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逻辑原理

3.1 掌握归纳法,拥有思维“炼金术”

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通俗来讲,逻辑就是符合人类思维习惯,容易让人接受、理解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在文稿写作中,逻辑性主要体现在结构化思考和因果性表达两个方面。结构化思考主要运用归纳法,因果性表达主要运用演绎法。首先来认识文稿写作的基本方法——归纳法。之前提到,写材料就是运用归纳法进行“碎片整理”—把一堆碎片化、低价值的信息,整合成为一篇结构化、高价值的文章。归纳法就像是“化石成金”的“炼金术”,帮助我们在一堆不起眼的矿石中,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提炼出闪闪发光的金子。

一、什么是归纳法

请快速看一遍下面这串数字,看自己是否能够记得住:1、4、9、16、25、36、49、64、81、100。然后,不用担心自己“记性不好”,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比较难”。如果换个说法:计算1到10这十个数字的平方,把计算结果按顺序排列起来。1的平方是1,2的平方是4,3的平方是9,依此类推,一直到10的平方。把这些数字排列起来就是:12、22、32、42、52、62、72、82、92、102。同样的一组数字,后者记起来就简单多了,让人想忘记都难。其实,两者之间就差了一个东西,叫作“规律”或者“共性”,得到规律的方法叫“归纳”。这个道理就像收拾房间,把衣服挂到衣柜,把书摆到书柜,把鞋子放在鞋柜,把茶杯摆到茶盘,把碗筷放到消毒碗柜……经过一番物以类聚的收纳整理,就能做到井然有序,拿东西的时候也方便。

归纳法的特点就是找本质、找规律、找思路。在文稿写作中,我们往往要面对一堆无序零散的海量信息,经过筛选、识别、整合,最终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其实,这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痛的事情,也是许多人怕写材料的重要原因。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归纳法作为信息漏斗,通过归类提炼,有结构、有规律地梳理呈现,把“数据大”变成 “大数据”,让复杂问题瞬间变得容易,实现由繁到简、以简驭繁,这样可大大提高思考效率。信息漏斗如图3-1所示。

图3-1 信息漏斗

从形状上看,信息漏斗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梳理过程是“自下而上归纳概括”,结果是“自上而下分类表达”,也就是综合文稿的构思和表达。信息漏斗最上面的一层,负责接收大量零散无序的碎片化信息。然后,经过层层归纳提炼,让信息的“纯度”和“含金量”越来越高。逐层提纯之后,最后沉淀下来,得到底层结论,实现从事实到观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提升。下面以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这个信息漏斗。

有一天你在家里吃完晚饭,想去小区旁边的超市买点苹果,在换鞋准备出去的时候,听到老妈说:“家里的牛奶、鸡蛋没有了,要买一些回来。”准备出门的时候,听到老爸在后面说:“家里的胡萝卜、黄油没有了,要买点回来。”接着又听到妻子说:“顺便买点土豆、橘子和葡萄。”在等电梯的时候,女儿跑出来说:“爸爸,我想喝酸奶。”在这种杂乱的场景下,如果没有及时把东西记下来,十有八九会有疏漏。在这种临时随机记忆中,各种物品随意堆积罗列,缺乏内在联系,就属于“没规律”或者“没逻辑”。没规律的购物清单如图3-2所示。

图3-2 没规律的购物清单

怎么做才算“有规律”呢?其实并不难,就是运用信息漏斗,对碎片化信息进行归类分组,使之形成结构化(树状结构)的认识。例如,把葡萄、橘子、苹果归类为水果;把胡萝卜、土豆归类为蔬菜;把牛奶、酸奶、黄油、鸡蛋归类为蛋奶产品。通过归类分组,把九种物品打包压缩为三大类,从九个记忆单位减少为三个记忆单位。一般来说,只要记住这三类就不容易疏漏。因为,零散的珍珠容易丢,串珠成链就不容易丢。通过归类分组提炼出来的概念“水果”,就是其中一条线。逛超市的时候,只要想起买水果,就会触“类”旁通,自然想起橘子、葡萄和苹果。有逻辑的购物清单如图3-3所示。

图3-3 有逻辑的购物清单

通过归类分组找到串起珍珠的那条线,把“一个个”上升为“一堆堆”“一类类”的思维活动,就叫作“归纳”。合理归纳的结果会让人觉得“有规律”,也叫“有逻辑”。归纳法的主要价值,就是通过归类提炼,让原本零散无序的事物之间产生内在联系,从“相加”到“相融”,从“形合”到“神合”,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结构化整体。

从以上内容可知,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方法。在文稿写作中,归纳法就是通过归类概括,实现异中求同,把事实上升为理论(结论),实现1+1+1+…=1。下面,结合《金字塔原理》中的典型例子,进一步认识归纳法。归纳法的典型案例如图3-4所示。

图3-4 归纳法的典型例子

同一时间,法军坦克抵达波兰边境,德军坦克抵达波兰边境,俄军坦克抵达波兰边境,从这三个不同的事实中,可以得出推理结论——波兰将遭受多国坦克入侵,就是从事实上升为结论。运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是绝对、唯一的答案,而是相对、一般的答案。正如上面这个例子,不能肯定波兰一定会遭受多国坦克入侵。有可能是法军、德军、俄军的坦克碰巧都开到那里去了,也有可能是这三个国家在那里搞联合军事演习。归纳法的结论虽然不是绝对真理,但可以得出比较靠谱的结论—波兰将遭受多国坦克入侵。这个过程中,收集参考的数据越大,结论的可信度就越高,就越接近绝对真理。在文稿写作中,收集的信息越翔实、越丰富,归纳结果就越可靠,越有说服力。

下面是笔者在撰写材料中运用归纳法的例子,如图3-5所示。

图3-5 归纳法的具体应用

赴南非设立产品展销中心、赴中南美洲举办产品展销会、赴东南亚推动观赏鱼合作,从这三个具体事实中,要找出三者共性,用一个筐把它们装进去。这个共性就是:全面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因为南非、中南美洲、东南亚都是属于海外新兴市场;设立产品展销中心、举办产品展销会、推动观赏鱼合作都属于开拓市场,结合两方面的共性,就可以推理出结论:全面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归纳法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认知升级——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事实到理论、从现象到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二、为什么要分类

人类之所以要归纳,是因为大脑对事物或信息具有自动归类分组的本能,当看到一堆信息时,会自发启动分类功能,试图从中获取信息。比如,看到圆形和三角形随机混合的一堆图案,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圆形归为一堆,把三角形归为另一堆。大脑对图形分类,如图3-6所示。

图3-6 大脑对图形的自动分类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原始人类只有学会归类分组,才能够生存下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原始人就要分清哪个是妈妈,哪个不是妈妈;哪些是本部落的族人,哪些是外面的人;哪些动物会伤人,哪些动物温顺;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植物有毒。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只有懂得分类的人,才能够生存下来,基因才能繁衍传递。不会分类的人类祖先们,都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他们的基因也就中断失传。

为什么归类分组就显得“有逻辑”“有规律”呢?因为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科学研究发现,普通人一次最多只能记忆5±2个,也就是3~7个思想或信息。如果同时记忆超过7个思想或信息,就会超出大脑极限。当我们面对大量信息,大脑就会自动尝试归类打包,减少信息数量,来帮助记忆理解。而且,大脑思维活动要消耗身体20%~25%的能量。如果过度用脑,就会大量消耗能量,人也感觉特别疲惫。

为了节约能量,更好地生存下去,“能不用脑就不用脑”就成为人类的本能。写材料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是一种高能耗、非常艰苦的脑力活动。尤其当信息数量超过大脑极限,又不懂得合理归类分组的时候,大脑往往会本能地开启“自我保护”——让人感觉疲惫,甚至出现思维“卡壳”,发出信号让自己停止思考,以减少能量流失。从这个角度说,抗拒写材料其实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但是,人类进化到现代社会,早已经远离原始的生存环境,许多本能成为“本不能”。许多情况下,只有反本能,迎难而上,才能更好地成长。否则,就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被一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操纵着作出本能反应,在自以为自由的状况下,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史蒂芬·金所说,真正让人不自由的,并不是监狱的围墙,而恰恰是人的本能和习惯。如果没有能力从那个监狱里面越狱,人到哪里都是不自由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流程如图3-7所示。

图3-7 大脑处理信息流程

因为人类大脑一次最多只能记忆5±2个信息,领导拿到文稿会下意识先看框架结构,看归类分组是否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如果文稿分类合理、井井有条,不需要重新归类来获取信息,大脑就会觉得轻松。反之,如果文稿分类不合理,交叉重复,大脑就被迫要重新归类分组,从中获取信息,就会感觉混乱和疲惫。领导说“这篇材料看起来很乱”,言下之意是他要重新对这篇材料进行归类,大脑会觉得累。所以,归类分组是写材料的核心能力,也是基本方法和门槛。

三、归纳法的价值

归纳法的特点,就是“格物致知”。所谓“格物”,就是对零散无序的事物进行归类分组,得出一个个类别概念(格子),形成有条理的框架性认识。“格物”方能“致知”,从一堆事实到一个概念,就能实现认知升级。这个归类分组的过程,就是写材料中常用到的“提炼”。“提炼”即 “抽象”,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过程,这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更形象的说法是,抽象即抽“像”,把不同事物中相像、相同的元素抽取出来。所谓“概括”,可以理解为“大概包括”,就是把相同的本质抽取出来,把细枝末节的差异去掉,提炼出来的概念只是“大概包括”,不能“完全包括”。例如,油桃、蟠桃、寿星桃、碧桃,把它们相同、相像的元素抽取出来,就形成“桃”这个概念。归纳(抽象)的过程,就像是从一堆矿石中提炼出闪闪发光的金子,其价值是为工作“赋予意义”。例如一个公司某部门的职责描述如图3-8所示。

图3-8 公司某部门职责

如图3-8所示,这是一个集团公司某部门的职责,这个部门主要负责以下业务:技术战略与规划、专业建议与技术管理、项目技术控制、综合技术管理、技术信息处理。这些都是专业、抽象、零散的表述。在了解具体业务,运用归纳法进行提炼加工后,得出以下结论:技术水平的把握者、专业建设的实施者、企业发展的引领者,在此基础上得出共性,也就是该部门的职责定位:公司航母的领航员。“领航员”这个概念更加形象贴切,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刻的意义。归纳提炼后,该公司某部门的职责如图3-9所示。

图3-9 某部门职责新表述

众所周知,富士康生产苹果手机,但是,如果让富士康来卖这款手机,就远远卖不出苹果公司的价格。其中的天壤之别,体现的就是品牌价值。吴伯凡老师对品牌作了最简单、最准确的定义:好的品牌是让你瞬间认知、瞬间联想、瞬间制造一种全然的接纳感,或者反过来,坏的品牌能让你瞬间建立一套防御系统,根本不让它进来。我们打造工作品牌,通常要运用归纳法,提炼出一个概念,把部门的职能特点生动地表达出来,让人产生正面的瞬间联想,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入脑”。例如,笔者通过归纳法,把外事侨务工作分为管理资源、运用资源、涵养资源三个部分,提炼出“国际资源枢纽”“外侨港澳+”两个概念,赋予工作新的内涵和定位,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

说到“品牌”,笔者想起人类文化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各个民族的神话都有一条通行规则——当妖魔鬼怪出现时,如果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其魔力就会减损大半,甚至完全丧失。反过来,如果你被对方叫出了名字,自己的力量也会化为乌有。在《西游记》里有个情节,当妖怪叫孙悟空“孙行者”时,他一定不能答应,否则就要被收服,这就是名字的威力。很多时候,打造工作品牌就是通过归纳提炼、形成概念来给工作命名。事物只有准确生动地命名,才能被深刻认识和感知。因为命名就是“命门”,代表着规律、寓意着必然,孙悟空不敢回答“孙行者”,因为“孙行者”就是他的命门所在,代表了他最本质的特点。同理,通过“命名”能够找到工作“命门”,找准了规律,就能牵住“牛鼻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品牌的威力,也是思维的力量。

在写材料中,领导经常要求我们提炼观点,其实就是要提升工作的品牌价值。“提炼”即“提升”,通过归类分组、归纳概括,实现从“某些事”到“某类事”的“拔高”,从具体到一般、从事实到概念(品牌)的升级。不少人觉得,文稿要有高度,就要放上一堆抽象的宏观表述和政策精神。其实,基层综合文稿的高度关键在于结构,而非文字,如果缺乏归类提炼,或归类不准确,只是在文字抽象程度上“拔高”,堆砌空话、大话、官话,所谓的“高度”就容易成为空洞。因为,公文想要说服人、打动人,最重要的是逻辑的力量,而非简单的文字渲染。正如《写老老实实的文字》(《解放军报》2014年6月18日)一文中说道:“有的人在文章中喜欢说一些大话、空话、唱高调,其实质不过是装腔作势,让人觉得自己站位高、气魄大。这些其实都是行文最忌讳的,也反映出其作风漂浮。”

该如何提升归纳概括能力呢?笔者的建议是“重要的事情讲三点”。笔者在搭建文稿架构时有一种“强迫症”,会下意识归纳为三大点,如果超出三点,也要把多出来的内容并进去。为什么偏偏要说三点呢?因为“三”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数字,可以帮我们用最简单的结构把问题说清楚。正如《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两个不够,四个有点多,三个不多不少,给人以生生不息的感觉。建议朋友们在写作、发言和回答问题时,“重要的事情说三点”,让表达更有逻辑、更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