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民居营造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历史沿革

胶东即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包括烟台、威海、青岛。它雄踞齐鲁大地的最东端,背靠内陆,三面环海,半岛境内丘陵起伏、水深港阔,岛屿罗列,北可望辽东,东临日韩,西接内陆,向南可达东南诸省,地理区位极为优越。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胶东的先民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拓、创造。秦代在胶东设有胶东郡,西汉时期曾设立胶东国,民国初期设立胶东道,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设立胶东行署。胶东作为辖区,受齐鲁文化及自然地理风貌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胶东沿海地区独特的山、海、岛并融的自然人文景观,为胶东民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从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早期人类营建活动的特色,胶东地区也不例外。从胶东长岛北庄遗址看,距今6500年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了民居的雏形:半地穴,木桩为骨,黄泥为墙,干草苫顶。到殷商时代,逐渐发展出村落。但真正称得上民居的,要从秦汉开始,至元明清进入兴盛时期。几千年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在一代代胶东人的智慧创造下,胶东民居日益成熟。今日,在胶东各地,其民居虽因时因地会有一些细节变化,但总体来说,样貌神似,丰盈温润。

中国传统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注重环境的包容与建筑的含蓄,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融合、稳定、安全和归属感(图1-1)。胶东地区多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逐海而居的先民,懂得就地取材,为防潮防雨水侵袭,多用块石铺砌地面、墙体;为保暖舒适,借海草丰茂之便利,为我所用,筑屋而居,逐渐形成厚石砌墙、海草苫顶的房屋形式。这种房屋不但外貌独特且材料经久耐用,海草含有多种矿物质,耐火、防腐、不怕虫蛀、不易烧毁。厚厚的石头墙壁或夯土墙也像保温桶一样围护着老屋,起到了隔热保暖的作用。房屋一旦建好,冬暖夏凉,百年不腐。因此,习惯住海草房的老人们常说,“老屋冬天冻不透,夏天晒不透。还安静,下多大的雨也听不到声音。晚上睡觉也特香,不像瓦顶房那样叮叮当当地像敲鼓似的”。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图1-2)。

图1-1 莱州民居,刘栋年绘

图1-2 威海民居,刘栋年绘

在胶东,用草苫顶是一种建造方式,但草的种类稍有区别。威海、荣成、莱州北部多选用海带;海阳、牟平、乳山、文登一带,盛产一种质地坚硬的山草(又称贝草),建房多用此草;黄县、莱州东部等地多选用麦秸草苫顶。但不管采用何种材料,草房子材质天然,温暖熨帖,虽为人造,但不傲然、不独立,顺风顺水,拥抱自然。

20世纪中期以前,草房子一直是胶东民居的首选。它聚集着胶东民居的本土基因,与自然环境、生态、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谐共生。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上富足的人们观念也悄悄发生变化,加上海草、山草等供应减少,掌握苫草工艺的人不断减少,使得建造成本持续上升,导致草房子的建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许多新建和需要重新维修的民居改建为瓦房。同时,村落的风貌也在日渐发生变化,在胶东地区很难找到成片的保留比较完整的草房子,每个村落的草房子几乎都是零零散散以颓废的形式留存。我国著名学者和画家毕克官曾针对威海地区的海草房说过,海草房是地方风貌的一大特色,保留海草房,不仅仅是留下一个让游客观光的窗口,更是留住一个地区的历史生活风貌(图1-3)。现居住在莱州海庙前周家村的刘大爷感慨地说:“我们刘家世代居住在这里,到现在至少有二百年历史了,我这栋海草房也有128年历史。但是,海草民居恐怕只能到我这代喽。现在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去了,这里只有老人了!”

图1-3 莱州海草房,刘栋年绘

常常,在调研途中,农村百姓生活富足的喜悦和对传统民居日渐减少的惋惜交织在笔者心中,心情复杂,令人唏嘘。然而,不管草房子最终命运如何,它曾经遮风挡雨的辉煌岁月,终究会给有心人留下无限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