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檀
别名 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基原 为山矾科植物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Thunb.)Miq.的花。
产地 主产于东北、华北、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
采收加工 花于5~7月采收,晒干。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阔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长3~11cm,宽2~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无毛或有柔毛,叶背通常有柔毛或仅脉上有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每边4~8条。圆锥花序长5~8cm,通常有柔毛;苞片通常条形,有褐色腺点,早落;花萼长2~3mm,萼筒褐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裂片半圆形或卵形,稍长于萼筒,淡黄色,有纵脉纹,边缘有毛;花冠白色,长4~5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40~60;子房2室,花盘具5个凸起的腺点。核果熟时蓝色,卵状球形,稍扁斜,长5~8m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花期5月,果熟期7月。
花药性状 圆锥花序长5~8cm,通常有柔毛;苞片早落,通常条形,有褐色腺点;花萼长2~3mm,萼筒褐色,无毛或有疏柔毛,裂片半圆形或卵形,稍长于萼筒,淡黄色,有纵脉纹,边缘有毛;花冠白色,长4~5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40~60枚,子房2室,花盘具5凸起的腺点。
化学成分 主要含三萜、黄酮、木脂素、甾体等。
药理作用 抗菌,抗肿瘤,抗炎镇痛,解热。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用于乳腺炎,淋巴腺炎,肠痈,疮疖,疝气,荨麻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4克,单用根可至30~4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验方
(1)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白檀9~24克。水煎服。
(2)治肠痈,胃癌:白檀9克,茜草6克,鳖甲6克。水煎服。
(3)治疮疖:白檀15克,干檀香6克。水煎服。
本草记载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记载的为本品。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6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2.
[2]王宁辉.白檀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