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却徒劳的抵抗
崇祯皇帝殉难之后,明朝皇室的藩王以及一些旧臣在南边建立了新的政权,试图以此来重建并延续大明王朝,历史上将他们所建立的政权称为“南明”。
南明在建立之后,还没干出什么大事业,各派系的势力就已经开始争权夺利了,首先摆上桌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当皇帝?
当时,最热门的皇帝“候选人”有三个:马士英一党支持的福王朱由崧,东林党人支持的潞王朱常淓 ,以及远在广西的桂王朱由榔 。
知识链接
南明
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后,京师陷落,明朝宗室随后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经历四帝一监国。
知识链接
马士英
马士英是明末大臣,明朝内阁首辅。万历己未年(1619年)进士,历任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等职。
李自成攻入京师,明朝灭亡后,马士英联合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因此成为内阁首辅,后来在抵御清军时为国捐躯。
在三方势力僵持不下的时候,福王朱由崧私下里联系上了当时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和刘良佐,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而打破僵局,顺利登上了皇位,而这几位自然也开始以“开国功臣”自居。
朱由崧当了皇帝之后,拥护他的马士英自然也就上位把持了朝中大权。马士英上位之后,干了几件特别找骂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干下这些事情,他才一直被后人骂作“奸臣”。
第一件事,他提拔了自己的好友阮大铖。阮大铖当年是依附魏忠贤的,与东林党一向不睦,得到提拔之后,阮大铖更是开始疯狂打击报复东林党,双方的派系斗争把朝政闹得乌烟瘴气。
这第二件事,就是他出卖了史可法。当初马士英拥护朱由崧登基的时候,史可法是反对的,认为他不能堪当大任,并指出了朱由崧的七大缺点: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朱由崧登基之后原本对史可法还是比较看重的,马士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就把这事上报给了朱由崧,无奈之下,为了避祸,史可法只得以督军的名义,主动提出外放,去镇守淮安和扬州两个地方。
马士英干的第三件事,就是进行经济改革,提高了盐税和酒税,以此来充实国库。更离谱的是,为了敛财,马士英开始大肆卖官鬻爵,甚至把各级官职都给“明码标价”了。结果导致南明官员泛滥,民间甚至有这样的童谣传唱:“都督多如狗,职方满街走。”
除了朝政存在种种弊端之外,南明的国防也是非常不靠谱的。南明对抗清朝的武装力量主要来自江北四镇的四位总兵,即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及刘良佐。这四个人中,除了黄得功之外,都是相当不靠谱的。刘泽清和刘良佐都是贪生怕死之徒,在清军南下之际选择了主动投降。高杰虽然在史可法的影响下有誓死抗敌的决心,但可惜是个有勇无谋之辈,还没在战场上对上清军,就被自己的部下在哗变中杀了。只有一个黄得功,是真正和清军对抗,战死沙场的。这样一个政权,会走上迅速衰亡的道路也不奇怪。
知识链接
虽败犹荣的北伐
南明小朝廷的北伐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反映了明朝不甘灭亡的决心,其意义是深远的。
知识链接
坐牢皇帝
如果把朱聿键归为坐牢皇帝,那么,汉朝的一位皇帝,小时候也坐过牢,他就是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那年刘询出生,他的祖父刘据、父母等都被汉武帝杀害,刚出生几个月的刘询也受到牵连,被关进监狱长达五年。
在弘光政权败亡之后,继续扛起“复明”大旗的,是在福州成立的南明隆武政权,由朱聿键做皇帝。
朱聿键可以说是相当倒霉的,一生都脱离不了牢狱之灾。一开始是因为他的父亲不得祖父喜爱,结果他和父亲一起被祖父关了十六年,直到崇祯皇帝即位才给放出来。可放出来没多久,他又因为得罪了崇祯皇帝被关进了大牢,一关又是十二年。等弘光政权败亡之后,这个蹲了二十八年大牢的人终于被想起来了,成了郑芝龙等人拥立的傀儡皇帝。郑芝龙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他的儿子非常有名,就是郑成功。
朱聿键的皇帝生涯同样十分短暂,如昙花一现,但不得不说,他做皇帝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为人简朴,任人唯贤。很多那一时期的抗清名将,如金声、杨廷麟、何腾蛟等人,都是在朱聿键时期被任用的。
此外,朱聿键还提出了联合各地农民军抗清的主张,这个主张对后来陆续成立的南明小朝廷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朱聿键当皇帝的时间也就一年有余,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甚至还完成了一次极其悲壮的北伐。这次北伐的领导人是身兼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两职的黄道周。对于这次北伐,郑芝龙是相当反对的,但迫于压力,只象征性地出了一小队兵马,其他事情几乎都不管。结果到最后,黄道周募集到的北伐军只有九千多人,其中很多人甚至连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抄上扁担就上阵了,所以这只北伐军也被戏称为“扁担军”。
可见,这场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以卵击石的悲壮之战。在这场北伐中,逃出了一个那时候还默默无闻的士兵,谁也不会想到,在三十八年后,这个士兵会率领着大军收复台湾,他的名字叫施琅。
北伐失败之后不久,郑芝龙就投降了清朝,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隆武政权更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清军迅速占领了东南大部。在这种情况之下,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和明朝的官僚们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建立了永历政权。
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又被称为扬州屠城,指明朝将领史可法在扬州抵抗清军失败后,清军对扬州城开展的血腥的屠杀。根据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可以推断,清军共屠杀了十日,所以称为“扬州十日”。
除少数人藏匿较深幸免于难外,其余几乎都被屠杀,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过80万具。
清朝前期文字狱盛行,所有关于扬州屠城的文字都被毁掉,因此直到清朝后期,人们还对扬州十日知之甚少。清朝末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革命党人将《扬州十日记》从海外带到中国,目的是“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至此扬州十日才广为人知。
在永历政权期间,南明出现了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李定国。
李定国是大西军的将领张献忠的义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是个忠义之士,曾以推翻明朝为己任,但在面对清朝铁骑的时候,他最先考虑到的则是民族大义,大西军与南明政权的联合就是李定国努力促成的。
除了道德品格没得说之外,李定国还是个非常有军事才能的人。让李定国名动天下的一战,是1652年的衡州之战,当时,李定国刚在与清军的一场战役中获胜,随后便乘胜进军衡州。清朝接到消息之后,便令敬瑾亲王尼堪亲率八旗军前往增援,李定国诈败,引诱尼堪脱离了大部队,继而重兵围歼,当场把尼堪给杀了。失去统帅之后,清军大乱,几乎全军覆没。
李定国这一战的胜利让当时在中原地区立足未稳的清朝受到了沉重打击,也让很多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明朝遗民重新燃起希望,让已经江河日下的南明再一次焕发出了微弱的生命力。
然而,就在形势刚刚有所好转的时候,南明内部再次发生了分裂,一心争权的野心家孙可望和忠心勤王的李定国杠上了,在叛乱失败之后,孙可望立马就投降了清朝,沉重地打击了永历政权。清军乘势再次攻打南明,这一次,足智多谋的李定国也无法再扭转战局了。
知识链接
郑成功的功绩
郑成功爱国护民,打跑了荷兰侵略者,收回了中国神圣的领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李定国不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但他绝对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即便南明王朝大势已去,李定国也从未想过投降清朝,在朱由榔流落缅甸避祸期间,李定国一度和他失去了联系,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依旧一心整顿兵马,谋求“复明”,直至接到朱由榔被吴三桂所杀的消息,李定国悲痛万分,当场吐血,不久之后便去世了。临终之前,李定国留下遗言:宁可死在荒野也绝不投降。
南明对清朝的顽抗无疑是徒劳的,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有着无数胸怀大义之人为此而奋斗,付出了一切,犹如飞蛾扑火般悲壮,令人动容。而作为明朝最后一个殉难的皇帝,朱由榔自始至终都守住了自己的本分,哪怕沦为俘虏,也依旧不卑不亢,或许能力有限,或许运气不佳,但至死都未曾有过放弃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