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贫血概述
考纲要求
①贫血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②贫血的实验诊断方法与步骤。
复习要点
一、贫血的概念、分类
1.贫血的概念★★★
贫血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同一地区、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人群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
2.贫血的分类★★★
(1)根据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学特征分类 传统形态学分类是根据MCV、MCH和MCHC,分为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见表1-2。根据MCV和RDW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1-3。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形态学特征可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无效生成),见表2-8。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丢失过多性贫血,见表2-9。根据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蛋白(SF)和网织红细胞(Ret)的测定结果,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增生障碍性贫血、无效生成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见表2-10。
表2-8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对贫血进行分类
表2-9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对贫血的分类
表2-10 根据sTfR、SF、Ret的测定结果对贫血的分类
二、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以是原发于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体内器官组织缺氧和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机制所引起,同时也决定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见表2-11。
表2-11 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
三、贫血的实验诊断方法与步骤
1.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贫血的主要依据。
(1)血常规检查 用来确定贫血的程度与类型。
(2)血涂片检查 可对贫血的性质、类型提供诊断与鉴别诊断线索。
(3)网织红细胞计数 是了解骨髓红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及贫血的早期疗效的指标。
(4)骨髓检查 是确定贫血性质的最关键手段,任何不明原因的贫血都应做骨髓穿刺。
2.实验诊断步骤★★★
(1)确定有无贫血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血细胞比容<0.40,红细胞计数<4.0×1012/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100g/L),血细胞比容<0.35,红细胞计数<3.5×1012/L;小儿,出生10d内Hb<145g/L;1个月以上Hb<90g/L;4个月以上Hb<100g/L;6个月至6岁者Hb<110g/L;6~14岁者Hb<120g/L。
(2)贫血严重程度 轻度,Hb为91g/L至参考值下限,症状轻微;中度,Hb为61~9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重度,Hb 31~60g/L,休息时感心慌气短;极重度,Hb≤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6个月以上小儿贫血程度的划分为同成人标准。
(3)贫血类型 通过血液学的一般检查来确定。
(4)贫血病因 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
考题回顾与同步练习
【例1】 下列关于贫血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A.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参考值下限 B.外周血单位容积内红细胞计数低于参考值下限 C.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D.其临床表现主要因器官组织缺氧和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机制引起 E.贫血的临床表现都是一致的
【例2】下列哪项与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不符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E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例3】不属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多发性骨髓瘤 C.白血病 D.骨髓纤维化 E .缺铁性贫血
【例4】下列不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的是
A.PK酶缺乏症 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 血 C.铁粒幼细胞贫血 D.骨髓病性贫血 E .缺铁性贫血
【例5】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缺铁性贫血属于
A.正细胞正色素贫血 B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C.正细胞低色素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贫血 E .大细胞正色素贫血
【例6】红细胞呈大细胞性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 .骨髓病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失血性贫血
【例7】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红细胞呈
A.小红细胞型 B .大红细胞型 C.正常红细胞型 D.大细胞高色素型 E .小细胞低色素型
【例8】未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的是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 .大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例9】下列哪种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最明显
A.巨幼细胞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 .地中海贫血
【例10】女性,Hb为67g/L,应属于以下哪类
A.轻度贫血 B .极重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中度贫血 E .无贫血
参考答案
1.E 2.B 3.E 4.A 5.B 6.C 7.C 8.E 9.D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