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论家长的教育学素养
许多父母完全不懂应该怎样教育青少年,怎样塑造他们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观点和习惯,不知道这个过程包括一些什么内容。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诚实劳动、对社会有益的好人,然而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教育孩子。
为什么夏天的太阳反而升得比冬天高?为什么高大的橡树只结着小小的橡实,而细细的瓜藤却结出大大的西瓜和南瓜?天空为什么会有电闪和雷鸣?冬季里,为什么有些小鸟要飞向温暖的南方,而另一些小鸟却留了下来?你的孩子在无边无际的大自然中漫游,不时会提出成千上万个类似的问题。幼年时从周围世界看到的东西越多,提出的问题越多,孩子的眼睛就越明亮,记忆就越敏捷。让我们努力培养孩子的智慧,教他们学会思考吧!
利用家长集体的力量
许多年来我们和大多数学校一样,也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以及平日在学校或者家里与家长交谈的方式做家长工作;家长委员会也有自己的工作计划。但是总的来说,我们没有建立起家长集体。家长们只在家长会上见面,这时家长关心的只是自己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对全班或者全校孩子的事情,就不大感兴趣了。
因为没有形成家长集体,在需要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中统一步调的时候,家长们就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建立友好而且目的明确的家长集体的原因。很清楚,只是召集各种家长会议不可能建立起这样的集体;除了开会,家长集体还必须有自己的工作,要使它像任何一个工厂、农庄、机关集体一样,积极并且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教育儿童,这是一种劳动,而且是一种极需细心和耐心的劳动。既然孩子们是在同一所学校学习,那么他们的父母就一定会有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建立团结一致的家长集体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家长集体在完成学校的主要任务,即提高学生知识质量这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研究了学生家庭,发现我们家长的文化水平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和兄姐都具有高等或中等学历,家长中有许多工程师、技术员、农艺师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毫无疑问,他们有能力在教学—教育的所有方面帮助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积极而有计划地吸引他们参加这项工作。
我们决定召开一次家长会,专门研究家长怎样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这是一个所有家长都感兴趣的重要问题,我们想,建立我们的家长集体,就从它开始吧!在召开家长会之前,我们详细了解了家长是怎样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一般来说,只要孩子是在看书写字,家长就认为他是在做功课,至于他做了些什么,怎样在做,结果如何,家长就不大关心了。
教师们曾经在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段里到45名学生家查看过,发现他们都只做第二天老师要检查的作业。譬如,七年级周二和周六有几何课,那么几何作业就在周一和周五放学后做,其他时间不仅不做几何作业,连几何书都不碰一下。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学生们之所以几乎每天都在忙碌,是因为几乎每一个明天都有课。家长对孩子们的表现十分满意,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在按照应有的方式做了应该做的一切。
在家长会上,我们介绍了学校编排课程表的原则:告诉大家,家长的任务不仅是督促孩子做作业,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用经济有效的方法完成作业。我们告诉家长:不仅要准备明天上的功课,还要及时完成今天课上布置的任务,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记得最牢。
家长会上,家长们也提请教师注意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指出每天的作业量不均衡,每周有几天作业特别多。家长的批评使我们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我们很快就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缺点。
这次家长会有了明显的效果:家长们开始提醒孩子做作业时不要急急忙忙,要防止一知半解。建立家长集体的下一步工作,是组织“家长日”活动。为此我们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因为我们希望所有的家长这一天都能来,希望能用具体事例使他们知道,孩子们做功课时他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展览室,家长在里面能够看到学生的各种作业和他们亲手制作的直观教具。家长委员会还专门出版了一期墙报——《家庭和学校》。
十月底,全校各个年级都开展了“家长日”活动。许多学生的父亲母亲都来了。班主任当着学生的面,介绍了学生的学业情况以及在课堂提问和书面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在做家庭作业时存在的问题。六年级班主任玛·阿·雷萨克详细介绍了女学生T在家是怎样准备功课的。班主任告诉家长,学校为每一个年级都编制了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表。编制这个日程表的目的,是让学生多次复习学过的知识。学生应该及时复习当天的功课,尽管这时离下次上课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在这几天里学生还应该大体浏览一下这些内容,在下次上课前,再最后仔细地复习一次。
班主任讲完后,学生回家,家长们留下座谈。班主任举出各种实例,说明在准备功课时怎样做正确,怎样做不正确;希望家长提醒孩子按照复习时间表准备功课,培养按时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举出的实例使家长信服:经常两三个人一起做作业,会使理解知识较慢的学生成绩下降,还会使一些孩子养成不动脑筋、抄袭作业的坏习惯。
这里就有一个实例。工人M家的女儿玛丽娅和娜杰日达都是七年级学生。玛丽娅理解力强,记得也快,而娜杰日达则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掌握教材。姐妹俩天天一起做功课,娜杰日达总也赶不上玛丽娅,就只好照抄她的作业。家长帮助学生做作业,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教师告诉家长,帮助学生不是替他做作业,而是督促他独立工作,尤其要指导他大声记诵,因为出声记诵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家长日”活动之后,全体教师和校长、教务主任开始了每周两次的家访。家访安排在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老师们首先来到不会独立工作因而常常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家,看看他们是不是在独立做作业,有些什么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安排学习计划以便顺利完成每一次的作业。
举一个例子:五年级学生K在第一学季里[1]俄语、历史、地理三门功课都得了坏分数。家长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儿子学习可没少费劲,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班主任瓦·阿·斯科契克家访时发现,K在复习功课时从来不自我检查。比如背书,他坐在那里,捧着课本一遍又一遍地从头读到尾,企图一次记住所有的内容。女教师告诉学生,应该先把课文从头到尾看两遍,理解所有的内容,然后把它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复述,最后再复述全部的材料;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应该单独摘抄出来,以便经常复习。父母按照教师的建议指导儿子学习,一个月后,K的地理、历史、俄语成绩就有了很大的进步,让人伤心的分数再也没有出现了。
让学生养成既准备好明天的功课,又做好今天的作业的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学生们不理解:如果要准备好明天的功课,怎么又来得及做好今天的作业呢?改变学习习惯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但是我们最终还是成功了。学生们回到家里,先休息一会,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开始做今天的作业,先是书面作业,然后是口头作业……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样学习的好处,因为老师刚刚讲过的内容还记忆犹新,很容易就能记住,剩下的时间可以从容不迫地准备明天的功课。
每一位教师每周都要访问两个学生家庭,二十五名教师,每周可以访问五十个家庭,这样,在两个半月内,我们就对全校学生都进行了一次家访。我们不仅研究、指导了每个学生的家庭作业,还弄清楚了,为了统一所有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下一步我们该做些什么。现在,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怎样督促自己孩子学习,我们都有十分具体的了解。家长非常欢迎我们家访,乐意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做任何的事情。
六月末,我们召开了第二次家长会。像第一次一样,我们也把这次家长会称为学术会议。称它为学术会议毫不夸张:我们家长的思想和文化水平,使我们能够在现代教育科学要求的高度进行家长工作。在家长会上,我们和家长一起讨论教学—教育问题,学习巴甫洛夫学说和马卡连柯极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
几乎全体家长都出席了第二次会议,我们借到镇俱乐部的礼堂才勉强把大家安置下来。校长做了报告,总结了在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学校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绩。因为大多数家长已经掌握了指导孩子家庭作业的正确方法,校长就可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分析个别家长的问题上。
家长们也交流了自己在督促孩子做好家庭作业方面的经验。比如,四年级学生B的父亲告诉大家,自从儿子独立做作业以来,成绩提高了。五年级学生Л的母亲说,由于严格遵循了复习功课的时间表,她成功地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耐心和在规定时间学习的习惯。
家长们在发言中也对个别家长、教师提出批评意见。比如,批评个别家长不应该用不断买礼物的方法刺激孩子学习,指出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家长的发言说明家长集体和教师集体开始有了共同的追求,家长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也为整个学校的工作操心,以致现在我们需要专门安排时间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学年末,我们又召开了第三次家长会议,研究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集体农庄庄员E做了题为“我的家庭”的报告,讲了自己怎样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怎样让孩子了解自己在集体农庄的工作。报告深深吸引了听众,引起热烈的讨论。所有的发言都认为家长应该用自己的日常劳动和个人行为为孩子们做出榜样。
直到学年末我们也没忘记主要的事情——要求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教师们仍然坚持家访,只是次数不像当初那么频繁,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在家长集体的帮助下,我们改善了学校的综合技术教育。家长帮助我们与农机站、发电站、集体农庄建立起密切联系。物理教师组织了一系列参观活动,使孩子们有机会亲眼看到内燃机、电动机和各种农用机械。家长集体还帮助我们组织了与农业生产先进工作者的座谈。
家长会上也讨论过社会主义农业对我们毕业生的要求。这次会议使教师集体和家长集体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
本学年我们继续进行了巩固家长集体的工作:每个学季召开一次家长会讨论最重要的教育问题;家长委员会每月出一期墙报;定期向家长提供咨询,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现在每个父母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每天都会挤出一些时间照管孩子,坚持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完成作业。孩子们这样做了,学习劳动变得轻松而有成效。
这一学年,在地理、物理、历史、自然、化学、文学、苏联宪法这些学科中,没有一个学生不及格。我们相信,随着家长工作的不断完善,我们会完全消灭留级现象。
让孩子学会思考(与家长的谈话)
不久以前,我在基洛夫格勒旅行时与一位年轻的铁路工人相识。他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小站,那里甚至都没有一所小学。年轻的父亲从学校开完家长会回来,忧伤的眼睛使我惊奇,他内心深藏的痛苦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儿子上三年级了,住在一个远房亲戚家,”这位父亲告诉我,“如果您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父亲,您就能够理解我了。难道还有什么比从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更让人痛苦吗?老师说:‘您的儿子安静、守纪律、爱劳动,但是……他的智力不行。他的学习能得三分就不错了。’我理解老师的意思:儿子很少得四分,从来没有得过五分,连三分也很少。别的孩子一堂课能做三四道题,而我的萨什卡一道也做不出来,他甚至连题目的意思都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小儿子的发育出了什么问题?请相信,我愿意用我的后半生让我的儿子聪明起来。”
和一位父亲谈论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太沉重了。对于喜爱孩子的父母来说,还有什么比孩子更加珍贵呢!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因为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能在一个新人身上再现自己,而且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再现自己;要使自己的孩子在智慧、道德、审美各个方面都比我们——孩子的父母——有更高的发展水平。尽管进行这样的谈话不轻松,但是一定要谈。
在现代,在每个公民的创造力都得到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个人的命运和幸福决定于他智力的发展。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感到自己智力发展有缺陷的人是很不幸的。在我们的社会里,只要还有在学习上不断失败的倒霉人,我们就不可能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毫无例外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保证。毫不奇怪,孩子学习困难会使他们的家长非常不安: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可以学得很好,而自己的孩子却超不过三分?难道是命该如此?命运对人为什么厚此薄彼?要知道我们就要对年轻一代实施中等义务教育,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鲜事。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中等教育,这就意味着被人死拉硬拽、勉强读完八年级的瓦洛佳或者科利亚还必须继续学习,他们必须读完十年级。
于是问题就变得非常尖锐:不仅要正确回答伤心的父母提出的各种问题,还要帮助父母找到他们的瓦洛佳或者科利亚发展智力的途径,还要尽量防止出现这样的悲剧:年轻的公民丧失了自信,不仅从学校这艘航船落水,还把自己与社会对立起来,不断与之发生冲突。
防止这种悲剧不能只靠学校。父亲、母亲也是教育者,也是富于智慧的人的创造者,在这一点上父母丝毫也不亚于教师。而且,在孩子出世以前,他的智力就已经在自己父母的根基上生长出来,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母腹里就开始了的。
亲爱的父亲、母亲们,你们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希望人类所有珍贵的精神财富都能成为孩子的财富。那么,实现这个愿望取决于什么?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和成人的智力?
影响智力的因素很多,首先要提到的是一些年轻父母对待新生命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这里就要说到遗传的问题了。脑是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在母腹中就开始发育。儿童健康,尤其是儿童智力发展有个可怕的敌人,这就是父母嗜酒。酗酒者生下的孩子,大脑发展或多或少总会出现一些偏差和异常。要想生一个先天残疾者,只要父亲或者母亲喝得烂醉就足够了。在父母醉酒时受孕的胎儿易患“胎儿酒精综合征”,它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损伤胎儿脑的发育。损伤严重的孩子,还未出世,就注定要在智力落后儿童学校学习;轻一些的孩子也会思维迟钝,记忆力薄弱。这些孩子一生都要承受父母轻佻行为强加给他们的痛苦。
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因为非常遗憾,我们这里就有因为父母酗酒而导致智力损伤的孩子。有个少年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无论怎样的教育也无法弥补父母的罪过给他造成的损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学会写字;上到五年级,才第一次能够独立解答三年级的简单算术题;刚刚记熟了一个规则,两个钟头以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算术题念到题尾,就忘了题头。记忆发展的缺陷是脑细胞损伤的结果,在这里医学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有耐心细致的教育才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其智力发展;但是坦白地说,只有百分之一的教师有能力做这样的工作。
年轻的父亲、母亲们,请记住,你们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决定于你们自己。要记住,创造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生物行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他的活动包括他的生育是有意识的,他能自觉地在孩子身上重现自己。
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环境,孩子从身边的环境获得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我们先谈谈人的环境,谈谈人和人之间复杂、多样的相互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儿童是在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他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是自然界中有理性、有才能、有创造性的生物。
从孩子有了意识时起,父母就应该引导他观察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留心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观察的能力,发现那些一眼望去没有什么特色的事物的能力,是支撑思维翅膀飞翔的空气。理性、思维、智慧的最初源泉就隐藏在周围世界之中,隐藏在那些使人感兴趣、被人发现和认识的事物之中。可以想象,几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迸发出第一颗思想火花的时刻,一定是他发现了他不明白,但是很想弄明白的某种事物的时刻。
从有人类文明开始直到现在,周围世界,首先是自然界,一直是人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的思维源泉。智慧最初表现为求知欲。您带着自己四岁的儿子去散步,对他说:瞧,这就是森林,森林的后面是人工栽植的小树林,有松树、杉树、橡树、白蜡树……孩子自己发现不了天然林和人工栽植林的区别,但要培养他的求知欲望,教他去观察。你可以提醒儿子:“看看这些大树和它后面的小树有什么不同?”孩子一下子说不出来,但是只要他用心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他的眼睛会突然高兴得发亮,喊道:“森林里的树木没有排成行,可是你瞧,小树林的树排列得多么整齐呀!”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你问儿子,于是儿子又要动脑筋了。他很想弄懂他不明白的事情,当然他不是总能成功。即使他回答不了您的问题,即使是您自己说出了答案,儿童意识里求知的火花也会被点燃。您的儿子将会发现那些在您激起他的求知欲望之前,在他知道人可以用双手培植森林之前从不注意的东西。
你们走进一片古老的森林,眼前是橡树和白蜡树粗壮的树干。这时孩子自己就会发现,这些树干上长有绿色的苔藓,而且它们只长在背向太阳的一面。“这是为什么?”孩子会问。他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解释这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大自然的神秘又一次让他激动不已。你们走进森林的深处,孩子大声喊叫:“爱——琴——海!”远处传来的回声在山谷里荡漾,听着这神奇的声音渐渐在远处消失,孩子又会提出新的“为什么?”
孩子认识世界的道路就这样开始了。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帮助孩子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和他一起去田野,去森林,去池塘边。只要您善于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孩子,就连灌木丛生、最不起眼的小沟壑里,也能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东西。那令人难忘,使孩子迷惑、诧异的时刻,就是孩子求知欲望升腾的时刻。
在孩子提问、思索的过程中,他的大脑进行着复杂的活动,思维细胞之间建立起极为精细的联系网络。周围世界在孩子面前展示的现象越是丰富多彩,让孩子迷惑不解的事情也就越多:为什么夏天的太阳反而升得比冬天高?为什么高大的橡树只结着小小的橡实,而细细的瓜藤却结出大大的西瓜和南瓜?天空为什么会有电闪和雷鸣?冬季里,为什么有些小鸟要飞向温暖的南方,而另一些小鸟却留了下来?你的孩子在无边无际的大自然中漫游,不时会提出成千上万个类似的问题。幼年时从周围世界看到的东西越多,提出的问题越多,孩子的眼睛就越明亮,记忆就越敏捷。让我们努力培养孩子的智慧,教他们学会思考吧!
没有惩罚的教育
基洛夫警察局的儿童收容所收容了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他机灵、活泼,是一个在五年级待了近三年的学生,这次是从家里跑出来的。在警察局里他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我决不回家,也决不上学!”
儿童收容所要求学校给男孩写个鉴定,校长就做了以下答复:学生费奥多尔·斯是个不可救药、坏得透顶的流氓和无赖。他嘲弄老师,简直是个二流子和笨蛋。现已查明,在离家之前,费奥多尔曾多次在课堂上出洋相,学猫叫,学狗叫;在出走的路上,他曾取下车站商店的玻璃,从橱窗里拿走了一个背囊、一个小手电筒和几节电池。“这种犯罪行为应该受到严惩。这样的学生绝对不能留在普通学校!”校长威严地结束了对自己学生的鉴定。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费佳(费奥多尔的小名)的命运吧。家长同志们,无论你是工人、医生、教师,还是党务工作者或者经济工作者,或者你还是个年轻人,是明天的父亲或者母亲,让我们都来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至今还有无人监管的孩子?这种社会反常现象的根源在哪里?要知道,它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事情本身,还在于它会使一部分少年带着被扭曲的道德精神进入社会。童年无人照管是颗恶种,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结出自己的恶果。
我坚信,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误,是造成儿童流浪街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家长也好,教师也好,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可能独自承担起最精细、最复杂的造就人的任务。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家庭和学校互不理睬,都只按照自己的一套教育孩子。
许多家长完全不懂应该怎样教育青少年,怎样塑造他们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观点和习惯,不知道这个过程包括一些什么内容。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诚实劳动、对社会有益的好人,然而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教育孩子。
实践使我们相信:对于成人来说,孩子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事实上,有孩子的家庭完全可以成为教师培养纯洁道德、高尚思想、诚挚人际关系的教育基地。如果在学校的帮助下,年轻家庭有了较高的家庭—学校教育的教育学素养,就连孩子也能创造奇迹:这种家庭的孩子不会允许父亲成为酒鬼,他会制止家长粗野的谈话和无谓的争吵。这就是我们把指导家长教育孩子也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的原因。
在我们学校,家长学校已经成立了十五年,经常开展活动。它有好几个组:为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妇设置的第一组;为即将入学的学前儿童家长设置的第二组;为其他年龄段学生的父亲、母亲也设置了相应的组。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十年,而他们的家长却要在家长学校学习十三年。父亲、母亲都要参加学习,没有例外。如果哪位家长因故不能出席,需要得到校长或班主任的许可。
每个小组每月学习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由校长、教务主任和优秀教师主持。作为校长,我一向认为家长学校的工作是学校领导人最必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给家长讲课时,教师总是尽量具体地说明应该怎样教育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给父亲、母亲提出适用的建议,而不是空喊口号,或是泛泛地号召。
例如,对新婚夫妇——未来的家长,主要讲怎样处理夫妻关系,怎样控制各自的欲望,使家庭的各种愿望能够协调起来。在讲课时,我们既尊重个人隐私,又轻轻触动人内心深处最隐秘、最珍贵的角落,这也正是能够吸引年轻夫妇的地方。顺便说一句,这些年轻夫妇几乎全是我们从前的学生。
列·尼·托尔斯泰说过:孩子的降临使父母置身于一个特殊的“敏感领域”。我们要赶在孩子降生之前,把这个敏感领域尽可能清楚地展示给他的父亲和母亲。
我们和即将入学的孩子们的家长讨论怎样发展孩子的智力和语言,怎样培养孩子的情感,为他们开设了“父与子”“母与女”“家庭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学校”“儿童的道德教育”等专题讲座。
儿童的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到这里,我想起民间有一条非常明智的训诫:从孩子学会用勺吃饭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教他劳动。在我们的学生家里,劳动成了建立家庭成员文明关系的基础。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和快乐而劳动,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家庭生活之中。
我们和父母一起努力,在孩子刚刚懂事和即将成年时,都要求他为别人做点什么事情。比如七岁即将入学时,在自家院子里为妈妈栽上一棵苹果树,把树上摘下的第一批果实献给妈妈。
如果孩子在世上生活了十一二年,回顾童年却看不到自己劳动生活的最初成果,不能满意地对自己说:“这片绿色小树林,是我为大家休息种上的;那棵葡萄,也是我为大家栽的。”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片面的。
“哪里的儿童、少年把为别人、为社会劳动当作快乐的源泉,哪里就完全用不着惩罚。”——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坚信这个教育规律的真实性。这样的孩子不需要惩罚,甚至连与惩罚有关的问题都不会发生。
是的,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学校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惩罚。这首先是因为他们童年快乐的源泉,是对创造的渴望和在为别人做好事时体验到的满足感。在我们这里,少先队和班级都不训斥孩子;家庭中抽皮带,打后脑勺和其他形式的惩罚也完全消失了。
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说家长和学校教师集体具有最起码的教育学修养。列宁说过:只有学校能够巩固革命的成果。然而,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只是小小学校的事情,它是对社会、对社会最精细最复杂的领域——人的意识、行为、相互关系——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常常会听到一种议论,说是为了杜绝犯罪,对孩子的惩治必须更加严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假若在儿童、少年和青年早期没有惩罚,准确些说,如果没有惩罚的需要,就不会有儿童、少年犯罪。
我一开始就讲到离家出走的男孩子费佳。当时就弄清楚了,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对费佳来说都好像是地狱。他学习吃力,怎么努力也学不好功课,而老师却只会没完没了地在家长联系簿上写:“您的儿子不愿学习,请采取措施……”“表现很坏,请采取措施……”父母每次一撂下联系簿,就“采取措施”,把孩子痛打一顿。孩子恨透了老师和父母,于是开始故意不做作业,故意破坏纪律。
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如果孩子因为惩罚而常常受到恐惧、痛苦、羞辱的折磨,他内在的、天赋的自我教育力量就会渐渐衰弱。惩罚越多、越残酷,自我教育的力量就越小。
惩罚,尤其是它的公正性受到怀疑的时候(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人心会变得粗野、凶狠、残忍。在儿童和少年时代经受过惩罚的人,不会害怕警察局,也不会害怕法庭和劳动教养院。
最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惧怕的和伤脑筋的,正是心灵的粗野、道德上的厚颜无耻和对高尚美好事物的麻木。它也会在家庭,在儿童幼年时萌生。只有在学校的帮助下,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学修养,才能预防家庭的这个灾难。
当然,也有难教育、非常难教育的家庭。但是,我在学校工作了几十年,还没遇到过完全不可救药的家长。再难教育的家长,心里也还是有善的火花,哪怕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火星。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这小小的火星变成明亮的火炬,这是一个非常艰巨同时又非常高尚的任务。
论家长的教育学素养
1.语言的魅力
无论我们的学前教育机构有多么出色,母亲和父亲仍然是培养幼儿智慧和思想的最主要的“行家”。儿童在与父母、家人的相处中走进长辈成熟和智慧的世界,家庭生活是儿童思维的基础,父母家人的这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学者们在托儿所、幼儿园的观察证明:同一年龄(例如3—4岁)的幼儿,如果长期只有孩子之间的交往而没有年长者个人的精神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就会迟缓。只有每天都能和母亲、父亲、奶奶、爷爷、哥哥、姐姐接触的环境,才是适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环境。当然,我并不因此而否认学前教育机构对幼儿的巨大影响,但是不能把为儿童全面发展,包括智慧发展操心的责任完全推给它们。
公民的首要社会职责是教育年轻一代。在我们这个时代,全体居民,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学修养,已经成为影响公民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家长的教育学素养,特别是影响儿童思维全面发展的那些方面的素养。在我们学校,孩子还没有上学的父母也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我们全体教师都坚信,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很难找到比帮助儿童形成和发展思维更为重要的事情了。确实是这样。比方说,一个孩子入学时很机灵,观察力敏锐,悟性高,记忆力也好;而另一个孩子,却思维缓慢,理解力和记性都差。原因在哪里呢?我们要帮助家长提高修养,找到答案。讲座是提高家长教育学修养的主要形式。家长学校的每一次讲座都结合生动和令人信服的范例讲解一个专题,例如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的神经系统,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的精神世界等等。
我们努力让家长清楚自己在儿童精神发展中的重要责任。记得为了让家长清楚环境对儿童智慧形成的影响,在一次课上我对他们讲了几百年前印度国王阿克巴尔的故事。
阿克巴尔听哲人们说,无论儿童处于什么环境,即使没有人教,印度人的儿子都会说印度语,中国人的儿子都会说中国语,他想检验一下哲人的话是否当真。遵照国王的命令,三十个不同民族的吃奶婴儿被安置在了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屋子。几个没有舌头的仆人照料他们,食品则由一个不准说话的太监从小窗口递进来。国王把钥匙挂在自己胸前,谁也不准出入这个屋子。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从来没有听到过人说话的声音。
七年过去了。一天,在哲人的陪同下,国王打开了房门,然而他听到的不是人的语言,而是一片含混不清的嚎叫……面对这种情景,这些“最聪明”的哲人丢尽了脸。
从科学的观点看,这个试验(如果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也能称作试验的话)是严密的。阿克巴尔像许多人一样,证明了人的环境在生命早期对于儿童有多么重要。今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几十例野兽养大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婴儿时期不幸落入兽群,和它们一起生活。若干年后,偶然的机会使这些“野”孩子重新回到人类,这时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是十至十七岁的年龄。学者们用了许多年的时间帮助这些孩子,教他们说话,希望他们能够回到人的社会。但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没有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离开了人的环境。2—7岁是儿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从周围世界获得很多的知识、技能和习惯,它们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思维、语言、情感,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态度,这些心理能力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不断地涌来的各种信息大大刺激了他的求知欲望,使它越来越强烈。长大以后,这种求知欲望就演变为他对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的强烈爱好。
而在野兽群中度过心理发展敏感期的孩子,大脑半球的皮层细胞始终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即使以后回到人类社会,也不会改变。
缺乏这些知识和其他许多知识,家长就谈不上有教育学修养。但是,尽管如此,母亲和父亲的教育者身份仍然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我曾经对未来学生的父母这样说过:
——你们生下了孩子。请记住,当他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五光十色的花朵或玩具,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到树叶的沙沙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时,你们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智慧。儿童入学时有多高的发展水平,他是不是聪明、机灵,就决定于婴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智力的投入。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造成的后果,即使是最能干、最有经验的教师也将无力改变。
在培养家长的教育学素养时,我们努力保证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我们强调孩子的作息制度要有利于他的身体健康,强调儿童要参加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同时我们也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精神的发展。我们对怎样发展儿童的感觉和知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我特别强调,感觉和知觉是培养个人精神财富的主要基础之一。感觉是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儿童就是透过它来观察外面的世界。我们要使儿童的这个窗口永远清洁、明亮、通透。
情绪记忆在幼儿的感性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多事实证明,幼时使儿童产生过深刻情绪体验的事物,会给儿童留下妙不可言的印象,使他终生不忘。那些入学时机灵、好学的孩子,记忆里储存有许多关于世界的感性映像。在提高家长教育学素养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自己,因为教育别人和教育自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尤里·姆给大家讲了一个春天的故事。他描述了早春的清泉,描述了屋顶融化的雪水怎样滴穿地面厚厚的雪毯……他的故事讲得那样鲜明、生动,使我深受感动。这使我再一次深深感到,利用一切机会带领孩子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该有多么重要!一定要让孩子看看鲜花怎样开放,蜜蜂怎样采蜜,看看天空中飞飞扬扬的雪花如何精美,仿佛由神话中的能工巧匠精制而成;还要让孩子观看远处晨雾中耸立的城市和村庄,观看人欢马叫、洋溢着丰收喜悦的金色麦田……
观察力、注意力、求知欲,这些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智慧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成绩。对学龄前儿童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求知欲望和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它们是幼儿时期由成年人培养出来的。
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感性认识同样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
非常遗憾,我曾经见过这样的学生,都读到二三年级了,“黎明”这个词还不能激起他任何的表象和感觉,当然,这个词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从来没有亲眼见过黑夜怎样逝去,白昼怎样来临。这个词他只是在书上看到,是从书本硬塞进脑子的。思维不清晰、言语不准确、笨口拙舌,是这些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在他们二至七岁的记忆里没有铭刻下鲜明的映像,这样,进入儿童意识的词也就像转瞬即逝的暗淡火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大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记忆力很强,而有的孩子却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观察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使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这就是幼儿时期进入儿童意识的词汇是否鲜明,是否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强弱。
2.学龄前儿童的五百项发现
我给学生们讲述春天森林中的生命是怎样复苏的。我要让孩子们的脑海中出现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雪花莲稚嫩的小茎钻出多年积下的层层落叶,开着浅色小花的风铃草惊奇地望着已经解冻的蓝色湖面……这时我看见,一些学生因为兴奋而两眼放光,他们刨根问底,并且按捺不住,也抢着讲了起来,和老师一起继续描绘这幅美丽的图画;而另外一些学生,尽管也在注意听,但两眼无光,神情淡漠,我的话没有激起他内心的反响。这样的孩子教起来很困难。他们听讲很吃力,要费很大的劲才能记住我的讲解。在他们的情绪记忆中没有鲜明、深刻的表象,而这些表象是记忆力、求知欲和观察力赖以发展的基础。
我在为未来的学生家长讲课时讲了这一切。我和家长们一起分析,看看在我们周围有哪些能够用来激发和丰富孩子语言感情色彩的事物。啊,有了!在离镇子不远处有一片橡树林,林子里有几处很凉的森林清泉,还有一块很特别的空地:还在寒风料峭的二月,被阳光照暖的土地就已经开始苏醒,在雪堆之间,雪花莲正在返青。橡树林里还有一块林中草地,我们把它叫作“铃兰波良拉”[2]。老师经常带孩子们来这里,不仅仅是观赏自然,还教学生思考。橡树林里有几棵橡树,直到春天都不落叶。整个冬季它们都挺立在皑皑白雪之中,满树的叶子,有些深红,有些金黄,有些橘黄,色彩斑斓,仿佛有魔术师在为它刻意装扮。林中有个偏僻的角落,很久以前就有狐狸在那里筑起自己的小窝……而这边,是灌木丛生的峡谷。一眼看去,好像里面没有什么使人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只要仔细瞧瞧,就会发现峡谷里隐藏有多少引人入胜的去处和多少能给我们的语言增添色彩的生动事物啊!谷底还有一道清泉,寒冬腊月也不结冰,一年四季静静流淌。原野里遍地都是丁香,就是在校园里,我们的孩子也能看到本地少见的树木——松树、云杉和花楸!我们对家长说:带领你的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吧,大自然能激发孩子的情感,能使他的语言变得生动、丰富!让你的孩子发现问题吧,让他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我们相信家长的教育才干,许多家长简直就是教育孩子的天才。父母的语言和生活智慧,是使人民教育学永不干涸的源泉。只要走进这个源泉并给它注入科学知识的养料,我们枯燥的教育学理论就会变得生机勃勃。
把年长一辈充满父母之爱的生活智慧传递给幼小的孩子,这个过程是在生活中自自然然地进行的,不可替代,也不能刻意创造。我们看到,在人们不得不对教育失败的事例进行剖析时(很遗憾,这样的事例生活中并不少见),家庭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道理就更加使人信服。
从孩子五岁时起,我们学校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教育。每周一至两次,孩子们要在规定的时间来学校,由他们未来的一年级老师负责,主要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天气好的时候,孩子们便去森林、果园、田野,就像我们告诫家长的那样,去那些能丰富他们的语言,能给他们思维以活力的各种地方。在和大自然接触时,我们尽力引导孩子们发现和领悟那些乍一看相互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联系的事物。我们认为,发展观察力和求知欲有特别的意义,它们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一次与自然接触,孩子们都会有独特的发现,他们的思维都会触及自然界不引人注目、不易觉察的奥秘之处。一年之中小孩子们会有五百个以上的“新发现”。请看,下面就是孩子们的“发现”:我们周围的一切,要么有生命,要么没有生命;水和太阳的光和热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植物从种子来,种子是活的,它会成熟,植物结果实是为了延续后代;水有三种样子:水、冰和汽;如果人给土地施肥,植物就会长得茂盛;地球的表层是黑土,它是植物生活的环境。这每一个发现,都得益于生动、鲜明的感性形象。正是在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富于感情,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对事物的初步概念,比如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在这期间,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儿童智力发展的某些异常情况(在这个年龄不太明显,往后会越来越明显)。大多数孩子发现了自然的奥秘后会深感惊奇,而这些孩子却神情漠然。可是你要知道,惊奇和诧异是给思维提供动力的心脏。
深入研究了这些孩子的家庭后我们发现:病弱、感性认识贫乏、缺少能够影响儿童情感的鲜明表象,是他们智力怠惰的主要原因。弄清孩子的智力缺陷后,我们开始深入的个别教育。它的目的,是首先使孩子的感性认识积极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培养他们语言的感情色彩。我们坦率地告诉家长:如果父母不每天坚持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他们的孩子上学时智力发展会很差,学习成绩也会很差。
六至七岁是对孩子进行更系统教育的时期。和头一年一样,为了发展思维,我们也组织孩子走进大自然;此外还教孩子们阅读,方法是把阅读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孩子们人学时就已经掌握了初步的阅读技巧,这就有利于在学龄时期进行内容丰富的发展学生思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