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北大红楼中国梦
人每天都在变化,胡同也每天都在变化。
你无法两次走在同一条胡同里。
几天的工夫,胡同里的迎春花开了。春意渐浓。冬天在胡同里行走,身体发紧,现在好像全体毛孔都张开了。从那些“司局级”胡同往东,有北河沿大街。街中间有成片开阔地带,建成了皇城根遗址公园。顺街南行,侧有嵩祝院北巷,唤人进入嵩祝院地带。
嵩祝院,民国时称嵩祝寺,因胡同内建有嵩祝寺得名。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是清朝皇帝为蒙古活佛章嘉胡图克图修建的宗教场所。1965年改称嵩祝院。
被关押起来的智珠寺
智珠寺内
整个嵩祝院北巷,南侧都是嵩祝寺后墙。这段红墙绵长高大。绕到前面,看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嵩祝寺及智珠寺的保护牌。但这里竟特别萧条。两扇大门,把里面寺院包围起来。我试着推门进去,看里面究竟是什么。
这其实是智珠寺。嵩祝寺在其西侧。里面别有洞天。寺的大殿还在,但被改成了宾馆和会所的模样。还有一个英文HOTEL标识。一位工作人员警惕地看着我。我迅速拍了几张照片,逃走。把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变成了一个营业场所,其中必有蹊跷。
后来,我看到了新华社记者2014年12月的调查报道:嵩祝寺及智珠寺,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严重违规,内设豪华餐饮、住宿服务,部分区域甚至成为只对少部分人开放,可以烧香、坐“龙椅”的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报道播发后,社会哗然,两寺管理方被迫整改。
附近不断有胡同游三轮车经过。它们必去的是吉安所系列胡同和北大红楼方向。
明代吉安所为太监总领管司礼监公廨所在地,是大太监的办公地和乐园。清朝,宫眷去世,以衾被从宫中裹出,在这里殡殓。吉安所即吉祥安葬之意,此处因而得名。现有吉安所右巷、北巷和左巷等。1918年9月,毛泽东为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来北京,曾居于左巷8号,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被商业机构占领的智珠寺大殿
先看到的,正是吉安所左巷。在巷里只看到7号,一下子就跳到10号,没有看到毛泽东住过的8号。7号边上有小院,没有门牌号。胡同游车夫介绍,这就是8号。现在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小院。18年后,毛泽东在延安曾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起这里的生活,“我住在一个叫作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
吉安所左巷西边有大院。三轮车夫说,这是聂荣臻元帅故居。但没有任何标识。往前走,看到这个大院的门牌号,是吉安所右巷6号,院子有大门,与相邻8号、10号连成一体。吉安所右巷10号正是以前吉安所的所在地。院边居然有一段残存的墙体,砖上的琉璃瓦还在。还有一些屋顶,看着很老,砖已被水蚀得很旧。这可能就是以前吉安所的痕迹。
今天我们走在胡同中,见到历史上那些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豪杰的故居,心里充满敬仰。实际上,在今天的胡同里,也居住着很多正在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有志之士,他们的居所再过100年、200年,后人也一样会充满敬仰。对为国为民仁人志士充满敬仰和推崇,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从吉安所右巷出来,一座平房顶上,正开着一串串黄黄的迎春花。黄花,灰砖,黑槐树树皮,以蓝天为背景,组成色彩丰富的一幅图画。北京日常的美,就在这样不经意的组合中。一个优秀的古城,不在于它有多少景点,而在于它随处一组合就是一处景点。
吉安所左巷毛泽东住过的小院
毛泽东提到的三眼井胡同与吉安所左巷相连。因胡同内有一口三个井眼的井而得名。今井已不存。三眼井胡同向南,有大学夹道。大学者,即北京大学也,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乾隆皇帝四女和嘉公主空闲府第为校舍。民国后京师大学堂先改为京师大学,再改为北京大学。大学夹道即北京大学东侧夹道。1952年,北京大学迁至西郊,大学夹道作为地名却没有随迁,流传下来。
大学夹道西侧有厚重的高墙,很苍老。这正是原来京师大学堂的围墙。从门口的窗户,可以看到里边的西式灰楼,这是以前京师大学堂的老建筑。大学夹道到头是沙滩后街,成都驻京办设此,所以常飘着川菜的香辣味道。此街,清代称马神庙街。民国时叫景山东街。1965年改今名。其北侧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大门,是一个四合院门楼。这就是当年的和嘉公主府。进门有影壁,上面一个大大的“福”字。往前走,柔和的夕阳下,一排排房子是以前的老房,现在还以多少排来标注。它们的古老主要是体现在屋顶上,都是那种四合院式屋顶,但残存的门,又有西式风格。看材料,这里是当年北大“西斋”十四排中式平房。
这一带是老北京大学的领地。京师大学堂附近,矗立着北京大学红楼。
沙滩后街京师大学堂旧址
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因墙体大部分是红砖,瓦亦是红瓦,所以被称为红楼。原为北京大学文科、图书馆及校部所在地。不觉已是百年。
它曾是新文化运动大本营、五四运动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楼里有太多故事都被刻入中国历史。
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引燃五四运动。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此发起成立北方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18年至1919年,青年毛泽东曾在楼内北大图书馆工作。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众多顶尖学者和思想家亦先后在红楼任教任职。1961年3月,红楼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楼坐北朝南,红瓦坡顶,为仿西洋折中主义风格,外观简单朴实,砖今天看着一点都不老,门前的柱子在雨打风吹之下,显得有点发黑,顶上旗杆油漆已经脱落。里面展览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等在红楼工作时的情景和留下的痕迹。
毛泽东在北大只是图书馆助理员,每月工资八块银圆。当时,他的工作是负责在红楼一层第二阅览室,管理15种中外文报刊。
三十年后,他管理了整个中国。
这是一座神奇的小楼,只有四层,并没有多高多大,却在里面产生了改变国家的宏大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伟大的影响。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内的蔡元培先生雕像
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中国的改变从这座楼里开始。在这座楼里活动的先贤和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中国,一直到今天还改变着我们。
人的思想从来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勇于思考、认真观察研究社会,你就会得出正确的认知。这是一个产生思想、用思想改变社会的典型样本。想到此处,禁不住用手触摸一下红楼的砖。建筑是能说话的。抚摸着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砖,顿然觉得自己跟那一代人的心,联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