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功的八个支柱
敬畏之心
获得成功需要以道德为根基,但很多人认为,成功的根基并非道德,而是诡计、卑鄙、欺骗和贪婪。即便是一个睿智的人,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他说,“在商场上,人太诚信就没法成功”。于是在这个逻辑中,本是好好的“商业成功”,却变成了不好的“不诚信”的结果。这显然是未经思考的肤浅之言,同时也揭露了人们对于道德因果关系和生命真理的认识的匮乏。就好像是说,人们种下天仙子而收获菠菜,或是在沼泽地上盖起一栋砖房——按照自然因果关系,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人尝试。精神或道德领域的因果关系与之相比,原理相同,形式有别。这一原理或现于有形,比如自然现象;或隐于无形,比如思想和行为。有形的,人们发现了其过程,按其行事;无形的,人们便以为它们不适用,因此也就不再遵守了。
但事实上,精神世界的过程同自然界的过程一样简单、明确,是同样的自然模式在精神世界的呈现。各种寓言以及许多流传的名言都是为了阐明这一事实。自然世界不过是外化了的心理世界,看得到的不过是看不到的世界的反映。一个圆的上半边与下半边并无不同,不过是弧形倒置。物质和精神不过是茫茫宇宙中两个自成体系的弧,是一个完满圆形的两半。自然和精神并非永远对立,在宇宙真正的秩序中,二者终究是合一的。在不自然的状态下,即不和谐时,物质与精神的分歧出现,两个弧形最终相互龃龉。
随便拿一个东西,如果你仔细寻找的话,都能找到它精神层面的根本过程。举个例子,种子发芽长成植物,开花,最后又结出种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心理过程。思想是“种子”,落在头脑的“土壤”里,发芽、成长,直至成熟、开花结出“果实”——果实或好或坏,思想或智或蠢。最后,思想的“种子”又播种进他人的头脑中去。老师是“种子”的播种者,是精神世界的农学家。而对他本人而言,他就是自己的这片心灵土地的耕种人。心灵的成长就像是植物的成长,需要在合适的季节播种,要想收获知识和智慧的花蕾,也必须等待一定的时日。
写到这里我住笔停下,从书房的窗户朝外望去。百米开外有一棵高高的树,树顶上,一只从不远处的巢里飞来的白嘴鸦正在筑巢——这还是头一次有鸟在这里安家。猛烈的东北风呼呼刮着,树顶随风摇来晃去,但是这个用树枝和羽毛搭成的小窝没什么危险,正在孵蛋的鸟妈妈也没表现出对风暴的害怕。为什么?原因就是鸟儿在筑巢时已经本能地遵循了“最大限度确保稳定和安全性”的原则。首先,它选址在一个枝杈上而不是两个树枝之间,因此不论树顶怎么晃动,鸟巢的相对位置都不会移动,结构也不会散;其次,鸟巢为圆形,能够最大限度地抵御外力的影响,内部构造也会更紧实,符合栖息的目的。所以,不论风暴多么强烈,巢中的鸟儿自是舒适又安全。这么一个简单而日常的东西却也严格遵循了数学定律,因而在有心人的眼里,它就成了启蒙式的寓言,教导人们唯有依照规律行事,才能在人生的风暴和不确定中获得终极的保障、安全与平和。
建造一栋房屋或一座寺庙比搭一个鸟巢复杂得多,却也严格遵循着这些自然定律,这说明人类在物质层面也须遵守普遍法则。人们不会尝试建造一座违反几何定律的建筑,因为我们都清楚这样的建筑注定不安全,即便是勉强盖起来了,没有散架,也很可能随便来一场风暴就会被夷为平地。人们小心翼翼地设计建筑,在铅垂线、尺子、圆规的辅助下,计算着哪里该是圆形,哪里该是方形,哪里该是什么角度,最终,建造出一座能为自己遮蔽风雨的房子,抵挡得住哪怕是最大的风暴。
读者可能会说,这道理太简单了。是的,这些道理简单是因为它们正确而完美,正确到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妥协,完美到没有人可以再对其做出改进。经过多年的生活实践,人们已经了解了在物质世界里的这些定律,也明白了按照定律行事是明智的。因此我开始探寻,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简单、同样永恒、同样完美的定律?很可惜,现在的人们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知之甚少,由于不了解定律的本质而不断地违反定律行事,而且,根本没有意识到一直以来违反定律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多少痛苦。
精神领域的法则
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事物还是思想、自然过程还是人类行为,其中都存在着固定的规律,一旦人们忽视了它们,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会面临失败或灾难。实际上,正是因为人们无意中违反了这些规律,世界上才有这么多痛苦和悲伤。在物质领域,这一规律呈现为数学的形式;在精神世界,这一规律就是道德。但是,数学和道德不是分离或对立的,只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层面。将一切视为客观的数学是“体”,道德为“灵”,道德的永恒规律,就是物质世界的真理在精神世界的表现。如果不遵循道德准则,人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就如同不遵守物质世界的规律也不能成功一样。就如同一幢建筑,人的性格也唯有建立在道德约束的基础上才能稳固。性格的养成过程缓慢而艰辛,如果将这个过程比作搭建房子,那“行为”就是一块块的砖。所有的企业和商业活动也都逃不开规律的约束,唯有遵守,才能稳定繁荣。成功意味着稳定、持续,而要获得成功必须有坚实的道德基础,也要以纯良的性格和价值观作为支撑。如果试图在商业活动中违背道德,灾难总是不可避免的。不论在哪个社会中,能恒盛不衰的都不是骗子或投机取巧者,而是那些正直可信的人。比如,在英国社会中贵格派最以正直而著称,尽管他们人数不多,却是最成功的一群人;与之类似的是印度的耆那教徒,他们人数也不多,但他们价值观积极正向,也是印度最成功的人。
成功的八个支柱
人们常说“构建事业”,确实,构建事业和用砖头盖房子或用石头盖教堂类似,只不过建造过程发生在概念层面。像房子能为人们遮风避雨一样,成功也是人们头顶的一方“屋檐”,为人们提供保护和舒适。屋檐代表着支撑,而支撑是需要基础为前提的。因此,成功的屋檐需要有以下八根支柱来支撑,每一根都嵌在恪守恒常不变的道德这一根基之上:
能量,经济,正直,条理,共情,真诚,公正,自立。
能完美践行上述准则的人势必在商场经久不衰,甚至可以说无敌,没有什么能打击到他,没有什么能阻碍他的成功。只要一直坚持这些准则,事业就会获得持续不断的增长,繁盛常在。另一方面,如果在一家企业里上述准则全部缺席,那么它就绝对不会成功;更甚一步,这家企业就不可能存在,因为没有准则的企业缺乏生命力,缺乏构成任何东西都必不可少的“纤维”和价值上的共识。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人,身上没有任何一点上述准则约束的痕迹,即便我们对这些准则的理解再匮乏,也能明白他做什么也成功不了。我们能想象出一个过得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却难以想象他会领导一个企业、成为一个组织的核心,抑或在任何岗位上负责地、有力地工作——我们想象不出,因为我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对于那些还没有理解这些准则的重要性就下定论说道德不是成功的要素、反而是阻碍的人来说,这一事实向他们证明了他们的结论完全错误。否则按照他们的理论,越缺少道德,应该获得越大的成功才对。
诚然,只有极少数成功的人在一生中坚持了全部八条准则,但凡全都能坚持的人都成了领袖、导师、社会的支柱、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先驱者。
尽管几乎没有人能完全践行八条道德准则而获得终极的成功,但遵守了其中一部分的人,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即便是你只做到了其中的两三条,也足以确保一定的小成就,至少可以在一段时间颇具影响力;如果你能完全做到其中的两三条,且余下的几条做得还不错,那么你所获得的这部分成功和影响力便会更长远——当然,随着个性中良善的积累,以及你对这些道德准则理解程度和践行的增加,成功和影响力的范围也会相应扩大。
一个人的道德边界决定了他的成功程度
一个人的道德边界决定了他的成功程度。几乎可以这么说,了解一个人的德行,就大概知道了他能达到多大的成就。唯有支柱不倒,成功之殿才能稳立;一旦支柱被削弱,成功之殿便会动摇;而一旦支柱倒下,成功之殿将不复存在。
当道德性原则缺位时,失败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凡世间之事,必有因果。就像是把石头朝上抛,最终还是会回到地面一样,每一个行为,不论好坏,最终还是会回到“始作俑者”身上。每一次对道德的违背,都会离我们想实现的愿景更远一些;而另一方面,每一次对自身行为的规范,都是为建造成功之殿增砖添瓦,为自己增添力量,为成功的支柱雕琢美丽的花纹。
个人、家庭、国家,皆会因道德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而繁荣,同时,也会因道德的缺失而衰败。
不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只有稳定、坚固的东西才能立得住,持续存在。没有道德就没有任何实质可言,从中自然也不能产生任何其他;没有道德,精神世界随之崩塌,里面充斥着混乱狂躁。没有道德,就是对精神世界的蚕食。尽管精神世界被瓦解,但分崩离析的信条仍可以再次被智慧地重组,得以重建——这个智慧的重建者,就是道德。道德,即为物质、形式和构建合为一体。从本质而言,道德总是屹立在不道德的反面,不断地增长、保持,不似对方会导致坍塌、毁灭。不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而言,道德都是“构建大师”。
道德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因此凡能自始至终坚守道德阵地的人,必会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始终如一地坚守崇高的道德标准,人的力量才能经受得住考验,正如万物必须经过历练一样,这是自然界的定律。再举例说,世界上最坚固的钢条,在从铸造厂出产之前,必须经过铁匠的压力测试,以考验其质地和强度;那些没有经受住高温烧制的砖块,会被制砖工人毫不犹豫地丢弃。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并保持不败,他必须战胜困境的压力和种种诱惑,保证自己的道德立场不仅不会妥协,反而更加坚定。他会像百炼钢那样,被全世界见证,发挥他的作用。
反之,道德低下处处都有弱点暴露,违反道德行事的人,结局只能是陷入失败的沼泽,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可能多行不义的人还在守着自己的不义之财沾沾自喜,但他的口袋上已经有了漏洞,最终他所有获得的东西都会失去。而开始原本恪守道德的人,中途或许会为了一时利益抛弃它,就像是没有经受住第一次淬火的砖块一样,于是,整个世界也像丢弃废砖块一样抛弃了他。然而人终究是个生命体,他会学习、悔过,然后重头再来。
道德是成功之本,是繁荣的支柱。但成功的定义是多样的,如果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获得更辉煌的成功,那么另一些方面遭遇一些失败也非常必要。比如说,当一个文学或艺术方面的天才开始以经营为生,那么他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其禀赋不在此;而正因这方面无有建树,他才会把才能投入真正的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就。对许多百万富翁来说,若舍尽家财能换来莎士比亚的文学造诣或者佛陀的精神境界,那也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精神成就往往没有财富相伴左右,当然,金钱也无法比拟其伟大与壮美。但在此书中,我无意探讨哪位圣人或精神领袖的成功,而是世俗意义上的,饮食男女关于财富和幸福的成功。简言之,我们在此讨论的成功多多少少与钱相关,又绝不仅限于此,而是与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相关,与人和所处环境的和谐度相关。这种和谐催生出的幸福和愉悦感,也包含在我们定义的“成功”范围内。为了研究清楚这一点,让我们来看看,道德的这八条准则如何发挥作用,成功的屋檐又是如何在这八根“支柱”的支撑下,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