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病虫害防治技术
苹果病虫发生与防控不同于栽培管理,受环境影响较大,没有统一的模式,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实施过程难度较大。因为苹果病虫害的种类多,各种病虫的发生规律各不相同;病虫的发生与流行受生态环境和管理措施的影响大;品种更替、栽培模式变革、防控技术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苹果主要病虫害也发生变化,相应的病虫防控技术需要不断更新。
例如,20世纪70~80年代,小国光品种上以炭疽病为主,90年代更换富士品种后,轮纹病成为主要病害,进入20世纪实施套袋栽培后,早期落叶病、枝干轮纹病成为苹果的主要病害,并出现了新的病害——“黑点病”。与栽培管理措施不同,一项好的病虫防控措施,尤其是化学防控措施不能长期连续应用。因此,病虫防控必须与栽培品种、栽培措施、栽培环境相配套,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同时,果树病虫的发生与防控又有其共性,病虫防控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防控技术又具有相似性。
一、目前果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盲目用药、药不对症
因受多方面原因制约,不少果农不了解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农药,防治时盲目用药,如防治葡萄毛毡病用防治霜霉病的药,结果未起到防治效果,因为毛毡病并不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病害,它是由锈壁虱寄生所致;防治斑点落叶病雨后喷保护性杀菌剂等,药不对症,防治无效。还有果农用药跟着别人学,不管树上发生什么病都打杀菌药,不管有没有虫害,打药就加杀虫剂。而大部分农药具有专一性,只对某一种病或虫有效,对其他病或虫则微效或无效,因此往往耽误了最佳防治期,浪费投资且污染环境。
解决办法:对症选药。了解不同病虫害的危害症状,选择有效农药,是提高防效的重要条件。日常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多方请教,不断提高识别病虫害的能力,有针对性地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或技术部门推广的或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药剂,千万不能轻信药贩子的花言巧语,使用“三证”不全的假劣产品。
2.错时用药
不少果农抓不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病虫害发生后或大发生时才喷药。如桃小食心虫已蛀入果内,葡萄白腐病、苹果早期落叶病已大量发生,苹果、梨套袋前不喷药,套袋后才喷药等,浪费了人力财力,且防效差,甚至会加重某些病虫的危害。
解决办法:适时用药。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不失时机地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如病害发生前,发病初期和虫、螨虫出蛰或卵孵化期用药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桃小食心虫,必须抓住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1次降雨(10mm 以上)或浇水后1~2天的幼虫出土期和幼虫出土后14~16天的成虫产卵期;苹果霉心病抓住花前、花期和谢花后半月内3个时期。
3.乱复配
不少果农不懂药剂配制禁忌,误认为农药兑的种类越多防治病虫害效果越好,不讲究科学用药,为省工省力,随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虫剂、杀菌剂混配使用,甚至7、8种混配,轻者无效,重者造成药害。例如波尔多液,不仅配制顺序颠倒,还将一些不能混配的杀虫剂混入其中等。其实多数农药本身就是复配剂,混用的几种药的某些成分是同一作用机理,混用等于加大了剂量;有的酸、碱中和,降低药效或形成不溶物,导致药害。
解决办法:讲究方法,以提高药效。药剂复配要合理,不能凭主观想象或道听途说进行复配,以免延误防治、造成浪费甚至出现药害。
4.盲目用“新药”
目前,个别农药生产厂家受经济利益驱动,降低农药有效成分含量、更改使用范围,迎合了部分果农赶新潮、追赶时髦的心理而花高价买“新药”。每次用“新药”、次次不重样,一年施用七八种“新药”,照样烂果落叶。
5.喷药间隔时间过长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不少果园随意延长药剂使用间隔期,大大超出其有效期限,尤其是在病虫猖獗发生的汛期或干旱季节,间隔期长者达30~40天,为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创造了条件。这是近几年早期落叶病、红(白)蜘蛛多次大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6.喷药部位不当
多数病虫害发生在叶背或枝密叶背或枝密叶多的郁闭处,而这些部位也正是不少果农不喷或漏喷的地方。外围枝、叶正面药水哗哗淌,内膛枝、叶背面干干净净无药水的现象随处可见。喷药次数不少,药液施用很多,但药效微乎其微。目前不少果园使用雾化程度低的喷枪喷药,着药率低,不但造成药液浪费,还容易造成病虫泛滥成害。最新研制的高浓雾喷雾机,省水省力,效果好。
7.重治轻防
由于缺乏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了解,不少果园无病无虫时不防不喷药,有了病、虫乱喷药。果树病害应以防为主,虫害应抓关键期防治。如苹果轮纹病,落花后至7月底是病菌感病高峰期,此阶段前期防治效果好,后期基本上不用喷药或少喷药,可达到不烂果目的。但有人认为前期不烂果不喷药,后期发生烂果时才需用药,隔几天喷一遍,且多药混合,加浓增量,这样效果不好,损失严重。
8.重化学防治,轻综合管理
不少果农在果树落叶后至发芽前不进行刮树皮、除病枝(叶)、清杂草等工作,丧失了从源头上控制、消灭病虫的大好时机,增加了病虫的越冬基数。
解决办法:增强树势,综合防治。要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改善果园风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同时,抓住落叶后至发芽的有利时机,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有效方法,从源头上减少或消灭病虫害,为后期防治创造条件。大力推广施用生物、植物和矿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注意保护天敌,降低成本,提高果品质量。
9.轻信防治历
系统总结病虫害防治经验,制订病虫害防治作业历,为当地果农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一件好事,但迄今仍有不少果农脱离自己果园的立地条件、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实际情况,盲目地生搬硬套防治历,严重偏离或错过了病虫防治适期,投入不少,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严重的病虫危害。还有一些不法商贩打着防治历的幌子卖假药、劣药坑害果农,导致果农损失严重。因此,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外地的防治历,因地、因时、因病(虫)制宜,准确判断,抓住关键时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0.超量用药
至今仍有不少果农错误地认为喷药浓度越高、次数越多,防治效果越好,因而随意提高用药浓度,如1.8%齐蛹素防治红白螨类,推荐使用浓度6000~8000倍液,有的却加浓到2000倍,有的一次比一次加浓,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生态失调,甚至造成药害,落叶减产,还增加了投资。还有的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种(或同一成分)农药,尤其当病虫害爆发或大量发生时,使用浓度更高、喷药次数更多。不少全园全年用药达20次之多,盛果期每次每亩用药液超过400kg,但仍因病虫产生抗性而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且容易造成药害及污染环境。
11.不重视农药残留和污染
有些果农防治病虫害只注重防治效果,只要求药到病除虫净,却未想到农药会污染环境并杀死大量天敌。有的果农习惯用老产品,如甲拌磷、对硫磷等有机磷制剂,认为见效快,但此类药物属高毒高残留农药,已在果菜上禁用。
二、苹果常见病虫害种类
苹果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早期落叶病、黑点病等。
苹果常见的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红蜘蛛、蚜虫、卷叶虫、苹掌舟蛾、潜叶蛾等。
三、全年苹果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
1.春季萌芽前
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300~400倍液,重点喷布老翘皮、树皮缝、剪锯口、芽痕、叶痕等处,可清除多种病原菌,也可兼治红白蜘蛛、蚜虫等的越冬虫态。芽膨大时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朝鲜球坚蚧(彩图1-32)效果明显。对腐烂病较重的果园,可用腐植酸铜涂抹。此期主要防治腐烂病(彩图1-33)、轮纹病(彩图1-34)、炭疽病(彩图1-35)等。
彩图1-32 朝鲜球坚蚧
彩图1-33 苹果腐烂病
彩图1-34 苹果轮纹病枝干为害状
彩图1-35 苹果炭疽病
2.初花期(花前)
用20%高氯·马乳油2000倍液+20%乙唑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可防治蚜虫、红蜘蛛、卷叶虫、毛虫类等。
3.花瓣脱落期(花后)
此期是防治苹果叶螨和苹果褐腐病的主要阶段,用药为20%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4.坐果期
喷布20%高氯·马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可防治梨小食心虫、蚜虫、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5月10日~20日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时期。
5.幼果期
此期主要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淡褐巢蛾(彩图1-36)、早期落叶病、套袋黑点病(彩图1-37)等,用药为1∶2∶240波尔多液,20%高氯·啶乳油1500倍液。一代桃小食心虫防治重点期为6月10日~20日。套袋前喷布3%多抗霉素水剂5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套袋黑点病。
彩图1-36 淡褐巢蛾
彩图1-37 苹果套袋黑点病
6.果实膨大初期
此期主要病虫害为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掌舟蛾(彩图1-38)、潜叶蛾、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可用药20%高氯·啶乳油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1∶2∶240波尔多液加以防治。
彩图1-38 苹掌舟蛾
7.果实膨大中期
此期主要病虫害是桃小食心虫、潜叶蛾、轮纹病、炭疽病等,用药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0%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20%高氯·马乳油2000倍液等。8月10日~20日是2代桃小食心虫的主要防治时期。
8.果实膨大后期
主要病虫害有桃小食心虫、蝽象、轮纹病(彩图1-39)、炭疽病等。药剂可用12%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可兼治桃小食心虫),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彩图1-39 苹果轮纹病果实为害状
9.休眠期
苹果休眠期一般进行修剪,应该利用修剪除去天幕毛虫卵环、黄刺蛾茧、舞毒蛾卵块等,刮去粗皮、翘皮,将其带出果园烧掉或深埋,可防治在皮下越冬的红蜘蛛、各类卷叶蛾、潜叶蛾等害虫的越冬虫态。由于树叶落尽,还可发现桑天牛、透羽蛾等蛀干害虫的为害状,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