系不会长久。
“柴米夫妻”常常和“酒肉朋友”“盒儿亲戚”连用,谚语有“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米面夫妻,酒肉朋友”“有酒有肉皆兄弟,无柴无米不夫妻”等说法,有时也说成“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客座赘语·谚语》有云:“南都闾巷中常谚,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清代钱大昕《恒言录》卷六也称之为“闹巷常谚”。
“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中的“酒肉朋友”的意义不是指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而是指是朋友就要共同分享酒和肉。“盒儿亲戚”是指亲戚之间需要互送礼盒,你一盒儿来我一龛儿去。
“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是过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的真实写照,这条谚语中,我们看到的是男耕女织的单纯质朴,友人之间的豪爽,亲戚之间的血缘温情。
9.腊八粥与八宝粥
论粥品的名头当属腊八粥与八宝粥最大。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节日,叫“腊八节”。每逢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按照习俗吃粥,名曰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包含了人们对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腊八粥产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佛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成道就是在腊月初八那一天,正是因为这样,古代的各寺院在腊月初八这天,都会用蔬菜水果以及各种米来熬粥,以此供奉佛祖,以表虔诚,并将这种粥尊称为“佛粥”。在用作贡品祭祀佛祖之后,还会将腊八粥施舍给穷苦人家。随着佛教影响的不断扩大,腊月初八这一天吃腊八粥就逐渐成了一种民俗,已经不仅仅是专门在佛门寺庙传承了。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一般是以糯米、红豆、桂圆、枣、栗子、花生、榛子、白果、松子等食材煮成。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其中北京的腊八粥是最讲究的,据说是将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食物与白米一起熬制成粥。因为所需用料较多较杂,人们通常会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习俗上,女儿回娘家,到腊八这天,必须接回婆家。即便有特殊情况,仍要住娘家,也绝不吃这顿腊八粥,以为这会不利于婆家,使婆家变穷。所以谚语有“不吃娘家腊八粥”“吃了腊八米,一辈子还不起”“吃了娘家米,子子孙孙还不起”的说法。当然,也不绝对是这样。北方乡间,忙过秋收,媳妇都要回娘家,有住得久的,直住过腊八才走。所以,谚语又有“喝了腊八粥,往婆家溜;吃了腊八饭,往婆家转”的说法。
八宝粥的原意是指用八种不同的原料熬制成的粥。一般以粳米、糯米或黑糯米为主料,再添加辅料,如绿豆、赤豆、扁豆、白扁豆、红枣、核桃仁、花生、莲子、桂圆、松子、山药、百合、枸杞、芡实、薏仁米等熬制成粥。今天的“八宝粥”用料已经超出八种。
“八宝粥”还有很好的文化喻指意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有一部《八宝粥记》,说的是康熙一行在街头,遇到苏州恶少哈六同欺行霸市,倚仗旗人身份,欺压汉人秀才谭一德,康熙等十分愤慨,出手相助。是夜,康熙和秀才谭一德相谈甚欢。谭一德借粥大发感慨:一碗八宝粥没熬的时候,枣子、豆子、花生、桂圆,分得清清楚楚。一旦放入锅中,熬呀熬呀,你我相混、你我相惜、你我相熟,熬好了之后再端出来,谁还分得清谁是谁,这就是一碗粥哇。在一碗粥中,这些东西难道还分成三六九等吗?这与一个国家有十几个民族有什么不同呢?谭一德还即兴挥毫,写下脍炙人口的《八宝粥记》。《八宝粥记》一文由粥论及国事,提出满汉平则天下平的观点,呼吁国家民族要像八宝粥般凝聚在一起,和睦相处。此文受到康熙皇帝的称赞。
10.及第粥
“及第粥”又名“三元及第粥”,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名吃之一,用猪瘦肉丸、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而成,属于粤式粥点。
相传在清朝,广东的林召棠中了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把猪肝、猪腰、猪肚和上好的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吃。有一天,有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恰巧碰上林召棠正在吃粥。林忙叫老御史一同食用。老御史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便问是什么粥。林状元深知老御史的最大心愿是自己的儿子能在科场高中金榜题名,因此他指着粥非常认真地回答说:“这是及第粥。”老御史也不客气,连忙与林状元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在我国科举取士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而林召棠便用猪肝、猪腰、猪肚这三种猪的内脏比作三及第,老御史在吃过及第粥后,又向林状元学会了制作方法,回到家中便命厨师如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后来儿子果真中了状元。老御史高兴地逢人便讲此粥的来历及其营养丰富和预兆大吉大利的好处。因此,及第粥很快在当地传开,并家喻户晓,后来代代相传。
直到今天,及第粥在广州地区仍然被许多盼望子女考上大学的苦心父母所偏爱,每天都会亲自熬制或者去有名气的饭馆买来这种粥给儿女们吃,希望孩子金榜题名。
11.百家米与百家饭
“百家米”“百家饭”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古老的祈寿习俗,寄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向往。古人认为一家之米包含了该主人的祝福之意,得到百家米之人将会得到百家的护佑。过去,人家的小孩子掉进泥潭里,大人们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让小孩子去别人家去讨米。不管你家是穷是富,都要施舍点米或豆,小孩子吃完就会平安的。有的小孩生下来体弱多病,爱在夜晚哭闹,会被家长认为是薄命多灾的体现,因此需要吃“百家米”,让大家一起来供养他。如此,该小孩才能消除凶灾,平安无事,健康成长。于是,家人便到村里的各家各户为孩子讨米,每户得到的些许大米,凑起来便形成了“百家米”,然后再拿到家里给其煮食。而有的老年人如果体弱多病,其子女也常常给其讨来“百家米”,煮熟后让其食用。据说,如此能使这些小孩和老人消灾除病,或健康成长,或安享晚年。
“讨百米”也叫吃百家饭,民间有“吃百家饭,得百家福”的说法。胡正《汾水长流》一八章:“他还有个道理,就是:‘吃百家饭,得百家福。’所以今晌上春海妈一敬让他吃饭,他就坐在春海身旁,和春海一起吃起来。”王仁湘说:“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古时有‘百家饭’的风俗,这是夏至日的一种非常特别的食俗,它已经在现代节日生活中消逝了。《岁时杂记》记述了这种风俗:‘京辅旧俗,皆谓夏至食百家饭则耐夏。然百家饭难集,相传于姓柏人家求饭以当之。’集成百家饭的过程,就是一个亲近邻里的过程,你到我家集,我到你家集,集饭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彼此的关系拉近了。当然‘百家’只是一个概数,实为多家,也许是越多越佳。古人如何认为食百家饭能耐炎热,却让我们不容易明白,这种以健康目的为出发点的食俗,其实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51
与百家饭相似的节日食俗,还有“七家饭”“七家粥”。“七家饭”“七家粥”具体是用从邻里乡亲家中讨来的米加以各类豆子和红糖一起熬制成的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由各家自己烘焙好的新茶混合起来泡成一大壶茶,来与大家一起饮用。这些粥或茶都是很常见的食物,并非珍馐美食,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江苏无锡人在立夏日合七家米为饭,以为这样在夏日能防暑热伤身。集七家米的效果,与集百家饭是相同的。
12.粽子与端午节
端,初也。端五,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古“五”与“午”通用。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后来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以殉国明志,这一天也逐渐成了人们祭奠屈原表达爱国情怀的传统民族节日。《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因水中含碱,称为广东碱水粽。《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相裹米分散之时像也。”宋代的粽子,形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秤锤粽等。从原料来看,有九子粽、松栗粽、胡桃粽、姜桂粽、麝香粽等。近世粽子更是花样繁多,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不一而足。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的粽子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图2-3 食粽伤生 (来源:《点石斋画报》)
“送祝米”是我国一项流行地域广、涉及民族多的传统贺诞民俗。“送祝米”又称“送粥米”,乃音转之变。山东肥城、莒县、临沂等地区称“送助米”,安徽淮北地区称“送钟美”,河南商丘、山东青州、山东寿光、四川雅安、河南濮阳等地称“送中米”。
“粥米”为新产母子的营养品,“祝”为祝贺、庆贺之义。作为汉民族代代传承的习俗,送祝米这种习俗都有确定的日子,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三、六、九或十二天举行。
“送祝米”的传统贺诞民俗源远流长,一直到今天它还流行于某些农村地区。
这条谚语来自《史记·货殖列传》,说的是“贩柴的不出一百里,贩粮的不出一千里”。谚语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广大劳动人民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方法。“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在《史记》中就已被引用,这说明它出现于我国西汉时期甚至更早,是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总结,反映了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社会环境,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贩柴的人活动范围当在百里以内(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一个贩粮的人活动范围当在千里以内。买卖货物不能舍近求远,应力争降低成本。如果超出了这个贩运的距离,百里之外,运销柴草,千里之外,贩卖粮食,其商品流通费之高、其商品损耗之大可以想象,肯定是不合算的。该谚语为那些正在或即将从事贩柴、贩粮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建议,以免做亏本的生意。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粮食是最重要、最大宗的商品。宋代时进入流通领域的粮食数量就较前代大大增加了,“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状况已完全改变,远距离的粮食贩运贸易已相当兴盛。叶适《水心文集》卷一《上宁宗皇帝札子》云:“湖南、湖北一带,江湖连接,地无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老于风波,习为常俗。”
15.苏湖熟,天下足
这句指的是如果苏州、湖州粮食丰产,全国都不愁吃穿。自南宋中期开始,汉语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最早记载这一谚语的是范成大,他在《吴郡志》卷五中记载:“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吴郡志》成书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可见这一谚语在绍熙三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中把“苏湖熟,天下足”说成“苏常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和定型,完全是这两州农业发展的产物。”52
16.吃皇粮
民间俗称的皇粮,其实就是地方政府按朝廷下达的指标,无偿上缴的公粮,也称漕粮、漕米、贡米、御米。在古代,老百姓代代耕种,岁岁纳贡——质量上乘的大米和小米要进贡到皇宫,供皇家享用。
图2-4 漕米起运(来源:《点石斋画报》)
每年通过漕运,向京城调运粮食,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脉。漕运虽然有一套较完善的管理规章,但由于潮湿霉变、自然损耗,再加上地方官员贪污腐败,每年到京的皇粮都得打折扣,故谚语曰“三升皇粮,七合到京”。
拿朝廷的粮食或俸禄叫吃皇粮。过去官员管拿工资叫“吃皇粮”;“吃皇粮”现在指在政府部门或靠国家开支经费的事业单位任职。
17.开仓放粮
古时候经常闹灾荒,一出现灾荒,百姓往往是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甚至会出现饿殍遍地、哀鸿遍野的惨象。严重的自然灾害会给社会造成物质财富的严重流失,导致大量劳动力的消失,甚至直接导致社会动乱,威胁政权统治。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储粮备荒、减免赋役,同时还采取措施进行救济。古代的小说、故事、戏曲记述了许多赈灾故事。
元杂剧《陈州祟米》,全名《包待制陈州祟米》记述了大宋年间包拯赈灾的故事:
陈州大旱三年,颗粒不收,黎民苦楚,饥至相食。朝廷派刘得中、杨金吾前去救灾。他们不仅私自抬高米价。钦定米价是五两白银粜一石细米,他们改作了十两一石,米里又插上泥土糠,出的是八升的小斗,入的又是加三的大秤,即大秤收银、小斗售米,大肆搜刮百姓。而且还用敕赐紫金锤打死同他们辩理的农民张敝古。张敝古之子张小古上告到开封府。包拯微服暗访,查明事实真相,智斩了杨金吾,又让张小古以同样的方式,用紫金锤击死刘得中,为受害者雪冤。53
此外还有根据《三侠五义》改编的故事和戏曲《陈州放粮》,讲述的是包拯到陈州去考察赈灾情况,安乐侯国舅庞昱贪污腐败苛刻百姓,包拯用龙头铡刀铡了他,为黎民百姓伸张正义的故事。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他因“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颇有政声。闹饥荒之年,他为民请命要求赈灾,忤逆了上司,于是以生病为由请求归乡。
粥厂施赈,是过去荒年赈济的一种形式,尤其是有清一代,灾荒连绵,粥厂的开设也最为普遍。电视剧《天下粮仓》就是以清乾隆元年江南饥荒为背景,当时任刑部尚书的刘统勋受命调查赈灾赈粥活动,结果发现大锅里的米粥几乎无米,好像清水一般,于是怒不可遏,向粥厂的胥吏发出严令:“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图2-5 开仓移粟(来源:《点石斋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