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室内布局
《宅经》曰:“宅者人之木,人者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盛;若不吉,即门族衰微。”宅求其安是终极目的。“安”包括安定、安全、安稳、安适、安乐。宋代哲学家邵雍就把自己的居所称“安乐窝”。一个“安”字道尽中国传统民居的全部寄托。围绕着“安”字,中国民居从虚的观念到实的形制,在天上、地上、人间,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也许,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才如此地把他们的全部梦想和祈求,把他们的今生来世和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幸福,统统寄寓在择居建宅之上。正因为寄寓的是人生的一切,所以安居或者居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才显得这般重要,这般值得关切。
胶东民居平面布局与胶东的民俗、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是绝佳的“安乐窝”。胶东半岛为多山和丘陵地区,当地沿海村落多选择阳坡、面海、地形较平缓的地方建房。由于基地较紧张,所以村落中房屋密度较大,院落适中,街道较窄。村落多沿山坡横向展开,呈条状布置。民居一般由正屋、厢房和南屋组成,房屋的建造要依风水来定,房屋搭配不能有丝毫马虎。谚语说:“有西不配东,家中无老翁;有东不配西,家中无老妻。”每户民居多为一进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三合院由北侧的正房、东西两侧的厢房和南侧的院墙组成。中国人崇尚单数,正房一般为三开间、五开间,个别也有七开间。三开间室内空间以正间为中心呈对称式布局,左右各为东次间、西次间。五开间则在此基础上东西各增加一个套间,以满足传统儒家文化关于“礼” “乐”的和谐之美(图3-1)。其实,这种民居的“和谐”之美,不仅仅是因为儒家之礼数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更是契合人类的某种审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西方著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其《美感》一书中说:“对称所以投合我们的心意,是由于认识和节奏的吸收力。当眼睛浏览一个建筑物的正面,每隔相等的距离就会发现引人注目的东西之时,一种期望,像预料一个难免的音符或者一个必需的字眼那样,便油然涌上心头。如果所望落空,就会惹起情感的震动。”他又说:“在对称的审美中可以找到这些生理原理的一个重要例证。为了某种原因,眼睛在习惯上是要朝向一个焦点的,例如朝向门口或窗洞,朝向一座神坛,或一个宝座,一个舞台或一面壁炉,如果对象不是安排得使眼睛的张力彼此平衡,而视觉的重心落在我们不得不注视的焦点上,那么眼睛时而要向旁边看,时而又必须回转过来向前看,这种趋势就使我们感到压迫和分心。所以,对所有这些对象,我们要求两边对称。”
图3-1 胶东民居室内空间平面图,炳健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