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体战略布局。只有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才能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一、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牢牢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和战略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分的首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表现在供给相对不足和供给结构性失衡,供给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资源配置存在“脱实向虚”现象,影响了发展基础的巩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要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制造业,要实现中国制造的历史跨越,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其中包含了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战略层次推进。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争取向智能制造转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培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等核心品牌力量,促使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实现整体跃升。
第二,要强化交通、电网、信息和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前,中国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营里程皆位居世界首位,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但仍面临着区域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据测算,中国西部地区人均基础建设存量已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但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却显著低于中部和东部。即便如此,不少贫困地区的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仍严重滞后,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分布失衡,设施利用效率不足。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应着力于平衡发展格局、补强薄弱环节、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水平,充分实现基础设施网络的生产效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外部经济性”。
第三,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建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家和劳动骨干这两个经济活动中关键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倡导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竞争文化,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盟,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推进制造资源的共享,探索网络协同制造、云制造等创新模式,促进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协作。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鼓励企业专注于比较优势领域,催生更多的“隐形冠军”。通过调动人力资本和社会协作的积极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第四,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努力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取得新成效,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需求新变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第五,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只有根基牢固才能枝繁叶茂。实体经济对一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实体经济理应成为当前经济的着力点、发力点、聚力点。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牢牢把握住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将科技、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通过“三去、一降、一补”,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着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生产要素结构配比的调整来获取中国经济列车前行的新动力。围绕研发设计、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检验检测、品牌建设、融资租赁、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转变,实现制造业沿着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牢牢把握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显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还不相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机制、创新实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挖掘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和创新链的整体布局优化。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重大创新领域布局能突破、善引领、平台化的国家实验室,依托优势创新单元,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攻关。加快建设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全球一流科学家汇聚的规模优势,突破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鼓励国际一流科学人才和研究团队积极参与或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世界的科学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善于集成创新资源的创新性领军企业,以最佳的比率和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
第二,围绕“三个面向”,推动科技创新的重点突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紧紧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三个主攻方向进行前瞻布局和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打通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链条上的每个关键节点。源头储备上,倡导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科研人员面向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同时重点攻坚薄弱板块,争取形成一批前瞻性、引领性的原创研究成果。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成科研力量,联合攻关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增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围绕“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对于空间、深海、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高新领域的科研攻关,突破并掌握一批颠覆性、引领性的前沿技术。推动现代工程领域的攻关与示范应用,针对海洋工程、重型装备等现代工程领域,强化技术开发与集成、装备研制及大范围应用。
第三,把人才作为支撑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进创新教育,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环境,加快推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重点培养具有科研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的成才铺路搭桥,形成未来科技队伍的中坚力量。
第四,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等新兴领域,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同,顺应信息化大潮,拓展以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为架构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智能经济。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以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依托区域性的创新中心实现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整合,东部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中、西部聚焦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推动创客文化走进校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短板,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亟待补缺的短板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切实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具体措施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
第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坚持协调发展新理念,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及方式也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政策之后,中央政府又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引领作用,促进和带动中西部发展,以进一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在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同时,通过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以缩小南北区域发展差距。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长期高速非均衡发展积累的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短板。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一,协调推进中、东、西部和东北地区联动发展。新时代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中,各区域要注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系统,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带。东部地区继续发展创新引领作用,并带动中西部地区实现创新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只包括全国各大区域协调发展,各区域内部也要实现协调发展,并且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各区域需针对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通过改革实现要素在区域内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应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促使东部优质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努力实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广大中西部地区应形成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第二,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坚持把深化沿海开放与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结合起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高水平、更高层次开放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并与中西部地区形成深度融合、互利合作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全国各区域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要缩小过大的区域发展差距,补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短板,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发展。这实际上就体现了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推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体现共享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通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让全国各地区、各族人民都能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第四,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注重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大力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和现代化经济新体系。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建设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保障条件,这其中的关键靠改革。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在未来几年,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完善保护产权制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民营经济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优势。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产权多元化,以多途径多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交叉持股、双向进入,重构和再造企业微观主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宽民众参与分享发展红利的投资渠道。
第三,深化政府“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权力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部门“瘦身”,政府要注重从宏观角度为企业创造健康运行的良性环境和合理机制,通过制度来引导企业的行为,发挥好政府的市场维护、市场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作用,真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的障碍,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发展与创新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稳定市场主体投资和创新的预期。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第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尽快扭转金融脱实向虚、金融资源在体系内循环、金融资源错配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同时,还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五,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长期以来,中国财政软约束以及GDP导向导致地方政府热衷于借债搞投资,从而形成了债务率过高、过度依赖投资以及粗放式发展的问题,因此,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加快解决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和土地财政问题。
六、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着力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今天的中国,已经深深地与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互为机遇、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协调好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平衡,还要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促进发展内外联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国际化的现代经济体系。为此,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主动适应国际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建设开放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劲动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向世界提出的最重要合作设想和国际公共产品,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机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把“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逐步升级为长效性、常态性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策协同和发展战略对接,充分考虑到沿线国家的特殊国情,寻求共同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引领,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产业合作,在贸易安排上提升规则和标准体系的兼容度。依托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新型国际金融合作机构,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攻克项目融资这一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领域交流合作,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夯实合作的民意基础。
第二,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依靠模仿跟随向依靠创新创造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逐步完善监管体系和政策框架,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和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贸易增长点。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利用中国庞大的内需虹吸全球先进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对于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的进口。
第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落实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依托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建立,构筑能辐射周边区域乃至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高与各国的双边贸易开放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贸易谈判,提高贸易协定的便利和优惠标准,妥善应对与各国的贸易摩擦。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营造稳定公平的外商投资环境。
第四,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强对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能力,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重点产业为突破点,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商业运作的合作机制。做好国内产能和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依靠产业整体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于海外并购的引导,重在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创新能力和获取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
第五,优化区域开发格局,实现海陆内外联动、推进双向开放,做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和均衡协调。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以开放促开发,完善口岸建设和跨境运输,重视当地产业的特色化发展。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加强整体谋划、系统创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在制度创新上取得可全国推广的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由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要积极学习香港和新加坡等典型自由港的建设经验,加快投资贸易、监管环境、税赋环境和法制体系等配套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高层次、强辐射的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